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断面地下洞室预留岩盖施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78686发布日期:2023-10-28 14:09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断面地下洞室预留岩盖施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具体涉及一种高断面地下洞室预留岩盖施工结构。


背景技术:

1、目前,水利水电工程地下洞室中主副厂房施工历时最长,洞室开挖高度大、结构复杂、工程量大、工期紧张,且与金属结构和机电设备安装互相交叉交错施工,主副厂房施工一直以来都是引水发电系统工程的主关键线路,由于地下工程洞室纵横交错相贯环绕布置,平面立体空间布置关系层叠交叉,在施工时间上紧紧围绕以地下厂房为核心从远至近全部贯穿其中,构成从空间和时间上的多维度立体交叉平行施工的局面,如何采用一种有效的施工方法解决地下厂房开挖高度大、开挖支护占用主关键线路工期长的问题,一直以来也是引水发电系统地下发电厂房开挖支护施工切需解决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牢固,开挖施工方便,能有效提升地下洞室施工效率并减少地下洞室整体形变的高断面地下洞室预留岩盖施工结构。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断面地下洞室预留岩盖施工结构,包括:尾水扩散段结构、地下洞室、排水廊道、预留岩盖、溜渣井、机坑隔墩,所述尾水扩散段结构为中空梯形体结构,所述尾水扩散段结构一端与地下洞室相连,所述地下洞室底部开有排水廊道,所述地下洞室顶部覆盖有预留岩盖,所述溜渣井与地下洞室顶部中间位置固定连接并位于预留岩盖中,所述机坑隔墩位于两个相邻的地下洞室之间并与预留岩盖底部固定连接。

3、进一步地,所述尾水扩散段结构与地下洞室连接处设置有垫渣平台。

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断面地下洞室预留岩盖施工结构通过在原有自上而下递进式逐层向下开挖结构的基础上,在机坑顶部预留一层适宜厚度的岩盖,并在岩盖中设置溜渣井并使其连通地下洞室,使得岩盖上方施工人员进行正常向下开挖的同时,地下洞室的施工人员也能从尾水管扩散段进行底部机坑以及检修排水廊道的开挖;溜渣井的设置为剩余岩盖开挖创造爆破临空面并提前对岩盖的支撑应力进行释放,同时岩盖上部的开挖渣料可以通过溜渣井溜渣至尾水扩散段结构与地下洞室连接处逐渐堆高至顶住岩盖作为预留岩盖部分的支撑,增加预留岩盖的安全稳定性;综上,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断面地下洞室预留岩盖施工结构其结构牢固,开挖施工方便,能有效提升地下洞室施工效率并减少地下洞室整体形变。



技术特征:

1.一种高断面地下洞室预留岩盖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尾水扩散段结构(1)、地下洞室(2)、排水廊道(3)、预留岩盖(4)、溜渣井(5)、机坑隔墩(6),所述尾水扩散段结构(1)为中空梯形体结构,所述尾水扩散段结构(1)一端与地下洞室(2)相连,所述地下洞室(2)底部设置有排水廊道(3),所述地下洞室(2)顶部覆盖有预留岩盖(4),所述溜渣井(5)与地下洞室(2)顶部中间位置固定连接并位于预留岩盖(4)中,所述机坑隔墩(6)位于两个相邻的地下洞室(2)之间并与预留岩盖(4)底部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断面地下洞室预留岩盖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水扩散段结构(1)与地下洞室(2)连接处设置有垫渣平台(7)。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断面地下洞室预留岩盖施工结构,包括:尾水扩散段结构、地下洞室、排水廊道、预留岩盖、溜渣井、机坑隔墩,所述尾水扩散段结构为中空梯形体结构,所述尾水扩散段结构一端与地下洞室相连,所述地下洞室底部开有排水廊道,所述地下洞室顶部覆盖有预留岩盖,所述溜渣井与地下洞室顶部中间位置固定连接并位于预留岩盖中,所述机坑隔墩位于两个相邻的地下洞室之间并与预留岩盖底部固定连接。本技术的一种高断面地下洞室预留岩盖施工结构其结构牢固,开挖施工方便,能有效提升地下洞室施工效率并减少地下洞室整体形变。

技术研发人员:何国锋,张发斌,董罗钢,庞佳加,张利生,张天伟,黄辉,赵洪昌,孙家波,何绍波,吴俊,袁碧波,吴帅,赵智勇,曹富俊,崔光维,杨庆美,孙启佑,秦杰,陈璐,张楚璇,王郁金,杨育礼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15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