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升降台车挑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338987发布日期:2023-06-02 02:27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液压升降台车挑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升降台车,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液压升降台车挑梁装置。


背景技术:

1、台车,全称衬砌台车,主要用于隧道,一般设计为钢拱架式,使用标准组合钢模板,可不设自动行走,采用外动力拖。

2、而目前的台车在隧道内使用完后,一般需要采用外力向外拖动,而在通过外力将台车向外拖动时,由于台车上的挑梁结构固定安装在龙门架侧面上的,且台车上的挑梁结构伸出长度较长,容易使挑梁外端的结构在台车移动过程中触碰到隧道内壁,从而造成挑梁外端结构的破损现象,进而降低了台车在隧道内部移动时的灵活性。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压升降台车挑梁装置,以解决目前的台车在隧道内使用完后移动时,容易使挑梁外端的结构在台车移动过程中触碰到隧道内壁,从而造成挑梁外端结构的破损现象,进而降低了台车在隧道内部移动时的灵活性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一种液压升降台车挑梁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3、一种液压升降台车挑梁装置,包括底部支撑杆;所述底部支撑杆的数量为两根,且两根底部支撑杆上端面之间呈均匀状固定安装有三个龙门架;三个所述龙门架左右两侧面下部均安装有一个第一挑梁机构,且三个龙门架左右两侧面上部均安装有一个第二挑梁机构;每根所述支撑杆上端面前侧均转动连接有一个第一爬梯,每个所述第一挑梁机构上部后侧均转动连接有一个第二爬梯;三个所述龙门架顶部安装有升降式支撑部。

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挑梁机构包括第一连接杆、下支撑板、第一滑动杆、第一滑筒和第一支撑滑轮,所述第一连接杆上端面固定连接有下支撑板,且第一连接杆一侧面呈均匀状固定连接有三根第一滑动杆,每根所述第一滑动杆外部均滑动连接有一个第一滑筒,且三个第一滑筒分别固定连接在三个龙门架的侧面下部;所述下支撑板底端面前侧安装有两个第一支撑滑轮。

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挑梁机构还包括第一电动缸、固定杆a、第一滑轨和第一t型滑条,所述固定杆a固定连接在三个第一滑筒底端面,且固定杆a上安装有第一电动缸;所述第一电动缸的伸缩杆与第一连接杆固定连接;每个所述第一滑筒顶部均安装有一个第一滑轨;所述第一t型滑条的数量为三根,且三根第一t型滑条呈均匀状固定连接在下支撑板底端面,并且三根第一t型滑条分别与三个第一滑轨滑动连接。

6、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挑梁机构包括第二连接杆、上支撑板、第二滑动杆、第二滑筒和第二支撑滑轮,所述第二连接杆上端面固定连接有上支撑板,且上支撑板底端面后侧安装有两个第二支撑滑轮;所述第二连接杆一侧面呈均匀状固定连接有三根第二滑动杆,且每根第二滑动杆外部均滑动连接有一个第二滑筒,三个第二滑筒分别固定连接在三个龙门架的侧面上部。

7、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挑梁机构还包括固定杆b、第二电动缸、第二滑轨和第二t型滑条,所述固定杆b固定连接在三个第二滑筒底端面,且固定杆b上安装有第二电动缸;所述第二电动缸的伸缩杆与第二连接杆固定连接;每个所述第二滑筒上端面均安装有一个第二滑轨;所述第二t型滑条的数量为三根,且三根第二t型滑条呈均匀状固定连接在上支撑板底端面,并且三根第二t型滑条分别与三个第二滑轨滑动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支撑滑轮和第一支撑滑轮上均设有轮缘,且第二支撑滑轮与第二爬梯一侧面接触,第一支撑滑轮与第一爬梯一侧面接触。

9、进一步的,所述升降式支撑部包括升降台和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液压缸安装在三个龙门架上;四个所述液压缸的伸缩杆上端安装有升降台。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1、1、通过第一挑梁机构与第二挑梁机构的配合,能够使本台车在隧道内移动之前,可通过控制第一电动缸的伸缩杆及第二电动缸的伸缩杆进行缩回运动,从而带着下支撑板和上支撑板向龙门架的内侧移动;从而使得第一挑梁机构和第二挑梁机构外端的结构不易在本台车移动过程中触碰到隧道内壁,从而避免造成第一挑梁机构和第二挑梁机构外端的结构的破损现象,进而提高了本台车在隧道内部移动时的灵活性。

12、2、通过第一支撑滑轮和第二支撑滑轮的设置,从而使得下支撑板和上支撑板在向龙门架的内侧移动时,能够避免第一爬梯直接与下支撑板侧边接触,且避免第二爬梯直接与上支撑板侧边接触,从而避免了下支撑板和上支撑板的侧边发生磨损的现象。



技术特征:

1.一种液压升降台车挑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支撑杆(1);所述底部支撑杆(1)的数量为两根,且两根底部支撑杆(1)上端面之间呈均匀状固定安装有三个龙门架(2);三个所述龙门架(2)左右两侧面下部均安装有一个第一挑梁机构(3),且三个龙门架(2)左右两侧面上部均安装有一个第二挑梁机构(4);每根所述支撑杆(1)上端面前侧均转动连接有一个第一爬梯(5),每个所述第一挑梁机构(3)上部后侧均转动连接有一个第二爬梯(6);三个所述龙门架(2)顶部安装有升降式支撑部(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液压升降台车挑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挑梁机构(3)包括第一连接杆(301)、下支撑板(302)、第一滑动杆(303)、第一滑筒(304)和第一支撑滑轮(305),所述第一连接杆(301)上端面固定连接有下支撑板(302),且第一连接杆(301)一侧面呈均匀状固定连接有三根第一滑动杆(303),每根所述第一滑动杆(303)外部均滑动连接有一个第一滑筒(304),且三个第一滑筒(304)分别固定连接在三个龙门架(2)的侧面下部;所述下支撑板(302)底端面前侧安装有两个第一支撑滑轮(305)。

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液压升降台车挑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挑梁机构(3)还包括第一电动缸(306)、固定杆a(307)、第一滑轨(308)和第一t型滑条(309),所述固定杆a(307)固定连接在三个第一滑筒(304)底端面,且固定杆a(307)上安装有第一电动缸(306);所述第一电动缸(306)的伸缩杆与第一连接杆(301)固定连接;每个所述第一滑筒(304)顶部均安装有一个第一滑轨(308);所述第一t型滑条(309)的数量为三根,且三根第一t型滑条(309)呈均匀状固定连接在下支撑板(302)底端面,并且三根第一t型滑条(309)分别与三个第一滑轨(308)滑动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液压升降台车挑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挑梁机构(4)包括第二连接杆(401)、上支撑板(402)、第二滑动杆(403)、第二滑筒(404)和第二支撑滑轮(405),所述第二连接杆(401)上端面固定连接有上支撑板(402),且上支撑板(402)底端面后侧安装有两个第二支撑滑轮(405);所述第二连接杆(401)一侧面呈均匀状固定连接有三根第二滑动杆(403),且每根第二滑动杆(403)外部均滑动连接有一个第二滑筒(404),三个第二滑筒(404)分别固定连接在三个龙门架(2)的侧面上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液压升降台车挑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挑梁机构(4)还包括固定杆b(406)、第二电动缸(407)、第二滑轨(408)和第二t型滑条(409),所述固定杆b(406)固定连接在三个第二滑筒(404)底端面,且固定杆b(406)上安装有第二电动缸(407);所述第二电动缸(407)的伸缩杆与第二连接杆(401)固定连接;每个所述第二滑筒(404)上端面均安装有一个第二滑轨(408);所述第二t型滑条(409)的数量为三根,且三根第二t型滑条(409)呈均匀状固定连接在上支撑板(402)底端面,并且三根第二t型滑条(409)分别与三个第二滑轨(408)滑动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液压升降台车挑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滑轮(405)和第一支撑滑轮(305)上均设有轮缘,且第二支撑滑轮(405)与第二爬梯(6)一侧面接触,第一支撑滑轮(305)与第一爬梯(5)一侧面接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液压升降台车挑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式支撑部(7)包括升降台(701)和液压缸(702),所述液压缸(702)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液压缸(702)安装在三个龙门架(2)上;四个所述液压缸(702)的伸缩杆上端安装有升降台(701)。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液压升降台车挑梁装置,涉及升降台车技术领域,以解决目前的台车在隧道内使用完后移动时,容易使挑梁外端的结构在台车移动过程中触碰到隧道内壁,从而造成挑梁外端结构的破损现象,进而降低了台车在隧道内部移动时的灵活性的问题,包括底部支撑杆;所述底部支撑杆的数量为两根,且两根底部支撑杆上端面之间呈均匀状固定安装有三个龙门架;通过第一挑梁机构与第二挑梁机构的配合,能够使本台车在隧道内移动之前,可通过控制第一电动缸的伸缩杆及第二电动缸的伸缩杆进行缩回运动,避免造成第一挑梁机构和第二挑梁机构外端的结构的破损现象,进而提高了本台车在隧道内部移动时的灵活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东强,蒋保东,刘胜虎,黄虹茗,吴桃,拓玉虎,毛军,陈俊宏,王俊,赵云龙,白金龙,王思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工程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10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