钻孔窥视仪防尘、防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42266发布日期:2021-08-13 15:58阅读:45来源:国知局
钻孔窥视仪防尘、防雾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矿钻孔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钻孔窥视仪防尘、防雾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煤矿、地铁、隧道等工程领域需要对岩土体等进行钻孔的施工,为了解内部的岩性、岩体结构、成孔效果等,需要利用窥视仪进行检测,窥视仪摄像头可以清晰、直观地反映孔内情况,为工程人员提供重要的资料,但是随着窥视仪摄像头在钻孔内部向前推进,往往会因为钻孔内壁岩屑、粉尘、裂隙水等因素的存在,使钻孔窥视仪的窥视镜表面落尘或者生成水雾等,这些情况不仅会对窥视仪的成像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还会使检测过程发生中断从而造成人力物力的过度消耗。

因此,需要在钻孔窥视仪摄像头周边进行通风口的设计用于清理窥视镜周围的灰尘、水雾,从而提升钻孔窥视仪的检测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钻孔窥视仪防尘、防雾装置,它在钻孔窥视仪的周围设置可以通风的环形出风口,通过空气流动的作用,在摄像头上方形成保护区域,减少窥视仪的镜头被孔内岩屑、水雾附着。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钻孔窥视仪防尘、防雾装置包括窥视仪壳、窥视仪和信号线,所述窥视仪壳包括透明罩壳、筒体和基板,所述窥视仪通过其底座固定在基板上,所述筒体套在窥视仪及其底座外,筒体下沿固定在基板上,所述透明罩壳下沿固定在筒壳上,所述基板上开有中心孔,所述信号线一端从中心孔通入窥视仪壳内,并与窥视仪相连,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保护外壳、风机叶轮和微型电机,保护外壳包括筒壳和底板,所述窥视仪壳、风机叶轮和微型电机均设置在筒壳内,所述微型电机固定在底板中心,其输出轴指向筒壳外端,所述窥视仪壳的基板通过一个或多个支柱固定在底板上,所述风机叶轮位于所述基板和微形电机之间,并通过其轴心孔套在、并固定在微型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风机叶轮旋转时,其外缘与所述支柱不接触,所述筒壳与窥视仪壳之间形成环形风道,所述筒壳外端向内收拢、弯曲,筒壳与透明罩壳之间形成一个环形出风口,该环形出风口吹出的风经过透明罩壳外表面后,向外吹散,所述底板一侧设有供风管,该底板下方固连有一空心传送杆,所述窥视仪的信号线和微型电机的电源线穿过所述底板后,从该空心传送杆引出。

如此设计,使用时,开启微形电机,所述风机叶轮旋转,通过供风管从外部吸取空气,然后以适应的风速向环形出风口吹风,所述吹出的风经过透明罩壳外表面,将其上的灰尘,水雾吹散,以确保窥视仪能够获得清晰的画面。通过调节是微形电机的转速,还可以方便、精确地调节风速。

作为优化,所述透明罩壳呈半球形,所述筒壳外端向内收拢、弯曲成球壳状,且其球心与透明罩壳的球心重合。如此设计,除尘、除雾效果最好。

作为优化,筒体外端与筒壳之间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固定板,每个固定板通过螺钉固定在筒体外沿上,上述固定板将筒体和筒壳同轴固定。如此设计,结构简单,固定方便。

作为优化,所述支柱上设有线缆卡扣,所述信号线就固定在该线缆卡扣内。除此外,信号线还通过缠在支柱上的方式实现固定,以免信号线因过于松散而被风机叶轮刮伤。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合在煤矿、地铁、隧道等工程中对岩土体钻孔窥视检测中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剖面a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沿过轴线的竖直平面剖切——微型电机和窥视仪未作剖切);

图3是图1中剖面b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剖面c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窥视仪壳、11为透明罩壳、12为筒体、13为基板、2为窥视仪、3为信号线、4为保护外壳、41为筒壳、42为底板、5为风机叶轮、6为微型电机、7为支柱、8为环形风道、9为供风管、10为空心传送杆、14为电源线、15为固定板、16为螺钉、17为线缆卡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钻孔窥视仪防尘、防雾装置包括窥视仪壳1、窥视仪2和信号线3,所述窥视仪壳1包括透明罩壳11、筒体12和基板13,所述窥视仪2通过其底座固定在基板13上,所述筒体12套在窥视仪2及其底座外,筒体12下沿固定在基板13上,所述透明罩壳11下沿固定在筒壳12上,所述基板13上开有中心孔,所述信号线3一端从中心孔通入窥视仪壳1内,并与窥视仪2相连。

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保护外壳4、风机叶轮5和微型电机6,保护外壳4包括筒壳41和底板42,所述窥视仪壳1、风机叶轮5和微型电机6均设置在筒壳41内,所述微型电机6固定在底板42中心,其输出轴指向筒壳41外端,所述窥视仪壳1的基板13通过一个或多个支柱7固定在底板42上,所述风机叶轮5位于所述基板13和微形电机6之间,并通过其轴心孔套在、并固定在微型电机6的输出轴上。

所述风机叶轮旋转时,其外缘与所述支柱7及信号线3均不接触,所述筒壳41与窥视仪壳1之间形成环形风道8,所述筒壳41外端口向内收拢、弯曲,筒壳41与透明罩壳11之间形成一个环形出风口,该环形出风口吹出的风经过透明罩壳11外表面后,向外吹散,所述底板42一侧设有供风管9,该底板42下方固连有一空心传送杆10,所述窥视仪1的信号线3和微型电机6的电源线14穿过所述底板42后,从该空心传送杆10引出。

所述透明罩壳11呈半球形,所述筒壳41外端向内收拢、弯曲成球壳状,且其球心与透明罩壳11的球心重合。

筒体12外端与筒壳41之间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固定板15,每个固定板15通过螺钉16固定在筒体12外沿上,上述固定板15将筒体12和筒壳41同轴固定在一起(即二者轴心线重合)。所述支柱7上设有线缆卡扣17,所述信号线3就固定在该线缆卡扣17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钻孔窥视仪防尘、防雾装置,包括窥视仪壳、窥视仪和信号线,所述窥视仪壳包括透明罩壳、筒体和基板,所述窥视仪通过其底座固定在基板上,所述筒体套在窥视仪及其底座外,筒体下沿固定在基板上,所述透明罩壳下沿固定在筒壳上,所述基板上开有中心孔,所述信号线一端从中心通入窥视仪壳,并与窥视仪相连,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保护外壳、风机叶轮和微型电机,保护外壳包括筒壳和底板,所述窥视仪壳、风机叶轮和微型电机均设置在筒壳内,所述微型电机固定在底板中心,其输出轴指向筒壳外端,所述窥视仪壳的基板通过一个或多个支柱固定在底板上,所述风机叶轮位于所述基板和微形电机之间,并通过其轴心孔套在、并固定在微型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风机叶轮旋转时,其外缘与所述支柱不接触,所述筒壳与窥视仪壳之间形成环形风道,所述筒壳外端向内收拢、弯曲,筒壳与透明罩壳之间形成一个环形出风口,该环形出风口吹出的风经过透明罩壳外表面后,向外吹散,所述底板一侧设有供风管,该底板下方固连有一空心传送杆,所述窥视仪的信号线和微型电机的电源线穿过所述底板后,从该空心传送杆引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钻孔窥视仪防尘、防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罩壳呈半球形,所述筒壳外端口向内收拢、弯曲成球壳状,且其球心与透明罩壳的球心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钻孔窥视仪防尘、防雾装置,其特征在于:筒体外端与筒壳之间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固定板,每个固定板通过螺钉固定在筒体外沿上,上述固定板将筒体和筒壳同轴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钻孔窥视仪防尘、防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柱上设有线缆卡扣,所述信号线就固定在该线缆卡扣内。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钻孔窥视仪防尘、防雾装置。为填补现有技空白,本钻孔窥视仪防尘、防雾装置包括窥视仪壳、窥视仪、信号线、保护外壳、风机叶轮和微型电机,保护外壳包括筒壳和底板,所述窥视仪壳、风机叶轮和微型电机均设置在筒壳内,所述微型电机固定在底板中心,所述风机叶轮固定在微型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筒壳与筒体形成环形风道,所述基板上开有一个或多个环形风道相通的进风孔,所述筒壳外端向内收拢、弯曲,筒壳与透明罩壳之间形成一个环形出风口,该环形出风口的吹出的风经过透明罩壳外表面后,向外吹散,所述底板一侧设有供风管。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合在煤矿、地铁、隧道等工程中对岩土体钻孔窥视检测中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郑有雷;陈勇;张雄;贾晓东;贺虎;杜伟乾;李煜江;郭建泉;王绪俊;杨洋;程文武;谢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14
技术公布日:2021.08.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