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浆头防脱落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38860发布日期:2021-11-22 22:23阅读:68来源:国知局
一种注浆头防脱落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土壤或岩石的改良或保护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注浆头防脱落装置。


背景技术:

2.涉及到开矿或地下洞室的施工,往往需要进行钻孔注浆来稳定土壤或岩石,通过向地层或岩层中钻孔插入注浆头来注入浆液。
3.最常用的注浆方式为超前小导管注浆,超前小导管前端被加工为钢花管作为注浆头。在使用超前小导管注浆时,由于钻孔直径比钢花管直径稍大,因而在钻孔和钢花管之间存在空隙,对钢花管的握裹力很低,只能勉强抵抗住注浆时注入的浆液向外的挤出压力。
4.当在承压含水层中进行施工时,插入地层或岩层中的注浆头会承受由承压地下水带来的额外的挤出压力;在施工角度为垂直角度或近似垂直角度时,注浆头的自重会使钢花管更易被拔出;在地层为砂质土壤这种握裹力较差的土时,注浆头更易脱落。一旦注浆头脱落,注浆即失败,只能重新开始,浪费人力物力并延长工期。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注浆头防脱落装置。
6.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钻孔注浆时,注浆头可能因多种原因而脱落,从而导致注浆即失败,浪费人力物力并延长工期。
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8.一种注浆头防脱落装置,用于在钻孔注浆时防止注浆头被地层中的承压地下水挤出或因自重脱落;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注浆头内的二段折叠杆,所述二段折叠杆包括相互铰接连接的母杆与子杆,所述母杆与子杆上分别沿长度方向开设有腰孔,并分别通过穿过腰孔后锚固在注浆头上的定位杆与注浆头滑动连接;
9.各定位杆设置在注浆头的同一个横截面上;
10.所述母杆与子杆的夹角为180度时,二段折叠杆的长度不小于注浆头所在的孔洞的直径;所述注浆头侧壁上开设有供母杆与子杆伸出的孔;
11.连接母杆与子杆的销轴上绑扎有拉紧绳。
12.进一步,所述子杆与母杆为板面相互平行的长钢板。
13.进一步,所述母杆与子杆的转动范围限制在夹角为a

180度范围内,且限制在注浆头前端与定位杆之间;所述母杆与子杆的夹角为a度时,母杆与子杆的自由端的间距不大于注浆头内径。
14.进一步,所述子杆与母杆搭接连接,所述母杆在与子杆重叠的部位下凹,下凹端与母杆其余部位的交界处形成角度限制面,所述子杆靠近注浆头后端相邻的一个角为外倒角,所述外倒角在子杆与母杆的夹角为a度时顶撑在角度限制面上。
15.进一步,所述长钢板与注浆头的轴线共面设置。
16.进一步,所述子杆与母杆之间设置有用于张开二段折叠杆的螺旋弹簧。
17.进一步,所述子杆和/或母杆的自由端设置有用于方便拔出注浆头的放松绳。
18.本实用新型一种注浆头防脱落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9.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注浆头上设置能在一定范围内折叠的二段折叠杆,在注浆头插入的时候二段折叠杆的子杆回缩,从而允许注浆头正常插入,在注浆头因承压地下水或自重而被挤出的时候,拉动拉紧绳使二段折叠杆张开,子杆撑在注浆头所在的孔洞壁上,阻止注浆头脱落,从而使注浆顺利完成。
附图说明
20.图1是带有定位杆的注浆头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是本实用新型在注浆头插入时的结构示意图;
22.图3是本实用新型锁定住注浆头时的结构示意图;
23.图4是二段折叠杆的结构分解图;
24.图5是二段折叠杆与注浆头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25.其中,1

注浆头,21

母杆,22

子杆,31

腰孔,32

定位杆,41

外倒角,42

角度限制面,5

拉紧绳。
具体实施方式
26.如图1

5所示,一种注浆头防脱落装置,用于在钻孔注浆时防止注浆头1被地层中的承压地下水挤出或因自重脱落;包括设置在注浆头1内的二段折叠杆,二段折叠杆包括相互铰接连接的母杆21与子杆22,母杆21与子杆22上分别沿长度方向开设有腰孔31,并分别通过穿过腰孔31后锚固在注浆头1上的定位杆32与注浆头1滑动连接;
27.各定位杆32设置在注浆头1的同一个横截面上;
28.母杆21与子杆22的夹角为180度时,二段折叠杆的长度不小于注浆头1所在的孔洞的直径;注浆头1侧壁上开设有供母杆21与子杆22伸出的孔;这样在二段折叠杆张开的时候,能够卡在注浆头1所在的孔洞壁上,避免注浆头1被拔出。
29.连接母杆21与子杆22的销轴上绑扎有拉紧绳5,拉紧绳5延伸到注浆头1所在的孔洞外。
30.如图4

5所示,本实施例中,子杆22与母杆21为板面相互平行的长钢板,以方便设置角度限制装置。长钢板与注浆头1的轴线共面设置,以免影响注浆。
31.母杆21与子杆22的转动范围限制在夹角为a

180度范围内,且限制在注浆头1前端与定位杆32之间述母杆21与子杆22的夹角为a度时,母杆21与子杆22的自由端的间距不大于注浆头1内径。也即二段折叠杆只能向注浆头1前端折叠,不能向注浆头1后端折叠,且折叠到最短时两端不超出到注浆头1外。这样不影响注浆头1插入,同时能够确保拉紧绳5保持有效,避免二段折叠杆向注浆头1后端折叠导致拉紧绳5无效。
32.本实施例中,最小度数a为135,并通过以下结构来限制角度:
33.如图4

5所示,子杆22与母杆21搭接连接,母杆21在与子杆22重叠的部位下凹,下凹端与母杆21其余部位的交界处形成角度限制面42,子杆22靠近注浆头1后端相邻的一个角为外倒角41,外倒角41在子杆22与母杆21的夹角为a度时顶撑在角度限制面42上。这种结
构很好加工,母杆21一端锤扁,子杆22剪掉一角即可。
34.若需要回收注浆头1,则在子杆22和/或母杆21自由端设置放松绳,注浆完毕后拉放松绳即可使二段折叠杆折叠。
35.此外,子杆22与母杆21之间也可设置用于张开二段折叠杆的螺旋弹簧,这样便无需再限制子杆22与母杆21的最小角度,也无需设置拉紧绳5,但不利于拔出注浆头1。
36.本实用新型一种注浆头防脱落装置,其使用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37.步骤一:将本实用新型,安装到注浆头1上;若需回收注浆头1,则在子杆22自由端绑上放松绳;
38.步骤二:拉动拉紧绳5固定注浆头1,开始注浆。
39.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注浆头防脱落装置,用于在钻孔注浆时防止注浆头(1)被地层中的承压地下水挤出或因自重脱落;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注浆头(1)内的二段折叠杆,所述二段折叠杆包括相互铰接连接的母杆(21)与子杆(22),所述母杆(21)与子杆(22)上分别沿长度方向开设有腰孔(31),并分别通过穿过腰孔(31)后锚固在注浆头(1)上的定位杆(32)与注浆头(1)滑动连接;各定位杆(32)设置在注浆头(1)的同一个横截面上;所述母杆(21)与子杆(22)的夹角为180度时,二段折叠杆的长度不小于注浆头(1)所在的孔洞的直径;所述注浆头(1)侧壁上开设有供母杆(21)与子杆(22)伸出的孔;连接母杆(21)与子杆(22)的销轴上绑扎有拉紧绳(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浆头防脱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子杆(22)与母杆(21)为板面相互平行的长钢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浆头防脱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母杆(21)与子杆(22)的转动范围限制在夹角为a

180度范围内,且限制在注浆头(1)前端与定位杆(32)之间;所述母杆(21)与子杆(22)的夹角为a度时,母杆(21)与子杆(22)的自由端的间距不大于注浆头(1)内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注浆头防脱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子杆(22)与母杆(21)搭接连接,所述母杆(21)在与子杆(22)重叠的部位下凹,下凹端与母杆(21)其余部位的交界处形成角度限制面(42),所述子杆(22)靠近注浆头(1)后端相邻的一个角为外倒角(41),所述外倒角(41)在子杆(22)与母杆(21)的夹角为a度时顶撑在角度限制面(42)上。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注浆头防脱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长钢板与注浆头(1)的轴线共面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注浆头防脱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子杆(22)与母杆(21)之间设置有用于张开二段折叠杆的螺旋弹簧。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浆头防脱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子杆(22)和/或母杆(21)的自由端设置有用于方便拔出注浆头(1)的放松绳。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壤或岩石的改良或保护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注浆头防脱落装置,包括设置在注浆头内的二段折叠杆,二段折叠杆包括相互铰接连接的母杆与子杆,母杆与子杆上分别沿长度方向开设有腰孔,并分别通过穿过腰孔后锚固在注浆头上的定位杆与注浆头滑动连接;母杆与子杆的夹角为180度时,二段折叠杆的长度不小于注浆头所在的孔洞的直径;注浆头侧壁上开设有供母杆与子杆伸出的孔,连接母杆与子杆的销轴上绑扎有拉紧绳。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注浆头上设置能在一定范围内折叠的二段折叠杆,在注浆头因承压地下水或自重而被挤出的时候,二段折叠杆张开,子杆撑在注浆头所在的孔洞壁上,阻止注浆头脱落,从而使注浆顺利完成。完成。完成。


技术研发人员:马云新 赵洪岩 李森 阚宝存 李生光 魏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建工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1.20
技术公布日:2021/11/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