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工程盾构隧道流动作业台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933658发布日期:2023-07-28 08:45阅读:39来源:国知局
地下工程盾构隧道流动作业台车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地下工程盾构隧道施工,特别涉及一种地下工程盾构隧道流动作业台车。


背景技术:

1、目前大中型城市地下交通方式地铁的开通对城市交通压力的缓解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具备条件的各大中型城市正在进行地下交通工程地铁的建设。地下工程地铁的建设主要为地铁车站建设和地铁车站之间的区间隧道建设,地铁车站之间的区间隧道长度大部分在1千米至2千米,区间隧道内直径基本为5.5米至6米。隧道掘进工作的主要方式为盾构作业,盾构作业后隧道内壁为环宽1.2米的标准环和非标准接缝环拼装衬砌而成,每环由6块环片错峰拼装。衬砌纵环向联接螺栓均采用m30螺栓,螺栓孔防水采用密封圈,衬砌环缝及纵缝间防水采用三元乙丙橡胶镶嵌遇水膨胀橡胶条组成的弹性密封垫,隧道衬砌内侧螺栓孔、环缝及纵缝采用特殊聚合物水泥砂浆进行封堵和嵌填。

2、由于区间隧道内径为圆形,隧道中部及高处环片连接及环缝封堵、嵌填等作业的常规施工方式为搭设脚手架进行。现场搭设脚手架用时较长,费时、耗力,使整体施工进度相对缓慢,且工作效率低,施工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至少解决所述技术缺陷之一。

2、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地下工程盾构隧道流动作业台车,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问题,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3、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地下工程盾构隧道流动作业台车,包括主支架、操作平台和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对称设于所述操作平台和主支架两侧,所述主支架、操作平台和支撑组件相互连接构成三角形结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杆和调节套,所述支撑杆插设于调节套内并通过锁紧组件固定,所述支撑杆和调节套之间能够实现相对滑动,所述支撑杆与操作平台转动连接,所述调节套与主支架转动连接,所述主支架底部设有轨道轮,所述操作平台端部设有定向轮。

4、优选的是,所述支撑杆包括杆体,所述杆体上设有多个固定孔,所述杆体的一端设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通过连接组件与操作平台连接。

5、在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架和插杆,所述连接架上间隔设有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和第三挡板,所述插杆依次穿过所述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和第三挡板,所述插杆上位于所述第二挡板与第三挡板之间设有弹簧。

6、在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抵接有固定部和挡片,所述固定部和挡片分别设于插杆上。

7、在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调节套包括杆套,所述杆套上部设为螺纹结构,所述螺纹结构处开设有调节槽,所述杆套的下部端部设有球接头,所述球接头与连接头连接,所述连接头固定在主支架上。

8、在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锁紧组件包括锁紧件和固定插筋,所述锁紧件与螺纹结构配合连接,所述固定插筋依次穿过所述固定孔、调节槽,将所述支撑杆与调节套连接。

9、在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主支架上设有爬梯。

10、在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操作平台上四周设有护栏。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

12、1、轨道轮放置在施工现场的轨道上,定向轮沿墙体滑动,使流动作业台车能够沿施工现场移动。操作工人经主支架爬至操作平台上,进行环片连接及环缝封堵、嵌填施工,施工完一个作业面后推动流动作业台车至下一个作业面进行作业。与传统的脚手架相比,无需现场搭设,省时、省力,便于操作,加快施工进度、提高工效,减少人工投入、降低成本,保证施工安全,缩短了施工工期。

13、2、主支架、操作平台和支撑组件相互连接构成三角形结构,保证主支架、操作平台合支撑组件三者之间的连接结构稳定性。

14、3、将杆体插设至杆套内所需长度后,固定插筋依次穿过固定孔、调节槽,将支撑杆与调节套连接,同时,并将锁紧件旋转至固定插筋处,使支撑杆与调节套之间实现固定。支撑杆与调节套之间能够实现支撑杆与调节套之间的无级调节,灵活度高。

15、本实用新型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地下工程盾构隧道流动作业台车,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支架、操作平台和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对称设于所述操作平台和主支架两侧,所述主支架、操作平台和支撑组件相互连接构成三角形结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杆和调节套,所述支撑杆插设于调节套内并通过锁紧组件固定,所述支撑杆和调节套之间能够实现相对滑动,所述支撑杆与操作平台转动连接,所述调节套与主支架转动连接,所述主支架底部设有轨道轮,所述操作平台端部设有定向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工程盾构隧道流动作业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包括杆体,所述杆体上设有多个固定孔,所述杆体的一端设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通过连接组件与操作平台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下工程盾构隧道流动作业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架和插杆,所述连接架上间隔设有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和第三挡板,所述插杆依次穿过所述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和第三挡板,所述插杆上位于所述第二挡板与第三挡板之间设有弹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地下工程盾构隧道流动作业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抵接有固定部和挡片,所述固定部和挡片分别设于插杆上。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下工程盾构隧道流动作业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套包括杆套,所述杆套上部设为螺纹结构,所述螺纹结构处开设有调节槽,所述杆套的下部端部设有球接头,所述球接头与连接头连接,所述连接头固定在主支架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地下工程盾构隧道流动作业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组件包括锁紧件和固定插筋,所述锁紧件与螺纹结构配合连接,所述固定插筋依次穿过所述固定孔、调节槽,将所述支撑杆与调节套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工程盾构隧道流动作业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架上设有爬梯。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工程盾构隧道流动作业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平台上四周设有护栏。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地下工程盾构隧道流动作业台车,包括主支架、操作平台和支撑组件,支撑组件对称设于操作平台和主支架两侧,主支架、操作平台和支撑组件相互连接构成三角形结构,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杆和调节套,支撑杆插设于调节套内并通过锁紧组件固定,支撑杆和调节套之间能够实现相对滑动,支撑杆与操作平台转动连接,调节套与主支架转动连接,主支架底部设有轨道轮,操作平台端部设有定向轮。本技术无需现场搭设,省时、省力,便于操作,加快施工进度、提高工效,减少人工投入、降低成本,保证施工安全,缩短了施工工期。

技术研发人员:王瑶,董景宇,赵大川,郝成龙,张嘉希,宋语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建科技长春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08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