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储气硐室运维检修通道的密封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60330发布日期:2023-08-18 10:45阅读:40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压储气硐室运维检修通道的密封门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深部地下高压储气硐室,特别是涉及一种高压储气硐室运维检修通道的密封门系统。


背景技术:

1、深部地下高压储气硐室施工完毕后,为满足后期运维检修要求,需要预留进人检修通道,在检修通道与高压储气硐室交界处,要设置便于开合的气密门。设置气密门目的是为了抵挡由储气腔体内部高压气体产生的纵向推力,并使得硐室中被密封的气体少渗漏或不渗漏。

2、目前,常规气体密封门,承受气体压力较小,通常承压<5mpa,而高压储气硐室气体压力极大,通常为10~20mpa,常规气体密封门难以满足结构安全与气体密封的要求,需要依据地下高压储气硐室的工程特性,研发一种便于使用、安全可靠、施工简单的气体密封门与开合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深部地下高压储气硐室密封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压储气硐室运维检修通道的密封门系统,此密封门系统适用于高压储气硐室进人检修通道的气体密封,在便于使用的前提下,保证储气硐室工作过程中气密门的结构安全性与气密性。

2、为了实现上述的技术特征,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高压储气硐室运维检修通道的密封门系统,它包括金属密封门,金属密封门设置在高压储气硐室的锥形出口所在位置;

3、所述金属密封门采用向高压储气硐室内部开启的安装方式,以保证高压气体产生的纵向推力使金属密封门与锥形出口之间自密封,从而防止气体的泄露;

4、所述金属密封门位于高压储气硐室内部的一侧通过门体连接结构铰接在高压储气硐室的内壁上;

5、所述金属密封门位于高压储气硐室外部的一侧与运维检修通道之间安装有门体开启机构。

6、所述金属密封门采用圆台状结构,并采用q235钢材一次性浇筑成型;且圆台状结构的大圆端面设置在高压储气硐室的高压侧,小圆端面设置在高压储气硐室的外侧。

7、所述锥形出口的内壁上粘贴设置有耐高压密封橡胶。

8、所述耐高压密封橡胶采用乙烯丙烯共聚物。

9、所述门体连接结构包括固定在金属密封门内侧壁上的连接板,连接板通过密封门转铰铰接在固定底座上,固定底座设置在高压储气硐室的内部底部。

10、所述门体开启机构包括启闭缸体,启闭缸体的缸体底座通过洞顶端可拆卸螺杆铰接在洞顶端液压杆固定板上,洞顶端液压杆固定板固定在预埋钢板的底端;启闭缸体的液压杆末端通过金属门端可拆卸螺杆与金属门端液压杆固定板铰接相连,金属门端液压杆固定板固定在金属密封门的外侧壁上;所述启闭缸体通过液压油管与用于提供液压动力的液压泵站相连。

11、所述预埋钢板通过多根锚筋预埋设置在运维检修通道的内顶部。

12、所述高压储气硐室布设在硬岩中,高压储气硐室采用条状圆形硐室;

13、运维检修通道采用圆形通道,运维检修通道在岩体中开凿而成。

14、本实用新型有如下有益效果:

15、1、本实用新型在高压储气硐室高压气体作用下,气体压力会通过金属密封门挤压密封橡胶,使得橡胶越压越紧,可有效保证气密性。

16、2、本实用新型实心金属密封门自身抗压、抗弯与抗剪承载力满足要求,通过喇叭口形式将高压气体荷载经过金属门传递到承载结构体上,传力面积较大,受力安全。

17、3、本实用新型将金属门的转铰设置在储气硐室内部的下侧,通过竖向传力的方式,使得金属门开合更简单,转铰结构均采用实心金属,避免高压气体对转铰结构的破坏。

18、4、本实用新型金属门通过运维通道设置的启闭缸体开合,能有效保证开合系统正常工作,启闭缸体与液压泵站的可拆卸性,能减小对人员与设备进出的影响。



技术特征:

1.一种高压储气硐室运维检修通道的密封门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金属密封门(1),金属密封门(1)设置在高压储气硐室(14)的锥形出口(17)所在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压储气硐室运维检修通道的密封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密封门(1)采用圆台状结构,并采用q235钢材一次性浇筑成型;且圆台状结构的大圆端面设置在高压储气硐室(14)的高压侧,小圆端面设置在高压储气硐室(14)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压储气硐室运维检修通道的密封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出口(17)的内壁上粘贴设置有耐高压密封橡胶(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高压储气硐室运维检修通道的密封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耐高压密封橡胶(2)采用乙烯丙烯共聚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压储气硐室运维检修通道的密封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连接结构包括固定在金属密封门(1)内侧壁上的连接板(3),连接板(3)通过密封门转铰(4)铰接在固定底座(5)上,固定底座(5)设置在高压储气硐室(14)的内部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压储气硐室运维检修通道的密封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开启机构包括启闭缸体(8),启闭缸体(8)的缸体底座通过洞顶端可拆卸螺杆(9)铰接在洞顶端液压杆固定板(10)上,洞顶端液压杆固定板(10)固定在预埋钢板(11)的底端;启闭缸体(8)的液压杆末端通过金属门端可拆卸螺杆(7)与金属门端液压杆固定板(6)铰接相连,金属门端液压杆固定板(6)固定在金属密封门(1)的外侧壁上;所述启闭缸体(8)通过液压油管与用于提供液压动力的液压泵站(15)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高压储气硐室运维检修通道的密封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钢板(11)通过多根锚筋(12)预埋设置在运维检修通道(13)的内顶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压储气硐室运维检修通道的密封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储气硐室(14)布设在硬岩中,高压储气硐室(14)采用条状圆形硐室;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压储气硐室运维检修通道的密封门系统,它包括金属密封门,金属密封门设置在高压储气硐室的锥形出口所在位置;所述金属密封门采用向高压储气硐室内部开启的安装方式,以保证高压气体产生的纵向推力使金属密封门与锥形出口之间自密封,从而防止气体的泄露;所述金属密封门位于高压储气硐室内部的一侧通过门体连接结构铰接在高压储气硐室的内壁上;所述金属密封门位于高压储气硐室外部的一侧与运维检修通道之间安装有门体开启机构。此密封门系统适用于高压储气硐室进人检修通道的气体密封,在便于使用的前提下,保证储气硐室工作过程中气密门的结构安全性与气密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港,张文涛,贺文强,肖伟,姚健,王永平,陆用杰,徐胜,吴昊轩,余再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葛洲坝集团勘测设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10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