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高压管上外套金属管且具有内、外两层外壳的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93471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在高压管上外套金属管且具有内、外两层外壳的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缩机散热装置,尤其是一种在高压管上外套金属管且具有内、外两层外壳的压缩机。
背景技术
目前,压缩机外壳仅为单层,且高压出气管无外套金属管,运行时靠自然风冷散热,存在下列不足一是压缩机温度高,易出现超温保护停机,降低了压缩机使用率二是加快绝缘材料老化,缩短压缩机寿命;三是压缩机本身耗电所产生的热量没有利用。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目前压缩机散热差及不能利用本身耗电所产生的热量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在高压管上外套金属管且具有内、外两层外壳的压缩机,不仅能改善压缩机的散热,而且能利用压缩机本身耗电所产生的热量。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把压缩机外壳制成内、外两层。
1、以压缩机的原外壳作为基础,在其外面用钢板围成与内层形状类似的壳体作为外层外壳,使用内层、外层之间有间隙可通过冷却水;2、内层、外层在底部互相接触,并焊牢密封;3、在外层顶部与内层压缩机电源引出线相对应的位置处开孔,使电源线能通过该孔引出,同时把开孔边沿与内层焊牢密封;4、在外层上与内层低压工质管相对应的位置处开孔,使低压工质管穿过该孔,并把孔边沿与低压工质管焊牢密封;5、在外层上与高压工质管相对应的位置处开孔,使该孔径等于高压工质管的外套金属管管径,并把该孔边沿与高压管的外套金属管焊牢密封;6、在外层上设置出水口。
二、在高压管上增加外套金属管。
1、在压缩机的高压出气口至四通阀之间的高压工质管上外套金属管,形成双套管,使两管之间有间隙能通水冷却;
2、在靠近四通阀的外套金属管上设置进水口。
该进水口与水泵出水口相连,压缩机外层外壳上的出水口与换热器相连,换热器与水箱相连,水箱另一出水口与水泵进水口相连,通过水泵,水箱中的水循环流动,其流动路径是水箱出水口→水泵→高压工质管与其外套金属管形成的间隙空间→内层、外层形成的间隙空间→换热器→水箱进口,通过水循环冷却,压缩机的散热效果得到改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压缩机能长期运行温升不高,不会出现超温保护停机;不仅可利用换热器中工质释放的热量,而且还可利用高压管上的热量及压缩机本身耗电所产生的热量来制热水。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B-B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在附图中,压缩机外层外壳2包围内层外壳1,外套金属管17套在高压管4上,内层、外层在底部的接触处12焊牢密封,低压管3与外层外壳2的接触处16焊牢密封,外层外壳2与内层外壳1顶部接触处13焊牢密封,外层外壳2与高压管外套金属管17的接触处14焊牢密封,高压管4与外套金属管17的接触处15焊牢密封,压缩机外层上有出水口7,外套金属管17上有进水口6。
通过水泵8的运行,冷却水的循环流动通路是水箱9出水口→水泵8→外套金属管进水口6→高压管4与外套金属管17形成的套管夹层空间→压缩机内层、外层形成的夹层空间→外层出水口7→换热器10→水箱9的进水口。由于冷却水不断循环流动,降低了高压管4和压缩机的温度,压缩机温升不高,长期运行不会出现停机保护。另一方面,作热泵运行时,水箱9的水不仅被换热器10中工质释放的热量加热,而且也被压缩机内层外壳1吸收的热量和高压管的热量加热、因此,该实用新型不仅能长期稳定运行,而且能效比更高。
权利要求1.一种在高压管上外套金属管且具有内层、外层两层外壳的压缩机,其特征是压缩机外层外壳包围全部或部份内层外壳并形成密闭的夹层空间,高压管上外套金属管,形成可通水的间隙,在外套金属管上设置进水口,在压缩机外层外壳上设置出水口,通过水泵水能不断从进水口进入,从出水口流出。
专利摘要一种在高压管上外套金属管且具有内层、外层两层外壳的压缩机,在高压管上外套金属管和高压管之间形成间隙空间能通水冷却,以原压缩机外壳为基础,在其表面围成与内层外壳类似的金属壳体作为压缩机的外层外壳,内层外壳、外层外壳之间形成间隙空间,能通水冷却,外套金属管与压缩机外层外壳连结,使外套金属管与高压管形成的间隙空间与压缩机内、外两层外壳形成的间隙空间连通,在外套金属管上设置进水管,在压缩机外层外壳上设置出水口,通过水泵,水连续不断在间隙空间中流动,有效冷却压缩机或作为热泵运行时,循环水不仅吸收了换热器中的热量,而且还吸收了高压管和压缩机外壳中的热量,压缩机运行更稳定,能效比更高。
文档编号F04C29/04GK2931848SQ200520006040
公开日2007年8月8日 申请日期2005年3月15日 优先权日2005年3月15日
发明者张建忠 申请人:张建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