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一可调换角齿的角保护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81672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一可调换角齿的角保护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涉及用于一角保护系统的一可调角齿,更具体地涉及可调换角齿的结构以及与安装其上器械的关系。
为了保护诸如装载机料斗之类器械的角,过去人们已采用了各种不同的角保护系统。这些角保护系统通常含一可调换角齿,它应经受正常工作时相当大的工作压力。所述可调换角齿可以为单齿型,也即与地面接触的部分和与器械固定的部分为一体和整体的,或者它可以为这样的形式,即一适配器与器械固定而一可调换尖端与适配器导引端固定并用来与地面接触。大多此类设计通过一个或多个螺栓与器械可拆卸地固定,同时具有安装在可调换角齿上的载荷传递凸缘,这样能将力传递到所述的器械。理想的是要具有一种设计简单而又确保力保护从导引端尖端传输至器械的良好条件。同时也要求可调换角齿与器械牢固的固定相连而在工作中不会移动。在过去一些设计中可以发现,由于形成器械角的零件是彼此焊接的,所以在器械底部与用来把角齿固定到器械的孔之间难以保持合理的公差。因而,在这种设计中比较有利的方式是,在可调换角齿上,不存在直接将载荷传递到坚硬的切割边缘底部的区域。
一些已有设计具有的另一问题是,为了将载荷有效地从尖端导引侧传输到器械,所述的可调换角齿变得十分复杂且用普通的锻造加工制造困难很大。V.A.斯对普(V.A.Stepe)1977年2月15日发表的第4,007,550号美国专利,G.R.荷莱特(G.R.Klett)1978年2日7日发表的第4,071,967号美国专利,以及G.R.荷莱特和J.A.茜因斯(J.A.Thies)1980年1月8日发表的第4,182,057号美国专利,均转让给有关发明的受让者,这些发明已提出了可调换角齿,它提供载荷从导引侧尖端传递到器械的装置同时进一步提供将适配器可拆卸地与器械固定的装置。虽然,它们均有现有存在的问题。更具体地说,每个角适配器都具有一外侧垂直部分和一内夹板,所述内夹板与器械角的一部分夹层相互配合同时必须通过一螺栓或其他连接装置来固定。其结果是,装配期间需要用螺栓来紧固,以试图保证元件不会相对于器械角移动。由于一种两夹板的设计在上述提及专利中的应用,因松动的公差而需要提供在夹板间足够大的公差间隙,以使在极坏的公差条件下角齿与器械角相贴配。具有所需间隙的双夹板设计在夹板侧与插在当中的器械角之间留有一个间隙。为了在角齿和器械角之间提供一紧密的连接,所述的间隙必须通过加固装置(螺栓)达到紧密的贴合。为了紧密连接一般需多次的扭力,它部分地或全部地用以闭拢所述的间隙,而结果是一个“松”连接。其结果是,在正常工作条件下,角齿很容易相对于器械齿移动,从而要求螺栓吸收所有附加的载荷而不是通过螺栓和接合连接共同承担所述附加的载荷。这样造成的“松”连接在载荷传递凸缘中产生磨损,同时产生一朝向内夹板的杠杆作用而使夹板损坏。在连接似乎是紧密而实际上由于采用大量的用来闭合间隙的紧固力矩致使并不紧密配合的情况下,工作中作用于螺栓上的附加拉力可导致螺栓的伸长或受压,从而更加引起一“松”的连接。另外,因这些设计的构造不允许用产生更坚固元件的锻造加工进行生产,所以通常必须用一铸造加工进行生产。
V.A.斯对普1976年7月6日发表的第3,967,398号美国专利,已转让给该发明受让方,图示了一种可调角齿,它通过仅仅可调角齿的一侧部分与器械的角部分用螺栓固定,但存在的问题是这种设计结构事实上无法通过通常的锻造加工方法进行生产。此外,这种设计之载荷的传递特性主要利用所述的螺栓而不具有附加的载荷传递装置以承受螺栓上的张力或剪切力。
V.A.斯对普1977年9月13日发表的第4,047,312号美国专利,已转让给该发明受让方,图示了一种在器械一侧同时也在器械底部用螺栓固定的设计。这种设计同样证实了制造方面的诸多困难,且在容器角的组成物彼此焊接时产生容器角配对的许多问题。当容器角组成物焊接在一起时保持容器角的公差困难就更大。
本发明直接克服上述实施中的一个或多个问题。
从本发明的一方面而言,提供一可调换角齿组件且适宜应用在具有通常纵向向前的工作运动方向的器械上,还有一垂直侧壁构件和一与所述垂直侧诠辜嗔囊缓嵯蚍胖玫那懈畋咴怠K隹傻骰唤浅葑榧皇室擞米髌餍档恼骞辜囊唤遣糠郑渲辽僖徊糠滞ǔT谄餍荡怪辈啾诠辜洗怪倍ㄏ颉K鼋遣糠志哂幸坏家咴担挥诘家咴瞪系牡谝缓偷诙睾纱萃乖担约捌渲卸ǔ龅牡谝缓偷诙住K鲎榧购幸唤浅荩媒浅萦幸挥美从牍ぷ魑锝岷系囊坏家瞬糠郑鸵挥胨龅家瞬糠终辶拥摹⒉⑹视谟虢遣糠挚刹鹦读拥奈捕瞬糠帧K鑫捕瞬糠志哂幸坏锥瞬糠郑挥氲撞恳徊嘞嗔牡ゴ怪辈嗝娌糠郑约捌渖嫌虢遣糠值谝弧⒌诙鬃芭涫倍宰嫉牡谝弧⒌诙祝氲撞肯嗔囊幌蚯安糠趾痛怪辈嗝娌糠种涠ㄓ幸豢涨唬目诔衫肟龅家瞬糠趾痛怪辈嗝娌糠值姆较颍褂卸ㄔ谒鱿蚯安糠稚喜⒎直鹩虢遣糠稚系牡谝弧⒌诙睾纱萃乖底芭涑啥缘摹⒑械谝缓偷诙睾纱荼砻娴囊辉睾纱莶糠帧 就本发明另一方面来说,提供了一角齿,它适于器械上的使用,所述角齿含一用来与工作物结合的导引端部分,以及装配时适用于把角齿连接到器械上同时与所述导引端部分相连的一尾端部分。所述尾端部分也具有一底部,与底部一侧相连的一单垂直侧面部分,该部分中具有第一和第二孔,还有一与所述底部相连的向前部分和垂直侧面部分之间确定的一空腔,空腔朝离开所述导引端部分和垂直侧面部分的方向开口。所述前向部分上确定一载荷传递部分并且一面的伸展通过所述单垂直侧面部分上的第一和第二孔中心,也经过前向部分上的载荷传递部分。
在可调换角齿组件和器械之间仍保持着一有效的载荷传递关系的同时可调换角齿组件和器械间保持一紧密配合的问题通过本发明得到解决,这是因为本发明用两个螺栓将角齿的单垂直侧面部分与器械的垂直侧面构件固定,而不需要将两块侧面的夹板夹在所述垂直侧壁构件之间。所述可调换角齿组件在角齿上以及在垂直侧壁构件上提供的载荷传递表面成这样的关系,即来自角齿导引侧缘的力传入器械而使所述螺栓不经受不必要的张应力或剪切应力。此外,由于角齿与器械成紧态的固定,所以没有朝向所述垂直侧壁构件载荷传递凸缘的角齿的、反复的“锤击”,否则的话通常会导致所述垂直侧壁构件载荷传递凸缘的变形。


图1为一等角图,它表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含有的一角齿组件和一工作器械的一部分;
图2为图1一部分的一侧视图,它进一步表示了部分角齿组件相对于器械的关系;
图3为图1和图2所示组件的顶视图,它表示角齿组件和所述器械间的关系;
图4为一等角图,它表示了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含有的一角齿组件;
图5为一等角图,它表示了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含有的一器械上的角齿组件。
参照附图1至图3,一可替换的角齿组件10被用于一器械12上,所述器械12仅作部分图示,它具有一通常纵向向前的工作位移方向。所述器械12具有垂直侧壁构件14和一与所述垂直侧壁构件14相连的一横向切割边16。
角齿组件10含一角部分18和一角齿20。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角部分18是器械12垂直侧壁构件14的一整体构件,并通过焊接固定。但所述角部分18和垂直侧壁构件14可认为是一体,而角部分18最好是一个分离构件焊接在所述垂直侧壁元什14上。如图1和图2所示可清楚地看到,角部分18通常成垂直方向在器械12的垂直侧壁元件上。所述角部分18具有一导轨面22,第一和第二孔24、26限定其中,同时第一和第二载荷传递凸缘28、30被限定在所述导轨面22上。如图2所示,在所述载荷传递凸缘28、30的交界处形成一锐角。
所述角齿20,含如图1所示的一连接器32,一可调尖端部34,以及一定位组件36。所述角齿20具有一导引端部分38,用以接合工作物,它如图1所示含所述可替换尖端部34和所述适配器32的一鼻端部分40。角齿20还具有一尾端部分42,它与引导端部分38的至少一部分整体形成同时它适用于与角部分18可分离连结。
所述尾端部分42具有一底部44,一与底部一侧相连的单垂直侧面部分46,和一向前部分48,该向前部分与所述底部44和所述垂直侧面部分46相连。空腔50是由底部44,向前部分48,垂直侧面部分46以及开口所围成的区域,所述开口的方向为离开所述引导端部分38和垂直侧面部分46的方向。第一和第二孔52,54定位在所述单垂直侧面部分上。所述尾端部分42也具有限定在所述向前部分48上的一载荷传递部分56。所述载荷传递部分56具有第一和第二载荷传递表面58,60,它们分别与固定在所述垂直侧壁构件14角部分18的第一和第二载荷传递凸缘28、30配对。如图2所示,在所述载荷传递表面58、60结合处形成一锐角“A”,它的尺寸大小与所述载荷传递凸缘28、30结合处所形成的锐角相等。
如图2所示,所述载荷传递部分56与所述角齿20的底部44隔开,这样在装配时所述底部44用不着与所述器械12的任何部分固定定位。一平面62经过所述单垂直侧面部分46上的所述第一和第二孔52、54中心,它同时经过所述载荷传递部分56和所述导引端部分38。
参照图4,图4所示的角齿20不同于图1至图3所示的角齿20之处仅仅在于角齿为一“单齿”(unitooth)设计。在这一结构中,导引端部分38为一体设计而不同于图1至图3图示的那样具有可调换尖端34和鼻端部分40。图4所示角齿20的尾端部分42的其他所有特点均与上述实施的图1-3所示角齿20特点相同。
参照图5,它图示了角齿组件10的一替代实施例。在此实施例中,相似的元件用相同标号表示而修正的元件用标号上附加撇号表示。图5所示的一角部分18′成L形,它含与角部分18′成整体的一底部64。观察图1中的角部分18和图5中的角部分18′,二者间仅有的区别在于图5中的角部分18′为一整体的L形构件,它没有成“L”的焊接缝,而图1中的角部分18在其底部与切割边16焊接。
图5的角齿20′为单齿构造,但如图1所示那样成带一可调换尖端的两体设计可认为并非偏离本发明的实质。角齿20′一般与图4所示角齿20相同,只是图5的单齿20′同时具有一附加的载荷传递表面66。所述附加的载荷传递表面66由空腔50中的底部分44确定,并使载荷适合与角部分18′底部的支承接触。所述附加的载荷传递表面66由一平面68在空腔50内相对于载荷传递部分56定位,平面68垂直于底部44并至少贯穿载荷传递部分56和附加的载荷传递表面66的一部分。所述角齿20′的所有其他特点均与前面图中相应部分相同。
从图1、2、3以及5中可清楚地看到,所述角齿20/20′通过偏置装置70诸如螺母71和螺栓72之类与角部分18/18′固定。
作用于所述角齿20引导端部分38的工作压力通常可分成三种类型。一个力通常与器械12平行地作用于角齿20,但与所述器械12的作用线方向相反。第二个是垂直作用于角齿20的力,试图迫使所述尖端相对于器械向上或向下运动。第三个是试图将角齿20从一侧相对于器械移向另一侧的侧向力。因而,角齿20必须能克服每一个这样的力而结构又要简单,从而使加工制造方便而经济。
具体参照图1-4中的角齿20,所述单垂直侧面部分46通过螺母和螺栓71、72完全地与角部分18固定。这一连接在角齿20和角部分18之间确保了一紧配合,以使元件间的物理连接吸收所述的力而不仅仅是通过螺栓72来承受力。另外,第一、第二载荷传递表面58、60与第一和第二载荷传递凸缘28、30的接触提供了一个机构,可通过所述角部分18将不同的载荷从所述导引端部分38直接传递到所述器械12,一般所有承受于导引端部分的水平力通过载荷传递部分56和第一、第二载荷传递凸缘28、30传递到所述的器械12,而向上作用的垂直力通过第一载荷传递表面58传递到所述第一载荷传递凸缘28,向下作用的垂直力通过第二载荷传递表面60传递到第二载荷凸缘30。这种从第一、第二载荷传递表面58,60到达第一、第二载荷传递凸缘28、30的力传输由于力的作用线是直接经过一贯穿载荷传递部分56以及角齿20中第一、第二孔52、54中心的平面而使传输更为有效。此外,如果该平面62展延部分也大体贯穿至少一部分的导引端部分38,那么本发明所述载荷传递能力将得到提高。
为了确保角齿20的垂直侧壁元件14间一适宜的装配,角齿20的底部分44与载荷传递部分56有一个足够大的间隔距离,以便底部44安装时不会与器械12的任何部分接触。由于角部分18是焊接到所述垂直侧壁元件14和切割边16的,这是有利之处。角部分18焊接的位置误差以及多次焊接的膨胀产生了间隙问题,并干扰了螺母、螺栓71、72将角齿20紧固于角部分18的能力。如图1、2可清楚地看到,空腔50在所述器械12任何部分和角齿20底部44之间提供充裕的空隙。
所述螺母和螺栓71、72有效地控制所有作用于角齿20的侧向力。由于角齿20和角部分18之间具有一个紧密的接狭樱淮嬖诮浅 0相对于角部分18的不理想运动,因而基本上避免了从第一、第二载荷传递表面58、60到达相应的第一、第二载荷传递凸缘28、30中任何的“锤击”型冲击载荷。任何不必要的锤击型冲击载荷都可能过早地破坏所述第一、第二载荷传递表面58、60与第一、第二载荷传递凸缘28、30之间紧密的接触。
由于第一、第二载荷传递表面58、60具有的结合面形成锐角“A”,同时相应角部分18的第一、第二载荷传递凸缘28、30在其结合面具有同样的锐角,伴随任何垂直力的任何水平力通过所述角齿20的载荷传递表面58、60与角部分18的第一、第二载荷传递凸缘28、30的成对啮合而得到更有效的控制。
参照图5,由于角部分18′具有L形状的外形同时“L”的底部为角部分18′的一整体部分而无需焊接,担心焊接的膨胀以及焊接公差将不再是个问题了。所以,一附加的载荷传递凸缘66固定在空腔50内,且安装时与角部分的底部64成紧密贴合的接触。由于在角齿20′的载荷传递部分56之下通常具有固定着的附加载荷传递表面66,所以任一以及所有导致向上的垂直力都可被更有效的进行控制而又不需增加角齿20的复杂化。
如上实施的所述可调换角齿组件10提供一角系统,它确保将角齿20/20′与角部分18/18′的紧密配合。它同时提供在角齿上的一载荷传递部分56,它与角部分18/18′上的相应凸缘28、30成对。这样的成对配合有利于将载荷从所述导引端部分38直接传输到器械12,而保持角齿20/20′制造简单同时生产上更经济。由于角齿20/20′和角部分18/18′间保持了一种紧密的贴合,因此作用于角齿的应力更小同时使用中角齿过早的损坏基本上可消除。
本发明其他方面、目的及优点可通过对附图公开的内容以及所附权利要求书的研究获到。
权利要求
1.一种适用于器械上的可调换角齿组件,该器械具有一通常的纵向向前的工作位移方向,一垂直侧壁构件和一与垂直侧壁构件相连的、横向放置的切割边缘。所述角齿组件包括适宜用作器械的整体构件的一角部分,其中至少一部分通常在器械垂直侧壁构件上垂直定向,所述角部分具有一导引边缘,在导引边缘上确定的第一和第二载荷传递凸缘以及其中确定的第一和第二孔;一角齿;具有一用来与工作物结合的导引端部分和一与导引端部分整体连接并适用于与所述角部分可拆卸连接的尾端部分,所述尾端部分具有一底部,与底部一侧相连的一单垂直侧面部分,其上具有装配时与所述角部分的第一和第二孔校准操作的第一、第二孔,一与底部相连的前向部分与单垂直侧面部分之间确定的一空腔,空腔的开口方向为离开导引端部分和所述单垂直侧面部分,一载荷传递部分具有前向部分上确定的第一和第二载荷传递表面,且所述表面分别有效地与角部分上的第一和第二载荷传递凸缘相配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换角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向部分的第一和第二载荷传递表面与角齿底部分隔开,以便在装配时角齿底部不与器械任何部分结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换角齿组件,其特征在于一平面的伸展经过所述单垂直侧面部分上的第一和第二孔中心,并且经过所述载荷传递部分(56)。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调换角齿组件(10),其特征在于由角齿的第一和第二载荷传递表面结合处形成一锐角。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调换角齿组件,其特征在于一平板的伸展通过所述单垂直侧面部分上的第一和第二孔,同时也经过角齿的导引端部分。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调换角齿组件,其特征在于角齿含有一角适配器和一可拆卸尖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唤浅葑榧涮卣髟谟谒鼋遣糠趾幸徽宄尚蔚牡撞浚彼鼋浅莸奈捕瞬糠志哂性诳涨荒诮浅莸撞咳范ǖ囊桓郊拥脑睾纱荼砻妫视谟虢遣糠值撞吭睾傻闹С薪哟ァ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调换角齿组件,其特征在于一平面的伸展通过所述单垂直侧面部分的第一和第二孔中心,并经过角齿前向部分上的载荷传递部分。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调换角齿组件,其特征在于由角齿上的第一和第二载荷传递表面结合处形成了一个锐角。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调换角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角齿含有一角适配器和一可调尖端。
11.一种适用于一器械上的角齿,其特征在于具有-用来与工件结合的导引端部分;-与所述导引端部分相连并适用于在安装时将角齿与器械连接的尾端部分,所述尾端部分具有一底部,一与底部一侧相连并在其上具有第一和第二孔的单垂直侧面部分,在与底部相连的一前向部分与所述单垂直侧面部分之间确定了一空腔,该空腔向离开导引端部分和所述单垂直侧面部分的方向开口,所述前向部分上确定了一载荷传递部分,同时一平面的伸展通过所述单垂直侧面部分中的第一和第二孔中心,也经过所述前向部分上的载荷传递部分。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角齿,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荷传递部分具有第一和第二载荷传递表面。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角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载荷传递表面的结合处形成一锐角。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角齿,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的伸展通过单垂直侧面部分上的第一和第二孔中心,同时也经过所述的导引端部分。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角齿,其特征在于角齿含一角适配器和一可拆卸尖端。
16.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角齿,其特征在于它含一附加的载荷传递表面,该表面确定在空腔底部,并通过一平面相对于所述载荷传递部分定位,该平面与底部和附加载荷传递表面垂直。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角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载荷传递部分具有定在其上的第一和第二载荷传递表面。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角齿,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和第二载荷传递表面接合处形成一锐角。
全文摘要
在一器械的角上提供一种可调换的角齿组件,用以避免使用中的磨损从而起到保持作用。本发明角齿组件含与器械整体连接的角部分,该角部分在其一导引侧边上定有第一和第二载荷传递凸缘并有第一和第二孔;角齿组件还有适于与角部分可拆卸连接的一角齿,角齿的一尾端部分具有一载荷传递部分,它含第一和第二载荷传递表面。通过一偏置装置载荷传递表面与角部分的载荷传递凸缘配对相连,从而在所述角齿和角部分之间形成一种紧密的接合。
文档编号E02F5/32GK1032830SQ8810746
公开日1989年5月10日 申请日期1988年10月27日 优先权日1987年10月27日
发明者比利·雷·比特福德, 马丁·威克特·克西威特, 简妮·罗尔福·克莱特, 威廉·杰斯福·仁斯基 申请人:履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