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冲击地压巷道的支护卸压结构

文档序号:40906321发布日期:2025-02-14 21:18阅读:70来源:国知局
一种冲击地压巷道的支护卸压结构

本技术涉及巷道支护,尤其涉及一种冲击地压巷道的支护卸压结构。


背景技术:

1、随着我国煤炭资源的逐步开发,煤炭资源的开采深度逐渐由浅部向深部发展,深部煤炭资源开采经常伴随着冲击地压、岩爆及煤与瓦斯突出等煤岩动力灾害,严重威胁着矿山的安全生产,但是目前常见巷道支护结构的结构较为简单,主要采用普通锚杆、u型钢、o型棚等支护方法,这些支护方法在冲击地压作用下极易发生整体失稳破坏,不能有效控制冲击地压巷道的变形破坏。

2、现有技术,专利号(cn202120023193.8)中提到了一种冲击地压巷道的支护卸压结构,包括:巷道、底梁、阻尼杆;巷道内的下方设置有底梁,且巷道与底梁通过固定板相连接;阻尼杆分别设置在底梁的左右两端,且阻尼杆与底梁之间铰接;顶梁设置在阻尼杆的中间,且顶梁与阻尼杆之间铰接;固定罩呈圆周排列的方式在顶梁的内侧设置有三处,且固定罩与顶梁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立柱设置底梁和位于装置中间固定罩的中间,且立柱分别与底梁和固定罩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通过在结构上的改进,具有结构坚固和卸压防护的优点,从而有效地解决了目前常见巷道支护结构中的问题和不足。

3、在现有技术中改变了传统巷道支护结构并额外增加了若干阻尼杆,由此将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巷道支护结构在冲击地压作用下极易发生整体失稳破坏,不能有效控制冲击地压巷道的变形破坏的问题,由于整体呈现的是不规则半圆体,在运输安装方面十分的不便,由此将遇到紧急情况下无法及时有效的进行安装防护,由此实用性不强。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冲击地压巷道的支护卸压结构,解决了由于整体呈现的是不规则半圆体,在运输安装方面十分的不便,由此将遇到紧急情况下无法及时有效的进行安装防护,由此实用性不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种冲击地压巷道的支护卸压结构,包括环体、支撑组件和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包括延伸块、滑动基座、轨道槽和锁定槽,所述支撑件与所述环体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环体的外表面,所述延伸块与所述环体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环体的下方,所述滑动基座与所述延伸块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延伸块的一侧,且所述滑动基座设置在所述支撑件的下方,所述轨道槽与所述滑动基座轨道连接,并位于所述滑动基座的内部,所述锁定槽与所述延伸块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延伸块的内部。

3、其中,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支撑架、释压板和辅助板,所述支撑架与所述环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环体的外表面中央,所述释压板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架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支撑架的一侧,所述辅助板的一侧与所述释压板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释压板远离所述支撑架的一端,所述辅助板的上端与所述环体滑动连接,并位于所述环体的外表面。

4、其中,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伸缩柱和支撑板,所述伸缩柱的一端与所述辅助板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辅助板的下方,所述伸缩柱的另一端与所述滑动基座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滑动基座的上方,所述支撑板与所述支撑架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支撑架的下方。

5、其中,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延伸柱、核心块和伸缩座,所述延伸柱与所述支撑板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支撑板的下方,所述核心块与所述延伸柱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延伸柱的下方,所述伸缩座的上端与所述核心块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核心块的下方,所述伸缩座的下端与所述滑动基座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滑动基座的上方。

6、其中,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拆卸板、防侧翻柱和辅助柱,所述拆卸板与所述核心块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核心块的一侧,所述防侧翻柱与所述拆卸板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拆卸板远离所述核心块的一侧,所述辅助柱的一端与所述核心块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核心块的一侧,且所述辅助柱与所述拆卸板呈垂直设置,所述辅助柱的另一端与所述滑动基座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滑动基座的上方。

7、其中,所述冲击地压巷道的支护卸压结构还包括标识组件,所述标识组件包括标号板、安装槽和标识板,所述标号板与所述支撑板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支撑板的一侧,所述安装槽与所述标号板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标号板的中央内部,所述标识板与所述标号板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标号板的内部,且所述标识板设置在所述安装槽的内部。

8、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冲击地压巷道的支护卸压结构,包括环体、支撑组件和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包括延伸块、滑动基座、轨道槽和锁定槽,所述支撑件与所述环体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环体的外表面,所述延伸块与所述环体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环体的下方,所述滑动基座与所述延伸块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延伸块的一侧,且所述滑动基座设置在所述支撑件的下方,所述轨道槽与所述滑动基座轨道连接,并位于所述滑动基座的内部,所述锁定槽与所述延伸块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延伸块的内部,由于将原有的支撑基座替换为滑动基座,由此将在保留原有有益效果的同时将提升了整体的移动能力,有效的解决了由于整体呈现的是不规则半圆体,在运输安装方面十分的不便,由此将遇到紧急情况下无法及时有效的进行安装防护,由此实用性不强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冲击地压巷道的支护卸压结构,包括环体和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与所述环体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环体的外表面,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包括延伸块、滑动基座、轨道槽和锁定槽,所述延伸块与所述环体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环体的下方,所述滑动基座与所述延伸块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延伸块的一侧,且所述滑动基座设置在所述支撑组件的下方,所述轨道槽与所述滑动基座轨道连接,并位于所述滑动基座的内部,所述锁定槽与所述延伸块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延伸块的内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地压巷道的支护卸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支撑架、释压板和辅助板,所述支撑架与所述环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环体的外表面中央,所述释压板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架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支撑架的一侧,所述辅助板的一侧与所述释压板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释压板远离所述支撑架的一端,所述辅助板的上端与所述环体滑动连接,并位于所述环体的外表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冲击地压巷道的支护卸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伸缩柱和支撑板,所述伸缩柱的一端与所述辅助板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辅助板的下方,所述伸缩柱的另一端与所述滑动基座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滑动基座的上方,所述支撑板与所述支撑架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支撑架的下方。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冲击地压巷道的支护卸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延伸柱、核心块和伸缩座,所述延伸柱与所述支撑板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支撑板的下方,所述核心块与所述延伸柱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延伸柱的下方,所述伸缩座的上端与所述核心块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核心块的下方,所述伸缩座的下端与所述滑动基座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滑动基座的上方。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冲击地压巷道的支护卸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拆卸板、防侧翻柱和辅助柱,所述拆卸板与所述核心块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核心块的一侧,所述防侧翻柱与所述拆卸板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拆卸板远离所述核心块的一侧,所述辅助柱的一端与所述核心块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核心块的一侧,且所述辅助柱与所述拆卸板呈垂直设置,所述辅助柱的另一端与所述滑动基座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滑动基座的上方。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冲击地压巷道的支护卸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地压巷道的支护卸压结构还包括标识组件,所述标识组件包括标号板、安装槽和标识板,所述标号板与所述支撑板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支撑板的一侧,所述安装槽与所述标号板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标号板的中央内部,所述标识板与所述标号板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标号板的内部,且所述标识板设置在所述安装槽的内部。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巷道支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冲击地压巷道的支护卸压结构,包括环体、支撑组件和移动组件,移动组件包括延伸块、滑动基座、轨道槽和锁定槽,支撑件与环体拆卸连接,延伸块与环体拆卸连接,滑动基座与延伸块拆卸连接,且滑动基座设置在支撑件的下方,轨道槽与滑动基座轨道连接,锁定槽与延伸块拆卸连接,并位于延伸块的内部,通过将原有的支撑基座替换为滑动基座,由此将在保留原有有益效果的同时将提升了整体的移动能力,有效的解决了由于整体呈现的是不规则半圆体,在运输安装方面十分的不便,由此将遇到紧急情况下无法及时有效的进行安装防护,由此实用性不强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冯淦,王桂峰,孙伯乐,谢红强,胡耀青,刘怀忠,王旭,刘建锋,何永义,孙正兴,朱德福,孟涛,赵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40618
技术公布日:2025/2/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