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竖井钻孔的运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900757发布日期:2023-01-13 01:39阅读:22来源:国知局
适用于竖井钻孔的运载车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竖井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适用于竖井钻孔的运载车。


背景技术:

2.随着中国道路交通的飞速发展,各地高速公路地铁隧道建设也快速发展。对于穿越破碎岩层的隧道,在开挖之前,往往会进行竖井施工,目前深大竖井施工过程中,由于所用钻杆自重过大等因素,往往通过运载车将钻杆运至施工位置,再通过吊装使钻杆竖立起来。然而,目前的运载车在起吊时,钻杆容易大幅度摆动,使得起吊工作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适用于竖井钻孔的运载车。
4.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5.适用于竖井钻孔的运载车,包括四轮车体,四轮车体上安装有钻杆竖向牵引架,所述钻杆竖向牵引架的一端与四轮车体转动连接,钻杆竖向牵引架另一端为自由端,钻杆竖向牵引架上装有钻杆固定器。
6.进一步的,所述四轮车体上还安装有钻杆端部防滑板,所述钻杆端部防滑板与四轮车体转动连接。
7.优选地,所述钻杆端部防滑板为l型,钻杆端部防滑板的拐角处与四轮车体转动连接。
8.进一步优选地,钻杆竖向牵引架有两个,钻杆端部防滑板位于两个钻杆竖向牵引架之间。
9.优选地,钻杆竖向牵引架为杆状。
10.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钻杆固定器为尼龙搭扣式钻杆固定器。
11.进一步的,钻杆固定器插装在钻杆竖向牵引架自由端的孔内。
12.进一步的,适用于竖井钻孔的运载车还包括运载轨道,四轮车体行走在运载轨道上。
13.进一步的,四轮车体包括承力板和行走机构,承力板支承在行走机构上,钻杆竖向牵引架装于承力板之上。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5.本实用新型的四轮车体可将钻杆转运至钻机处,而钻杆竖向牵引架和钻杆固定器可对钻杆进行限位,使得在起吊过程中钻杆几乎只会在竖直面内旋转,不会大幅度随意晃动,利于顺利将钻杆吊至竖直位。
附图说明
16.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
17.图1是四轮车体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实施例1中装杆时的示意图;
19.图3是钻杆被拉至倾斜时的示意图;
20.图4是钻杆被拉至悬空时的示意图;
21.图5是钻杆拉装到位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23.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适用于竖井钻孔的运载车,包括四轮车体1,四轮车体1包括承力板11和行走机构。行走机构包括两个运载车前轮15、两个运载车后轮16以及轮轴。
24.承力板11支承在行走机构上,钻杆端部防滑板14与钻杆竖向牵引架12装于承力板11之上。
25.钻杆端部防滑板14与承力板11转动连接,使得其可相对于承力板11在竖直面内转动。转动连接方式有很多,可根据需要选择。
26.钻杆竖向牵引架12一端与承力板11转动连接,钻杆竖向牵引架12另一端为自由端。钻杆竖向牵引架12的自由端安装有钻杆固定器13,钻杆固定器13用于固定钻杆的前端。
27.钻杆竖向牵引架12为杆状结构,且数量为2个。两个钻杆竖向牵引架12分别通过铰链与承力板11转动连接。铰链焊接在承力板11上。
28.钻杆端部防滑板14位于两个钻杆竖向牵引架12之间。
29.钻杆端部防滑板14为l型。钻杆端部防滑板14的拐角处与上述铰链的活动部分焊接,或者钻杆端部防滑板14的拐角处与钻杆竖向牵引架12。
30.基于上述适用于竖井钻孔的运载车,本实用新型公开一实施例。
31.实施例1
32.在一竖井施工时,使用长9.6m,直径16.5cm,重量为168kg的钻杆,由于钻杆过重,钻杆安装困难重重,因而使用上述运杆车装置来辅助安装。
33.运杆车装置的四轮车体1的车轮内圈直径为20cm,外圈直径为25cm。运载车前轮15车轮间距为80cm,运载车后轮16车轮间距为80cm。
34.承力板11为矩形板,其长70cm,宽30cm,厚1.5cm;承力板11两端距离运载车前轮15以及运载车后轮1625cm。承力板11与四轮车体1车轮轮轴的连接方式为角钢焊接。
35.钻杆竖向牵引架12直径为3cm,长度为120cm。
36.钻杆竖向牵引架12数量为2个。钻杆竖向牵引架12与承力板11之间的铰链距离承力板11边缘5cm,两个钻杆竖向牵引架12相距20cm。
37.钻杆竖向牵引架12的自由端悬空,在其自由端开有长1.5cm、宽1cm的方孔,方孔钻杆竖向牵引架12的距自由端终端3cm。
38.钻杆固定器13为尼龙搭扣式钻杆固定器。钻杆固定器13插装在钻杆竖向牵引架12自由端的方孔内。
39.l型的钻杆端部防滑板14的垂直高度为20cm,水平宽度为10cm。
40.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
41.一、如图2所示,运载轨道2平放置于地面,四轮车体1置于运载轨道2之上;
42.二、将钻杆8的前端压在钻杆端部防滑板14的水平板上,端部与钻杆端部防滑板14的竖直板抵持;钻杆固定器13绑在钻杆8上;同时钻杆8的前端50~80cm处提前捆绑钻杆控制绳4;
43.三、将钻杆9的后端通过螺纹连接方式固定于钻杆拉拽器3的连接筒31之中。因钻杆8的后端有外螺纹,所以连接筒31有与钻杆8适配的内螺纹。钻杆拉拽器搭钩33一端通过钻杆拉拽器转动轮32转动连接有钻杆拉拽器搭钩33。
44.四、定滑轮7固定于钻机顶端,拖曳设备的拖曳绳9绕过定滑轮7后勾住钻杆拉拽器搭钩33;
45.五、如图3所示,拖曳设备运行,拖曳绳9将钻杆拉拽器3、钻杆8的后端提起;
46.如图4所示,当将钻杆8拉至即将悬空时,打开钻杆固定器13,利用钻杆控制绳4控制钻杆8平衡,直至安全将钻杆安装至钻机。
47.如图5所示,将钻杆8安装到钻机之后,解开钻杆控制绳4。
48.拉拽过程中钻杆8的前端与承力板11之间产生角度,由于钻杆竖向牵引架12与承力板11之间转动连接,故钻杆竖向牵引架12能与钻杆8保持相同角度,而承力板11则保持原位。
49.而这个过程中,钻杆8被钻杆竖向牵引架12和钻杆固定器13限位,乎只会在竖直面内旋转,不会大幅度随意晃动,确保了钻杆8的顺利起吊。
50.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适用于竖井钻孔的运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四轮车体和钻杆拉拽器,四轮车体上安装有钻杆竖向牵引架,所述钻杆竖向牵引架的一端与四轮车体转动连接,钻杆竖向牵引架另一端为自由端,钻杆竖向牵引架上装有钻杆固定器;所述钻杆拉拽器包括连接筒,所述连接筒有用于与钻杆连接的内螺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竖井钻孔的运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四轮车体上还安装有钻杆端部防滑板,所述钻杆端部防滑板与四轮车体转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竖井钻孔的运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钻杆端部防滑板为l型,钻杆端部防滑板的拐角处与四轮车体转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适用于竖井钻孔的运载车,其特征在于:钻杆竖向牵引架有两个,钻杆端部防滑板位于两个钻杆竖向牵引架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适用于竖井钻孔的运载车,其特征在于:钻杆竖向牵引架为杆状。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适用于竖井钻孔的运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钻杆固定器为尼龙搭扣式钻杆固定器。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适用于竖井钻孔的运载车,其特征在于:钻杆固定器插装在钻杆竖向牵引架自由端的孔内。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竖井钻孔的运载车,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运载轨道,四轮车体行走在运载轨道上。9.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适用于竖井钻孔的运载车,其特征在于:四轮车体包括承力板和行走机构,承力板支承在行走机构上,钻杆竖向牵引架装于承力板之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适用于竖井钻孔的运载车,包括四轮车体,四轮车体上安装有钻杆竖向牵引架和钻杆端部防滑板,所述钻杆竖向牵引架的一端与四轮车体转动连接,钻杆竖向牵引架另一端为自由端,钻杆竖向牵引架上装有钻杆固定器;所述钻杆端部防滑板与四轮车体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四轮车体可将钻杆转运至钻机处,而钻杆竖向牵引架和钻杆固定器可对钻杆进行限位,使得在起吊过程中钻杆几乎只会在竖直面内旋转,不会大幅度随意晃动,利于顺利将钻杆吊至竖直位。竖直位。竖直位。


技术研发人员:周宝龙 冯国森 侯情祥 代显奇 李帅 郑小刚 王桩桩 薛波 谢飞鸿 吴启红 董建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十四局集团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1.25
技术公布日:2023/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