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属于隧道施工领域,具体涉及隧道明洞衬砌钢筋骨架的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1、隧道明洞是指以明挖法或在露天修建的隧道,其洞顶及拱背可有回填土石遮盖,也可没有回填土石遮盖。下穿公路、铁路、建筑物、防雪棚、遮阳棚洞等以掘开地表土修建隧道结构以后再在上面回填或修建其它建筑物的隧道都可以称为明洞。
2、在隧道明洞施工中,需要在地面施作仰拱,浇筑混凝土形成仰拱底板,在仰拱底板的基础上,搭设衬砌钢筋骨架,以台车为内模,在衬砌钢筋骨架外表面铺设外模,通过台车向衬砌钢筋骨架浇筑混凝土,从而形成衬砌。其中,衬砌钢筋骨架由纵向主筋、环向主筋、限位钢筋和拉结钢筋组成,限位钢筋位于纵向主筋和环向主筋之间定位间距,拉结钢筋环间交错布置在纵向主筋和环向主筋之间。
3、随着隧道交通量的增大,断面尺寸也比以往更大,各类项目中也随之出现了很多大跨度、扁平状隧道明洞结构。传统的明洞钢筋施工方法无法克服大跨度拱形钢筋骨架失稳和垮塌的问题,且存在局部钢筋保护层厚度不足,影响结构耐久性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隧道明洞大跨度拱形钢筋骨架失稳、垮塌等问题,提供一种能对大断面扁平隧道明洞衬砌钢筋骨架进行有效吊拉定位,防止其变形倾覆,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的隧道明洞衬砌钢筋骨架加固结构。
2、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隧道明洞衬砌钢筋骨架加固结构,包括棚架和衬砌钢筋骨架,棚架与地面之间设有多根立柱,棚架位于衬砌钢筋骨架正上方,棚架与衬砌钢筋骨架之间设有多根吊杆,吊杆两端分别固定在棚架和衬砌钢筋骨架的纵向主筋上,吊杆吊拉衬砌钢筋骨架。
3、可选地,所述棚架由多个桁架组成,桁架之间设有多根连接杆ⅰ。
4、可选地,所述棚架与隧道边仰坡固定连接,立柱之间设有多根连接杆ⅱ,立柱与边坡或地面之间设有多根连接杆ⅲ,立柱与棚架之间设有三角腋撑。
5、可选地,所述吊杆之间横向间距为1.2-1.6m,纵向间距为2.8-3.2m,棚架与衬砌钢筋骨架的最小间距为1.2-1.5m。
6、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式及原理:在使用时,先搭设棚架,并将棚架与隧道边仰坡进行有效的连接,接着在棚架下方搭设衬砌钢筋骨架,在搭设衬砌钢筋骨架过程中,将衬砌钢筋骨架的纵向主筋通过吊杆与棚架连接,衬砌钢筋骨架搭设完成后,用台车作为内模,在衬砌钢筋骨架外表面安装外模,通过台车向衬砌钢筋骨架内浇筑混凝土,等待混凝土凝固后,拆除内外模板,接着割除吊杆,打磨混凝土表面,并作防锈处理,最后拆除棚架;
7、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于,采用棚架与立柱构建支撑体系,通过吊杆将衬砌钢筋骨架与棚架连接,使衬砌钢筋骨架所受的力由棚架承载,由于棚架与立柱构成了稳固的支撑体系,因此能有效提高衬砌钢筋骨架的稳定性;另外,棚架的吊杆与衬砌钢筋骨架的纵向主筋固定连接,能对衬砌钢筋骨架的纵向主筋进行吊拉定位,防止其向下挠性变形,由于砌钢筋骨架的环向主筋通过拉结钢筋和限位钢筋与纵向主筋连接,故也能防止环向主筋向下挠性变形,进而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
8、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至少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能对大断面扁平隧道明洞衬砌钢筋骨架进行有效的吊拉定位,防止其变形倾覆,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
1.隧道明洞衬砌钢筋骨架加固结构,包括棚架(1)和衬砌钢筋骨架(2),其特征在于:棚架与地面之间设有多根立柱(3),棚架位于衬砌钢筋骨架正上方,棚架与衬砌钢筋骨架之间设有多根吊杆(4),吊杆吊拉衬砌钢筋骨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明洞衬砌钢筋骨架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棚架由多个桁架(11)组成,桁架之间设有多根连接杆ⅰ(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明洞衬砌钢筋骨架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棚架与隧道边仰坡固定连接,立柱之间设有多根连接杆ⅱ(5),立柱与边坡或地面之间设有多根连接杆ⅲ(6),立柱与棚架之间设有三角腋撑(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明洞衬砌钢筋骨架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吊杆之间横向间距为1.2-1.6m,纵向间距为2.8-3.2m,棚架与衬砌钢筋骨架的最小间距为1.2-1.5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