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泵注环空压力开孔放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49051发布日期:2021-12-12 20:21阅读:83来源:国知局
一种泵注环空压力开孔放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压井作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泵注环空压力开孔放气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在注水井管柱的修井作业中,为了便于完成压井作业和清洗管内原油,通常需要建立循环通道,实现管柱内外连通作业,开孔放气装置是实现管柱内外连通作业的必备用具,现有的开孔放气装置机械滑套,工作需要钢丝作业投入专用开关开启,作业复杂;当遇到井斜过大时,专用开关下入不到位,无法开启机械滑套,从而使井下的正常工作产生恶劣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泵注环空压力开孔放气装置。
4.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泵注环空压力开孔放气装置,包括上接头和与上接头螺纹连接的下接头,上接头和下接头连通的腔体内设有内筒,内筒的一端与上接头螺纹连接,另一端插接在下接头内,内筒、上接头与下接头之间设有圆筒形活塞腔,活塞腔内匹配设有活塞,活塞腔背向上接头的一侧设有压缩量腔,压缩量腔位于内筒和下接头之间,且压缩量腔与活塞腔连通,下接头上设有若干圆周均布的一号导通孔,内筒上设有与一号导通孔一一对应的二号导通孔,活塞上设有若干与一号导通孔相匹配的三号导通孔,下接头朝向上接头的一端设有若干圆周均布的环空传压孔;
5.当内筒与外部不连通时,活塞位于活塞腔靠近上接头的一侧,三号导通孔位于一号导通孔和上接头之间,且活塞和下接头之间连有若干圆周均布的剪钉,通过剪钉定位活塞与下接头的配合位置,活塞的外侧壁与环空传压孔朝向活塞的一端贴合,环空传压孔与活塞腔不连通;
6.活塞靠近上接头的一端的外侧壁上设有环形推力凹槽,环空传压孔与推力凹槽连通;
7.当内筒与外部连通时,活塞位于活塞腔远离上接头的一侧,一号导通孔、二号导通孔和三号导通孔三者相对齐。活塞的外侧壁和内侧壁上均设有若干一号密封圈。
8.内筒与上接头连接的一端的外侧壁上套有二号密封圈。
9.下接头和内筒的插接处设有三号密封圈。
10.活塞的内侧壁和外侧壁上设有若干减阻凹槽。
11.一号导通孔的个数为4。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只需要井口环空打压即可,不需要钢丝作业、配重杆作业,解决了稠油情况下作业困难和井斜过大时无法作业的问题;此外,本实用新型需事先下入井内,由启动剪钉控制开启压力,不需要专用开关。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示意图;
15.图3为图2中a的放大示意图;
16.图4为图2中b的放大示意图;
17.图中:1

上接头;2

下接头;3

内筒;4

活塞腔;5

压缩量腔;6

活塞;7

一号导通孔;8

二号导通孔;9

三号导通孔;10

剪钉;11

环空传压孔;12

一号密封圈;13

二号密封圈;14

三号密封圈;15

减阻凹槽;16

推力凹槽;
18.以下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照附图进行详细叙述。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0.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泵注环空压力开孔放气装置,包括上接头1和与上接头1螺纹连接的下接头2,上接头1和下接头2连通的腔体内设有内筒3,内筒3的一端与上接头1螺纹连接,另一端插接在下接头2内,内筒3、上接头1与下接头2之间设有圆筒形活塞腔4,活塞腔4内匹配设有活塞6,活塞腔4背向上接头1的一侧设有压缩量腔5,压缩量腔5位于内筒3和下接头2之间,且压缩量腔5与活塞腔4连通,下接头2上设有若干圆周均布的一号导通孔7,内筒3上设有与一号导通孔7一一对应的二号导通孔8,活塞6上设有若干与一号导通孔7相匹配的三号导通孔9,下接头2朝向上接头1的一端设有若干圆周均布的环空传压孔11;
21.当内筒3与外部不连通时,活塞6位于活塞腔4靠近上接头1的一侧,三号导通孔9位于一号导通孔7和上接头1之间,且活塞6和下接头2之间连有若干圆周均布的剪钉10,通过剪钉10定位活塞6与下接头2的配合位置,活塞6的外侧壁与环空传压孔11朝向活塞6的一端贴合,环空传压孔11与活塞腔4不连通;
22.活塞6靠近上接头1的一端的外侧壁上设有环形推力凹槽16,环空传压孔11与推力凹槽16连通,推力凹槽16的设置有利于气体将活塞6推向活塞腔4的另一侧,方便一号导通孔7、二号导通孔8和三号导通孔9三者相对齐;
23.当内筒3与外部连通时,活塞6位于活塞腔4远离上接头1的一侧,一号导通孔7、二号导通孔8和三号导通孔9三者相对齐。活塞6的外侧壁和内侧壁上均设有若干一号密封圈12。
24.内筒3与上接头1连接的一端的外侧壁上套有二号密封圈13。
25.下接头2和内筒3的插接处设有三号密封圈14。
26.活塞的内侧壁和外侧壁上设有若干减阻凹槽。
27.一号导通孔的个数为4。
28.本实用新型工作时,正常情况下,泵注环空压力开孔放气装置处于关闭状态即三号导通孔9位于下接头2和内筒3之间;当需要洗压井时,采用井口环空打压的方式,增加套管环空压力,压力通过环空传压孔11导入活塞腔4内,推动活塞6剪断剪钉10,活塞6发生位移,一号导通孔7、二号导通孔8和三号导通孔9三者相对齐,从而实现连通内外压力。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只需要井口环空打压即可,不需要钢丝作业、配重杆作业,本实用新型长度相对机械滑套较短,且无需使用钢丝和配重杆,解决了稠油情况下作业困难和井斜过大时无法
作业的问题;此外,本实用新型需事先下入井内,由启动剪钉控制开启压力,不需要专用开关。
29.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泵注环空压力开孔放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接头(1)和与上接头(1)螺纹连接的下接头(2),上接头(1)和下接头(2)连通的腔体内设有内筒(3),内筒(3)的一端与上接头(1)螺纹连接,另一端插接在下接头(2)内,内筒(3)、上接头(1)与下接头(2)之间设有圆筒形活塞腔(4),活塞腔(4)内匹配设有活塞(6),活塞腔(4)背向上接头(1)的一侧设有压缩量腔(5),压缩量腔(5)位于内筒(3)和下接头(2)之间,且压缩量腔(5)与活塞腔(4)连通,下接头(2)上设有若干圆周均布的一号导通孔(7),内筒(3)上设有与一号导通孔(7)一一对应的二号导通孔(8),活塞(6)上设有若干与一号导通孔(7)相匹配的三号导通孔(9),下接头(2)朝向上接头(1)的一端设有若干圆周均布的环空传压孔(11);当内筒(3)与外部不连通时,活塞(6)位于活塞腔(4)靠近上接头(1)的一侧,三号导通孔(9)位于一号导通孔(7)和上接头(1)之间,且活塞(6)和下接头(2)之间连有若干圆周均布的剪钉(10),通过剪钉(10)定位活塞(6)与下接头(2)的配合位置,活塞(6)的外侧壁与环空传压孔(11)朝向活塞(6)的一端贴合,环空传压孔(11)与活塞腔(4)不连通;活塞(6)靠近上接头(1)的一端的外侧壁上设有环形推力凹槽(16),环空传压孔(11)与推力凹槽(16)连通;当内筒(3)与外部连通时,活塞(6)位于活塞腔(4)远离上接头(1)的一侧,一号导通孔(7)、二号导通孔(8)和三号导通孔(9)三者相对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注环空压力开孔放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活塞(6)的外侧壁和内侧壁上均设有若干一号密封圈(1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注环空压力开孔放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内筒(3)与上接头(1)连接的一端的外侧壁上套有二号密封圈(1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注环空压力开孔放气装置,其特征在于,下接头(2)和内筒(3)的插接处设有三号密封圈(14)。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注环空压力开孔放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活塞(6)的内侧壁和外侧壁上设有若干减阻凹槽(15)。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注环空压力开孔放气装置,其特征在于,一号导通孔(7)的个数为4。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泵注环空压力开孔放气装置,包括上接头和与上接头螺纹连接的下接头,内筒、上接头与下接头之间设有圆筒形活塞腔,活塞腔内匹配设有活塞,活塞靠近上接头的一端的外侧壁上设有环形推力凹槽,环空传压孔与推力凹槽连通,下接头朝向上接头的一端设有若干圆周均布的环空传压孔。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只需要井口环空打压即可,不需要钢丝作业、配重杆作业,解决了稠油情况下作业困难和井斜过大时无法作业的问题;此外,本实用新型需事先下入井内,由启动剪钉控制开启压力,不需要专用开关。用开关。用开关。


技术研发人员:陈钦伟 杜世超 娄超 孙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远海采油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4.16
技术公布日:2021/12/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