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隧道井口简易安全防坠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973464发布日期:2022-05-11 11:49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电缆隧道井口简易安全防坠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缆隧道井口简易安全防坠装置。


背景技术:

2.电缆隧道是指用于容纳大量敷设在电缆支架上的电缆的走廊或隧道式构筑物。电缆隧道除了让隧道能更好地保护电缆,还能够使人们对电缆的检查和维修都很方便。
3.电力电缆运维工作人员在进出电缆隧道井口时,由于大部分井口周围没有其他辅助装置,人员在进入时,只能靠手抓水泥地面,这样存在坠落的风险。目前用于提高电缆隧道竖井井口作业安全性的装置有安全辅助爬梯,但是目前的安全辅助爬梯没有人员防坠的功能;并且当需要向井口中施放设备时,还需要靠人工搬运,人员上下竖井及施放重物准备工作耗时较长,安全性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缆隧道井口简易安全防坠装置,以解决目前安全辅助爬梯功能单一的问题。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缆隧道井口简易安全防坠装置,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三角支撑架以及可拆卸式连接在两个所述三角支撑架的顶部之间的第四支杆;所述三角支撑架包括倾斜设置的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第一支杆的上端部与第二支杆的上端部通过第二连接件可拆式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支杆、第二支杆与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之间的地面连线形成三角形,且第一支杆与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之间的地面连线之间形成的夹角以及第二支杆与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之间的地面连线之间形成的夹角均小于90
°
,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之间的地面连线长度大于井口直径;两个所述第一支杆之间连接有若干水平设置的第三支杆;所述第四支杆上设有吊环。
6.进一步地,所述三角支撑架为等腰三角支撑架。
7.进一步地,所述三角支撑架还包括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杆与第二支杆的下端部连接的第五支杆;两个所述第一支杆的下端部之间以及两个所述第二支杆的底部之间均连接有第六支杆;两个所述第五支杆以及两个所述第六支杆首尾相接形成与井口相配合的矩形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杆通过第三连接件与第五支杆和第六支杆之间的连接节点可拆卸式连接。
8.进一步地,所述第三连接件为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的一端与第五支杆和第六支杆之间的连接节点固定连接,限位柱的另一端向上延伸,所述第一支杆的下端部与第二支杆的下端部均设有与所述限位柱相配合的限位孔。
9.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贯穿所述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后与所述第四支杆连接的螺栓,所述第四支杆的两端分别设有与所述螺栓相配合的螺纹孔。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杆的中部与第二支杆的中部均设有第一连接件。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该电缆隧道井口简易安全防坠装置安全可靠,有效节约准备工作时间,通过在三角支撑架的顶部设置第四支杆,并在第四支杆上设置吊环,工作
人员在进出隧道井口时,可将自身佩戴的安全带连接在吊环上,可有效防止工作人员在进出隧道井口时人身坠落事故,同时吊环还可用于设备的起吊,可提高设备搬运效率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12.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在这些附图中使用相同的参考标号来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4.其中:1、井口;2、第一支杆;21、第一连接件;3、第二支杆;31、第一连接件;4、第三支杆;5、第四支杆;51、第二连接件;6、吊环;7、第五支杆;8、第六支杆;9、第三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15.如图1所示的电缆隧道井口1简易安全防坠装置,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三角支撑架以及可拆卸式连接在两个所述三角支撑架的顶部之间的第四支杆5;所述三角支撑架包括倾斜设置的第一支杆2和第二支杆3,第一支杆2的上端部与第二支杆3的上端部通过第二连接件51可拆式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支杆 2、第二支杆3与第一支杆2和第二支杆3之间的地面连线形成三角形,且第一支杆2与第一支杆2和第二支杆3之间的地面连线之间形成的夹角以及第二支杆3与第一支杆2和第二支杆3之间的地面连线之间形成的夹角均小于90
°
,第一支杆2和第二支杆3之间的地面连线长度大于井口1直径;两个所述第一支杆2之间连接有若干水平设置的第三支杆4;所述第四支杆5上设有吊环6。
16.该电缆隧道井口简易安全防坠装置安全可靠,有效节约准备工作时间,通过在三角支撑架的顶部设置第四支杆5,并在第四支杆上设置吊环6,工作人员在进出隧道井口时,可将自身佩戴的安全带连接在吊环6上,可有效防止工作人员在进出隧道井口时人身坠落事故,同时吊环6还可用于设备的起吊,可提高设备搬运效率和安全性。
17.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三角支撑架为等腰三角支撑架,可保证三角支撑架的稳定性。
18.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三角支撑架还包括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杆2 与第二支杆3的下端部连接的第五支杆7;两个所述第一支杆2的下端部之间以及两个所述第二支杆3的底部之间均连接有第六支杆8;两个所述第五支杆7 以及两个所述第六支杆8首尾相接形成与井口1相配合的矩形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杆2通过第三连接件9与第五支杆7和第六支杆8之间的连接节点可拆卸式连接。通过将两个所述第五支杆7以及两个所述第六支杆8首尾相接形成与井口1相配合的矩形支撑架作为两个三角支撑架的底座,可增加三角支撑架的稳定性。
19.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连接件9为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的一端与第五支杆7和第六支杆8之间的连接节点固定连接,限位柱的另一端向上延伸,所述第一支杆2的下端部与第二支杆3的下端部均设有与所述限位柱相配合的限位孔。限位柱可通过焊接的方式与第五支杆7和第六支杆8之间的连接节点固定连接,即将限位柱直接与第五支杆7和第六支杆8焊接在一起。在使用时,只需将第一支杆2和第二支杆3上的限位孔与限位柱对
齐,然后将第一支杆2和第二支杆3向下压,使限位柱完全嵌入限位孔中即可;该连接结构简单,可便于快速组装该装置。
20.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连接件51包括贯穿所述第一支杆2 和第二支杆3后与所述第四支杆5连接的螺栓,所述第四支杆5的两端分别设有与所述螺栓相配合的螺纹孔。在安装时,将第一支杆2和第二支杆3上的螺纹孔对齐,然后使第四支杆5穿过第一支杆2和第二支杆3上的螺纹孔后延伸入第四支杆5上的螺纹孔中,最后在拧紧螺栓,使第一支杆2、第二支杆3和第四支杆5固定连接。
21.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支杆2的中部与第二支杆3的中部均设有第一连接件(21/31)。通过设置第一连接件(21/31),可便于在需要时通过与第一连接件(21/31)连接的连接杆将两个所述三角支撑架连接起来,使整个装置更加稳定。
22.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1.一种电缆隧道井口简易安全防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三角支撑架以及可拆卸式连接在两个所述三角支撑架的顶部之间的第四支杆;所述三角支撑架包括倾斜设置的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第一支杆的上端部与第二支杆的上端部通过第二连接件可拆式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支杆、第二支杆与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之间的地面连线形成三角形,且第一支杆与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之间的地面连线之间形成的夹角以及第二支杆与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之间的地面连线之间形成的夹角均小于90
°
,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之间的地面连线长度大于井口直径;两个所述第一支杆之间连接有若干水平设置的第三支杆;所述第四支杆上设有吊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隧道井口简易安全防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支撑架为等腰三角支撑架。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缆隧道井口简易安全防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支撑架还包括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杆与第二支杆的下端部连接的第五支杆;两个所述第一支杆的下端部之间以及两个所述第二支杆的底部之间均连接有第六支杆;两个所述第五支杆以及两个所述第六支杆首尾相接形成与井口相配合的矩形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杆通过第三连接件与第五支杆和第六支杆之间的连接节点可拆卸式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缆隧道井口简易安全防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件为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的一端与第五支杆和第六支杆之间的连接节点固定连接,限位柱的另一端向上延伸,所述第一支杆的下端部与第二支杆的下端部均设有与所述限位柱相配合的限位孔。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隧道井口简易安全防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贯穿所述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后与所述第四支杆连接的螺栓,所述第四支杆的两端分别设有与所述螺栓相配合的螺纹孔。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隧道井口简易安全防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杆的中部与第二支杆的中部均设有第一连接件。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缆隧道井口简易安全防坠装置,该简易安全防坠装置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三角支撑架以及可拆卸式连接在两个所述三角支撑架的顶部之间的第四支杆;所述三角支撑架包括倾斜设置的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第一支杆的上端部与第二支杆的上端部通过第二连接件可拆式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支杆、第二支杆与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之间的地面连线形成三角形,且第一支杆与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之间的地面连线之间形成的夹角以及第二支杆与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之间的地面连线之间形成的夹角均小于90


技术研发人员:周于杰 熊刚 刘军 李昆晟 余昕垚 赵柏桥 乔运松 姚伟 李政泽 王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15
技术公布日:2022/5/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