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降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746937发布日期:2025-01-21 11:37阅读:13来源:国知局
自动降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隧道降尘,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降尘装置。


背景技术:

1、相关技术中指出,随着交通运输的快速发展,隧道作为重要的交通设施,其建设和运营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隧道内部粉尘污染问题尤为突出,不仅影响了隧道内的空气质量,还可能对隧道结构和设备造成损害。因此,开发一种有效的隧道降尘装置具有重要意义。

2、红层隧道作为一种常见的隧道类型,其地质条件特殊,岩石以红色砂岩、泥岩等红层岩石为主。在隧道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红层岩石的破碎和风化会产生大量粉尘,给隧道内部环境带来严重影响。同时,红层隧道往往伴随着渗水问题,渗水不仅增加了隧道内部的湿度,还可能导致一系列工程地质问题。

3、针对红层隧道粉尘污染问题,现有的降尘方法主要包括喷淋、覆盖、安装除尘器等。然而,这些方法存在诸多不足,降尘效果不尽如人意,尤其是大长隧道通风降尘成本高、效果差的问题。虽然国内也有相关的湿式降尘装置,但由于水的要求较高,耗能大,往往会造成资源的浪费问题。现有的众多除尘技术中发现存在以下缺陷:

4、1、传统的湿式降尘装置需要的水资源大多从隧道外获取,隧道渗出水多有浪费,降尘过程中形成资源浪费。

5、2、覆盖物虽然能够遮挡扬尘源,但使用受到施工条件和施工进度的限制,往往无法完全遮挡,效果不理想。

6、3、吸尘装置虽然可以收集扬尘颗粒,但操作复杂且能耗较高,对施工过程可能产生不利影响。

7、4、某些降尘器械需要培训专业人员进行设备管理和维护,增加了人力资源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在于提出一种自动降尘装置,所述自动降尘装置无需从隧道外获取水源,达到了绿色降尘的效果的同时,降低了隧道内的湿度。

2、根据本发明的自动降尘装置,用于红层区隧道内降尘,所述自动降尘装置包括:车架,所述车架内形成有储水腔;渗水收集单元,所述渗水收集单元设于所述车架上,所述渗水收集单元包括渗水收集组件和储水桶,所述渗水收集组件用于收集隧道内的渗水并且放置于所述储水桶中;渗水过滤单元,所述渗水过滤单元设于所述车架上,所述渗水过滤单元包括过滤组件和汲水管,所述储水腔与所述储水桶通过所述汲水管连通,所述过滤组件设于所述储水腔与所述储水桶之间,用于过滤所述储水桶中收集的渗水;雾化降尘单元,所述雾化降尘单元设于所述车架上,所述雾化降尘单元与所述储水腔连通,所述雾化降尘单元形成有喷雾口,所述喷雾口配置为喷出雾化水;监测单元,所述监测单元设于所述车架的顶部,用于监测粉尘浓度和粉尘的分布情况;运动单元,所述运动单元与所述车架可转动连接,用于移动所述自动降尘装置;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监测单元和所述运动单元电连接,并且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车架、所述渗水收集单元、所述渗水过滤单元和所述雾化降尘单元均电连接。

3、根据本发明的自动降尘装置,通过对隧道内渗出水的合理利用,无需从隧道外获取水源,达到了绿色降尘的效果的同时,降低了隧道内的湿度,避免了资源的浪费,并且自动降尘装置能够做到根据环境情况判断需要移动的位置和降尘效率,降低了降尘的难度,减少了人工成本。

4、在一些实施例中,自动降尘装置还包括:警示单元,所述警示单元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用于发出警示信号,所述警示单元包括:扬声器、警示灯和显示件,所述扬声器用于发出语音警示信号,所述警示灯用于发出灯光警示信号,所述显示件用于显示粉尘浓度和粉尘的分布情况以及所述储水腔内的水量信息。

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渗水收集单元包括: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包括固定杆和活动杆,所述固定杆的一端与所述车架相连,所述活动杆可相对于所述固定杆沿所述固定杆的长度方向移动;拉杆,所述拉杆沿所述伸缩杆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拉杆的一端与所述活动杆的一端相连;挤压件,所述挤压件连接于所述固定杆的另一端,所述挤压件形成有挤压槽;吸水件,所述吸水件设于所述拉杆的另一端且可位于所述挤压槽内。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过滤组件包括:滤网,所述滤网设于所述汲水管的至少一端;过滤器,所述过滤器设于所述车架上,所述汲水管的一端与所述过滤器相连并连通;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与所述过滤器相连并连通,用于排出渗水过滤后的杂质;电机,所述电机与所述过滤器相连,用于驱动所述储水桶中的渗水经过过滤器进入储水腔。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储水腔内设有水位检测器,所述水位检测器用于监测所述储水腔内的水位并发出警示信息,所述储水腔形成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可打开地形成于所述储水腔的侧壁的底部,所述排水口配置为所述储水腔内的水位到达警示值时打开。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雾化降尘单元包括:水泵,所述水泵设于所述车架的顶部;分流器,所述分流器通过所述水泵与所述储水腔连通;喷水管,所述喷水管包括至少一个,至少一个所述喷水管与所述分流器相连;雾化喷头,所述喷雾口形成于所述雾化喷头上,所述雾化喷头包括多个,多个所述雾化喷头设于所述喷水管上。

9、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所述雾化喷头均与所述喷水管之间的相对角度可调。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喷水管形成为柔性金属材质。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运动单元包括动力源和多个车轮,多个所述车轮可转动地设于所述车架上,所述动力源驱动所述车轮转动。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监测单元包括:光学粉尘浓度检测器,所述光学粉尘浓度检测器用于监测施工区域内的粉尘浓度和粉尘的分布情况。

13、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自动降尘装置(100),用于红层区隧道内降尘,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降尘装置(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警示单元(8),所述警示单元(8)与所述控制单元(6)电连接,用于发出警示信号,所述警示单元(8)包括:扬声器、警示灯和显示件,所述扬声器用于发出语音警示信号,所述警示灯用于发出灯光警示信号,所述显示件用于显示粉尘浓度和粉尘的分布情况以及所述储水腔(13)内的水量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降尘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水收集单元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降尘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降尘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腔(13)内设有水位检测器(14),所述水位检测器(14)用于监测所述储水腔(13)内的水位并发出警示信息,所述储水腔(13)形成有排水口(15),所述排水口(15)可打开地形成于所述储水腔(13)的侧壁的底部,所述排水口(15)配置为所述储水腔(13)内的水位到达警示值时打开。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降尘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降尘单元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降尘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雾化喷头(11)均与所述喷水管(12)之间的相对角度可调。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降尘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水管(12)形成为柔性金属材质。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动降尘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单元包括动力源和多个车轮(16),多个所述车轮(16)可转动地设于所述车架(23)上,所述动力源驱动所述车轮(16)转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动降尘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单元包括:光学粉尘浓度检测器(7),所述光学粉尘浓度检测器(7)用于监测施工区域内的粉尘浓度和粉尘的分布情况。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降尘装置,用于红层区隧道内降尘,所述自动降尘装置包括:渗水收集单元包括渗水收集组件和储水桶,渗水收集组件用于收集隧道内的渗水;渗水过滤单元包括过滤组件和汲水管,储水腔与储水桶通过汲水管连通,过滤组件用于过滤储水桶中收集的渗水;雾化降尘单元与储水腔连通,雾化降尘单元形成有喷雾口;监测单元用于监测粉尘浓度和粉尘的分布情况。根据本发明的自动降尘装置,通过对隧道内渗出水的合理利用,无需从隧道外获取水源,达到了绿色降尘的效果的同时,降低了隧道内的湿度,避免了资源的浪费,并且自动降尘装置能够做到根据环境情况判断需要移动的位置和降尘效率,降低了降尘的难度,减少了人工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高双涛,路龙飞,郭甲祥,闫肃,薛翊国,渠敬凯,傅康,王建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5/1/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