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一种煤矿井下调节风窗及防逆流简易机械装置。
背景技术:
1、煤矿井下的防突出正反向风门作为主要通风设施,它的重要性直接关系到煤矿的安全生产,风门底部的防止风流逆转装置更是关系到面临灾害发生时有着重要作用。在煤矿行业领域内,如何将风门底部的防止风流逆转装置可靠、稳定,保障发生灾害时有闭锁功能,是煤矿通风行业内迫切解决的问题,更是列入《煤矿质量安全标准化》内必查项目,代表着通风设施领域内一个至关重要的方向。
2、目前采用的煤矿风门底部防止风流逆转装置多为半自动化、半机械化的级别,由于煤矿行业属于高危险行业,煤矿井下的各类设施日益需要自动化方向发展,多用设备少用人的理念成为主流概念。因此,采用全自动化的风门底部防止风流逆转的方法来提高安全生产作业,提高矿井大系统内灾害管控力度,是发展全自动风门底部防逆流设备及煤矿标准化创建的必然趋势,但煤矿井下的巷道存在较多临时性巷道,例如一八九〇煤矿三采区+1770m联络巷,该巷道仅需使用约35天,如安设自动化装置一定程度影响设施的施工进度、经济效益、劳动强度等多方面,因此,制作一款简易的调节风窗及防逆流装置可代替临时性风门的安装及使用,可以达到便捷、经济、安全等效果。
3、文献检索:(1)专利申请号cn201810470027.5公开了“跨胶带输送机防逆流装置的运输通道封闭装置”, 包括挡风墙和安装于挡风墙上的跨胶带输送机防逆流装置,采用为气缸控制,其公开装置整体设计理念采用矿井分压与电磁阀门控制相对详细,但未与矿井中的气体浓度检测仪器连锁控制。(2)专利申请号cn204783113u公开了一种“一种皮带输送机密闭风门防逆流装置”,该公开专利内容为密闭板一边衔接于风门,并且密闭板通过连接杠和活动球悬挂在支撑管上,在支撑管内有推杆,发生突出事故时圆球受力移动,造成挡板落下进行封闭空隙。该装置采用半机械化控制突出挡板。(3)专利申请号cn206439072u公开了一种“一种皮带输送机过风门防逆流装置”,该公开专利设置可以水平移动的e型密闭板,通过电动液压推杆实现上中下三个空隙同时进行封闭。但该装置促使密闭板与胶带输送机底部未进行严密接触,密闭版封闭效果欠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煤矿井下调节风窗及防逆流简易机械装置,在煤矿正常生产期间、发生灾害期间、遇到煤矿生产过程中的突发事故时能够自动关闭风门底部装置,使有毒有害气体不发生逆流。
2、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煤矿井下调节风窗及防逆流简易机械装置,包括1号、2号、3号三块铁板,三块铁板的厚度均为2-6mm,其中1号铁板为矩形,长1.3m、宽0.1m,固定在风门墙体上作为基座,1号铁板的两侧下端分别设置着一个可正向翻转180°的多转向合页,并通过两个多转向合页铰接着2号铁板,其长度为1.3m,宽度为0.5m,2号铁板下部具有下凸的弧形段,该弧形段的弧度为61°1'14",1号铁板和2号铁板背面两侧之间分别设置着一根钢丝弹簧,3号铁板两端设置有风门墙体卡槽,3号铁板的中部顶面具有下凹的弧形段,该弧形段的弧度为45°14'23",2号铁板和3号铁板之间留有胶带输送机空间。
3、具体实现功能如下:当过风门胶带输送机开启时,防逆流装置由于钢丝弹簧的作用处于打开状态,带式输送机运转正常,风流通过正常,带式输送机上部物料通过时不受影响。当煤矿井下发生灾害事故时,由高强度冲击波会发生气流逆转,此时机械防逆流装置会反向受力,钢丝弹簧承载力量不满足逆转装置的重力需求,此时合页装置后由原来约45度角度瞬间反向,此时如果无外力复位,那么机械弹簧装置无法恢复防逆流铁板,从而达到隔绝气流反向作用。截止目前该装置已投入使用380天,经使用前后对比,使用该装置前风门通过无效风量1900m3/min,使用该装置后风门通过风量为1500m3/min,经核算少于400m3/min风量,经现场实际计算如遇到风流反向发生时反向风量可减少至20m3/min以内,该装置适用于短期内联络巷风门使用且效果明显。
1.一种煤矿井下调节风窗及防逆流简易机械装置,包括1号、2号、3号三块铁板,其特征是:三块铁板的厚度均为2-6mm,其中1号铁板为矩形,长1.3m、宽0.1m,固定在风门墙体上作为基座, 1号铁板的两侧下端分别设置着一个可正向翻转180°的多转向合页,并通过两个多转向合页铰接着2号铁板,其长度为1.3m,宽度为0.5m,2号铁板下部具有下凸的弧形段,该弧形段的弧度为61°1'14",1号铁板和2号铁板背面两侧之间分别设置着一根钢丝弹簧,3号铁板两端设置有风门墙体卡槽,3号铁板的中部顶面具有下凹的弧形段,该弧形段的弧度为45°14'23",2号铁板和3号铁板之间留有胶带输送机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