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井下勘探用探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750392发布日期:2024-01-23 10:35阅读:12来源:国知局
一种井下勘探用探头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勘探,特别涉及一种井下勘探用探头。


背景技术:

1、各种各样的测斜仪广泛应用于水利水电、矿产冶金、交通与城建岩土工程领域,在保证岩土工程设计、施工及其使用安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如申请号为cn201820252816.7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简易测斜用绞车,包括横向滑杆支架,所述横向滑杆支架上设有第一导正轮和第二导正轮,所述第一导正轮和第二导正轮上设有相适配的计米轮,所述第一导正轮在远离计米轮的一端设有绞盘,所述绞盘的一侧设有电机和倒顺开关,所述电机用于驱动第一导正轮和第二导正轮、计米轮和绞盘,所述绞盘的另一侧设有测斜探管,所述测斜探管与绞盘之间设有测绳,所述绞盘通过测绳与测斜探管连接。

3、如申请号为cn201520623387.6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无线测斜仪,包括:绞盘、钢丝、测量探头、智能终端;所述绞盘位置固定,所述钢丝一端缠绕绞盘,钢丝另一端连接在测量探头上;所述测量探头包括:角度传感器、单片机、第一无线收发装置和天线;所述角度传感器安装在测量探头最下端,角度传感器信号发送端连接单片机信号采集端,角度传感器控制端连接单片机信号输出端,所述单片机信号收发端连接第一无线收发装置,第一无线收发装置与第二无线收发装置进行信号连接,第二无线收发装置安装在智能终端上。

4、从以上专利可以看出,测斜探头悬挂在钢绳上,由绞盘放出,绕过或不绕过计长装置(用于检测测斜探头的下降深度),至井下不同位置进行检测。测斜探头可自动检测、无线通讯控制检测或有线通讯控制检测。

5、申请人在采用现有的测斜探头时发现如下问题:

6、(1)井下通常具有液体,测斜探头较轻的话,可能无法垂直地至一定深度(通常检查深度可以达到两千多或三千多米);

7、(2)勘探井可能具有不同的深度,不同的大小,其内可能具有不同的液体;相应地,测斜探头的重量需要适应性地调整。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前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井下勘探用探头,易于控制探头的重量,以提升其适应性。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井下勘探用探头,包括检测探头1、配重管2和钢绳3;所述配重管2的上下两端均封闭,其内装满或部分填装有填充物4,其由多段子管体5拼接而成;所述检测探头1可拆卸地设于配重管2的底端或顶端,相应地,所述钢绳3与配重管2的顶端或检测探头1的顶端连接,相邻两根子管体5可拆卸地连接,所述填充物4为清水、污水、泥浆或沙子。

3、其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检测探头1为测斜探头,所述钢绳3绕于地面上的计长装置上。

4、优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填充物4为干沙。

5、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检测探头1设于配重管2的底端,配重管2的顶端同轴设有打捞矛6,所述钢绳3的端部设有与打捞矛6配合的矛爪,所述打捞矛6与矛爪可拆卸地连接。

6、其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相邻两根子管体5通过螺纹连接,底端的子管体5与检测探头1通过螺纹连接。

7、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检测探头1的上端同轴设有螺纹接头7,所述子管体5为直金属管;顶端的子管体5的上端封闭,其下端设有内螺纹9;底端的子管体5的下端封闭且其上同轴设有与螺纹接头7配合的螺纹套8,其上端设有与内螺纹9配合的外螺纹10;剩余的子管体5的下端设有内螺纹9,其上端设有外螺纹10;所述螺纹接头7与螺纹套8连接,相邻两根子管体5的内螺纹9与外螺纹10连接。

8、其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子管体5的长度为0.5-1.5m,所述子管体5的数量为2-7根。

9、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子管体5的长度为1m,所述子管体5的数量为3-4根。

1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井下勘探用探头,易于控制探头的重量,以提升其适应性。控制的方式至少有如下三种:一是调整填充物的种类;二是调整填充物的量,装满或部分填装;三是调整配重管的长度。多种手段配合,可控制至不同重量。另外,采用具有流动性的填充物,易于填充和调整;本实施例中的填充物易于获取,如泥浆、污水等可现场取材;采用多段式的配重管,易于转运(野外勘探一般都比较偏僻,交通不便)。



技术特征:

1.一种井下勘探用探头,包括检测探头(1)和钢绳(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配重管(2);所述配重管(2)的上下两端均封闭,其内装满或部分填装有填充物(4),其由多段子管体(5)拼接而成;所述检测探头(1)可拆卸地设于配重管(2)的底端或顶端,相应地,所述钢绳(3)与配重管(2)的顶端或检测探头(1)的顶端连接,相邻两根子管体(5)可拆卸地连接,所述填充物(4)为清水、污水、泥浆或沙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勘探用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探头(1)为测斜探头,所述钢绳(3)绕于地面上的计长装置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勘探用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物(4)为干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勘探用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探头(1)设于配重管(2)的底端,所述配重管(2)的顶端同轴设有打捞矛(6),所述钢绳(3)的端部设有与打捞矛(6)配合的矛爪,所述打捞矛(6)与矛爪可拆卸地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井下勘探用探头,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根子管体(5)通过螺纹连接,底端的子管体(5)与检测探头(1)通过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井下勘探用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探头(1)的上端同轴设有螺纹接头(7),所述子管体(5)为直金属管;顶端的子管体(5)的上端封闭,其下端设有内螺纹(9);底端的子管体(5)的下端封闭且其上同轴设有与螺纹接头(7)配合的螺纹套(8),其上端设有与内螺纹(9)配合的外螺纹(10);剩余的子管体(5)的下端设有内螺纹(9),其上端设有外螺纹(10);所述螺纹接头(7)与螺纹套(8)连接,相邻两根子管体(5)的内螺纹(9)与外螺纹(10)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勘探用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子管体(5)的长度为0.5-1.5m,所述子管体(5)的数量为2-7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勘探用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子管体(5)的长度为1m,所述子管体(5)的数量为3-4根。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井下勘探用探头,属于勘探技术领域。包括检测探头、配重管和钢绳;配重管的上下两端均封闭,其内装满或部分填装有填充物,其由多段子管体拼接而成;检测探头可拆卸地设于配重管的底端或顶端,钢绳与配重管的顶端或检测探头的顶端连接,相邻两根子管体可拆卸地连接,填充物为清水、污水、泥浆或沙子。易于控制探头的重量,以提升其适应性。控制的方式至少如下三种:一是调整填充物的种类;二是调整填充物的量,装满或部分填装;三是调整配重管的长度。多种手段配合,可控制至不同重量。另外,采用具有流动性的填充物,易于填充和调整;本实施例中的填充物易于获取,如泥浆、污水等可现场取材;采用多段式的配重管,易于转运。

技术研发人员:胡胜华,宋永朋,聂开红,严伟超,李慧,赵子栋,邓均平,吴乐泉,陈程,杨怡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鄂西新能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31
技术公布日:2024/1/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