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反坡隧道排水系统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814164发布日期:2024-01-26 16:18阅读:12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于反坡隧道排水系统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排水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反坡隧道排水系统的方法。


背景技术:

1、在现有反坡排水系统中,隧道掌子面向前推进时,采用潜水泵,软管进行抽排水作业,每次爆破、出渣、打眼等工序时,需要移动水泵、电缆、管道等。多根管道、电缆交错,容易造成管道漏水以及电缆破损,影响施工进度。遇到地质复杂,富水地质大涌水时,工序衔接必须做到无缝衔接,工序调整推进期间,任何工序出现缓慢卡滞,会引起后续水淹、电力失效等一系列问题,引起后续施工难度加大。必须有一种能集成电力、排水、管道总成与一体的多功能型系统方法应对。

2、目前掌子面前端涌水主要采用潜水泵+软管+电缆等方式,依靠人工、机械完成水泵的放置,挪位。施展空间有限、人员劳动强度高,挪位瞬间引起管道、电缆纵横错位,拉扯,管道松动、机械破损、电缆拉断等一系列不可靠因素影响排水进度。实际排水中过程中,各独立设备直接作用于作业水面,没有任何防护措施,设备损耗大,重复作业繁琐,设备寿命短暂。

3、现有技术存在于独立的个体设备,组织、协调能力有限,无法形成完整的排水体系,造成施工进度缓慢,甚至组织措施不得当,引起水淹掌子面、机械损失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反坡隧道排水系统的方法,以解决由于个体独立设备独立运行,影响掌子面施工推进的问题,从而延长独立个体设备的使用寿命,减轻人工劳作强度,减少施工机械干预,高效、经济、快速实现不积水,推进施工进度,提高抽排水设备寿命。

2、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应用于反坡隧道排水系统的方法,包括反坡排水流程系统,反坡排水流程系统在掌子面前级潜水小车、接力方舱和固定泵站作业区之间建立可移动的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反坡隧道排水系统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1)前级潜水小车与后端接力方舱中间采用耐磨聚氨酯材质软管连接;管道中间接续采用快速自封接头连接;前级潜水小车动力电源来自于方舱,采用ip65等级插头连接;

5、(2)前级潜水小车通过无线控制,进入掌子面作业区,升降机构运作,下降抽水总成,开启抽水总成,水流经过前级潜水小车的预处理过滤系统的多层过滤系统过滤后,排水至接力方舱;

6、(3)前级潜水小车在抽水过程中,如遇到有杂质颗粒物堵塞进水流道,升降机构通过上下动作,预处理过滤系统外侧堵塞的杂质颗粒物由于过滤系统结构的特殊性,杂质颗粒物自动脱落,无卡滞堵塞;

7、(4)掌子面涌水经过前级潜水小车加压进入接力方舱,首先进入密集预处理过滤系统,杂质颗粒物在重力作用下进入方舱底部椭圆形沉淀区;底部设有排污阀;

8、(5)过滤之后的清水经方舱二次加压进入固定泵站水仓进行排水。

9、所述的前级潜水小车的预处理过滤系统采用菱形结构,并设有进水过滤孔隙。

10、所述的接力方舱底部设置为沉淀仓,水仓预处理过滤的颗粒物、杂质,从底部排砂口排出。

11、所述的潜水小车与接力方舱之间采用软管快速接头进行安装与拆卸。

12、所述的步骤(1)中过滤系统的淤积物清除步骤如下:

13、由于预处理过滤系统采用菱形结构,淤积物一直徘徊在预处理过滤总成之外,当淤积至一定程度,影响排水量,只需上下升降预处理过滤系统,淤积在外侧的杂质颗粒在菱形结构外侧无固定支撑,在上升、下降过程中产生交替的水涡流,影响杂质颗粒物的运行轨迹,外侧淤积物自动清除。

14、所述的步骤(2)中接力方舱的过滤系统采用三层过滤,结构采用钝角结构,水中异物自动沉淀于底部沉淀区,沉淀物间歇式排出。

15、所述的前级潜水小车结构由履带底盘、驱动行走装置、变速装置、抽水总成、升降机构、预处理过滤系统、照明系统、电源转接、电控装置、快速装载结构组成,快速装载结构具体设置为软管;前级潜水小车的预处理过滤系统采用菱形结构,进水过滤孔隙面积大,有效阻拦水中的异物,延长抽水总成、管道工作寿命。

16、所述的接力方舱结构由履带底盘、驱动行走装置、变速装置、永磁同步抽水泵、预处理过滤系统、电控装置、快速装载结构组成,接力方舱与多台前级潜水小车接入;接力方舱整体结构采用仿生结构,舱底模仿鲸鱼椭圆肚体,圆滑过渡,平衡方舱水锤效应、浪涌震动等,接力方舱底部设置为沉淀仓,水仓预处理过滤的颗粒物、杂质,通过底部排砂口排出,预处理系统不单单是解决过滤,更是延长各组件工作寿命,减轻地面污水站处理能力。

17、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8、该应用于反坡隧道排水系统的方法实现排水系统化,将抽水、预处理、中间接力等系统融合一体,成套化后,有效提升施工进度;在掌子面至固定泵站之间,建立可移动排水系统,解决抽水总成、电力、管道等独立个体之间衔接的问题,解决过去独立个体设备之间需要机械、人工配合;集成于一体化的设备,更有利于反坡掌子面涌水;潜水小车、接力方舱设置的预处理系统有效降低了地面污水处理站负荷;延长各设备使用寿命;潜水设备小巧灵活,深度掌子面、拱脚直接作用;方舱远离掌子面,爆破后,可以快速回复抽水;独立的电源系统,自行行走,提供应急照明。



技术特征:

1.一种应用于反坡隧道排水系统的方法,包括反坡排水流程系统,反坡排水流程系统在掌子面前级潜水小车、接力方舱和固定泵站作业区之间建立可移动的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反坡隧道排水系统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反坡隧道排水系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级潜水小车的预处理过滤系统采用菱形结构,并设有进水过滤孔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反坡隧道排水系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力方舱底部设置为沉淀仓,水仓预处理过滤的颗粒物、杂质,从底部排砂口排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反坡隧道排水系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潜水小车与接力方舱之间采用软管快速接头进行安装与拆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反坡隧道排水系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过滤系统的淤积物清除步骤如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反坡隧道排水系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接力方舱的过滤系统采用三层过滤,结构采用钝角结构,水中异物自动沉淀于底部沉淀区,沉淀物间歇式排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反坡隧道排水系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级潜水小车结构由履带底盘、驱动行走装置、变速装置、抽水总成、升降机构、预处理过滤系统、照明系统、电源转接、电控装置、快速装载结构组成,快速装载结构具体设置为软管;前级潜水小车的预处理过滤系统采用菱形结构,进水过滤孔隙面积大,有效阻拦水中的异物,延长抽水总成、管道工作寿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反坡隧道排水系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力方舱结构由履带底盘、驱动行走装置、变速装置、永磁同步抽水泵、预处理过滤系统、电控装置、快速装载结构组成,接力方舱与多台前级潜水小车接入;接力方舱整体结构采用仿生结构,舱底模仿鲸鱼椭圆肚体,圆滑过渡,平衡方舱水锤效应、浪涌震动等,接力方舱底部设置为沉淀仓,水仓预处理过滤的颗粒物、杂质,通过底部排砂口排出,预处理系统不单单是解决过滤,更是延长各组件工作寿命,减轻地面污水站处理能力。


技术总结
一种应用于反坡隧道排水系统的方法,包括反坡排水流程系统,反坡排水流程系统在掌子面、接力方舱和固定泵站作业区之间建立可移动的排水系统,排水系统由预处理系统、前级潜水小车、接力方舱和固定泵站组成,前级潜水小车由多台组成,接力方舱承接来自于前级潜水小车的排水。本发明预处理系统有效过滤水中颗粒悬浮物,降低抽排水总成的磨损,缓解洞外污水处理压力;可移动排水系统快速解决掌子面抽水问题,具有安全、高效、便捷的特点。

技术研发人员:王仲达,吴燕升,李贵超,刘晓佳,贾优秀,徐抒韬,李洪栋,韩大朋,李冲,马宏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十二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