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驱动检修联络巷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987744发布日期:2024-02-09 12:21阅读:17来源:国知局
一种驱动检修联络巷道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煤矿巷道挖掘,具体地,涉及一种驱动检修联络巷道结构。


背景技术:

1、煤矿产能一般会根据生产需求的改变而改变,如果在不升级更换现有运输设备的前提下,为提高原煤运输的能力,通常可以对主斜井中的输送胶带增加一套驱动设备,以提高输送胶带的输送效率。相关技术中,所采用的驱动设备、配件均属于重型大件,仅靠人力无法进行运输,此外,主斜井的坡度落差较大,也不利用装载机、车辆等进行直接运输。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一种驱动检修联络巷道结构,该驱动检修联络巷道结构坡度落差小,方便重型设备的运输。

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驱动检修联络巷道结构包括:

3、连接巷道,所述连接巷道连通副斜井和主斜井,所述连接巷道的延伸方向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大于等于30″且小于等于2°,所述连接巷道包括相连的过渡段和缓冲段,所述过渡段的延伸方向正交于所述缓冲段的延伸方向。

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驱动检修联络巷道结构在主斜井和副斜井之间开设连接巷道,且连接巷道的倾斜角度大于等于30″且小于等于2°,并且连接巷道分为过渡段和缓冲段,以使连接巷道具有至少一个转弯处,从而能够避免连接巷道的坡度设置过大。

5、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驱动检修联络巷道结构坡度落差小,方便重型设备的运输。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缓冲段包括第一缓冲段和第一弧形段,所述第一弧形段连接在所述过渡段和所述第一缓冲段之间。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缓冲段还包括第二缓冲段和第二弧形段,所述第二弧形段连接在所述第二缓冲段和所述过渡段之间,所述第一缓冲段和所述第二缓冲段在所述过渡段的延伸方向上相对布置。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缓冲段和所述第二弧形段在其所述延伸方向上的尺寸之和大于所述所述第一缓冲段和所述第一弧形段在其延伸方向上的尺寸,且所述第二缓冲段和所述第二弧形段在其所述延伸方向上的尺寸之和小于所述过渡段在其所述延伸方向上的尺寸。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缓冲段与所述主斜井相连的一端的宽度尺寸大于所述第二缓冲与所述第二弧形段相连的一端的宽度尺寸。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斜井与所述第二缓冲段相连处的宽度尺寸大于所述主斜井其它部分的宽度尺寸。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驱动检修联络巷道结构还包括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设在所述连接巷道内,所述检测组件用于检测所述连接巷道底板的起伏高度以及左右帮高度。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驱动检修联络巷道结构还包括躲避硐,所述躲避硐与所述连接巷道连通。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躲避硐为多个,多个所述躲避硐沿所述连接巷道的延伸方向间隔布置。

14、在一些实施例中,相邻两个所述躲避硐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40米。



技术特征:

1.一种驱动检修联络巷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检修联络巷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段包括第一缓冲段和第一弧形段,所述第一弧形段连接在所述过渡段和所述第一缓冲段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检修联络巷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段还包括第二缓冲段和第二弧形段,所述第二弧形段连接在所述第二缓冲段和所述过渡段之间,所述第一缓冲段和所述第二缓冲段在所述过渡段的延伸方向上相对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驱动检修联络巷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缓冲段和所述第二弧形段在其所述延伸方向上的尺寸之和大于所述第一缓冲段和所述第一弧形段在其延伸方向上的尺寸,且所述第二缓冲段和所述第二弧形段在其所述延伸方向上的尺寸之和小于所述过渡段在其所述延伸方向上的尺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驱动检修联络巷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缓冲段与所述主斜井相连的一端的宽度尺寸大于所述第二缓冲与所述第二弧形段相连的一端的宽度尺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驱动检修联络巷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斜井与所述第二缓冲段相连处的宽度尺寸大于所述主斜井其它部分的宽度尺寸。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检修联络巷道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设在所述连接巷道内,所述检测组件用于检测所述连接巷道底板的起伏高度以及左右帮高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检修联络巷道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躲避硐,所述躲避硐与所述连接巷道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驱动检修联络巷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躲避硐为多个,多个所述躲避硐沿所述连接巷道的延伸方向间隔布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驱动检修联络巷道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躲避硐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40米。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出一种驱动检修联络巷道结构,所述驱动检修联络巷道结构包括连接巷道,所述连接巷道连通副斜井和主斜井,所述连接巷道的延伸方向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大于等于30″且小于等于2°,所述连接巷道包括相连的过渡段和缓冲段,所述过渡段的延伸方向正交于所述缓冲段的延伸方向。本技术的驱动检修联络巷道结构坡度落差小,方便重型设备的运输。

技术研发人员:郭静,刘国强,王涛,张斌,刘小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神木县隆德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07
技术公布日:2024/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