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定量识别中高渗透油田优势渗流通道的方法

文档序号:41118345发布日期:2025-03-04 16:45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一种定量识别中高渗透油田优势渗流通道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油田开发,尤其涉及一种定量识别中高渗透油田优势渗流通道的方法。


背景技术:

1、在油藏进入水驱开采时,由于储层各部分的渗透率大小不同,注入水会优先流向渗流阻力较小的高渗透层,并通过长时间注水对储层的冲刷、浸泡,造成储层骨架中的岩石颗粒发生掉落和运移,在水动力的作用下,高渗透层的岩石骨架结构发生变化,使整个储层的参数随之发生改变。由于储层参数的变化,会导致渗流的差异性,长期以此,差异越来越大,大部分流体只会流向渗流阻力较小的主通道,水驱开采效果逐渐降低,由此形成优势渗流通道。

2、优势渗流通道,也称大孔道、窜流通道、高渗条带。优势渗流通道可以导致无效循环,同时,优势流场、井间连通性也能显示优势渗流通道发育情况,研究表明岩心的颗粒分散、运移是优势渗流通道形成的主要原因,优势渗流通道主要有以下特征,粘土矿物和泥质含量降低;润湿性亲水、相渗曲线变化长期的水驱冲刷导致储层岩石的润湿性及相渗发生了变化;含油饱和度低、接近残余油饱和度;流量大、累计过水倍数大;原油粘度增大,原油的粘度及相对密度在开发过程中随注入水注入量的增加逐渐增大。目前我国大多数油田已进入高含水期,油水井间的优势渗流通道普遍发育,严重制约了油田采收率的提高。如何有效识别中高渗透油田优势渗流通道是仍需解决的问题。

3、因此,提出一种定量识别中高渗透油田优势渗流通道的方法,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困难,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定量识别中高渗透油田优势渗流通道的方法,有效提高了中高渗透油田优势渗流通道的识别效果,易于操作和推广,能够为油田后期深度调驱或井网调整提供理论依据。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定量识别中高渗透油田优势渗流通道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获取待识别区域历史井网调整资料确定注采井网,并确定注采井网中油井产水量,确定优势渗流通道划分标准;

5、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建立定量识别模型;

6、基于集合卡尔曼滤波同化方法对所建立的定量识别模型和确定的优势渗流通道划分标准进行验证,实现了优势渗流通道的定量识别。

7、上述的方法,可选的,对注水井和采油井进行统计,确定注采井网,选取初始渗透率与洗油效率两个指标确定优势渗流通道划分标准。

8、上述的方法,可选的,初始渗透率指标确定的具体内容为:

9、初始渗透率越大,在井网均匀的条件下,过水倍数越大,当渗透率变化倍数为2.8时,取对应值x为优势渗流通道的初始渗透率指标;

10、洗油效率指标确定的具体内容为:

11、统计所有网格的初始含油饱和度、目前含油饱和度、原始渗透率、当前渗透率;

12、划分饱和度区间,然后将所有网格根据饱和度区间归类,每个饱和度区间是一类,一个饱和度区间的渗透率值是此饱和度区间所有网格渗透率的平均值;

13、计算每个饱和度区间的网格的平均渗透率变化倍数,将饱和度区间转换成网格洗油效率区间,含油饱和度统计是在一定区间,取含油饱和度区间的中间值代替区间,取优势渗流通道的含有饱和度接近甚至低于残余油饱和度时的值y为优势渗流通道的洗油效率指标。

14、上述的方法,可选的,当洗油效率≥y,初始渗透率≥x时,综合判别系数为1,否则为0;当综合判别系数为1时,网格为优势渗流通道,当综合判别系数为0时,则网格不为优势渗流通道。

15、上述的方法,可选的,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建立定量识别模型的具体内容为:

16、获取第一影响因素和第二影响因素,得到影响因素参数集;

17、基于变异系数法确定影响因素参数集权重,得到第一权重值hj和第二权重值hd;

18、基于最小-最大标准化方法对影响因素参数集进行标准化;

19、将第一权重值和第二权重值相乘然后相加,即优势渗流通道第一综合评判指数sj,同样方法求得第二综合评判指数sd,将第一综合评判指数与第二综合评判指数与各自的权重相乘并相加,得到综合评判指数r,如下式:

20、r=sjhj+sdhd。

21、上述的方法,可选的,第一影响因素包括渗透率、孔隙度、单位厚度累积注水量、渗透率级差、渗透率变异系数、渗透率突进系数、注采井间导液量、渗透率变化值、含水饱和度变化值、注水效率;

22、第二影响因素包括含水率、日产液量、采液强度、单位厚度累积产液量、储层有效厚度。

23、上述的方法,可选的,基于集合卡尔曼滤波同化方法对所建立的定量识别模型和确定的优势渗流通道划分标准进行验证,实现了优势渗流通道的定量识别的具体内容为:

24、引入集合卡尔曼滤波同化方法,并借助matlab进行未知参数的历史拟合求解,集合卡尔曼滤波同化方法分为两个步骤,预测步骤和更新步骤;其中,

25、基于已建立的定量识别模型进行定量识别模型参数更新;在更新步骤中,在基于预测结果与实际观测数值的基础上对定量识别模型参量进行修正,通过对比定量识别模型结果值与实际值的差异,从而对定量识别模型和确定的优势渗流通道划分标准进行验证,实现了优势渗流通道的定量识别。

26、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定量识别中高渗透油田优势渗流通道的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7、(1)本发明获取待识别区域历史井网调整资料确定注采井网,并确定注采井网中油井产水量,确定优势渗流通道划分标准;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建立定量识别模型;基于集合卡尔曼滤波同化方法对所建立的定量识别模型和确定的优势渗流通道划分标准进行验证,实现了优势渗流通道的定量识别。

28、(2)本发明有效提高了中高渗透油田优势渗流通道的识别效果,易于操作和推广,能够为油田后期深度调驱或井网调整提供理论依据。



技术特征:

1.一种定量识别中高渗透油田优势渗流通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量识别中高渗透油田优势渗流通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定量识别中高渗透油田优势渗流通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定量识别中高渗透油田优势渗流通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量识别中高渗透油田优势渗流通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定量识别中高渗透油田优势渗流通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量识别中高渗透油田优势渗流通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定量识别中高渗透油田优势渗流通道的方法,涉及油田开发技术领域。包括:获取待识别区域历史井网调整资料确定注采井网,并确定注采井网中油井产水量,确定优势渗流通道划分标准;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建立定量识别模型;基于集合卡尔曼滤波同化方法对所建立的定量识别模型和确定的优势渗流通道划分标准进行验证,实现了优势渗流通道的定量识别。本发明有效提高了中高渗透油田优势渗流通道的识别效果,易于操作和推广,能够为油田后期深度调驱或井网调整提供理论依据。

技术研发人员:闫坤,张桐,韩培慧,曹伟佳,谢坤,曹瑞波,孟令东,李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北石油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5/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