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巷道用履带式破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68568发布日期:2023-05-06 16:25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井下巷道用履带式破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矿用设备,特别涉及一种井下巷道用履带式破顶装置。


背景技术:

1、在煤矿巷道掘进完成后还未进行回采时,巷道顶、底板和两侧壁岩体受各种应力作用产生变形并向巷道内产生位移,巷道向内隆起形成鼓包。鼓包所导致的巷道断面缩小,阻碍运输和行人,妨碍矿井通风,使得许多矿井不得不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去做“破碎”等临时的处理工作。目前的巷道破碎装置一般为底鼓破碎装置,通过液压装置带动一根破碎锤对巷道底板的鼓处进行破碎。

2、常规的底鼓破碎装置不能满足巷道顶板鼓包的破碎,其操作和清除难度相对较大,增大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且浪费大量的时间。由于巷道顶板围岩软弱、破碎且厚度较大,破碎后岩石落下,容易对人员或者设备造成伤害,严重地甚至会发生冒落塌方,造成人员伤亡。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适于巷道顶板鼓包破碎作业的井下巷道用履带式破顶装置。

2、一种井下巷道用履带式破顶装置,包括履带式底盘、液压立柱以及接盘,所述液压立柱安装在所述履带式底盘上,所述液压立柱的自由端与所述接盘可转动连接,所述接盘上设置有钻头;所述履带式底盘移动至巷道顶板带有鼓包的位置,所述液压立柱驱动所述接盘上下移动,以使所述接盘上的钻头对鼓包进行破碎,破碎后的岩石落入所述接盘中。

3、优选的,所述钻头内沿其轴线方向上设有贯穿至末端的通道,所述通道的头端设置有喷头,所述通道的末端连接有注浆装置。

4、上述井下巷道用履带式破顶装置中,一方面通过履带式底盘带动整个装置移动,不需要额外的搬运设备来搬运,灵活性高,能够解决巷道内不方便运输的问题;另一方面,采用液压立柱来驱动钻头来破碎顶板的鼓包,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并且配有接盘来承接鼓包破碎后落下的岩石,安全性高,清除方便。



技术特征:

1.一种井下巷道用履带式破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履带式底盘、液压立柱以及接盘,所述液压立柱安装在所述履带式底盘上,所述液压立柱的自由端与所述接盘可转动连接,所述接盘上设置有钻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巷道用履带式破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盘的侧壁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连接有出料漏斗;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井下巷道用履带式破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倾斜面包括多个扇形斜面或/和扇形平面,相邻两个扇形斜面或扇形平面之间呈阶梯状布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巷道用履带式破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头内沿其轴线方向上设有贯穿至末端的通道,所述通道的头端设置有喷头,所述通道的末端连接有注浆装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井下巷道用履带式破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为火柴状结构,包括头部和杆部;所述通道的头端设置有台阶,所述喷头的杆部伸入所述通道内后,由所述台阶与所述喷头的头部限制极限位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井下巷道用履带式破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内部具有与所述通道连通的空腔,所述喷头围绕其头部设置有若干喷孔,所述喷孔内壁与所述通道内壁之间的夹角角度大于0度且小于90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巷道用履带式破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立柱包括缸底、外缸、中缸以及活柱;所述缸底位于所述外缸底端,所述外缸的内部套设有所述中缸,所述中缸内套设有所述活柱,所述外缸通过注油和泄油驱动所述中缸和所述活柱沿所述外缸轴向运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井下巷道用履带式破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旋转装置包括连接在所述接盘的底部的安装座和限位环,所述安装座设置有第二柱窝,所述限位环设置有限位孔;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井下巷道用履带式破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缸与中缸之间以及所述活柱与中缸之间均设置有轴向微调装置,当接盘围绕所述球头转动时,所述轴向微调装置发生形变,以产生一个相反的力对所述液压立柱起到缓冲作用及实现角度调节。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巷道用履带式破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履带式底盘包括车体和行走机构,所述行走机构包括两个履带机构,所述车体的每个侧面设置一个履带机构;所述履带机构包括履带、履带支撑体、驱动轮、引导轮以及动力装置,所述履带支撑体与所述车体连接,所述动力装置与所述驱动轮驱动连接,所述驱动轮和所述引导轮分别安装在所述履带支撑体的前后两端,所述驱动轮和所述引导轮之间设有若干支重轮,所述履带包绕在驱动轮、若干支重轮和引导轮的外侧。


技术总结
一种井下巷道用履带式破顶装置,包括履带式底盘、液压立柱以及接盘,液压立柱安装在履带式底盘上,液压立柱的自由端与接盘可转动连接,接盘上设置有钻头;履带式底盘移动至巷道顶板带有鼓包的位置,液压立柱驱动接盘上下移动,以使接盘上的钻头对鼓包进行破碎,破碎后的岩石落入接盘中。通过该井下巷道用履带式破顶装置,可以有效解决巷道顶板的鼓包问题,使用灵活且安全性能高。

技术研发人员:刘新华,胡相捧,张文迁,周志国,刘伟,程记胜,拓晓颖,乔静,马林慧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地宁夏支护装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