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安全磁力增压泵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以电机转子输出动力为特征的泵,特别是一种安全的磁力增压泵。
现有家庭管道增压泵有多种结构方式,其中一种是电机轴与叶轮连成一体的连轴式泵,它采用机械动密封,在运行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因机械密封的磨损,造成水的滴漏使用户家居遭到破坏,甚至引发电器短路而导致火灾。为了减少因机械动密封引起的滴漏对上述泵进行了改进,使电机轴与叶轮轴断开,电机轴通过磁性联轴器传动而成的磁力增压泵,如图2所示,它通过连接架22将电机和泵体连成一体,连接架22通过轴承23与电机轴25相连接,置于连接架22内的外磁钢杯总成21与电机轴25固定连接,电机、外磁钢杯总成21与包覆有内磁的叶轮总成18通过隔离套19隔离,隔离套19与泵壳16通过O形密封圈20密封,外磁与内磁配对组成磁性联轴器,叶轮轴两端通过轴承17分别与隔离套19、叶轮总成18相连接。与第一种泵相比,优点是将机械动密封改成了静密封,消除了滴漏,不足之处一是泵的整体空间占用大,用材量大;二是电机轴较长,电机轴一端连接支架,外磁钢杯总成后,平衡较差易产生振动。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传动平稳的安全磁力增压泵。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安全磁力增压泵,包括电机、泵壳、由叶轮、叶轮轴、内磁、内磁包覆件连成一体组成的叶轮总成、隔离套、与内磁配对组成磁性联轴器的外磁组件、轴承;所述电机中的转子一端外延成扩口杯状,杯口内侧与所述外磁组件压配连接,转子通过设置在其两端的轴承定位于电机轴上,电机轴的两端分别支承在电机壳体、隔离套上,隔离套的敞口边沿与叶轮总成上的前轴承座边沿之间夹有密封圈,三者通过电机壳体与泵壳的固定连接而紧固在电机壳体、泵壳之间。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通过转子一端外延,使外磁组件直接压配在外延端口内,中间无须电机轴和磁钢杯过渡,省却了连接架,从而节省了泵的整体空间和材料,使整体结构十分紧凑;通过转子直接带动外磁、内磁组成的磁性联轴器传动,使传动更加平稳,消除了由于电机轴过长,通过电机轴传动引起的振动。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磁力增压泵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安全型磁力增压泵包括泵壳1、叶轮挡环2、由叶轮、叶轮轴、内磁7、内磁包覆件连成一体组成的叶轮总成3、叶轮前轴承座4、叶轮轴承、密封圈5、外磁组件6、隔离套8、电机壳体9、前护线盖10、电机定子11、转子12、电机轴13、弹簧14、轴承15。转子12的一端外延成扩口杯状,杯口内侧与外磁组件6压配连接,转子12通过设置在其两端的轴承15定位于电机轴13上,电机轴13的一端还套有调隙弹簧14并支承在电机壳体9上、另一端定位于隔离套8,隔离套8与叶轮前轴承座4之间夹有密封圈5,它们三者夹在电机壳体9与泵壳1的连接处,当电机壳体9与泵壳1通过螺钉紧固连接时,它们三者也紧固在其间了。工作时,电机轴13不转,转子12带动外磁组件6旋转,通过与外磁配对使用的内磁7驱动叶轮总成3转动。
权利要求
一种安全磁力增压泵,包括电机、泵壳、由叶轮、叶轮轴、内磁、内磁包覆件连成一体组成的叶轮总成、隔离套、与内磁配对组成磁性联轴器的外磁组件、轴承,其特征是所述电机中的转子(12)一端外延成扩口杯状,杯口内侧与所述外磁组件(6)压配连接,转子(12)通过设置在其两端的轴承(15)定位于电机轴(13)上,电机轴(13)的两端分别支承在电机壳体(9)、隔离套(8)上;隔离套(8)的敞口边沿与叶轮总成上的前轴承座(4)边沿之间夹有密封圈(5),三者通过电机壳体(9)与泵壳(1)的固定连接而紧固在电机壳体(9)、泵壳(1)之间。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以电机转子输出动力为特征的安全磁力增压泵。其电机转子的一端外延成扩口杯状,杯口内侧和外磁组件压配连接,外磁组件与固定连接在叶轮总成上的内磁构成磁性联轴器,转子通过其两端的轴承定位于电机轴上,电机与叶轮通过隔离套隔离,电机壳体与泵壳直接固定连接。优点是中间无须电机轴和磁钢杯过渡,省却了连接架,因而节省了泵的整体空间和材料,结构紧凑,传动平稳。
文档编号F04D13/02GK1323951SQ0112091
公开日2001年11月28日 申请日期2001年6月12日 优先权日2001年6月12日
发明者吴加兴 申请人:浙江西山泵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