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内置式泵房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591529发布日期:2025-04-11 17:41阅读:3来源:国知局
隧道内置式泵房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隧道,涉及一种隧道内置式泵房系统。


背景技术:

1、城市轨道交通的地下隧道部分需要配置泵房,在道床的下方设置有集水坑,集水坑内的水能够用于防火,也可能够将道床上或隧道内多余的水进行汇聚及收集。如中国公开文件cn107100670a公开了一种盾构隧道内置式泵房结构,该泵房结构公开了集水坑及道床上的排水系统。

2、当集水坑的开口处于开放状态时,则隧道内的将一些杂物容易落入到集水坑内,影响泵房系统的正常运行。当集水坑的开口覆盖盖板后,虽然可以将集水坑封闭避免异物落入。然而,当地铁机车高速运行时,地铁机车在集水坑上方产生震动气流,盖板受震动气流影响易松动,甚至盖板可能脱离集水坑并冲击到地铁机车,存在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因此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隧道内置式泵房系统。

2、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隧道内置式泵房系统,隧道的壁面采用盾构管片搭建,隧道的下部设置有道床及自所述道床下凹形成的集水坑,所述集水坑沿所述隧道的轴向延伸,所述集水坑内安装有至少一台抽水装置,隧道内置式泵房系统还包括盖设于所述集水坑开口处的多组盖板组件,所述盖板组件设置有间隔分布的多个排气孔,多个所述排气孔连通所述集水坑的坑内空间和所述道床的上方空间。

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盖板组件包括坑盖板和锁定连接所述坑盖板的锁定组件,所述锁定组件固定于所述道床,所述排气孔贯穿所述坑盖板。

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排气孔呈网孔状分布于所述坑盖板,所述排气孔为长孔、矩形孔、圆孔中的一种或多种。

5、在一实施例中,至少部分所述坑盖板插入所述集水坑。

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坑盖板包括网板部及位于所述网板部相对两侧的装配部,所述装配部设有贯穿的多个装配孔,所述锁定组件通过所述装配孔将所述坑盖板锁固至所述道床,所述网板部设置网格状分布的排气孔,所述网板部的端部超出所述装配部并插入所述集水坑。

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集水坑的底部凸出设置有至少一个安装泵台,每一台所述抽水装置安装于对应的安装泵台,所述抽水装置的进水口延伸至所述集水坑的底部。

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泵台内安装有两台及以上抽水装置,所述隧道内置式泵房系统还包括水位监测组件,所述水位监测组件用于监测所述集水坑内的水位,所述隧道内置式泵房系统基于所述水位监测组件的水位监测信号控制其中一台抽水装置独立排水;或者,所述隧道内置式泵房系统基于所述水位监测组件的水位监测信号控制两台抽水装置同时排水。

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抽水装置包括抽水机构和粉碎机构,所述粉碎机构与集水坑的底部连通,所述粉碎机构设置有旋转的粉碎刀,所述抽水机构与所述粉碎机构的腔室连通。

1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盾构管片局部凹陷形成深水坑,所述抽水装置安装于所述深水坑。

1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抽水装置所对应安装的盾构管片采用钢管片或混凝土管片,所述盾构管片表面及结合处涂覆有防水材料。

12、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多组盖板组件沿集水坑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设置,以构成多块连接定位,铺设灵活且可根据集水坑周边高度变化调节。盖板组件设置排气孔,以连通坑内空间和上方空间,从而保持气压一致。盖板组件在地铁机车高速运行受震动气流的影响小,与道床连接稳定性高。

13、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实用新型。



技术特征:

1.一种隧道内置式泵房系统,隧道的壁面采用盾构管片搭建,隧道的下部设置有道床及自所述道床下凹形成的集水坑,所述集水坑沿所述隧道的轴向延伸,所述集水坑内安装有至少一台抽水装置,其特征在于,隧道内置式泵房系统还包括盖设于所述集水坑开口处的多组盖板组件,所述盖板组件设置有间隔分布的多个排气孔,多个所述排气孔连通所述集水坑的坑内空间和所述道床的上方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内置式泵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组件包括坑盖板和锁定连接所述坑盖板的锁定组件,所述锁定组件固定于所述道床,所述排气孔贯穿所述坑盖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隧道内置式泵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孔呈网孔状分布于所述坑盖板,所述排气孔为长孔、矩形孔、圆孔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隧道内置式泵房系统,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所述坑盖板插入所述集水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隧道内置式泵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坑盖板包括网板部及位于所述网板部相对两侧的装配部,所述装配部设有贯穿的多个装配孔,所述锁定组件通过所述装配孔将所述坑盖板锁固至所述道床,所述网板部设置网格状分布的排气孔,所述网板部的端部超出所述装配部并插入所述集水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内置式泵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坑的底部凸出设置有至少一个安装泵台,每一台所述抽水装置安装于对应的安装泵台,所述抽水装置的进水口延伸至所述集水坑的底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隧道内置式泵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泵台内安装有两台及以上抽水装置,所述隧道内置式泵房系统还包括水位监测组件,所述水位监测组件用于监测所述集水坑内的水位,所述隧道内置式泵房系统基于所述水位监测组件的水位监测信号控制其中一台抽水装置独立排水;或者,所述隧道内置式泵房系统基于所述水位监测组件的水位监测信号控制两台抽水装置同时排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隧道内置式泵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水装置包括抽水机构和粉碎机构,所述粉碎机构与集水坑的底部连通,所述粉碎机构设置有旋转的粉碎刀,所述抽水机构与所述粉碎机构的腔室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隧道内置式泵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盾构管片局部凹陷形成深水坑,所述抽水装置安装于所述深水坑。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隧道内置式泵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水装置所对应安装的盾构管片采用钢管片或混凝土管片,所述盾构管片表面及结合处涂覆有防水材料。


技术总结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隧道内置式泵房系统,隧道的壁面采用盾构管片搭建,隧道的下部设置有道床及自所述道床下凹形成的集水坑,所述集水坑沿所述隧道的轴向延伸,所述集水坑内安装有至少一台抽水装置。隧道内置式泵房系统还包括盖设于所述集水坑开口处的多组盖板组件,所述盖板组件设置有间隔分布的多个排气孔,多个所述排气孔连通所述集水坑的坑内空间和所述道床的上方空间。盖板组件设置排气孔,以连通坑内空间和上方空间,从而保持气压一致。盖板组件在地铁机车高速运行受震动气流的影响小,与道床连接稳定性高。

技术研发人员:朱瑶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用躬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906
技术公布日:2025/4/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