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液位检测系统及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56473发布日期:2023-09-14 21:07阅读:40来源:国知局
雷达液位检测系统及应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液位检测领域,具体而言,涉及雷达液位检测系统及应用。


背景技术:

1、雷达液位计是一种基于时间行程原理的测量仪表,雷达波以光速运行,运行时间可以通过电子部件被转换成物位信号,探头发出高频脉冲在空间以光速传播,当脉冲遇到物料表面时反射回来被仪表内的接收器接收,并将距离信号转化为物位信号,但在实际应用中,雷达液位检测装置受到强水流的冲击时产生大幅度摆动,与井道壁发生碰撞,容易造成损毁,此外,在出现故障时,难以及时知晓。

2、例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201821971810.1所公开的“一种自动报警式导波雷达液位计”,其说明书公开:现有导波雷达液位计具有智能化低,结构复杂,使用操作性差的缺点,并且当导波雷达液位计自身出现故障时难以及时发现,这将会无法检测到准确数据,影响正常的生产作业,甚至给生产者造成巨大的损失,上述专利可以佐证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

3、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雷达液位检测系统及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存在的雷达液位检测装置受到强水流的冲击时产生大幅度摆动,与井道壁发生碰撞,容易造成损毁,以及在出现故障时,难以及时知晓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雷达液位检测系统及应用,以改善上述问题。

3、本申请具体是这样的:

4、雷达液位检测系统,包括

5、检测模块,对工作环境内各项动态数据进行检测;

6、处理器,对检测信号进行集中,对数据进行分析以及转换处理;

7、无线传输模块,将经过转换处理的数据,传递至远程终端;

8、远程终端,将数据可视化,并于屏幕显示。

9、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检测模块包括

10、雷达液位计,实时监测井道内液位高度,并将获取的数据传递至处理器;

11、流速传感器,实时监测井道内液体流动速度,并将获取的数据传递至处理器;

12、转速传感器,实时监测传动组件回转速度,并将获取的数据传递至处理器;

13、位置传感器,实时监测清淤组件高度位置,并将获取的数据传递至处理器。

14、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

15、预测模块,根据检测模块数据的变化幅度进行预测,提前作出判断;

16、自检模块,通过检测模块获取的数据,对驱动部与清淤组件进行检查;

17、警报模块,工作环境内,由检测模块进行检测,发生异常状态,发出警报。

18、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预测模块包括以下工作模式:

19、井道内液面高度与液体流速数值在固定时间区间内达到低速提升幅度,唤醒警报模块,发出一号警报;

20、井道内液面高度与液体流速数值在固定时间区间内达到高速提升幅度,唤醒警报模块,发出二号警报;

21、井道内液面高度数值在固定时间区间内达到高速提升幅度,但液体流速数值变化低于高速提升幅度,唤醒警报模块,发出三号警报。

22、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自检模块包括以下判断模式:

23、根据井道内液体流速变化对驱动部转速的影响情况,判断驱动部是否出现故障;

24、根据井道内液体流速变化对清淤组件直线位移速度的影响情况,判断清淤组件是否出现故障。

25、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警报模块包括远点警报器与近点警报器。

26、雷达液位检测应用,包括检测部,所述检测部的下方设有故障应急机构,所述故障应急机构的下方设有驱动部,所述驱动部的下方设有清淤组件。

27、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驱动部包括动力机构与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位于动力机构的上方,所述动力机构包括二号圆筒、动叶片、安装台、锁定组件与解锁组件,所述动叶片的数量至少为三组,所述动叶片为l形结构,所述动叶片的长臂部分位于二号圆筒的边缘处并延伸至外部,所述动叶片的短臂部分转动安装于二号圆筒的内部,所述安装台固定设于动叶片的短臂部分处,所述锁定组件设于二号圆筒的内部,所述解锁组件设于二号圆筒的底部。

28、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锁定组件包括固定设于二号圆筒的内侧底部的弧形导轨,所述弧形导轨的顶部开设有斜面槽,所述安装台的底部固定设有二号滑轨,所述二号滑轨的内部固定设有一号弹簧,所述一号弹簧的底端固定设有卡扣,且卡扣的底端位于斜面槽内,所述斜面槽的最高处开设有透孔。

29、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二号圆筒的底部开设有安装孔,所述解锁组件包括转动安装于安装孔内的圆盘,所述圆盘的底部固定设有若干个斜齿,所述斜齿的截面形状为直角梯形,所述圆盘上开设有若干个异形孔,所述异形孔的截面形状均为直角梯形,所述二号圆筒的底部通过l型杆固定设有三号滑轨,且三号滑轨位于圆盘的下方,所述三号滑轨的内部固定设有二号弹簧,所述二号弹簧的顶端固定设有推杆,所述推杆的顶端穿过异形孔插入透孔内,所述推杆的顶端为斜面。

3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31、在本申请的方案中:

32、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雷达液位检测装置受到强水流的冲击时产生大幅度摆动,与井道壁发生碰撞,容易造成损毁,以及在出现故障时,难以及时知晓的问题,本申请通过设置的自检模块与驱动部相配合,实现了支撑保护与故障自检功能;

33、2.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故障阶段无法进行应急检测的问题,本申请通过设置的故障应急机构,实现了故障阶段自动进行应急检测的功能;

34、3.通过设置的清淤组件,实现了动能转换功能,自动对井道底部可能存在的淤泥进行清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难以对井道内淤泥进行清理的问题;

35、4.通过设置的锁定组件与解锁组件相配合,实现了在不同流速下,对动叶片的锁定与解锁状态自动切换,能够自动完成该项操作,利于使用。



技术特征:

1.雷达液位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雷达液位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模块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雷达液位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雷达液位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测模块包括以下工作模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雷达液位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检模块包括以下判断模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雷达液位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警报模块包括远点警报器与近点警报器。

7.雷达液位检测应用,使用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雷达液位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部(1),所述检测部(1)的下方设有故障应急机构(2),所述故障应急机构(2)的下方设有驱动部(3),所述驱动部(3)的下方设有清淤组件(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雷达液位检测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3)包括动力机构(31)与传动组件(32),所述传动组件(32)位于动力机构(31)的上方,所述动力机构(31)包括二号圆筒(311)、动叶片(312)、安装台(313)、锁定组件(314)与解锁组件(315),所述动叶片(312)的数量至少为三组,所述动叶片(312)为l形结构,所述动叶片(312)的长臂部分位于二号圆筒(311)的边缘处并延伸至外部,所述动叶片(312)的短臂部分转动安装于二号圆筒(311)的内部,所述安装台(313)固定设于动叶片(312)的短臂部分处,所述锁定组件(314)设于二号圆筒(311)的内部,所述解锁组件(315)设于二号圆筒(311)的底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雷达液位检测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组件(314)包括固定设于二号圆筒(311)的内侧底部的弧形导轨(3144),所述弧形导轨(3144)的顶部开设有斜面槽(3145),所述安装台(313)的底部固定设有二号滑轨(3141),所述二号滑轨(3141)的内部固定设有一号弹簧(3142),所述一号弹簧(3142)的底端固定设有卡扣(3143),且卡扣(3143)的底端位于斜面槽(3145)内,所述斜面槽(3145)的最高处开设有透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雷达液位检测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号圆筒(311)的底部开设有安装孔,所述解锁组件(315)包括转动安装于安装孔内的圆盘(3151),所述圆盘(3151)的底部固定设有若干个斜齿(3152),所述斜齿(3152)的截面形状为直角梯形,所述圆盘(3151)上开设有若干个异形孔(3153),所述异形孔(3153)的截面形状均为直角梯形,所述二号圆筒(311)的底部通过l型杆固定设有三号滑轨(3154),且三号滑轨(3154)位于圆盘(3151)的下方,所述三号滑轨(3154)的内部固定设有二号弹簧(3155),所述二号弹簧(3155)的顶端固定设有推杆(3156),所述推杆(3156)的顶端穿过异形孔(3153)插入透孔内,所述推杆(3156)的顶端为斜面。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了雷达液位检测系统及应用,包括检测部,所述检测部的下方设有故障应急机构,所述故障应急机构的下方设有驱动部,所述驱动部的下方设有清淤组件。本申请通过设置的自检模块与驱动部相配合,实现了支撑保护与故障自检功能;通过设置的故障应急机构,实现了故障阶段自动进行应急检测的功能;通过设置的清淤组件,实现了动能转换功能,自动对井道底部可能存在的淤泥进行清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难以对井道内淤泥进行清理的问题;通过设置的锁定组件与解锁组件相配合,实现了在不同流速下,对动叶片的锁定与解锁状态自动切换,能够自动完成该项操作,利于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刘国庆,王荣合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西天澄数字生态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