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建变电站电力电缆隧道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454559发布日期:2023-09-14 16:18阅读:4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建变电站电力电缆隧道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隧道施工,特别涉及一种新建变电站电力电缆隧道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1、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商用和民用用电量急剧增加,在城市中心建设高电压变电站,向周围辐射供电的必要性显著增强。为保证客户用电的安全可靠稳定,城市供电系统多采用环网结构,尤其是重要的高压变电站和大用户、高耗能工厂等之间必须互联,实现多端供电。用户需求的不断增长,决定了供电线路数量快速增长;线路电压等级的升高,对电力电缆线路走廊规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城市建设美化要求也不断提高,城市建设管理单位和市政规划部门已不批准城市主干线道路两侧新设电力杆塔,并要求已有架空线路入地,改为地下电力电缆线路供电。由于供电线路数量增多,一条通道往往敷设多回高压电缆,直埋敷设已不能满足要求,建设电缆隧道成为城市供电的主流。

3、现有的技术,传统的地下电缆通道建设分为开挖施工和非开挖施工两类。开挖施工例如隧道、排管等工艺,需临时占用较大地表空间。目前面临着三大难题:一是城市道路交通拥挤,占路、挖掘手续难办理;二是浅层地下热力、自来水、污水、通信光缆等各种管线相互交叉,错综复杂,无法开挖施工。

4、非开挖施工,例如顶管、牵引托管等工艺,虽然减小了占地面积,为施工带来了较大便利,但仍存在难以客服的缺点。顶管、托管工艺只能建设直线路径,不能灵活转向,遇到构建筑物基础时难以避开。顶管施工还需保证与构筑物基础一定的安全距离,否则可能导致构筑物坍塌;牵引托管路径在纵向上为弧形结构,给电缆敷设带来很大不便,同时也不利于电缆线路的检修,更不能满足110、220千伏电缆散热、安全距离等安全运行条件。

5、综上所述,现有的施工方法无法满足电力电缆隧道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建变电站电力电缆隧道施工方法。

2、一种新建变电站电力电缆隧道施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3、在施工区进行地质勘探,并进行土体注浆稳固;

4、土体注浆稳固后,沿设计路径展开主体掘进工作;主体掘进工作开挖时搭建拱架形成封闭环形初衬结构;

5、在初衬结构与二衬结构之间施做卷材防水层;

6、将防水层表面清理干净,进行二衬结构搭建,并安装电缆支架1完成施工。

7、进一步的,主体掘进工作的土方开挖采用台阶式开挖。

8、进一步的,初衬结构,包括:上拱架、左右两个立墙拱架以及底部的闭环钢筋。

9、进一步的,上拱架、立墙拱架和闭环钢筋之间焊接有用于紧固的三角铁。

10、进一步的,搭建拱架形成封闭环形初衬结构,包括:焊接上拱架、立墙拱架、地面封闭钢筋,并连接纵向钢筋、挂钢筋格栅,然后喷射墙体及仰拱、形成封闭环形初衬结构。

11、进一步的,在初衬结构与二衬结构之间施做卷材防水层,包括:在初衬结构喷射混凝土中掺加防水剂,在初衬结构与二衬结构之间做初砌防水,并在隧道底部纵向铺设防水卷材3,立墙和拱部环向铺设。

12、进一步的,二衬结构搭建,包括:底板放线与钢筋绑扎;底板钢筋绑扎完毕后,两侧封墙,并进行混凝土浇注。

13、进一步的,二衬结构搭建,具体包括:隧道底板浇注后,搭设脚手架绑扎边墙及顶板钢筋;钢筋绑扎合格后,建立模板拱架逐榀测量校正,拱架校正后加固并支立模板;模板支立固定好后即进行混凝土浇注。

14、进一步的,安装电缆支架1完成施工,包括:当隧道主体完成且隧道强度增长至设计要求时进行电缆支架1安装。

15、进一步的,土体注浆稳固,包括:沿拱顶打入超前小导管,向拟开挖土体周围注入改性水玻璃浆液。

16、进一步的,土体注浆稳固,还包括:采用注浆-开挖-注浆的循环方式进行注浆直至顺利贯通。

17、进一步的,土体注浆稳固,还包括:隧道加固区域从外围到中心进行施工。

18、进一步的,喷射混凝土,包括:喷射混凝土作业分段分片进行,喷射作业自上而下,先喷格栅钢架与拱壁间隙部分,后喷两钢架之间部分;喷射混凝土分层进行。

19、本发明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20、本发明占用地表空间小,减小了占路、占地、占绿化等面积,大幅降低了办理施工手续、占地赔款等因素对工期、造价的影响。

21、本发明可以避开错综复杂的浅层地下管网,避免了管线迁改等事宜。

22、本发明建设路径可以转弯,克服了顶管、托管等非开挖工艺直线施工的弊端;且弯曲半径可根据现场情况灵活调节,满足了高压电缆敷设对弯曲半径的要求。

23、本发明隧道路径设计灵活,可以任意角度转折,避开市区林立的构筑物,甚至从构筑物下方穿过,大大降低了工程设计的难度。

24、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建变电站电力电缆隧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建变电站电力电缆隧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建变电站电力电缆隧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建变电站电力电缆隧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建变电站电力电缆隧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建变电站电力电缆隧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建变电站电力电缆隧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建变电站电力电缆隧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建变电站电力电缆隧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建变电站电力电缆隧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建变电站电力电缆隧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建变电站电力电缆隧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13.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建变电站电力电缆隧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建变电站电力电缆隧道施工方法。本发明占用地表空间小,减小了占路、占地、占绿化等面积,大幅降低了办理施工手续、占地赔款等因素对工期、造价的影响。本发明可以避开错综复杂的浅层地下管网,避免了管线迁改等事宜。本发明建设路径可以转弯,克服了顶管、托管等非开挖工艺直线施工的弊端;且弯曲半径可根据现场情况灵活调节,满足了高压电缆敷设对弯曲半径的要求。本发明隧道路径设计灵活,可以任意角度转折,避开市区林立的构筑物,甚至从构筑物下方穿过,大大降低了工程设计的难度。

技术研发人员:刘言冬,付颖,李倩,王维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海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