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薄煤层采煤机螺旋滚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053710发布日期:2022-02-26 00:48阅读:65来源:国知局
极薄煤层采煤机螺旋滚筒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采煤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采煤机螺旋滚筒。


背景技术:

2.极薄煤层采煤机螺旋滚筒使用环境恶劣,截齿消耗量大,拆装维护方便性差,使用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极薄煤层采煤机螺旋滚筒,以解决现有采煤机螺旋滚筒截割齿消耗量大,拆装维护方便性差等的技术问题。
4.本实用新型极薄煤层采煤机螺旋滚筒,包括轴套、设置在轴套外表面上的螺旋板和等间距设置在螺旋板边部的截割部,所述截割部包括与螺旋板一体连接的齿座、穿在齿座上并与齿座转动配合的齿套和设置在齿套中并与齿套转动配合的截割齿,所述齿套的一端具有阻止其从齿座上滑脱的限位凸缘,齿套的另一端设置有阻止其从齿座上滑脱的卡圈;所述截割齿包括齿套内孔转动配合的轴段和与轴段一体连接并位于齿套外的截割头,所述轴段上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中设置有弹性卡环,所述弹性卡环固定在齿套内孔面上,弹性卡环与轴段转动配合。
5.进一步,所述截割头的前端嵌有硬质合金尖头。
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7.1、本实用新型极薄煤层采煤机螺旋滚筒,其截割部中的齿套及截割头拆装方便,提高了截割部的更换维护效率。
8.2、本实用新型极薄煤层采煤机螺旋滚筒,其通过设置齿套,能对齿座起到保护作用,避免了齿座损坏而缩短螺旋滚筒寿命的问题。
9.3、本实用新型极薄煤层采煤机螺旋滚筒,其截割头的前端嵌有硬质合金尖头,使得截割作业效率更高,并且能降低截割齿的消耗量。
附图说明
10.图1为极薄煤层采煤机螺旋滚筒的示意图;
11.图2为截割部的剖视结构图;
12.图3为截割部的另一实施例剖视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1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14.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极薄煤层采煤机螺旋滚筒,包括轴套1、设置在轴套外表面上的螺旋板2和等间距设置在螺旋板边部的截割部,所述截割部包括与螺旋板一体连接的齿座3、穿在齿座上并与齿座转动配合的齿套4和设置在齿套中并与齿套转动配合的截割齿5,
所述齿套的一端具有阻止其从齿座上滑脱的限位凸缘,齿套的另一端设置有阻止其从齿座上滑脱的卡圈6;所述截割齿5包括齿套内孔转动配合的轴段51和与轴段一体连接并位于齿套外的截割头52,所述轴段上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中设置有弹性卡环7,弹性卡环上设置有轴向开口,所述弹性卡环在弹力下张紧固定在齿套内孔面上,弹性卡环与轴段转动配合。
15.本实施例中极薄煤层采煤机螺旋滚筒,取下卡圈6即可将齿套从齿座上取下,沿轴向推敲截割齿即可将弹性卡环及截割齿从齿套中取出,齿套及截割头拆装方便,提高了截割部的更换维护效率。并且通过设置齿套,能对齿座起到保护作用,避免了齿座损坏而缩短螺旋滚筒寿命的问题。
16.作为对上述实施例的改进,所述截割头的前端嵌有硬质合金尖头8,硬质合金尖头耐磨性好,使得截割作业效率更高,并且能降低截割齿的消耗量。
17.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1.极薄煤层采煤机螺旋滚筒,包括轴套、设置在轴套外表面上的螺旋板和等间距设置在螺旋板边部的截割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截割部包括与螺旋板一体连接的齿座、穿在齿座上并与齿座转动配合的齿套和设置在齿套中并与齿套转动配合的截割齿,所述齿套的一端具有阻止其从齿座上滑脱的限位凸缘,齿套的另一端设置有阻止其从齿座上滑脱的卡圈;所述截割齿包括齿套内孔转动配合的轴段和与轴段一体连接并位于齿套外的截割头,所述轴段上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中设置有弹性卡环,所述弹性卡环固定在齿套内孔面上,弹性卡环与轴段转动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薄煤层采煤机螺旋滚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截割头的前端嵌有硬质合金尖头。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极薄煤层采煤机螺旋滚筒,包括轴套、设置在轴套外表面上的螺旋板和等间距设置在螺旋板边部的截割部,截割部包括齿座、齿套和截割齿,截割齿包括齿套内孔转动配合的轴段和与轴段一体连接并位于齿套外的截割头,所述轴段上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中设置有弹性卡环,所述弹性卡环固定在齿套内孔面上,弹性卡环与轴段转动配合。本实用新型极薄煤层采煤机螺旋滚筒,其截割部中的齿套及截割头拆装方便,提高了截割部的更换维护效率;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齿套,能对齿座起到保护作用,避免了齿座损坏而缩短螺旋滚筒寿命的问题。寿命的问题。寿命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向国兵 杨川 夏雨 罗益 蒲江平 陈祖奎 刘钟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永荣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7.15
技术公布日:2022/2/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