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浅水采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89876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浅水采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野外水下采样的采泥器,特别是一种适用于10米以内水深的采泥器。
沉积物样品的采取是沉积物分析工作的一处重要环节,目前国内使用的多为各式各样的非标制品,使用可靠性差,效率较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间单的浅水采泥器,管腔直落水下深入泥层取泥后,将管腔上口封堵,即可将采泥管提出水面取泥样。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由采泥管,导管以及外壳等构成,其特征是采泥管竖直安置,顶端设有大于采泥管外径的上盖,上盖下平面焊接一属壁圆筒外壳,圆筒内径略大于采泥管将采泥管包围,上盖中心开有孔,孔中插入一直导管至采泥管内腔上部,将导管与上盖焊死,采泥管内腔上部还设有直径略小于采泥管内径的固定板,活动板以及夹在二板之间的圆柱橡胶塞,固定板、橡胶塞以及活动板中心开有与上盖中心对应的圆孔,供导管穿过,固定板孔与导管焊死,橡胶塞及活动板的中心孔径略大于导管外径,活动板及橡胶塞由数根穿过上盖、固定板、橡胶塞及活动板的螺栓固定。伸出采泥管外的导管通过活动联接方式按需加长,最末一节导管的上出口处设有活动堵头。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浅水采泥器的结构图;图2为导管的一种加长方式。
参考
图1、2,采泥管6上部被不锈钢外壳7包围、上盖8为直径略大于外壳的圆板、两者焊接成型。在上盖8、目定板3和活动板5的中心均有一圆孔供导管1插入,在专用模具分别正确定位后,先焊接1和3,再焊接1和2。导管的上端为标准外螺纹,可与接杆10连接,接杆每根长1米,一头焊有带内螺纹的接口9,另一头为标准外螺纹。
密封装置由锁紧螺栓2、固定板3、橡胶密封塞4和活动板5构成。活动板和固定板均为直径略小于采泥管内径的圆板,固定板焊于导管上,活动板的中心孔略大于导管,可上下运动。在固定板3、活动板5和上盖8上分别有4个均分的螺孔,位置一致,4只锁紧螺栓2分别由下至上穿过活动板、橡胶密封塞4、固定板和上盖,螺帽与活动板点焊,防止拧螺母时旋转。橡胶密封塞为圆柱状,直径略小于采泥管内径,并有与活动板对应的孔,当拧紧4只螺栓2时,橡胶密封塞被活动板挤压使直径变大,从而与采泥管内径紧密结合,既起到锁定采泥管不致脱落的作用,又起到密封采泥管的作用。
采泥管采用可卸式有机玻璃管,使采泥管成为标准配件。由于有机玻璃管具有透明性,可清楚地观察管内样品的沉积剖面。采泥管每根长度为1米。
操作方法1.将采泥管插入外壳上部直至上盖,拧紧4只锁紧螺栓直至采泥管难以拨出;2.根据不同水深加装接杆,为了防止接口漏气(水),可在螺纹处敷少量防漏胶带后再连接螺纹;3.将采泥器垂直伸入水下,触及底泥后继续下压,下压深度不超过1米,然后在最上端的接口处塞入橡胶塞11,提起采泥器并封住采泥管下口,松开4只锁紧螺栓,拨出采泥管,即完成一次采样。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携带方便,特别适用于地质、环保、水利、湖泊等领域的浅水区采泥样。
权利要求1.一种浅水采泥器,由采泥管、导管以及外壳等构成,其特征是采泥管竖直安置,顶端设有大于采泥管外径的上盖,上盖下平面焊接一属壁圆筒外壳,圆筒内径略大于采泥管将采泥管包围,上盖中心开有孔,孔中插入一直导管至采泥管内腔上部,将导管与上盖焊死,采泥管内腔上部还设有直径略小于采泥管内径的固定板、活动板以及夹在二板之间的圆柱橡胶塞,固定板、橡胶塞以及活动板中心开有与上盖中心对应的圆孔,供导管穿过,固定板孔与导管焊死,橡胶塞及活动板的中心孔径略大于导管外径,活动板及橡胶塞由数根穿过上盖、固定板、橡胶塞及活动板的螺栓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浅水采泥器,其特征是伸出采泥管外的导管通过活动联接方式按需加长,最末一节导管的上出口处设有活动堵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浅水采泥器,由采泥管、导管以及外壳等构成,其特征是采泥管竖直安置,顶端设有大于采泥管外径的上盖,上盖下平面焊接一属壁圆筒外壳,圆筒内径略大于采泥管将采泥管包围,上盖中心开有孔,孔中插入一直导管至采泥管内腔上部,管腔直落水下深入泥层取泥后,将导管上口封堵,即可将采泥管提出水面取泥样。
文档编号E02D1/04GK2350437SQ98242500
公开日1999年11月24日 申请日期1998年10月27日 优先权日1998年10月27日
发明者邢路宁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