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油田领域,具体说是一种水平缝油层定深度、定方位局部裂缝控砂体定位压裂方法。
背景技术:
1、油田经过长期注水驱替后,非均质油层内驱替体积受注采井网完善程度、注采压差及油层内渗透率差异影响,波及范围也呈现为非均匀化。注采主流线上、渗透率高的部位剩余油饱和度相对低,注采不完善的断层区、尖灭遮挡部位、渗透率低的部位剩余油饱和度相对高,驱替不均匀性在纵向上厚油层顶部和平面上均有存在,致使剩余油呈高度分散状态分布于油层内,这部分储量继续依靠注水驱替难以动用。目前动用这部分储量主要以补孔或压裂为主:补孔工艺目前应用普通射孔和限流法射孔,两种补孔工艺孔的穿深在5m以内,都存在孔的穿深短、布孔方向不可控,潜力动用无选择性问题;压裂工艺在裂缝控砂体技术方面得到提升,但油田经过数十年的注水开发,在井筒周围已出现局部高水淹,压裂改造在增大低水淹部位的渗流能力的同时局部高水淹部分的渗流能力增加的更大,故而增油的同时大大地增加出产水量,导致区块综合含水上升,还为后期污水处理增大了工作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的补孔工艺及压裂工艺无法实现特定深度、特定方向造缝增油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局部裂缝控砂体定位压裂方法,该局部裂缝控砂体定位压裂方法可以实现同一深度、指定方向、局部部位人工造缝,降低该部位渗流阻力,增强该部位储层流体向井筒流动能力,形成局部裂缝控砂体定位压裂,从而改变增油、含水不降的困境。
2、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局部裂缝控砂体定位压裂方法,包括:在指定油层定向钻水平孔,下入分层压裂管柱,注入压裂液对水平孔周围进行水力压裂,人工填砂以使目的层形成稳定的人工裂缝。
3、进一步,所述指定油层为剩余油富集的深度及方向,或沉积界面遮挡部位。
4、进一步,所述水平孔直径为40-50mm,长度不大于100m。
5、进一步,所述压裂液在高压下沿水平孔导流压开孔道周围岩石,形成人工裂缝,降低渗流阻力,以增强所述指定油层流体向井筒的流动能力。
6、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采取上述方案,该定位压裂方法通过定深度、定方向进行小孔径定向水平钻孔,在岩层胶结致密部位或沉积界面处钻开一定孔径的长孔道,破坏原有岩层的力学结构,孔道内的流动系数远大于岩层内的流动系数,为今后压裂改造创造了优势通道,将层内流体由径向渗流改变为线性渗流,起到有效的引流作用。该方法对于高度零散剩余油的挖潜具有重大意义:可以定深度、定方向改造,改造精准度提高,避免平面高水淹部位因压裂改造而产生的大量油层水,减少无效水循环,同时还可降低区块的综合含水上升速度,提高区块整体采出程度。
1.一种局部裂缝控砂体定位压裂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指定油层定向钻水平孔,下入分层压裂管柱,注入压裂液对水平孔周围进行水力压裂,人工填砂以使目的层形成稳定的人工裂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局部裂缝控砂体定位压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定油层为剩余油富集的深度及方向,或沉积界面遮挡部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局部裂缝控砂体定位压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孔直径为40-50mm,长度不大于100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局部裂缝控砂体定位压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裂液在高压下沿水平孔导流压开孔道周围岩石,形成人工裂缝,降低渗流阻力,以增强所述指定油层流体向井筒的流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