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液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91334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抽液泵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抽吸液体的抽液泵。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液体抽吸的抽液泵有手摇驱动和电动两种,但所存在的不足是当被抽吸液体的液面高于出液口时仍需采用动力驱动才能达到抽吸液体之目的,造成人力、能源的浪费。并且出液口液体流速不稳定,被抽出的液体有脉冲流动现象,易造成液体的喷溅,尤其是在抽吸有腐蚀性液体时,喷溅现象对环境、人员的危害很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当被抽吸液体的液面高于出液口时无需动力即可抽吸液体的抽液泵。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抽液泵,包括泵壳,开设在所述泵壳内的泵腔,和带有进出口的、与所述泵腔相通的主流道,及设置在泵腔内的叶片,在所述泵壳内开设有一旁路流道,所述旁路流道绕过泵腔与所述进出口相连通;在位于出口处两流道交汇点设置有三通阀;在泵腔内偏心的设置有一直径小于泵腔直径的筒轴,一个动力轴贯穿所述筒轴并与筒轴相固连;所述动力轴的一端通过轴承与泵壳相连,另一端延伸出泵壳之外;所述叶片为至少一对矩形板,所述矩形板活动插在沿轴向开设在筒轴周面上相对的通槽内;每对矩形板之间通过压力弹簧相联接。
所述矩形板的长度等于或大于所述筒轴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就在于开设在泵壳内的旁路流道,以及设置在位于出口处主流道与旁路流道交汇处的三通阀。使得当被抽吸液面高于出液口时,通过三通阀将旁路流道关闭,旋转动力轴带动叶片将主流道、旁路流道内的气体自出液口排出后,打开出液口,利用虹吸原理,被抽吸液体在大气压力作用下自出液口排出,不仅节约了能源,而且液体流动稳定,无脉冲流动现象;而当被抽吸液面低于出液口时,通过三通阀将旁路流道关闭,由动力实现抽吸液体目的,一泵多用。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抽液泵,包括泵壳1,开设在所述泵壳1内的泵腔2,和带有进出口3、4的、与所述泵腔2相通的主流道5,及设置在泵腔2内的叶片,在泵壳1内开设有一旁路流道6,所述旁路流道6绕过泵腔2与所述进出口3、4相连通;在位于出口4处两流道交汇点设置有三通阀7;在泵腔2内偏心的设置有一直径小于泵腔2直径的筒轴8,一个动力轴9贯穿所述筒轴8并与筒轴8相固连;所述动力轴9的一端通过轴承与泵壳1相连,另一端延伸出泵壳1之外;所述叶片为一对矩形板10,所述矩形板10活动插在沿轴向开设在筒轴8周面上相对的通槽内;矩形板10之间通过压力弹簧11相联接。矩形板10的长度等于筒轴8的长度。
权利要求1.一种抽液泵,包括泵壳(1),开设在所述泵壳(1)内的泵腔(2),和带有进出口(3、4)的、与所述泵腔(2)相通的主流道(5),及设置在泵腔(2)内的叶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泵壳(1)内开设有一旁路流道(6),所述旁路流道(6)绕过泵腔(2)与所述进出口(3、4)相连通;在位于出口(4)处两流道交汇点设置有三通阀(7);在泵腔(2)内偏心的设置有一直径小于泵腔(2)直径的筒轴(8),一个动力轴(9)贯穿所述筒轴(8)并与筒轴(8)相固连;所述动力轴(9)的一端通过轴承与泵壳(1)相连,另一端延伸出泵壳(1)之外;所述叶片为至少一对矩形板(10),所述矩形板(10)活动插在沿轴向开设在筒轴(8)周面上相对的通槽内;每对矩形板(10)之间通过压力弹簧(11)相联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液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板(10)的长度等于或大于所述筒轴(8)的长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抽液泵,包括泵壳,开设在所述泵壳内的泵腔,和带有进出口的、与泵腔相通的主流道,及设置在泵腔内的叶片,在泵壳内开设有一旁路流道,旁路流道绕过泵腔与进出口相连通;在位于出口处两流道交汇点设置有三通阀;在泵腔内偏心的设置有一直径小于泵腔直径的筒轴,一个动力轴贯穿筒轴并与筒轴相固连;动力轴的一端通过轴承与泵壳相连,另一端延伸出泵壳之外;叶片为至少一对矩形板,所述矩形板活动插在沿轴向开设在筒轴周面上相对的通槽内;每对矩形板之间通过压力弹簧相联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当被抽吸液面高于出液口时,利用虹吸原理,被抽吸液体在大气压力作用下自出液口排出,不仅节约了能源,而且无脉冲流动现象。
文档编号F04C2/00GK2751162SQ20042007535
公开日2006年1月11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10日 优先权日2004年12月10日
发明者刘庄 申请人:刘庄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