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激振荡式除尘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13747发布日期:2023-04-29 23:28阅读:23来源:国知局
自激振荡式除尘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除尘结构,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自激振荡式除尘结构。


背景技术:

1、在矿地或隧道等地进行施工时,会产生较多的粉尘,通过风机将带有粉尘的气体抽出,从而降低施工区域的粉尘,并通过除尘结构对抽出的粉尘进行处理,但是现有除尘结构一方面,结构复杂,制造和维修成本高;另一方面,无法对处理的粉尘进行收集;再一方面,无法对处理粉尘的结构进行清理,导致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处理粉尘的效果会越来越差。

2、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自激振荡式除尘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自激振荡式除尘结构。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激振荡式除尘结构,包括上进风导向筒和下排尘导向筒;

3、所述上进风导向筒的上端与所述下排尘导向筒的上端通过若干个第一金属丝连接,各相邻的两个第一金属丝之间间隔设置,所述上进风导向筒与所述下排尘导向筒之间设置有若干个第二金属丝,各所述第一金属丝位于各所述第二金属丝之间,各所述第二金属丝同时与各所述第一金属丝连接,且沿各所述第一金属丝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4、各所述第一金属丝之间设置有水管,所述水管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上进风导向筒和下排尘导向筒连接,沿所述水管的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个喷头,各所述喷头位于各所述第一金属丝之间。

5、作为优选,所述水管包括相互连通的直线段和延伸段,各所述喷头均设置在所述直线段上;

6、所述直线段的上端可拆卸的设置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通过若干个第一连接杆与所述上进风导向筒的内壁连接;

7、所述直线段的下半段通过若干个第二连接杆与所述下排尘导向筒的内壁连接,所述直线段的下端与所述延伸段的出水端连接,所述延伸段的进水端向外延伸穿过所述下排尘导向筒。

8、作为优选,所述上进风导向筒包括定位部和连接部,所述定位部的下端与所述连接部的上端连接,所述连接部从上至下的开口逐渐变大,各所述第一金属丝的上端均与所述连接部的下端连接;

9、所述下排尘导向筒与所述上进风导向筒结构相同且相互对称设置。

10、作为优选,各所述第一金属丝绕所述上进风导向筒的中心线成圆形阵列设置;

11、各相邻的两个第一金属丝之间的间距为0.08-0.12mm,各相邻的两个第二金属丝之间的间距为0.08-0.12mm。

12、作为优选,各所述第一金属丝和各所述第二金属丝均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各所述第一金属丝和各所述第二金属丝的直径均为0.1-0.5mm。

13、作为优选,各所述第一金属丝的长度相同,单个第一金属丝的长度大于所述上进风导向筒下端至下排尘导向筒上端的间距。

14、作为优选,还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中设置有若干个自激振荡式除尘结构,各所述自激振荡式除尘结构中的上进风导向筒和下排尘导向筒与箱体连接,各所述自激振荡式除尘结构中管的延伸段延伸出所述箱体,所述箱体上设置有排水口。

15、作为优选,所述喷头为雾化喷头或扇形喷头。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方面,结构简单,有效的降低了制造和维修成本;另一方面,能够有效的对处理的粉尘进行收集;再一方面,在除尘的同时能有效的对第一金属丝和第二金属丝进行清洁,保持除尘效果;同时还具有不易损坏和使用方便等有益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自激振荡式除尘结构,其特征是:包括上进风导向筒(1)和下排尘导向筒(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激振荡式除尘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水管(6)包括相互连通的直线段(8)和延伸段(9),各所述喷头(7)均设置在所述直线段(8)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激振荡式除尘结构,其特征是:所述上进风导向筒(1)包括定位部(13)和连接部(15),所述定位部(13)的下端与所述连接部(15)的上端连接,所述连接部(15)从上至下的开口逐渐变大,各所述第一金属丝(3)的上端均与所述连接部(15)的下端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激振荡式除尘结构,其特征是:各所述第一金属丝(3)绕所述上进风导向筒(1)的中心线成圆形阵列设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激振荡式除尘结构,其特征是:各所述第一金属丝(3)和各所述第二金属丝(5)均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各所述第一金属丝(3)和各所述第二金属丝(5)的直径均为0.1-0.5mm。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激振荡式除尘结构,其特征是:各所述第一金属丝(3)的长度相同,单个第一金属丝(3)的长度大于所述上进风导向筒(1)下端至下排尘导向筒(2)上端的间距。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激振荡式除尘结构,其特征是:还包括箱体(16),所述箱体(16)中设置有若干个自激振荡式除尘结构(20),各所述自激振荡式除尘结构(20)中的上进风导向筒(1)和下排尘导向筒(2)与箱体(16)连接,各所述自激振荡式除尘结构(20)中管的延伸段(9)延伸出所述箱体(16),所述箱体(16)上设置有排水口(21)。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激振荡式除尘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喷头(7)为雾化喷头或扇形喷头。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自激振荡式除尘结构,包括上进风导向筒和下排尘导向筒;上进风导向筒的上端与下排尘导向筒的上端通过若干个第一金属丝连接,各相邻的两个第一金属丝之间间隔设置,上进风导向筒与下排尘导向筒之间设置有若干个第二金属丝,各第一金属丝位于各第二金属丝之间,各第二金属丝同时与各第一金属丝连接,且沿各第一金属丝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各第一金属丝之间设置有水管,水管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上进风导向筒和下排尘导向筒连接,沿水管的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个喷头,各喷头位于各第一金属丝之间。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能够有效的对处理的粉尘进行收集、不易损坏、使用方便、降低了制造和维修成本等有益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廖巨成,杨雪松,蔡平,陈伟,邹玉辛,赵志宏,王小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市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6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