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层群大采高采煤工作面抽排治理低氧技术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4540526发布日期:2023-06-27 16:04阅读:55来源:国知局
煤层群大采高采煤工作面抽排治理低氧技术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采煤工作面低氧治理,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煤层群大采高采煤工作面抽排治理低氧技术方法。


背景技术:

1、针对采煤工作面低氧问题,主要是通过井上下堵漏、导风帘引风、有害气体稀释、正压气体补给站、低氧预警系统、均压通风等方式进行治理。但对于浅埋深低瓦斯易自燃煤层群大采高采煤工作面,由于回采过程中的漏风及遗煤氧化问题,在应用传统的低氧治理技术存在以下问题,第一,传统的低氧治理主要是通过减少工作面向采空区漏风,降低采空区氧气损耗,达到治理低氧的目的。在对浅埋深大采高采煤工作面应用过程中发现,由于漏风通道演变复杂且不具有规律性,传统方式在低氧治理难以取得有效效果;第二,风流流经大采高采煤工作面时,由于工作面设备空间影响,导致风流流场呈现局部涡流形式,传统的低氧治理技术未考虑局部涡流的影响,难以解决受此影响区域的低氧问题;第三,传统的低氧治理技术未对低氧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治理方式多而杂,治理效果难以达到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煤层群大采高采煤工作面抽排治理低氧技术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煤层群大采高采煤工作面的低氧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煤层群大采高采煤工作面抽排治理低氧技术方法,包括:s1:检测综采工作面回采期间气体的氧气浓度,判断气体是否为低氧气体,并确定综采工作面中低氧气体所处的低氧区域;s2:判断低氧气体的产生来源;s3:确定低氧气体的涌出动力;s4:根据低氧气体的产生来源对抽排系统进行安装,根据低氧气体的涌出动力对抽排系统进行选型,通过抽排系统将低氧区域中的低氧气体排放至总回风巷,直至达到低氧区域中预设的低氧气体的浓度;s5:通过测定综采工作面中不同抽采深度的排放效果,确定合适的抽采深度。

3、进一步地,当检测的气体的氧气浓度小于等于18%时为低氧气体,s1包括:若在综采工作面中的回风顺槽5~6m范围内至回风隅角处,检测的氧气浓度在3~16%之间,则判定回风隅角处为低氧区域;若在回风隅角处向刮板输煤机的机头侧延伸4~8m,且在支架尾梁与掩护梁铰接处向回风顺槽方向延伸2~4m处,检测的氧气浓度在16~18%之间,则判定刮板输煤机的机尾或刮板输煤机的机头处为低氧区域;若在采煤工作面处检测的氧气浓度在12~18%之间,则判定为采煤工作面为低氧区域。

4、进一步地,s2包括:利用理论分析、现场考察、实验测定及开采煤层瓦斯参数测定和煤自燃倾向性鉴定,判断低氧气体处于本煤层或邻近煤层。

5、进一步地,s4包括:低氧气体的涌出动力为综采工作面的漏风量及漏风通道的漏风量;通过测定综采工作面的进回风量、综采工作面的进回风静压、综采工作面的温度和湿度及相邻综采工作面的压差,判断综采工作面的漏风量;根据sf6示踪法对漏风通道是否存在进行测定;抽排系统的抽排量大于综采工作面的漏风量和漏风通道的漏风量。

6、进一步地,抽排系统包括抽排设备和供排水设备,供排水设备和抽排设备连通,通过抽排设备将低氧区域中的低氧气体抽出至总回风巷,供排水设备用于为抽排设备降温。

7、进一步地,抽排设备包括:两个抽排泵、两个气水分离器、低氧排放管、低氧抽放管和控制部,两个气水分离器分别和两个抽排泵的排放口连通,两个气水分离器的出气口和低氧排放管的一端均连通,两个抽排泵的抽排口和低氧抽放管的一端均连通,低氧排放管的另一端和低氧抽放管的另一端连通,低氧排放管的另一端和低氧抽放管的另一端和总回风巷连通,两个抽排泵、两个气水分离器和控制部均电连接,控制部控制两个抽排泵、两个气水分离器的打开或关闭。

8、进一步地,供排水设备包括循环清水池、循环污水池、供水管、排水管、清水池泵和污水池泵,两个抽排泵的进水口和供水管的一端均连通,供水管的另一端和循环清水池连通,两个气水分离器的排水口和排水管的一端均连通,排水管的另一端和循环污水池连通,清水池泵和循环清水池的出水口连通,污水池泵和循环污水池的出水口连通,控制部和清水池泵、污水池泵均电连接,控制部控制清水池泵、污水池泵的打开或关闭。

9、进一步地,抽排系统还包括甲烷传感器、一氧化碳传感器和氧气传感器,甲烷传感器用于检测从低氧排放管排出的甲烷气体的含量,一氧化碳传感器用于检测从低氧排放管排出的一氧化碳气体的含量,氧气传感器用于检测从低氧排放管排出的氧气的含量。

10、进一步地,s5包括:

11、预设多根低氧抽放管,多根低氧抽放管可依次连通地设置,随综采工作面的推进,将低氧抽放管逐步深入采空区,从而测定不同抽采深度的排放效果,确定合适的抽采深度。

12、进一步地,抽排系统还包括负压骨架风筒,负压骨架风筒和低氧抽放管连接。

13、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煤层群大采高采煤工作面抽排治理低氧技术方法,包括:s1:检测综采工作面回采期间气体的氧气浓度,判断气体是否为低氧气体,并确定综采工作面中低氧气体所处的低氧区域;s2:判断低氧气体的产生来源;s3:确定低氧气体的涌出动力;s4:根据低氧气体的产生来源对抽排系统进行安装,根据低氧气体的涌出动力对抽排系统进行选型,通过抽排系统将低氧区域中的低氧气体排放至总回风巷,直至达到低氧区域中预设的低氧气体的浓度;s5:通过测定综采工作面中不同抽采深度的排放效果,确定合适的抽采深度。采用该方案,首先判断气体是否为低氧气体,并确定综采工作面中低氧气体所处的低氧区域,然后判断低氧气体的来源,随后可以根据低氧气体的产生来源对抽排系统进行安装,根据低氧气体的涌出动力对抽排系统进行选型,安装完抽排系统后,将低氧区域中的低氧气体排放至总回风巷,抽出的低氧气体使低氧区域的压力降低,迫使氧气浓度高的新鲜风流流入低氧区域,从而提高低氧区域的氧气浓度,达到治理低氧的目的,最后,通过测定综采工作面中不同抽采深度的排放效果,从而确定合适的抽采深度。利用本方案的技术方法,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对煤层群大采高采煤工作面的低氧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煤层群大采高采煤工作面抽排治理低氧技术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层群大采高采煤工作面抽排治理低氧技术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检测的所述气体的氧气浓度小于等于18%时为所述低氧气体,s1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层群大采高采煤工作面抽排治理低氧技术方法,其特征在于,s2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层群大采高采煤工作面抽排治理低氧技术方法,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煤层群大采高采煤工作面抽排治理低氧技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排系统(10)包括抽排设备(11)和供排水设备(12),所述供排水设备(12)和所述抽排设备(11)连通,通过所述抽排设备(11)将所述低氧区域中的所述低氧气体抽出至所述总回风巷(20),所述供排水设备(12)用于为所述抽排设备(11)降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煤层群大采高采煤工作面抽排治理低氧技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排设备(11)包括:两个抽排泵(111)、两个气水分离器(112)、低氧排放管(113)、低氧抽放管(114)和控制部(115),两个所述气水分离器(112)分别和两个所述抽排泵(111)的排放口连通,两个所述气水分离器(112)的出气口和所述低氧排放管(113)的一端均连通,两个所述抽排泵(111)的抽排口和所述低氧抽放管(114)的一端均连通,所述低氧排放管(113)的另一端和所述低氧抽放管(114)的另一端连通,所述低氧排放管(113)的另一端和所述低氧抽放管(114)的另一端和所述总回风巷(20)连通,两个所述抽排泵(111)、两个所述气水分离器(112)和所述控制部(115)均电连接,所述控制部(115)控制两个所述抽排泵(111)、两个所述气水分离器(112)的打开或关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煤层群大采高采煤工作面抽排治理低氧技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排水设备(12)包括循环清水池(121)、循环污水池(122)、供水管(123)、排水管(124)、清水池泵(125)和污水池泵(126),两个所述抽排泵(111)的进水口和所述供水管(123)的一端均连通,所述供水管(123)的另一端和所述循环清水池(121)连通,两个所述气水分离器(112)的排水口和所述排水管(124)的一端均连通,所述排水管(124)的另一端和所述循环污水池(122)连通,所述清水池泵(125)和所述循环清水池(121)的出水口连通,所述污水池泵(126)和所述循环污水池(122)的出水口连通,所述控制部(115)和所述清水池泵(125)、所述污水池泵(126)均电连接,所述控制部(115)控制所述清水池泵(125)、所述污水池泵(126)的打开或关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煤层群大采高采煤工作面抽排治理低氧技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排系统(10)还包括甲烷传感器、一氧化碳传感器和氧气传感器,所述甲烷传感器用于检测从所述低氧排放管(113)排出的甲烷气体的含量,所述一氧化碳传感器用于检测从所述低氧排放管(113)排出的一氧化碳气体的含量,所述氧气传感器用于检测从所述低氧排放管(113)排出的氧气的含量。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煤层群大采高采煤工作面抽排治理低氧技术方法,其特征在于,s5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煤层群大采高采煤工作面抽排治理低氧技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排系统(10)还包括负压骨架风筒(55),所述负压骨架风筒(55)和所述低氧抽放管(114)连接。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煤层群大采高采煤工作面抽排治理低氧技术方法,包括:S1:检测综采工作面回采期间气体的氧气浓度,判断气体是否为低氧气体,并确定综采工作面中低氧气体所处的低氧区域;S2:判断低氧气体的产生来源;S3:确定低氧气体的涌出动力;S4:根据低氧气体的产生来源对抽排系统进行安装,根据低氧气体的涌出动力对抽排系统进行选型,通过抽排系统将低氧区域中的低氧气体排放至总回风巷,直至达到低氧区域中预设的低氧气体的浓度;S5:通过测定综采工作面中不同抽采深度的排放效果,确定合适的抽采深度。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煤层群大采高采煤工作面的低氧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迟国铭,秦清河,周海丰,于永宁,孙祺钰,韩文杰,张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能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