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阶段运输水平泄水巷道布置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58463发布日期:2023-03-29 10:22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阶段运输水平泄水巷道布置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地下采矿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阶段运输水平泄水巷道布置结构。


背景技术:

2.采用地下开采方式开采的矿山,为保障持续安全生产,需要从地表向地下开掘一系列通达矿体的巷道,以形成提升、运输、通风、供电、供风、供水、排水、通讯等系统。其中,及时排除矿井涌水是矿山防汛抗洪工作的重要内容,对于涌水量大的矿山尤为重要。根据矿山地形地质条件、开拓工程总体规划布局,除自流排水外,排水系统建设方案有一段排水、分段排水、集中排水和分区排水等之分。其中,一段排水是将上部阶段涌水引入下部阶段,由下部阶段直接排至地表。
3.对于矿井涌水量较大的地下矿山,在每个开采阶段均设置泄水井、泄水巷道与排水系统相连,采场涌水通过泄水井流入泄水巷道,阶段运输巷道的涌水沿水沟流入泄水巷道,经沉淀池沉淀后流入水仓由水泵房排出地表。对于采用集中排水的矿山而言,各阶段的涌水由泄水巷道、阶段运输巷道的水沟流入总泄水井,进入下部阶段运输水平的泄水巷道,下部阶段运输水平阶段运输巷道的涌水由水沟流入泄水巷道,矿井所有的涌水汇合后流经沉淀池、水仓由水泵房排出地表。通常情况下,泄水巷道、阶段运输巷道均按3~5

的水流坡度设置。当矿区遭遇台风暴雨等强降雨天气,雨水渗透到井下会导致涌水量成倍急剧增加,因而泄水巷道中的水位迅速提高,在阶段运输水平会出现水流倒灌现象,进而将阶段运输巷道中的道床、转辙机等铁路运输设施浸泡在水中,影响矿山正常生产且存在重大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技术问题,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阶段运输水平泄水巷道布置结构,包括泄水井、泄水巷道、阶段运输巷道、连接斜巷,泄水井端部连接泄水巷道,连接斜巷两端分别连接阶段运输巷道和泄水巷道,阶段运输巷道的底板高于泄水巷道的底板,两者之间形成的落差大于泄水巷道高度的二分之一。
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是:
6.前所述的一种阶段运输水平泄水巷道布置结构,连接斜巷的坡度为8%~20%。
7.前所述的一种阶段运输水平泄水巷道布置结构,连接斜巷一侧设置水沟与阶段运输巷道、泄水巷道中的水沟相连,其余部分砌筑人行踏步。
8.前所述的一种阶段运输水平泄水巷道布置结构,斜坡巷道一侧设置的水沟深度与阶段运输巷道中的水沟深度相同,宽度为阶段运输巷道中的水沟宽度的1.5~2.0倍。
9.前所述的一种阶段运输水平泄水巷道布置结构,泄水巷道内设置半截挡风墙、半截泄水墙。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阶段运输水平的阶段运输巷道底板与泄水巷道底板之
间落差较大,运输巷道中的涌水可快速地流入泄水巷道,在采场涌水量较大的情况下,不会出现水流倒灌进入阶段运输巷道的现象,从而避免道床、转辙机等铁路运输设施浸泡在水中。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2.其中:1、泄水井;2、泄水巷道;3、阶段运输巷道;4、连接斜巷;5、水沟;6、人行踏步;7、采场泄水井;8、半截挡风墙;9、半截泄水墙。
具体实施方式
13.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阶段运输水平泄水巷道布置结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泄水井、泄水巷道、阶段运输巷道、连接斜巷,泄水井端部连接泄水巷道,连接斜巷两端分别连接阶段运输巷道和泄水巷道,泄水巷道内设置半截挡风墙、半截泄水墙,阶段运输巷道的底板高于泄水巷道的底板,两者之间形成的落差大于泄水巷道高度的二分之一。连接斜巷的坡度为8%~20%。连接斜巷一侧设置水沟与阶段运输巷道、泄水巷道中的水沟相连,其余部分砌筑人行踏步。斜坡巷道一侧设置的水沟深度与阶段运输巷道中的水沟深度相同,宽度为阶段运输巷道中的水沟宽度的1.5~2.0倍。
14.当采场涌水由泄水井和阶段运输巷道的水沟流入泄水巷道后,水流沿泄水巷道直接流向沉淀池。在采场涌水量较大的情况下,由于阶段运输巷道的底板远远高于泄水巷道的底板,因此从采场泄水井、泄水井流入泄水巷道的涌水不会倒灌进入阶段运输巷道,在采场涌水量较小的情况下,水流将沿水沟直接流向沉淀池,在泄水巷道内设置的半截挡风墙、半截泄水墙起挡风、降噪等作用。
15.某矿山采用竖井与斜坡道相结合的开拓方式,设0m、-120m、-240m、-360m四个阶段运输水平,在-360m阶段运输水平设集中排水系统采用一段排水的方式直接排至地表,-240m以上各阶段的采场涌水由各阶段的采场泄水井、阶段运输巷道分别流入0m、-120m、-240m的泄水巷道,并由泄水井下泻到-360m阶段后进入总泄水巷道,-360m阶段的采场涌水由阶段运输巷道汇入总泄水巷道,并自流进入沉淀池和水仓,在-360m水泵房通过高扬程水泵直接排至地表。由于强降雨造成矿井涌水量大,采场泄水井下泻到0m、-120m、-240m阶段运输水平泄水巷道中的水量特别大,导致泄水巷道中的水位高于阶段运输巷道底板从而产生倒灌现象,进而将运输巷道中的道床、转辙机等铁路运输设施浸泡在水中,最终影响原矿运输生产。按照本实用新型,将0m、-120m、-240m、-360m阶段运输水平的泄水巷道与阶段运输巷道设置成大落差的形式,使得泄水巷道的底板标高低于阶段运输巷道的底板标高,两者之间形成的落差为泄水巷道高度的三分之二,并采用连接斜巷将泄水巷道与阶段运输巷道连接起来,在连接斜巷的一侧设置水沟、其余部分底板上设置人行踏步,水沟的深度与运输巷道中水沟深度相同、宽度为运输巷道中水沟宽度的2倍,人行踏步的台阶宽度为300mm、高度为200mm,在泄水巷道内设置半截挡风墙、半截泄水墙起挡风、降噪等作用。当矿井涌水量较大时,来自采场泄水井下泻到各阶段泄水巷道的涌水与阶段运输巷道水沟内的涌水汇集在一起,沿各阶段泄水巷道流入泄水井,再由泄水井下泻到-360m阶段运输水平的泄水巷道,与来自-360m阶段运输巷道水沟中涌水汇集后,经泄
水巷道流入沉淀池,因各阶段运输水平的泄水巷道底板标高远远低于阶段运输巷道的底板标高,所以泄水巷道中的涌水不会倒灌进入阶段运输巷道。
16.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阶段运输水平泄水巷道布置结构,包括泄水井(1)、泄水巷道(2)、阶段运输巷道(3)、连接斜巷(4),所述泄水井(1)端部连接所述泄水巷道(2),所述连接斜巷(4)两端分别连接所述阶段运输巷道(3)和所述泄水巷道(2),其特征在于:所述阶段运输巷道(3)的底板高于所述泄水巷道(2)的底板,两者之间形成的落差大于所述泄水巷道(2)高度的二分之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阶段运输水平泄水巷道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斜巷(4)的坡度为8%~2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阶段运输水平泄水巷道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斜巷(4)一侧设置水沟(5)与所述阶段运输巷道(3)、所述泄水巷道(2)中的水沟(5)相连,其余部分砌筑人行踏步(6)。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阶段运输水平泄水巷道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斜巷(4)一侧设置的水沟(5)深度与所述阶段运输巷道(3)中的水沟(5)深度相同,宽度为所述阶段运输巷道(3)中的水沟(5)宽度的1.5~2.0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阶段运输水平泄水巷道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水巷道(2)内设置半截挡风墙(8)、半截泄水墙(9)。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阶段运输水平泄水巷道布置结构,涉及地下采矿技术领域,包括泄水井、泄水巷道、阶段运输巷道、连接斜巷,泄水井端部连接泄水巷道,连接斜巷两端分别连接阶段运输巷道和泄水巷道,阶段运输巷道的底板高于泄水巷道的底板,两者之间形成的落差大于泄水巷道高度的二分之一。阶段运输水平的阶段运输巷道底板与泄水巷道底板之间落差较大,运输巷道中的水流可快速地流入泄水巷道,不会出现水流倒灌进入阶段运输巷道的现象,从而避免道床、转辙机等铁路运输设施浸泡在水中。转辙机等铁路运输设施浸泡在水中。转辙机等铁路运输设施浸泡在水中。


技术研发人员:范庆霞 何青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海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7.18
技术公布日:2023/3/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