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钻铣通捞修井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966648发布日期:2023-08-01 11:19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钻铣通捞修井工具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石油工具,具体涉及一种钻铣通捞修井工具。


背景技术:

1、油气生产井生产到中后期,井底沉砂严重,填埋井底,导致减产或者无法生产。因此,需要对油气生产井进行冲洗和捞砂作业。

2、但使用现有修井工具进行冲洗和捞砂作业时,由于砂子的沉降速度很快,且不能改变井底流场,导致砂子的上返速度和携沙能力不足,不能将砂子有效地带回地面,难以彻底清除井底沉砂,不仅单次作业时间长,增产效果差,而且过不了多久又需要再次对油气生产井进行冲洗和捞砂,如此反复,导致修井费用极高。

3、并且,现有的修井工具由于结构不合理,因此在捞砂作业过程中,卡钻和砂子下沉、填埋钻具等井下复杂事故时常发生,导致井下安全风险大。

4、解决以上问题成为当务之急。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现有修井工具难以彻底清除井底沉砂,易发生井下安全事故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钻铣通捞修井工具。

2、其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钻铣通捞修井工具,包括呈圆杆状结构的工具本体,该工具本体的下端具有钻铣头,所述工具本体的外周面上设有从下往上并排设置的捞砂槽,各捞砂槽的外径相同,且各捞砂槽的槽口均朝向工具本体的上端,所述钻铣头沿周向凸出于工具本体,该钻铣头上开设有多个沿周向分布的反循环孔,各反循环孔均贯穿钻铣头的上下端面。

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5、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一种钻铣通捞修井工具,通过在工具本体上设置多个捞砂槽,不仅大幅提升了自身的携砂能力,而且可以捞获快速下沉的砂子,能够将过去下沉的砂子也带回地面,从而能够更彻底地清除井底沉砂,大幅提升了作业效率和修井增产的效果,延长了修井周期,降低了修井费用,并且,通过增设反循环孔,能够增加砂子的上返能力,同时,由于捞砂槽从上到下设置有多个,对下沉砂子相当于设置了多从关卡,捞获率超过70%,因而能够有效避免下沉砂引起卡钻和填埋钻具等井下复杂事故,大幅降低了井下作业的安全风险。



技术特征:

1.一种钻铣通捞修井工具,包括呈圆杆状结构的工具本体(1),该工具本体(1)的下端具有钻铣头(2),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具本体(1)的外周面上设有从下往上并排设置的捞砂槽(3),各捞砂槽(3)的外径相同,且各捞砂槽(3)的槽口均朝向工具本体(1)的上端,所述钻铣头(2)沿周向凸出于工具本体(1),该钻铣头(2)上开设有多个沿周向分布的反循环孔(4),各反循环孔(4)均贯穿钻铣头(2)的上下端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钻铣通捞修井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捞砂槽(3)均包括呈圆环形结构的捞砂槽槽壁(3a)以及呈锥面结构的捞砂槽槽底(3b),所述捞砂槽槽底(3b)自对应捞砂槽槽壁(3a)的下缘向内倾斜地延伸至工具本体(1)的外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钻铣通捞修井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捞砂槽槽底(3b)的斜角(α)小于4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钻铣通捞修井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循环孔(4)从上往下沿钻铣头(2)的径向向内倾斜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钻铣通捞修井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具本体(1)沿其中心轴线开设有上下贯穿的中心水眼(5),该中心水眼(5)的下端向下贯穿钻铣头(2)的下端面,所述工具本体(1)从上到下依次分为工具上段和工具中下段,各捞砂槽(3)沿轴向分布在工具中下段的外周面上,所述中心水眼(5)的上部扩径形成投球段(5a),该投球段(5a)的下端形成呈锥面结构的投球座封(5b),所述投球段(5a)的周向开设有若干旁通水眼(6),各旁通水眼(6)的内端与投球段(5a)连通,各旁通水眼(6)的外端贯穿工具上段的外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钻铣通捞修井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钻铣头(2)的下端面均匀分布有向下凸出的镶齿(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钻铣通捞修井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镶齿(7)共有九颗,每三颗呈环形均匀排布的镶齿(7)构成一个镶齿组,三个镶齿组沿钻铣头(2)的径向从内到外依次排布。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钻铣通捞修井工具,其特征在于:位于最外侧的一个镶齿组的三颗所述镶齿(7)均凸出于钻铣头(2)的外周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钻铣通捞修井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具本体(1)和钻铣头(2)一体成型。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9所述的一种钻铣通捞修井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钻铣头(2)与各捞砂槽(3)一体成型。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钻铣通捞修井工具,通过在工具本体上设置多个捞砂槽,不仅大幅提升了自身的携砂能力,而且可以捞获快速下沉的砂子,能够将过去下沉的砂子也带回地面,从而能够更彻底地清除井底沉砂,大幅提升了作业效率和修井增产的效果,延长了修井周期,降低了修井费用,并且,通过增设反循环孔,能够增加砂子的上返能力,同时,由于捞砂槽从上到下设置有多个,对下沉砂子相当于设置了多从关卡,捞获率超过70%,因而能够有效避免下沉砂引起卡钻和填埋钻具等井下复杂事故,大幅降低了井下作业的安全风险。

技术研发人员:黄有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智(重庆)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