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壁防护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919290发布日期:2023-07-28 01:24阅读:46来源:国知局
一种煤壁防护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支撑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煤壁防护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1、煤炭是古代植物埋藏在地下经历了复杂的生物化学和物理化学变化逐渐形成的固体可燃性矿物。煤炭在采集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到煤壁防护支撑装置,而传统的煤壁防护支撑装置稳定性低,容易出现煤壁塌陷的现象,给工作人员带来生命危险。

2、为此,相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此进行了改进,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2122599518.x提出的“一种煤炭采集用煤壁防护支撑装置”,在该申请文件中,支撑臂通过连接板带动尖杆移动,尖杆插入至煤壁内,能够提高装置的稳定性,但是该装置仍存在缺陷,该装置移动不便,且连接板位置无法快速对应弧形顶壁进行有效贴合,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煤壁防护支撑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煤壁防护支撑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煤壁防护支撑装置,包括基壳,所述基壳的底部四角安装有万向轮,所述基壳的前端连接有扶手架,所述基壳的顶部前后两侧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转动连接有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的外壁左右两侧对称螺接有第一螺母座,所述基壳的上方设有弧形顶座,所述弧形顶座的底部前后两侧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内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外壁左右两侧活动套设有滑套,所述弧形顶座与基壳之间铰接有剪叉升降臂,所述剪叉升降臂自由端分别铰接滑套与第一螺母座,所述基壳的外壁前侧连接有蓄电池与plc控制器。

4、优选的,一种煤壁防护支撑装置中,所述基壳的内腔下部设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的底部均布有多个插杆,所述基壳底部开设有供插杆穿过的通孔,所述基壳的内腔中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的后端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螺杆的外壁前后对称螺接有第二螺母座,所述第二螺母座与升降板之间铰接有斜撑杆。

5、优选的,一种煤壁防护支撑装置中,所述基壳的顶部中心连接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底部输出端连接有直齿轮,所述基壳的左右两侧壁上部均插接有u型杆,所述u型杆伸入基壳的端部连接有l型板,所述l型板的横部内壁连接有直齿条,所述直齿条啮合连接直齿轮,所述u型杆伸出基壳的端部连接有侧护板。

6、优选的,一种煤壁防护支撑装置中,两个所述第一螺杆的右端均连接有带轮,两个所述带轮的外壁之间套设有传动带,前侧所述第一螺杆的左端连接有第一电机。

7、优选的,一种煤壁防护支撑装置中,所述弧形顶座内开设有减重槽,所述减重槽内连接有加强筋。

8、优选的,一种煤壁防护支撑装置中,两个所述l型板关于直齿轮圆心呈中心对称设置。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0、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剪叉升降臂长度可调,利用扶手架配合万向轮,方便基壳的携带移动,利用直齿轮啮合传动直齿条,l型板能够带动u型杆移动远离,侧护板能够有效抵接采煤通道的侧壁,便于弧形顶座对准通道顶壁,第一螺杆转动后左右两组第一螺母座相对移动远离,剪叉升降臂能够带动弧形顶座贴合采煤通道顶壁,斜撑杆偏转后升降板下降,插杆能够伸入采煤通道的底壁,进一步提高装置的稳定性,有效实现煤壁的防护支撑,方便实用。



技术特征:

1.一种煤壁防护支撑装置,包括基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壳(1)的底部四角安装有万向轮(2),所述基壳(1)的前端连接有扶手架(3),所述基壳(1)的顶部前后两侧开设有限位槽(4),所述限位槽(4)内转动连接有第一螺杆(5),所述第一螺杆(5)的外壁左右两侧对称螺接有第一螺母座(6),所述基壳(1)的上方设有弧形顶座(7),所述弧形顶座(7)的底部前后两侧开设有导向槽(8),所述导向槽(8)内连接有滑杆(9),所述滑杆(9)的外壁左右两侧活动套设有滑套(10),所述弧形顶座(7)与基壳(1)之间铰接有剪叉升降臂(11),所述剪叉升降臂(11)自由端分别铰接滑套(10)与第一螺母座(6),所述基壳(1)的外壁前侧连接有蓄电池(12)与plc控制器(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壁防护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壳(1)的内腔下部设有升降板(21),所述升降板(21)的底部均布有多个插杆(22),所述基壳(1)底部开设有供插杆(22)穿过的通孔,所述基壳(1)的内腔中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螺杆(23),所述第二螺杆(23)的后端连接有第二电机(24),所述第二螺杆(23)的外壁前后对称螺接有第二螺母座(25),所述第二螺母座(25)与升降板(21)之间铰接有斜撑杆(2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壁防护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壳(1)的顶部中心连接有第三电机(31),所述第三电机(31)的底部输出端连接有直齿轮(32),所述基壳(1)的左右两侧壁上部均插接有u型杆(33),所述u型杆(33)伸入基壳(1)的端部连接有l型板(34),所述l型板(34)的横部内壁连接有直齿条(35),所述直齿条(35)啮合连接直齿轮(32),所述u型杆(33)伸出基壳(1)的端部连接有侧护板(3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壁防护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螺杆(5)的右端均连接有带轮(51),两个所述带轮(51)的外壁之间套设有传动带(52),前侧所述第一螺杆(5)的左端连接有第一电机(5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壁防护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顶座(7)内开设有减重槽(71),所述减重槽(71)内连接有加强筋(72)。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煤壁防护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l型板(34)关于直齿轮(32)圆心呈中心对称设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布了一种煤壁防护支撑装置,包括基壳,基壳的底部四角安装有万向轮,基壳的前端连接有扶手架,基壳的顶部前后两侧开设有限位槽,限位槽内转动连接有第一螺杆,第一螺杆的外壁左右两侧对称螺接有第一螺母座,基壳的上方设有弧形顶座,弧形顶座的底部前后两侧开设有导向槽,导向槽内连接有滑杆,滑杆的外壁左右两侧活动套设有滑套,弧形顶座与基壳之间铰接有剪叉升降臂,剪叉升降臂自由端分别铰接滑套与第一螺母座;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方便基壳的携带移动,便于弧形顶座对准通道顶壁,插杆能够伸入采煤通道的底壁,进一步提高装置的稳定性,有效实现煤壁的防护支撑,方便实用。

技术研发人员:秦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秦康
技术研发日:20230314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