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净距隧道中岩墙加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03172发布日期:2023-09-02 11:15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净距隧道中岩墙加固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隧道支护,具体涉及一种小净距隧道中岩墙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1、小净距隧道指隧道中的中岩墙厚度小于分离式独立双洞的最小净距的特殊隧道布置形式,常用于洞口地形狭窄或有特殊要求的中、短隧道以及长或特长隧道洞口局部地段。由于小净距隧道的中岩墙的厚度远比普通双洞隧道要小,受力要比普通分离式隧道复杂。为了保证该结构形式成功地应用于公路建设中,需要采取一定工程措施以保证中岩墙的稳定。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在中岩墙两侧壁之间设置水平对拉锚杆的方式进行加固,但是该结构的加固效果有限,不能对中岩墙上部的软弱地层形成支撑加固,存在较大的中岩墙围岩失稳、结构坍塌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中岩墙加固结构加固效果有限,存在较大的中岩墙围岩失稳、结构坍塌的风险的问题,提供一种小净距隧道中岩墙加固结构。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小净距隧道中岩墙加固结构,包括设置于中岩墙内的若干对拉锚杆和若干小导管;所述对拉锚杆设置于所述中岩墙下部并水平贯穿所述中岩墙,其两端均套设有螺母和垫板,所述螺母将所述垫板压紧固定在中岩墙的侧壁上;所述小导管设于所述中岩墙上部,一部分所述小导管从隧道左洞插入所述中岩墙,另一部分所述小导管从隧道右洞插入所述中岩墙,两者相互交叉形成网状。

4、采用前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中岩墙下部设置水平对拉锚杆,为中岩墙施加水平的预压应力,为防止中岩墙失稳起到一定作用;同时,通过在中岩墙上部设置小导管,通过小导管注浆工艺,对中岩墙上部软弱地层进行注浆加固,减小其坍塌风险,相比于现有技术中中岩墙加固结构加固效果有限,存在较大的中岩墙围岩失稳、结构坍塌的风险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对拉锚杆对中岩墙施加预压应力加固,设置小导管对中岩墙上部软弱地层注浆加固,有效降低了中岩墙围岩失稳、结构坍塌的风险。

5、进一步的,所述隧道左洞和隧道右洞内均设有钢拱架,任一所述对拉锚杆的两端杆部均与所述钢拱架焊接,通过对拉锚杆将隧道左洞和右洞的钢拱架连接,增加了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6、进一步的,任一所述小导管均沿隧道的径向插入所述中岩墙内,如此设置,可使得若干小导管形成的网状结构占据更大的空间,对中岩墙顶部软弱地层加固体积更大。

7、进一步的,若干所述对拉锚杆沿隧道的环向以及沿隧道的纵向均为等间距布置,使得对拉锚杆对中岩墙施加的预应力分布更加均匀,有利于避免中岩墙失稳。

8、进一步的,若干所述小导管沿隧道的环向以及沿隧道的纵向均为等间距布置,使得小导管对中岩墙顶部软弱地层的注浆加固更加均匀,有利于避免中岩墙失稳。

9、进一步的,所述对拉锚杆为外径32mm的自进式水平对拉锚杆。

10、进一步的,所述小导管外径42mm,壁厚4mm。

11、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对拉锚杆对中岩墙施加预压应力加固,设置小导管对中岩墙上部软弱地层注浆加固,有效降低了中岩墙围岩失稳、结构坍塌的风险。



技术特征:

1.一种小净距隧道中岩墙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中岩墙(3)内的若干对拉锚杆(1)和若干小导管(2);所述对拉锚杆(1)设置于所述中岩墙(3)下部并水平贯穿所述中岩墙(3),其两端均套设有螺母(5)和垫板(6),所述螺母(5)将所述垫板(6)压紧固定在中岩墙(3)的侧壁上;所述小导管(2)设于所述中岩墙(3)上部,一部分所述小导管(2)从隧道左洞插入所述中岩墙(3),另一部分所述小导管(2)从隧道右洞插入所述中岩墙(3),两者相互交叉形成网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净距隧道中岩墙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左洞和隧道右洞内均设有钢拱架(4),任一所述对拉锚杆(1)的两端杆部均与所述钢拱架(4)焊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净距隧道中岩墙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任一所述小导管(2)均沿隧道的径向插入所述中岩墙(3)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净距隧道中岩墙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对拉锚杆(1)沿隧道的环向以及沿隧道的纵向均为等间距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净距隧道中岩墙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小导管(2)沿隧道的环向以及沿隧道的纵向均为等间距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净距隧道中岩墙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拉锚杆(1)为外径32mm的自进式水平对拉锚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净距隧道中岩墙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导管(2)外径42mm,壁厚4mm。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小净距隧道中岩墙加固结构,包括设置于中岩墙内的若干对拉锚杆和若干小导管;所述对拉锚杆设置于所述中岩墙下部并水平贯穿所述中岩墙,其两端均套设有螺母和垫板,所述螺母将所述垫板压紧固定在中岩墙的侧壁上;所述小导管设于所述中岩墙上部,一部分所述小导管从隧道左洞插入所述中岩墙,另一部分所述小导管从隧道右洞插入所述中岩墙,两者相互交叉形成网状,相比于现有技术中中岩墙加固结构加固效果有限,存在较大的中岩墙围岩失稳、结构坍塌的风险的问题,本技术通过设置对拉锚杆对中岩墙施加预压应力加固,设置小导管对中岩墙上部软弱地层注浆加固,有效降低了中岩墙围岩失稳、结构坍塌的风险。

技术研发人员:李欣,姜伟,杨征,黄国忠,周春智,卢志龙,陈日胜,程卫东,罗以旋,谢人杰,邓忞成,王惠鸿,曹玉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07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