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拔管装置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03044发布日期:2024-03-05 12:01阅读:15来源:国知局
一种拔管装置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油田石油勘探打井设备,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拔管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1、塔里木探区的部分地震勘探井位位于在果园和农田地等易塌井区,难以成井。针对位于易塌井区的井位,有效的钻井方法是采用跟管钻进技术,并使用提升重量较轻的人抬化钻机代替机械换钻机进行钻进。人抬化钻机提升重量较轻,以常见的人抬化钻机型号hy-40zj和hy-40g为例,其额定提升重量仅为2吨,远小于提升套管所需的提升重量,进而导致在钻井的过程中,出现套管下进井内后无法提出的问题。

2、相关技术中,勘探人员通常采用由电动油泵驱动顶管机,通过套管拔管装置举升套管的方式进行拔管。这种方式在拔管过程中,需要勘探人员另外使用卡钳夹持套管以防止套管下沉,拔管作业的自动化程度低。因此,如何提高拔管作业的自动化程度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拔管装置及系统,以解决如何提高拔管作业自动化程度的问题。

2、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出一种拔管装置,包括:底座,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的第一卡瓦座以及多个液压缸,与所述第一卡瓦座连接的第一卡瓦,与所述多个液压缸的活塞连接的第二卡瓦座,以及与所述第二卡瓦座连接的第二卡瓦,其中,所述第一卡瓦设置有用于容纳套管的第一内腔,所述第二卡瓦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套管的第二内腔;

3、所述拔管装置包括第一状态及第二状态;

4、当所述液压缸驱动所述活塞向靠近所述底座的方向移动时,所述拔管装置处于所述第一状态,当所述液压缸驱动所述活塞向远离所述底座的方向移动时,所述拔管装置处于所述第二状态;

5、其中,当所述拔管装置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套管由所述第一卡瓦固定,当所述拔管装置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套管由所述第二卡瓦固定。

6、可选地,所述第一内腔的表面设置有第一锯形齿,所述第一锯形齿的齿尖位于远离所述底座的一侧。

7、可选地,所述第二内腔的表面设置有第二锯形齿,所述第二锯形齿的齿尖位于远离所述底座的一侧。

8、可选地,所述第二卡瓦的外轮廓形状为圆台状,所述第二卡瓦座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卡瓦的外轮廓形状相适应的容纳腔。

9、可选地,所述第二卡瓦与所述第二卡瓦座之间为过盈配合连接。

10、可选地,所述第一卡瓦座与所述底座焊接。

11、可选地,所述液压缸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所述底座设置有第二连接孔,所述液压缸与所述底座通过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第二连接孔内的第一连接销连接。

12、可选地,所述活塞在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设置有第三连接孔,所述第二卡瓦座上设置有第四连接孔,所述活塞与所述第二卡瓦座通过设置在所述第三连接孔及所述第四连接孔内的第二连接销连接。

13、可选地,相邻两个所述液压缸的出油口之间连接有第一液压管,相邻两个所述液压缸的进油口之间连接有第二液压管。

14、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拔管系统,包括发动机、与所述发动机连接的液压泵、与所述液压泵连接的换向阀、分别与所述液压泵及所述换向阀连接的油箱,以及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的拔管装置;

15、其中,所述换向阀与所述拔管装置的液压缸连接。

16、本申请提出一种拔管装置及系统,所述拔管装置包括:底座、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的第一卡瓦以及多个液压缸,与所述多个液压缸的活塞连接的第二卡瓦座,以及与所述第二卡瓦座连接的第二卡瓦,其中,所述第一卡瓦设置有用于容纳套管的第一内腔,所述第二卡瓦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套管的第二内腔;所述拔管装置的状态包括第一状态及第二状态;在所述液压缸驱动所述活塞向靠近所述底座的方向移动的情况下,所述拔管装置处于所述第一状态,在所述液压缸驱动所述活塞向远离所述底座的方向移动的情况下,所述拔管装置处于所述第二状态;其中,当所述拔管装置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套管由所述第一卡瓦固定,当所述拔管装置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套管由所述第二卡瓦固定。

17、本申请提出了一种设置有双卡瓦的拔管装置,所述拔管装置包括有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两种状态。当拔管装置处于第一状态时,套管由第一卡瓦固定,处于相对底座静止的状态;当拔管装置处于第二状态时,套管由第二卡瓦固定,在液压缸的驱动下,随第二卡瓦向远离底座的方向移动。拔管装置的状态随活塞移动方向的改变而改变,进而带动套管运动状态也随之改变。本申请在活塞向靠近底座方向移动的情况下,通过由第一卡瓦固定套管的方式来代替由勘探人员用卡钳固定套管的方式,降低了拔管作业过程中的人员参与率,提升了拔管作业的自动化程度。



技术特征:

1.一种拔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拔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腔的表面设置有第一锯形齿,所述第一锯形齿的齿尖位于远离所述底座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拔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内腔的表面设置有第二锯形齿,所述第二锯形齿的齿尖位于远离所述底座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拔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瓦的外轮廓形状为圆台状,所述第二卡瓦座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卡瓦的外轮廓形状相适应的容纳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拔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瓦与所述第二卡瓦座之间为过盈配合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拔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瓦座与所述底座焊接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拔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缸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所述底座设置有第二连接孔,所述液压缸与所述底座通过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第二连接孔内的第一连接销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拔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在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设置有第三连接孔,所述第二卡瓦座上设置有第四连接孔,所述活塞与所述第二卡瓦座通过设置在所述第三连接孔及所述第四连接孔内的第二连接销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拔管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液压缸的出油口之间连接有第一液压管,相邻两个所述液压缸的进油口之间连接有第二液压管。

10.一种拔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动机、与所述发动机连接的液压泵、与所述液压泵连接的换向阀、分别与所述液压泵及所述换向阀连接的油箱,以及如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拔管装置;其中,所述换向阀与所述拔管装置的液压缸连接。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出一种拔管装置及系统,属于油田石油勘探打井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底座,安装在底座上的第一卡瓦座以及多个液压缸,与第一卡瓦座连接的第一卡瓦,与多个液压缸的活塞连接的第二卡瓦座,以及与第二卡瓦座连接的第二卡瓦;拔管装置包括第一状态及第二状态;当液压缸驱动活塞向靠近底座的方向移动时,拔管装置处于第一状态,当液压缸驱动活塞向远离底座的方向移动时,拔管装置处于第二状态,当拔管装置处于第一状态时套管由第一卡瓦固定,当拔管装置处于第二状态时,套管由第二卡瓦固定。本申请在活塞向靠近底座方向移动的情况下,通过由第一卡瓦固定套管的方式来代替用卡钳固定套管的方式,降低了人员参与率,提升了作业的自动化程度。

技术研发人员:董刚,贺津波,刘占胜,李家华,付向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3
技术公布日:2024/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