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水监测井建井填料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81640发布日期:2021-12-25 01:07阅读:87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下水监测井建井填料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监测井填料用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地下水监测井建井填料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地下水环境问题日益突出,部分区域地下水已受到严重污染。对已受污染的地下水进行科学准确的调查、评价与治理变得越来越重要。目前地下水污染调查、水质监测的主要手段是在地下水监测井采取样品进行化验,所以地下水环境监测井是为了准确把握地下水环境质量状况和地下水体中污染物的动态分布变化情况而设立的水质监测井,地下水环境监测井通常包含井口保护装置、井壁管、封隔止水层、滤水管、围填滤料、沉淀管和井底等组成部分。建立科学、合理、功能齐全的地下水监测井网,能为地下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合理利用和及时保护提供准确全面的基础数据,但是目前地下水环境监测井建井时,滤料填充可能会将填料误填至水管中或撒落至地面,造成资源浪费,甚至可能影响地下水监测井的后期使用。
3.鉴于上述情况,有必要对现有的监测井填料方式加以改进,使其能够适应现在对监测井填料使用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4.由于现有的监测井在进行填料时存在一定的缺陷,滤料填充可能会将填料误填至水管中或撒落至地面,造成资源浪费,甚至可能影响地下水监测井的后期使用,因此我们在现有技术缺陷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辅助装置,便于填料的同时能够防止填料落至水管内,有效地节约了资源。
5.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地下水监测井建井填料辅助装置,包括连接筒体、设置于连接筒体内的水管盖合结构、设置于连接筒体上方的进料筒体。
6.对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补充,所述连接筒体的直径≤螺旋钻的内腔直径。
7.对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补充,所述进料筒体呈空心的圆台状,其小直径的一端与连接筒体固定连接。
8.对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补充,所述水管盖合结构设置于连接筒体与进料筒体的接触位置处。
9.对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补充,所述水管盖合结构包括密封盖、阵列设置于密封盖侧面的连接架,所述密封盖的直径≥水管的直径。
10.对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补充,所述连接架采用折叠架制成。
11.对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补充,所述连接筒体包括密封布、设置于密封布内的若干组合折叠架。
12.其有益效果在于,能够确保填料顺利填入并避免进入水管中,并且在使用过程中,填料填充方便,避免撒落节约资源,并且本装置可折叠收缩,减少体积便于收纳携带。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4.图2是本实用新型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
15.图中,1、连接筒体;2、水管盖合结构;21、密封盖;22、连接架;3、进料筒体;4、螺旋管;5、水管;6、填料。
具体实施方式
16.由于现有的监测井在进行填料时存在一定的缺陷,滤料填充可能会将填料误填至水管中或撒落至地面,造成资源浪费,甚至可能影响地下水监测井的后期使用,因此我们在现有技术缺陷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辅助装置,便于填料的同时能够防止填料落至水管内,有效地节约了资源。
17.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技术方案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1-2详细阐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方案主要包括连接筒体1、设置于连接筒体1内的水管5盖合机构2、设置于连接筒体1上方的进料筒体3;工作时,连接筒体1与螺旋管4接触,水管5盖合机构2能够对水管5进行密封且不影响填料6的正常填充,即填料6从进料筒体3内放入,然后通过水管5盖合机构2,接着通过连接筒体1进入至螺旋管4与水管5之间,填充方便;其中,为了使得填料6稳稳地落至螺旋钻与水管5之间,所述连接筒体1的直径≤螺旋钻的内腔直径,填料6不会落至外侧,工作效率比较高。
18.下面将对进料筒体3的结构做详细地阐述,其呈空心的圆台状,其小直径的一端与连接筒体1固定连接,即进料筒体3设置成漏斗状,能够更好地进行填料6,并且填料6能够顺利落至螺旋管4与水管5之间,进料筒体3其也包括密封布和折叠架,密封布起到密封的作用,折叠架起到将密封布撑开的作用,并且在使用后可以折叠收纳,减少占地空间。
19.下面将对水盖盖合机构的结构做详细地阐述,所述水管5盖合机构2设置于连接筒体1与进料筒体3的接触位置处,其包括密封盖21、阵列设置于密封盖21侧面的连接架22,连接架22固定安装于筒体内,连接架22能够对密封盖21起到支撑的作用;密封盖21的直径≥水管5的直径,能够对水管5进行封闭,防止填料6进入至水管5中,其中,所述连接架22采用折叠架制成,能够在使用后进行折叠收纳,减少占地空间。
20.下面将对连接筒体1的结构做详细地阐述,其包括密封布、设置于密封布内的若干组合折叠架;折叠架能够对密封布起到撑开的作用,并且使用后可以进行折叠,便于人们进行使用。
21.上述技术方案仅体现了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选技术方案,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其中某些部分所可能做出的一些变动均体现了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地下水监测井建井填料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筒体、设置于连接筒体内的水管盖合结构、设置于连接筒体上方的进料筒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水监测井建井填料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筒体的直径≤螺旋钻的内腔直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下水监测井建井填料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筒体呈空心的圆台状,其小直径的一端与连接筒体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水监测井建井填料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管盖合结构设置于连接筒体与进料筒体的接触位置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地下水监测井建井填料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管盖合结构包括密封盖、阵列设置于密封盖侧面的连接架,所述密封盖的直径≥水管的直径。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地下水监测井建井填料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采用折叠架制成。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下水监测井建井填料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筒体包括密封布、设置于密封布内的若干组合折叠架。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下水监测井建井填料辅助装置,包括连接筒体、设置于连接筒体内的水管盖合结构、设置于连接筒体上方的进料筒体。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够确保填料顺利填入并避免进入水管中,并且在使用过程中,填料填充方便,避免撒落节约资源,并且本装置可折叠收缩,减少体积便于收纳携带。减少体积便于收纳携带。减少体积便于收纳携带。


技术研发人员:孙浩 温玉荣 于利国 杨小刚 高连东 李飞 唐智洋 孙加山 李燕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市宏宇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5.26
技术公布日:2021/12/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