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抗震防护洞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59214发布日期:2023-04-20 03:09阅读:64来源:国知局
一种隧道抗震防护洞门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隧道工程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隧道抗震防护洞门结构。


背景技术:

1、隧道洞门是圬工砌筑并加以装饰的支护结构物,是联系洞身与洞口外路堑的支护结构,位于隧道两端的外露部分,隧道洞门保证洞口的安全和稳定,同时装饰洞口。

2、端墙式洞门是一种常见的隧道洞门结构,目前现有的端墙式洞门主要采用片石混凝土砌筑而成,施工人员首先在隧道洞口处架设模板,模板架设完成后向模板内灌注混凝土,并在混凝土中加入一定量的片石,待片石混凝土固化后,拆除模板,即可完成洞门的施工,实现对隧道洞口的支护。

3、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发现采用片石混凝土砌筑而成的洞门强度较低,在地震或遇到上部落石冲击时,洞门容易发生损坏,存在洞门使用安全性较低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缓解片石混凝土砌筑的洞门支撑强度较低,导致洞门使用安全性较低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隧道抗震防护洞门结构。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隧道抗震防护洞门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隧道抗震防护洞门结构,包括洞门端墙、多根支撑立柱和多组锚杆,多根所述支撑立柱的底端均埋设在地面中,多组所述锚杆均锚固在山体上,多组所述锚杆与多根所述支撑立柱一一对应设置,每组所述锚杆均与自身所对应的所述支撑立柱固定连接,所述洞门端墙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多根所述支撑立柱均被浇筑在所述洞门端墙内。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地面上埋设多根支撑立柱,并将锚杆锚固在山体中,利用锚杆对多根支撑立柱进行拉紧稳固,并将多根支撑立柱与洞门端墙浇筑为一个整体,利用锚杆和支撑立柱增加洞门端墙的支撑强度,提高隧道洞门的抗震能力以及抗冲击能力,降低隧道洞门在受到地震或落石冲击时发生损坏的可能,提高洞门使用的安全性。

5、优选的,每根所述支撑立柱上均设置有多组连接组件,每组所述锚杆均包括多根锚杆,多组所述连接组件与位于同一组的多根所述锚杆一一对应设置,每组所述连接组件均包括螺杆、螺母和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在所述锚杆上,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卡接槽,所述卡接槽与所述螺杆相适配,所述螺杆连接在所述支撑立柱上,所述螺母与所述螺杆螺纹连接。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隧道洞门进行建设时,将锚杆锚固完成后,然后将支撑立柱上的螺杆卡入连接板上的卡接槽中,然后再拧动螺母,使螺母将连接板抵紧,即可实现锚杆与支撑立柱的连接,提高锚杆与支撑立柱连接的便捷性。

7、优选的,每组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滑移环,所述滑移环套设在所述支撑立柱的外侧,所述滑移环与所述支撑立柱滑动连接,所述螺杆与所述滑移环固定连接。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螺杆固定连接在滑移环上,通过滑动滑移环即可对螺杆的位置进行调节,从而便于将螺杆卡入连接板上的卡接槽内,降低因施工误差而导致螺杆无法卡入卡接槽内的可能。

9、优选的,隧道的顶部浇筑有混凝土阻水层,所述混凝土阻水层与所述洞门端墙一体成型,所述混凝土阻水层上开设有排水槽。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隧道顶部设置混凝土阻水层,利用混凝土阻水层对山体落下的水流进行阻挡,减少在隧道顶部下渗的量,然后可以利用排水槽排放至山体一侧。

11、优选的,隧道洞口位置的地下开设有地下排水沟,每根所述支撑立柱均中空设置,每根所述支撑立柱均与所述地下排水沟连通,每根所述支撑立柱上固定连接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与自身所固定连接的所述支撑立柱连通,每根所述排水管远离所述支撑立柱的一端均与所述排水槽连通。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每根支撑立柱均中空设置,山体上的雨水汇集至排水槽内后,可以通过排水管进入支撑立柱内,然后通过支撑立柱排入地下排水沟中,继而再排出至山体一侧;提高排水槽的排水能力,降低雨水过大时雨水在混凝土阻水层上方大量汇集的可能。

13、优选的,每根所述支撑立柱内部均固定连接有多根稳固杆,多根所述稳固杆对所述支撑立柱进行支撑。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每根支撑立柱内部均固定多根稳固杆,利用多根稳固杆对支撑立柱进行支撑,保证支撑立柱的支撑强度。

15、优选的,所述混凝土阻水层上埋设有多根阻挡杆,多根所述阻挡杆沿洞门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混凝土阻水层上设置多根阻挡杆,利用多根阻挡杆山体产生的落石进行阻挡,降低落石直接撞击洞门端墙的可能。

17、优选的,所述洞门端墙上设置有多个连接扣,每个所述连接扣上均固定连接有钢索,多根所述钢索与多根所述阻挡杆一一对应设置,所述钢索捆绑在自身所对应的所述阻挡杆上。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钢索捆绑在阻挡杆上,拉用钢索对洞门端墙进行张拉,提高洞门端墙对山体的防护强度。

19、综上所述,本申请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20、1.通过在地面上埋设多根支撑立柱,并将锚杆锚固在山体中,利用锚杆对多根支撑立柱进行拉紧稳固,然后将支撑立柱浇筑在洞门端墙上,利用多根支撑立柱增加洞门端墙的支撑强度,提高隧道洞门的抗震能力以及抗冲击能力,降低隧道洞门在受到地震或落石冲击时发生损坏的可能,提高洞门使用的安全性;

21、2.通过将每根支撑立柱均中空设置,排水槽内的雨水可以通过排水管进入支撑立柱内,然后通过支撑立柱排入地下排水沟中,继而在排出至山体一侧,提高排水槽的排水能力;

22、3.在混凝土阻水层上设置多根阻挡杆,利用多根阻挡杆山体产生的落石进行阻挡,降低落石直接撞击洞门端墙的可能。



技术特征:

1.一种隧道抗震防护洞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洞门端墙(100)、多根支撑立柱(200)和多组锚杆(300),多根所述支撑立柱(200)的底端均埋设在地面中,多组所述锚杆(300)均锚固在山体上,多组所述锚杆(300)与多根所述支撑立柱(200)一一对应设置,每组所述锚杆(300)均与自身所对应的所述支撑立柱(200)固定连接,所述洞门端墙(100)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多根所述支撑立柱(200)均被浇筑在所述洞门端墙(100)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抗震防护洞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每根所述支撑立柱(200)上均设置有多组连接组件(400),每组所述锚杆(300)均包括多根锚杆(300),多组所述连接组件(400)与位于同一组的多根所述锚杆(300)一一对应设置,每组所述连接组件(400)均包括螺杆(420)、螺母(430)和连接板(440),所述连接板(440)固定连接在所述锚杆(300)上,所述连接板(440)上开设有卡接槽(450),所述卡接槽(450)与所述螺杆(420)相适配,所述螺杆(420)连接在所述支撑立柱(200)上,所述螺母(430)与所述螺杆(420)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隧道抗震防护洞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连接组件(400)还包括滑移环(410),所述滑移环(410)套设在所述支撑立柱(200)的外侧,所述滑移环(410)与所述支撑立柱(200)滑动连接,所述螺杆(420)与所述滑移环(410)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抗震防护洞门结构,其特征在于:隧道的顶部浇筑有混凝土阻水层(500),所述混凝土阻水层(500)与所述洞门端墙(100)一体成型,所述混凝土阻水层(500)上开设有排水槽(51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隧道抗震防护洞门结构,其特征在于:隧道洞口位置的地下开设有地下排水沟(600),每根所述支撑立柱(200)均中空设置,每根所述支撑立柱(200)均与所述地下排水沟(600)连通,每根所述支撑立柱(200)上固定连接有排水管(210),所述排水管(210)与自身所固定连接的所述支撑立柱(200)连通,所述排水管(210)远离所述支撑立柱(200)的一端均与所述排水槽(510)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隧道抗震防护洞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每根所述支撑立柱(200)内部均固定连接有多根稳固杆(220),多根所述稳固杆(220)对所述支撑立柱(200)进行支撑。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隧道抗震防护洞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阻水层(500)上埋设有多根阻挡杆(700),多根所述阻挡杆(700)沿洞门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隧道抗震防护洞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洞门端墙(100)上设置有多个连接扣(800),每个所述连接扣(800)上均固定连接有钢索(810),多根所述钢索(810)与多根所述阻挡杆(700)一一对应设置,所述钢索(810)捆绑在自身所对应的所述阻挡杆(700)上。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隧道工程的领域,公开了一种隧道抗震防护洞门结构,其包括洞门端墙、多根支撑立柱和多组锚杆,多根所述支撑立柱的底端均埋设在地面中,多组所述锚杆均锚固在山体上,多组所述锚杆与多根所述支撑立柱一一对应设置,每组所述锚杆均与自身所对应的所述支撑立柱固定连接,所述洞门端墙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多根所述支撑立柱均被浇筑在所述洞门端墙内。本申请具有提高隧道洞门的抗震能力以及抗冲击能力,降低隧道洞门在受到地震或落石冲击时发生损坏的可能,提高洞门使用安全性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张振,杨立腾,周祥,杨迪,曹明,刘相庆,王海坤,周庆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高速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2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