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山专用悬臂式掘进机超前支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41130发布日期:2023-12-13 22:00阅读:20来源:国知局
一种矿山专用悬臂式掘进机超前支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掘进机超前支护,具体涉及一种矿山专用悬臂式掘进机超前支护装置。


背景技术:

1、掘进机(boring machine)是用于平直地面开凿巷道的机器,掘进机类型多:按作业对象分为普通机子与隧道掘进机(tunnel boring machine,简称tbm);按作业方式分为开敞式掘进机和护盾式掘进机,价格一般在200万元至800万元之间不等,特殊的更高,工作方式:主要由行走机构、工作机构、装运机构和转载机构组成。随着行走机构向前推进,工作机构中的切割头不断破碎岩石,并将碎岩运走。有安全、高效和成巷质量好等优点,但造价大,构造复杂,损耗也较大。

2、在使用时,为了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需要在掘进机行进的路径上设置超前支护,隧道穿越软弱破碎围岩时,开挖扰动会引起较大的围岩变形。如果初期支护施做不及时,围岩变形可能超过其容许范围,严重时引起掌子面失稳、隧道塌方,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此时,需采用隧道超前支护措施来控制围岩的变形,从而达到保证隧道施工安全的目的,在挖掘的开口处大都由管棚进行支护,在隧道的侧壁大都由小导管进行支护,随着隧道的挖掘,需要不停的进行支护的安装与固定,由于挖掘端在挖掘时处于不稳定状态,在安装支护时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确保安全性,在进行挖掘时,大都需要等支护完全安装牢固后进行,从而使得支护的安装于挖掘不能同步进行,导致整体挖掘效率低下,因此亟需设计一种矿山专用悬臂式掘进机超前支护装置以便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设置能够移动的超前支护装置,在挖掘端挖掘进行的同时,借助移动的超前支护装置进行初期支护作用,确保安全性,以便同步进行后续支护工作的强化,从而实现挖掘与支护的安装强化同步进行,确保整体的挖掘进度。

2、本实用新型要解决技术问题而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矿山专用悬臂式掘进机超前支护装置,包括:第一支护组件以及第二支护组件;

3、所述第一支护组件包括两个第一支护臂,所述第一支护臂上设置有第一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上设置有第一调整支撑机构以及第一移动机构,两个所述第一支护臂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臂;

4、所述第二支护组件包括两个第二支护臂,所述第二支护臂上设置有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二支撑柱上设置有第二调整支撑机构以及第二移动机构,两个所述第二支护臂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臂;

5、两个所述第二支护臂位于两个第一支护臂之间。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调整支撑机构包括第一升降缸,所述第一升降缸设置于第一支撑柱上,所述第一升降缸输出端连接有第一升降推杆,所述第一升降推杆连接有第一支撑座。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借助第一升降缸提供动力通过第一升降推杆电动第一支撑座进行移动,随着第一支撑座的移动,从而能够带动第一支护臂向上移动,随着第一支护臂的移动,使得第一支护臂与隧道的顶部进行接触,以便对隧道的顶部进行支撑,从而能够在进行挖掘的同时确保施工安全,同时为后续隧道面的超前支护的安装强化提供施工环境。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移动机构包括第一移动电机,所述第一移动电机设置于第一支撑柱上,所述第一移动电机输出端连接有第一移动转轴,所述第一移动转轴连接有第一移动轮。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借助第一移动电机提供动力通过第一移动转轴带动第一移动轮进行转动,当第一支撑座向上移动与地面脱离后,第一移动轮与地面接触,同时第一支护臂与隧道的顶部分离,在转动的第一移动轮的作用下能够带动第一支护臂向隧道掘进端进行移动。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调整支撑机构包括第二升降缸,所述第二升降缸设置于第二支撑柱上,所述第二升降缸输出端连接有第二升降推杆,所述第二升降推杆连击有第二支撑座。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借助第二升降缸提供动力通过第二升降推杆电动第二支撑座进行移动,随着第二支撑座的移动,从而能够带动第二支护臂向上移动,随着第二支护臂的移动,使得第二支护臂与隧道的顶部进行接触,以便对隧道的顶部进行支撑,从而能够在进行挖掘的同时确保施工安全,同时为后续隧道面的超前支护的安装强化提供施工环境。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移动机构包括第二移动电机,所述第二移动电机设置于第二支撑柱上,所述第二移动电机输出端连接有第二移动转轴,所述第二移动转轴连接有第二移动轮。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借助第二移动电机提供动力通过第二移动转轴带动第二移动轮进行转动,当第二支撑座向上移动与地面脱离后,第二移动轮与地面接触,同时第二支护臂与隧道的顶部分离,在转动的第二移动轮的作用下能够带动第二支护臂向隧道掘进端进行移动。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支护臂靠近第二支护臂一端设置有第一辅助臂,所述第一支护臂上设置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与第一辅助臂之间连接有第一斜板。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借助第一辅助臂,在第二支护臂移动时能够为第二支护臂位置处的隧道顶部提供辅助支撑作用,确保第二支护臂移动过程中的,第二支护臂位置处的支撑安全性,借助第一连接板以及第一斜板,从而确保第一辅助臂的辅助支撑作用。

1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支护臂靠近第一支护臂一端设置有第二辅助臂,所述第二支护臂上设置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与第二辅助臂之间连接有第二斜板。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借助第二辅助臂,在第一支护臂移动时能够为第一支护臂位置处的隧道顶部提供辅助支撑作用,确保第一支护臂移动过程中的,第一支护臂位置处的支撑安全性,借助第二连接板以及第二斜板,从而确保第二辅助臂的辅助支撑作用。

1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9、1、借助第一支护臂以及第二支护臂,在第一调整支撑机构以及第二调整支撑机构的作用下,使得第一支护臂与第二支护臂在升起时,能够对对应位置的隧道顶部进行支撑,在支撑过程中,为掘进机的挖掘提供安全保证,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工作人员能够进行隧道面超前支护的安装强化工作,使得挖掘的同时能够进行隧道面超前支护的安装与固定,由于设置了第一移动机构以及第二移动机构,在第一调整支撑机构使得第一支护臂向下移动时,第一移动机构能够带动第一支护臂进行移动,同理,第二移动机构能够带动第二支护臂进行移动,从而能够使得该超前支护装置能够随着隧道的挖掘进行移动,确保在整个挖掘过程中,均能够辅助实现挖掘与隧道面超前支护的安装与固定,通过上述方式,借助设置能够移动的超前支护装置,在挖掘端挖掘进行的同时,借助移动的超前支护装置进行初期支护作用,确保安全性,以便同步进行后续支护工作的强化,从而实现挖掘与支护的安装强化同步进行,确保整体的挖掘进度。



技术特征:

1.一种矿山专用悬臂式掘进机超前支护装置,包括:第一支护组件以及第二支护组件,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山专用悬臂式掘进机超前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整支撑机构包括第一升降缸(4),所述第一升降缸(4)设置与第一支撑柱(3)上,所述第一升降缸(4)输出端连接有第一升降推杆(5),所述第一升降推杆(5)连接有第一支撑座(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矿山专用悬臂式掘进机超前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机构包括第一移动电机(7),所述第一移动电机(7)设置于第一支撑柱(3)上,所述第一移动电机(7)输出端连接有第一移动转轴(8),所述第一移动转轴(8)连接有第一移动轮(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山专用悬臂式掘进机超前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整支撑机构包括第二升降缸(14),所述第二升降缸(14)设置于第二支撑柱(13)上,所述第二升降缸(14)输出端连接有第二升降推杆(15),所述第二升降推杆(15)连击有第二支撑座(1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山专用悬臂式掘进机超前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移动机构包括第二移动电机(17),所述第二移动电机(17)设置于第二支撑柱(13)上,所述第二移动电机(17)输出端连接有第二移动转轴(18),所述第二移动转轴(18)连接有第二移动轮(19)。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山专用悬臂式掘进机超前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护臂(1)靠近第二支护臂(2)一端设置有第一辅助臂(10),所述第一支护臂(1)上设置有第一连接板(11),所述第一连接板(11)与第一辅助臂(10)之间连接有第一斜板(1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矿山专用悬臂式掘进机超前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护臂(2)靠近第一支护臂(1)一端设置有第二辅助臂(20),所述第二支护臂(2)上设置有第二连接板(21),所述第二连接板(21)与第二辅助臂(20)之间连接有第二斜板(22)。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矿山专用悬臂式掘进机超前支护装置,属于掘进机超前支护技术领域,包括:第一支护组件以及第二支护组件,第一支撑柱上设置有第一调整支撑机构以及第一移动机构,第二支撑柱上设置有第二调整支撑机构以及第二移动机构,在第一调整支撑机构以及第二调整支撑机构的作用下,使得第一支护臂与第二支护臂在升起时,能够对对应位置的隧道顶部进行支撑,在支撑过程中,为掘进机的挖掘提供安全保证,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工作人员能够进行隧道面超前支护的安装强化工作,借助第一移动机构以及第二移动机构,能够使得该超前支护装置能够随挖掘的进行前行,通过上述方式,从而实现挖掘与支护的安装强化同步进行,确保整体的挖掘进度。

技术研发人员:何景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神木市百瑞通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05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