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活动的油井用油管短接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705531发布日期:2024-04-23 11:29阅读: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活动的油井用油管短接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石油管路,尤其是一种可活动的油井用油管短接。


背景技术:

1、在石油开采的设备中,管路与管路之间通过油管短接进行配装的,这样才能将一根根油管进行拼接形成输送油管,由于在开采过程中,管路与管路之间存在一定的长度误差,甚至在开采的过程中因为温度等等原因,管路之间会有微小变形,如果管路之间为固定连接的方式,这些应力不能进行释放,就会导致管路的形变破损。

2、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可活动的油井用油管短接,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活动的油井用油管短接。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活动的油井用油管短接,包括固定管,固定管的前端有伸入到活动管内的延伸管,在固定管的外侧上有环形阵列的至少个下固定耳,在活动管的上有与下固定耳处于同一直线上的上固定耳,调节螺杆穿过上固定耳后旋入到下固定耳的螺孔内。

3、这种可活动的油井用油管短接,在使用的时候,活动管通过延伸管在固定管内进行前后移动,移动方式由调节螺杆进行调整,带动活动管进行位移。

4、进一步的,在活动管的下端内侧有多个内凹的限位槽,延伸管的外端有与限位槽匹配的限位块。

5、限位槽和限位块的配合,将活动管延伸管进行对接,起到定位导向的作用。

6、进一步的,限位槽和限位块的截面呈现为梯形状。

7、限位槽和限位块的结构形态,是配装后的活动管和延伸管不会轻易发生晃动,对安装定位也提供辅助。

8、进一步的,在延伸管与活动管上端的接触位置内凹的卡槽,卡槽内卡入密封圈。

9、通过延伸管与活动管内侧的安装的密封圈提供密封性。

10、进一步的,卡槽数量至少为两个。

11、多个卡槽内安装多个密封圈,确保密封效果。

12、进一步的,在调节螺杆上还旋入两个锁紧螺母,这两个锁紧螺母位于上固定耳的上下两侧。

13、调节螺杆带动活动管移动到位置之后,再通过两个锁紧螺母锁止在上固定耳的两侧,避免调节螺杆出现移动,导致对接效果收到影响。

14、进一步的,在固定管的外侧套有保护管,下固定耳位于保护管内,保护管的上端与活动管接触但不固定连接。

15、保护管为下固定耳提供保护,确保该装置使用稳定。

16、借由上述方案,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优点:这种可活动的油井用油管短接,通过调节螺杆带动活动管进行上下移动,满足两个管道之间的对接调整,避免因为多种原因导致的管路破损损坏的情况,满足油田管路生产需求。

17、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技术特征:

1.一种可活动的油井用油管短接,包括固定管(1),其特征在于:固定管(1)的前端有伸入到活动管(2)内的延伸管(3),在固定管(1)的外侧上有环形阵列的至少2个下固定耳(4),在活动管(2)的上有与下固定耳(4)处于同一直线上的上固定耳(5),调节螺杆(6)穿过上固定耳(5)后旋入到下固定耳(4)的螺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活动的油井用油管短接,其特征在于:在活动管(2)的下端内侧有多个内凹的限位槽(7),延伸管(3)的外端有与限位槽(7)匹配的限位块(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活动的油井用油管短接,其特征在于:限位槽(7)和限位块(8)的截面呈现为梯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活动的油井用油管短接,其特征在于:在延伸管(3)与活动管(2)上端的接触位置内凹的卡槽(9),卡槽(9)内卡入密封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活动的油井用油管短接,其特征在于:卡槽(9)数量至少为两个。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活动的油井用油管短接,其特征在于:在调节螺杆(6)上还旋入两个锁紧螺母(10),这两个锁紧螺母(10)位于上固定耳(5)的上下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活动的油井用油管短接,其特征在于:在固定管(1)的外侧套有保护管(11),下固定耳(4)位于保护管(11)内,保护管(11)的上端与活动管(2)接触但不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石油管路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可活动的油井用油管短接。一种可活动的油井用油管短接,包括固定管,固定管的前端有伸入到活动管内的延伸管,在固定管的外侧上有环形阵列的至少个下固定耳,在活动管的上有与下固定耳处于同一直线上的上固定耳,调节螺杆穿过上固定耳后旋入到下固定耳的螺孔内。这种可活动的油井用油管短接,通过调节螺杆带动活动管进行上下移动,满足两个管道之间的对接调整,避免因为多种原因导致的管路破损损坏的情况,满足油田管路生产需求。

技术研发人员:张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赛维斯石油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27
技术公布日:2024/4/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