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97780阅读:5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消毒风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送风机械,尤其是一种具有消毒作用的风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离心式风机,比如用于中央空调末端盘管处的离心风机,仅具有送风功能,而不具备消毒功能,随着空调系统使用时间的增加以及空气中本身就存在的各种不良微生物,导致系统内的污染源不断加重,从而导致送风系统送出的空气含有较多的细菌,使得对人的感染发病机会大大增加。
目前,为解决消毒的问题,出现了不少“空气消毒器”的技术方案,比如申请人的ZL00218637.3和ZL01326496.2两项实用新型专利,皆提供了利用紫外线对空气进行消毒的技术方案。然而,根据这样的技术方案制得的产品是直接面向最终消费者的,其使用场所是人们办公、居住、餐饮、娱乐等场所,由于受结构上的限制,没有通用性,尤其难以应用在上述中央空调的送风通道以及空调末端盘管处。而且,上述消毒器由于存在死角以及消毒通道的泄漏等原因而导致消毒不彻底、不完全。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提供一种具有消毒功能的离心式风机,使该风机具有消毒功能的同时,增强其通用性。为此,本实用新型采取下述技术方案消毒风机,具有由壳体形成两端分别为入口和出口的风道,该风道内设置有可以在其内产生气流的空气加压部件,其特征是该风道内还设置有紫外线发生器。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可以采取以下具体技术措施,该消毒风机可以是离心风机,也可以是轴流风机针对离心风机的结构,其蜗壳作为壳体,离心风轮作为空气加压部件,所述的紫外线发生器可以呈杆状或弧状,杆状灯管可以横向或纵向安装在入口或(和)出口处,也可以横向安装在风道的中间部位,结构紧凑,不影响其它部位的装配和使用。而弧状灯管则安装在蜗壳的弧面内壁上,在该内壁上设置与灯管对应的反光面,该反光面具有对紫外线灯光的反射聚焦作用,它不但可以充分利用紫外线灯的功率,尤其是可以将紫外线灯发出的散射光反射、聚焦,从不同的角度对空气气流进行全方位的照射,消毒效果好;为了保证气流的顺畅流通和便于装配连接,在蜗壳的弧面内壁上设置凹部,将弧状紫外线发生器安装于该凹部内,且该凹部可以是在蜗壳弧面内壁上冲压而成,也可以通过在蜗壳弧面壁上开设通孔,再在该通孔上盖设反光聚焦曲面板而成,且将紫外线发生器安装在该反光聚焦曲面板上;而反光面可以是将该凹部进行抛光处理而成,也可以是单独设置的具有反光功能的层状物。
针对轴流风机的结构,其壳体为圆筒状管道,其空气加压部件采用轴流风叶,所述的紫外线发生器呈杆状,横向或纵向安装在入口或出口处;也可以设于风道的中间部位。
所述的紫外线发生器为连接在灯座上并由整流器控制的紫外线灯管。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离心式风机的风道内设置紫外线发生器,可以对流经风道的空气进行全方位的动态杀菌,消毒彻底完全,增加了现有风机的功能;其结构紧凑,通用性强,从而可以对空调系统的送风系统进行消毒。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左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左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左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五种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图1、2所示的消毒风机包括蜗壳1和由蜗壳形成的风道9,风道的左上端为气流的出口2,其中部为气流的入口3,离心风轮10位于入口和出口之间;蜗壳弧面壁上开设通孔,在该通孔上盖设带有弧形槽8的反光聚焦曲面板6,两只弧状紫外线灯管7沿该曲面板安装在弧形槽内,同时连接在该曲面板6上的灯座4上,并由抱箍12固定。其中的凹部8还可以在蜗壳弧面内壁上冲压而成,反光面5通过将凹部表面进行抛光处理而成。风机工作时,由设于蜗壳内或蜗壳外的电机带动离心风轮转动,气流从入口被吸入,在风道内被加压再从出口被排出;其间,开启安装在该反光聚焦曲面板上的弧状紫外线灯管,该灯管发射的紫外线灯光部分直接照射在整个风道内,对气流消毒,另一部分则被反光聚焦曲面板的反光面(内表面)5以不同的角度反射至风道内,从而充分利用灯管的功率,消毒彻底。
图3、4所示的消毒风机包括蜗壳1和由蜗壳形成的风道9,风道的左上端为气流的出口2,其两侧中部为气流的入口3,在入口和出口之间设置离心风轮10;两只杆状紫外线灯管7位于风道下部横向连接在蜗壳的侧壁上,并由抱箍12固定。风机工作时,开启紫外线灯管,灯管发射的紫外线灯光部分直接照射在整个风道内,对气流消毒。
图5、6所示的消毒风机包括蜗壳1和由蜗壳形成的风道9,风道的左上端为气流的出口2,其两侧中部为气流的入口3,在入口和出口之间设置离心风轮10;两只杆状紫外线灯管7位于风道出口处横向连接在蜗壳的侧壁上,并由抱箍12固定。风机工作时,开启紫外线灯管,灯管发射的紫外线灯光部分直接照射在整个风道内,对气流消毒。
图7、8所示的消毒风机包括蜗壳1和由蜗壳形成的风道9,风道的左上端为气流的出口2,其两侧中部为气流的入口3,在入口和出口之间设置离心风轮10;在风道出口2上连接有风管11,两只杆状紫外线灯管7横向连接在风管11的侧壁上,并由抱箍12固定。风机工作时,开启紫外线灯管,这种结构可以增强紫外线对气流的照射消毒效果。
图9、10所示的消毒风机包括圆筒状壳体1和由其形成的风道9,风道的左端为气流的出口2,其右端为气流的入口3,在入口和出口之间设置轴流风叶13;在风道出口2处的侧壁上横向连接两只杆状紫外线灯管7。风机工作时,开启紫外线灯管,即可对流经风道的气流进行彻底消毒。
在上述几种具体实施方式
中,各灯管配有整流器,选用光照强度为1000~20000μW/cm2的紫外线灯管进行照射消毒的效果较为理想,且不会有过多的功率损失。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上述几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在实际使用时,可以在风道的入口、出口、中间部位同时设置紫外线灯管。
权利要求1.消毒风机,具有由壳体形成两端分别为入口(3)和出口(2)的风道(9),该风道内设置有可以在其内产生气流的空气加压部件,其特征是该风道内还设置有紫外线发生器(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毒风机,其特征是所述的壳体为蜗壳(1),所述的空气加压部件为离心风轮(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毒风机,其特征是所述的紫外线发生器(7)呈弧状,安装在蜗壳的弧面内壁上,该内壁上具有与灯管对应的反光面(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消毒风机,其特征是所述蜗壳(1)的弧面内壁上具有凹部(8),所述的弧状紫外线发生器(7)安装于该凹部(8)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消毒风机,其特征是所述的凹部(8)是在蜗壳弧面内壁上冲压而成,所述的反光面是将该凹部进行抛光处理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消毒风机,其特征是所述的凹部(8)是通过在蜗壳弧面壁上开设通孔,再在该通孔上盖设反光聚焦曲面板(6)而成,所述的紫外线发生器(7)安装在该反光聚焦曲面板(6)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毒风机,其特征是所述的壳体为圆筒状管道,所述的空气加压部件轴流风叶。
8.根据权利要求2或7所述的消毒风机,其特征是所述的紫外线发生器呈杆状,横向或纵向安装在入口或出口处。
9.根据权利要求2或7所述的消毒风机,其特征是所述的紫外线发生器设于风道的中间部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毒风机,其特征是所述的紫外线发生器(7)为连接在灯座上并由整流器控制的紫外线灯管。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消毒风机。现有的离心式风机,仅具有送风功能,而不具备消毒功能,长期使用后使送风系统内积累过多的病菌,送出的空气含有较多的细菌,使得人的感染发病机会大大增加。本实用新型具有由壳体形成两端分别为入口和出口的风道,该风道内设置有可以在其内产生气流的空气加压部件,其特征是该风道内还设置有紫外线发生器。可以对流经风道的空气进行全方位的动态杀菌,消毒彻底完全,增加了现有风机的功能;其结构紧凑,通用性强。
文档编号F04D29/44GK2639579SQ0325604
公开日2004年9月8日 申请日期2003年7月24日 优先权日2003年7月24日
发明者张一鸣, 梁挺 申请人:浙江兴昌风机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