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油井抽油杆接箍防磨扶正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井抽油杆防磨扶正装置,特别是一种滚珠式接箍防磨扶正器。
在油田有大量的油井用抽油机采油,由于油井中的油管坐封引起管柱弯曲,致使抽油机光杆上下往复运动时与油管内壁摩擦,不但增大了抽油机的负荷,严重时会把抽油杆的接箍磨断或把油管磨穿,影响油井正常生产。尤其是斜井和水平井,上述磨损现象更加严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通常采用滚轮扶正器,只有抽油杆往复运动的方向与滚轮轴垂直时,滚轮才能正常滚动,否则就转动不灵活或者卡死不转。又因两滚轮互成60°夹角,滚轮两侧面必然与中心杆槽两侧面产生摩擦,当摩擦力较大时,滚轮也会不转,使滚轮的边缘与油管内表面成为滑动摩擦,将油管或滚轮磨坏。针对滚轮扶正器的上述缺点,有人发明了一种”抽油杆接箍球型防磨器”,其专利申请号为89216248.1,其技术特征是在防磨器本体上加工长、短两条圆弧形循环轨道,在轨道内布满钢球,用螺钉将挡块固定在防磨器本体上,控制钢球控制范围。当抽油杆带动防磨器上、下运动时,钢球外部与油管内表面接触,并在圆弧形循环轨道中来回滚动,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但是,该项专利的结构较为复杂,尤其是圆弧轨道的加工难度较大,成本也就偏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克服滚轮扶正器的缺点和上述专利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更加简单,加工容易,安装方便,转动灵活,安全可靠的新式油井抽油杆接箍防磨扶正器。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它主要由接箍体、滚珠、定位轴等部分组成。滚珠安装在接箍体中段,定位器安装在接箍体中段内部。其中接箍为圆柱形管状,中段有安放滚珠的6个圆孔,圆孔的直径内大外小,圆孔沿接箍轴向分两组,按120°均布。接箍体的上段和下段均有内螺纹。滚珠从接箍体内装入中段圆孔,其外露部分高度约为滚珠直径的四分之一。定位轴的上端有外螺纹,与接箍体内螺纹相配,定位轴的非螺纹部分外径与滚珠为动配合,其作用是把滚珠定位在圆孔中,只能在圆孔中自由滚动而掉不出来。接箍体上下端的内螺纹分别与抽油杆的外螺纹相连接。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既可以克服滚轮扶正器的缺点,又比前述专利提供的防磨器的结构大为简化,加工制造很容易,成本很低,安装和维修非常方便,滚珠转动灵活,工作安全可靠。
附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主视图,图2为
图1的A-A断面剖视俯视图。图中,1为防磨扶正器的接箍本体,2为滚珠,3为定位轴。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详述如下。防磨扶正器的接箍本体1为圆柱形管状,中段有安放滚珠2的6个圆孔,圆孔的直径内大外小,圆孔沿接箍轴向分两组(见
图1所示),按120°均布(见图2所示)。接箍本体1的上段和下段均有内螺纹。定位轴3的上端有外螺纹,与接箍体1的内螺纹相配,定位轴的非螺纹部分的外径与滚珠2内部相配,为动配合,先将滚珠2从接箍本体1的内部装入小圆孔中,再将定位轴3旋进接箍本体1,使滚珠2在圆孔中可自由滚动而不掉出。滚珠2装好后,其外露部分高度约为滚珠直径的四分之一,以保持接箍本体1与油管内壁之间有适当的间隙。该防磨扶正器装好之后,即可将抽油杆外螺纹拧进其上下段的内螺纹。
权利要求1.一种油井抽油杆接箍防磨扶正器,其特征在于主要由接箍体、滚珠、定位轴等部分组成,滚珠安装在接箍体中段,定位轴安装在接箍体中段内部。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油杆接箍防磨扶正器,其特征在于接箍体为圆柱形管状,中段有安放滚珠的6个圆孔,圆孔的直径内大外小,圆孔沿接箍轴向分两组,按120°均布,接箍体的上段和下段均有内螺纹。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油杆接箍防摩扶正器,其特征在于滚珠是从接箍体内装入中段圆孔,其外露部分高度约为滚珠直径的四分之一,它能在圆孔中自由滚动而掉不出来。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油杆接箍防摩扶正器,其特征在于定位轴的上端有外螺纹,与接箍体内螺纹相配,定位轴的非螺纹部分外径与滚珠为动配合,它可以旋进接箍体内部挡住滚珠。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油田油井抽油杆接箍滚珠内装外露式防磨扶正新装置。它主要由接箍体、滚珠、定位轴等部分组成。接箍体中段有6个安装滚珠的圆孔,定位轴安装在接箍体中段,使滚珠只能在圆孔中自由滚动而掉不出来。当接箍与抽油杆一起上下往复运动时,由滚珠沿油井的油管内壁上下滚动,从而防止接箍直接与油管互相摩擦损坏。其主要优点是结构非常简单,加工制造很容易,成本低廉,安装和维修十分方便,转动灵活工作可靠。
文档编号E21B17/00GK2102364SQ91221408
公开日1992年4月22日 申请日期1991年7月23日 优先权日1991年7月23日
发明者刘洪民, 韩克楚, 李平德 申请人:山东省广饶县大王化工机械配件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