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一种洞口止水圈施工结构,属于洞口止水施工。
背景技术:
1、在通过顶管机进行顶管施工时,顶管需通过工作井侧壁上的洞口依次顶通到另一个工作井的侧壁洞口,而为了防止顶管外壁在洞口处受到杂质或水体渗透的影响,需在洞口处安装止水圈构成洞口止水圈施工结构。
2、现有公开的洞口止水圈施工结构,如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10239704u的一种易更换的顶管施工洞口双橡胶止水装置,公开技术为:预埋螺杆上螺纹连接有螺母a和螺母b,螺母b安装于橡胶止水圈的环形连接部外侧,螺母a安装于u型密封圈与橡胶止水圈的环形连接部之间;虽然,预埋螺杆能为橡胶止水圈在与顶管接触弹性变形密封时提供受力基础,但是,橡胶止水圈在受到顶管轴向顶进发生弹性斜向前方拉力时会拉着预埋螺杆发生变形的问题,导致橡胶止水圈在预埋螺杆上的位置发生改变进而降低与顶管外壁弹性接触的密封性。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洞口止水圈施工结构。
2、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洞口止水圈施工结构,包括:
4、预埋在洞口混凝土内的预埋螺栓;
5、斜向后方倾斜设置与顶管顶进方向相同的挂钩,挂钩安装在预埋螺栓上;
6、安装在预埋螺栓上的止水圈,止水圈采用可弹性变形的弹性橡胶环形板构成;所述止水圈上设有多个圆周阵列间隔分布的通孔套装在预埋螺栓上。
7、所述预埋螺栓为多个并圆周阵列间隔分布;所述挂钩为多个并圆周阵列间隔分布与预埋螺栓一一对应。
8、还包括施工时预埋洞口混凝土体上的螺栓挂钩,所述挂钩一端设有通孔套装在预埋螺栓上,挂钩另一端为弯曲的钩端挂装在螺栓挂钩上。
9、还包括衬垫止水圈两侧的环板和压板。
10、所述环板和压板上均设有通孔套装在预埋螺栓上。
11、所述止水圈套装在环板与压板之间的预埋螺栓上,环板、压板分别在止水圈两侧进行衬垫。
12、还包括固定在预埋螺栓上压紧压板的螺母。
13、所述螺母旋合在压板外侧的预埋螺栓上,螺母在预埋螺栓上旋进时,将压板压紧止水圈及环板贴在洞口混凝土体上。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顶管顶进洞口,止水圈发生弹性变形接触在顶管外壁进行密封,止水圈发生弹性变形斜向前方拉力拉着预埋螺栓预发生变形时,斜向后方倾斜的挂钩将止水圈变形斜向前方拉力传递到洞口混凝土体内,保证预埋螺栓不会发生变形,解决了橡胶止水圈在受到顶管轴向顶进发生弹性斜向前方拉力时会拉着预埋螺杆发生变形的问题。
1.一种洞口止水圈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洞口止水圈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螺栓(1)为多个并圆周阵列间隔分布;所述挂钩(2)为多个并圆周阵列间隔分布与预埋螺栓(1)一一对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洞口止水圈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施工时预埋洞口混凝土体上的螺栓挂钩,所述挂钩(2)一端设有通孔套装在预埋螺栓(1)上,挂钩(2)另一端为弯曲的钩端挂装在螺栓挂钩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洞口止水圈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衬垫止水圈(4)两侧的环板(3)和压板(5)。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洞口止水圈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板(3)和压板(5)上均设有通孔套装在预埋螺栓(1)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洞口止水圈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水圈(4)套装在环板(3)与压板(5)之间的预埋螺栓(1)上,环板(3)、压板(5)分别在止水圈(4)两侧进行衬垫。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洞口止水圈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在预埋螺栓(1)上压紧压板(5)的螺母(6)。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洞口止水圈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6)旋合在压板(5)外侧的预埋螺栓(1)上,螺母(6)在预埋螺栓(1)上旋进时,将压板(5)压紧止水圈(4)及环板(3)贴在洞口混凝土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