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式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56868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旋转式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由可动部件和固定部件形成的压缩室对流体进行压缩的旋转式压縮机。
背景技术
到目前为止,已知有这样的旋转式压缩机,其包括做偏心 运动的可动部件和与该可动部件一起形成压缩室的固定部件。在 这种旋转式压缩机中,是由簧片阀构成将连通到压缩室的喷出通 路打开、关闭的喷出阀(例如专利文献l)。
专利文献l的

图1中示出的是涡旋型的旋转式压缩机。其包 括静涡轮和动涡轮。静涡轮的静侧涡旋齿与动涡轮的动侧涡旋齿 相互啮合而形成压缩室。喷出通路形成在动涡轮的端板部的中央。 在该端板部的背面安装有由将喷出通路打开、关闭的簧片阀构成 的喷出阀。在该旋转式压缩机中,因为喷出通路成为压缩过程中 残留下不被喷出的流体的死容积,所以要将喷出通路的长度缩短。 因为要将喷出通路的长度缩短,所以最好是在确保必要的刚度的 范围内使端板部的厚度最小。若如此,螺栓的雄螺紋和螺栓孔的 雌螺紋啮合的长度就有可能不够。因此,在该旋转式压缩机中, 为了不使该啮合长度不够便在端板部的前面 一侧形成凸部,将螺 旋孔设在该凸部位置。该凸部设在端板部的靠近外周的位置上, 以更不与动涡轮相互干涉。《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02 — 39080号公报 发明内容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在现有的旋转式压缩机中,如上所述,在为了使死容 积减少而使端板部形成得很薄的情况下,为了防止紧固用部件的 雄螺紋和嵌合孔的雌螺紋相啮合的长度不够,需要在端板部的前 面一侧设置凸部来将设置嵌合孔的位置做得厚度厚一些。于是, 在加工端板部时就需要花费工时来形成凸部。而且,为了使该凸部不与可动部件发生干涉,将该凸部设在了端板部的靠外周的位 置上,伴随于此,嵌合孔也位于端板部的靠外周的位置上。这样 一来,喷出阀的长度必然变长。结果,为确保刚性,喷出阀的厚 度、宽度就较大。
本发明正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研究开发出来的。其目的在于 在将喷出阀固定到端板部的背面 一 侧的旋转式压缩机中,节省加 工端板部的工时,同时谋求喷出阀的小型化。 用以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的发明是一种旋转式压缩机,其包括具有环状气 缸室(41, 42)的气缸(40)、环状活塞(45)、叶片(46)以及 端板部(37),所述环状活塞(45)偏心于该气缸(40)收纳在 气缸室(41, 42)中且将气缸室(41, 42)分隔为外侧气缸室(41) 和内侧气缸室(42),所述叶片(46)被布置在所述气缸室(41, 42)中且将各个气缸室(41, 42)分隔为第一室(41a, 42a) 和第二室(41b, 42b),所述端板部(37)的前面被联接在该环 状活塞(45)的基端部且面对所述气缸室(41, 42),借助所述 气缸(40)与所述环状活塞(45)相对地做偏心旋转运动来对所 述气缸室(41, 42)内的流体进行压缩。在所述端板部(37), 设有与所述气缸室(41, 42)连通且开口位于该端板部(37)的 背面的喷出通路(51, 52)以及将该喷出通路(51, 52)打开、 关闭的喷出阀(21);所述喷出阀(21)通过紧固用部件(22) 固定在所述端板部(37);用来使该紧固用部件(22)插入的嵌 合孔(26),形成在所述端板部(37)中从该端板部(37)的厚 度方向看去与环状活塞(45)重叠的部分且开口位于该端板部 (37)的背面。
第二方面的发明是这样的,在第一方面的发明中,在所述端 板部(37)的背面一侧形成有凹部(25),所述喷出通路(51, 52) 与嵌合孔(26)的开口位于该凹部(25)的底面。
第三方面的发明是这样的,在第二方面的发明中,从所述端 板部(37)的厚度方向看去所述凹部(25)从所述环状活塞(45) 的内侧形成到外侧,同时所述凹部(25)沿着该环状活塞(45) 的切线方向延伸。
第四方面的发明是这样的,在第一到第三方面中任一方面的 发明中,所述嵌合孔(26)从所述端板部(37)形成到所述环状 活塞(45)。
第五方面的发明是一种旋转式压缩机。是一种包括静涡轮 (39)和动涡轮(38)的涡旋型压缩机,所述静涡轮(39)的静 侧涡旋齿(49)与所述动涡轮(38)的动侧涡旋齿(48)相互啮 合而形成压缩室(41)。所述静涡轮(39)包括所述静侧涡旋 齿(49)立设在前面且面对所述压缩室(41)的端板部(37); 在所述端板部(37),设有与所述压缩室(41)连通且开口位于 该端板部(37)的背面的喷出通路(51, 52)以及将该喷出通路 (51, 52)打开、关闭的喷出阀(21);所述喷出阀(21)通过 紧固用部件(22)固定在所述端板部(37);用来使该紧固用部 件(22)插入的嵌合孔(26),形成在所述端板部(37)中从该 端板部(37)的厚度方向看去与静侧涡旋齿(49)重叠的部分, 且开口位于该端板部(37)的背面。
第六方面的发明是这样的,在第五方面的发明中,所述嵌合 孑L (26)从所述端板部(37)形成到所述静侧涡旋齿(49)。
第七方面的发明是这样的,在第六方面的发明中,所述静侧 涡旋齿(49)的厚度在变化,所述嵌合孔(26)形成在所述静侧 涡旋齿(49)的厚度厚的部分。
第八方面的发明是这样的,在第一到第七方面中任一方面的 发明中,所述喷出阀(21)由簧片阀构成,该簧片阀包括前面与 所述端板部(37)的背面相碰而接触的板状阀体(18)和限制该
阀体(18)的变形量的阀挡(16);所述紧固用部件(22)贯穿 所述阀挡(16)的基端部。
第九方面的发明是这样的,在第八方面的发明中,所述喷出 通路(51, 52)形成为在所述阀体(18)的长边方向上长度长的 长孔状。
第十面的发明是这样的,在第一到第九方面中任一方面的发 明中,该旋转式压缩机设置在进行冷冻循环的冷冻装置的制冷剂 回路中,对作为制冷剂充填在该制冷剂回路中的二氧化碳进行压 缩。
—作用一在第一方面的发明中,用来使该紧固用部件(22)插入的嵌 合孔(26),形成在端板部(37)中从该端板部(37)的厚度方 向看去与环状活塞(45)重叠的部分且开口位于该端板部(37) 的背面。与形成有嵌合孔(26)的环状活塞(45)重复的部分, 加上该环状活塞(45)的高度而变得厚度很厚。现有技术是,为 避免紧固用部件(22)的雄螺紋和嵌合孔(26)的雌螺紋的啮合 长度不够长,在嵌合孔(26)的位置上设有凸部。相对于此,在 该第一方面的发明中,在形成嵌合孔(26)之际,为避免紧固用 部件(22)的雄螺紋和嵌合孔(26)的雌螺紋的啮合长度不够长, 利用了端板部(37)中与环状活塞(45)重叠的厚度厚的部分。 因此,无需设置用以形成嵌合孔(26)的凸部。
在第二方面的发明中,为使死容积减小,喷出通路(51, 52) 的开口位于端板部(37)中厚度小的凹部(25)的底面。而且, 嵌合孔(26)的开口也位于凹部(25)的底面。这里,在为避免 紧固用部件(22)的雄螺紋和嵌合孔(26)的雌螺紋的啮合长度 不够长而设有凸部的情况下,因为与凸部一起嵌合孔(26)的位 置也靠近端板部(37)的外周,所以有必要使凹部(25)从喷出 通路(51, 52)附近形成到外周附近。相对于此,在该第二方面 的发明中,因为在端板部(37)中与环状活塞(45)重叠的部分
形成嵌合孔(26),所以嵌合孔(26)的位置离喷出通路(51, 52)近。
在第三方面的发明中,凹部(25)从环状活塞(45)的内侧 形成到外侧,且沿着该环状活塞(45)的切线方向延伸。也就是 说,凹部(25)沿着该环状活塞(45)形成,使得从端板部(37) 的厚度方向看去与凹部(25)重叠的部分的面积增大。
在第四方面的发明中,嵌合孔(26)贯穿端板部(37),且 到达联接在其背面一侧的环状活塞(45)。也就是说,在形成嵌 合孔(26)之际利用环状活塞(45)的内部。
在第五方面的发明中,用来使该紧固用部件(22)插入的嵌 合孔(26),形成在端板部(37)中从该端板部(37)的厚度方 向看去与静侧涡旋齿(49)重叠的部分,且开口位于该端板部(37) 的背面。与形成有嵌合孔(26)的静侧涡旋齿(49)重复的部分, 加上该静侧涡旋齿(49)的高度而变得厚度厚。也就是说,在该 第五方面的发明中,在形成嵌合孔(26)之际,为避免紧固用部 件(22)的雄螺紋和嵌合孔(26)的雌螺紋的啮合长度不够长, 利用了端板部(37)中与静侧涡旋齿(49)重叠的厚度厚的部分。 因此,无需设置用以形成嵌合孔(26)的凸部。
在第六方面的发明中,嵌合孔(26)贯穿端板部(37),且 到达联接在其背面一侧的静侧涡旋齿(49)。也就是说,在形成 嵌合孔(26)之际利用静侧涡旋齿(49)的内部。
在第七方面的发明中,静侧涡旋齿(49)的形成有嵌合孔(26) 的部分厚度厚了。这样一来,静侧涡旋齿(49)的嵌合孔(26) 周围的强度便增大。
在第八方面的发明中,所述喷出阀(21)用贯穿阀挡(16) 的基端部的紧固用部件(22)固定在端板部(37)上。在该喷出 阀(21)中,伴随着阀体(18)的变形,喷出通路(51, 52)打 开、关闭,阀挡(16)限制阀体(18)的变形量。
在第九方面的发明中,使喷出通路(51, 52)形成为在阀体(18)的长边方向上长度长的长孔状。能够使阀体(18)的必要宽度小一些。
在第十方面的发明中,旋转式压缩机(10)构成为在气缸 室(41, 42)或者压缩室(41)对二氧化碳进行压缩。也就是说, 在利用二氧化碳作制冷剂的冷冻循环中,被气缸室(41, 42)或 者压缩室(41)的低压制冷剂与从气缸室(41, 42)或者压缩室(41)喷出的高压制冷剂的压力差增大。因此,与一般的使用氟 制冷剂的情况相比,旋转式压缩机(10)中的划分出气缸室(41, 42)或者压缩室(41)的静侧涡旋齿(49)、环状活塞(45)厚 度增大。因此,形成有嵌合孔(26)的端板部(37)与环状活塞(45)重复的部分的宽度,或者端板部(37)与静侧涡旋齿(49) 重复的部分的宽度增宽。 发明的效果
在本发明中,在形成嵌合孔(26)之际,利用了端板部(37) 中从端板部(37)的厚度方向看去与环状活塞(45)或者静侧涡 旋齿(49)重叠的厚度厚的部分,从而无需设置用以形成嵌合孔 (26)的凸部。因此,能够使加工下盖(37)的工时减少。而且, 当在下盖(37)中与环状活塞(45)或者静侧涡旋齿(49)重叠 的部分形成螺栓孔(26)的情况下,与设置凸部的情况相比,嵌 合孔(26)的位置离喷出通路(51, 52)近了。于是,因为与设 置凸部的情形相比喷出阀(21)的长度变短,所以所需要的喷出 阀(21)的刚性变小,厚度、宽度也就变小。结果是,能够谋求 喷出阀(21)的小型化。
在所述第二方面的发明中,为了使死容积减少而在端板部 (37)设置了凹部(25)。再就是,因为在端板部(37)中与环 状活塞(45)重叠的部分形成有嵌合孔(26),所以和在凸部的 位置形成嵌合孔(26)的现有情况相比,嵌合孔(26)的位置离 喷出通路(51, 52)就更近了。换句话说,与现有技术相比,能 够使凹部(25)的面积减小。于是,因为能够使在气缸室(41,
42)压缩制冷剂的过程中端板部(37)所产生的变形减少,所以 能够使伴随着端板部(37)的变形从气缸室(41, 42)漏出的制 冷剂减少,从而能够使旋转式压缩机(10)的压缩效率提高。
在所述第三方面的发明中,让凹部(25)沿着环状活塞(45) 形成,使得从端板部(37)的厚度方向看去与环状活塞(45)重 叠的部分的面积增大。凹部(25)的底面部分的厚度比周围的厚 度薄,但与环状活塞(45)重叠的部分加上环状活塞(45)的高 度厚度就厚。也就是说,凹部(25)沿着环状活塞(45)形成, 厚度薄的部分的面积变小。于是,因为能够使在气缸室(41, 42) 压缩制冷剂的过程中端板部(37)所产生的变形减少,所以能够 使由于端板部(37)的变形而从气缸室(41, 42)漏出的制冷剂 减少,从而能够使旋转式压缩机(10)的压缩效率提高。
在所述第四方面的发明中,在形成嵌合孔(26)之际利用环 状活塞(45)的内部,嵌合孔(26)达到环状活塞(45)。这样, 便能够充分地确保紧固用部件(22)的雄螺紋和嵌合孔(26)的 雌螺紋的啮合长度,从而能够将喷出阀(21)更牢固地固定到端 板部(37)上。
在所述第六方面的发明中,在形成嵌合孔(26)之际利用静 侧涡旋齿(49)的内部,嵌合孔(26)达到静侧涡旋齿(49)。 这样,便能够充分地确保紧固用部件(22)的雄螺紋和嵌合孔(26 ) 的雌螺紋的啮合长度,从而能够将喷出阀(21)更牢固地固定到 端板部(37)上。
在所述第七方面的发明中,静侧涡旋齿(49)的形成有嵌合 孑L (26)的部分厚度变厚,周围的强度变大。因此,能够防止静 侧涡旋齿(49)的嵌合孔(26)周围破损。另一方面,还能够使 紧固用部件(22)的粗度变粗。在该情况下,能够防止紧固用部 件(22)破损。
在所述第九方面的发明中,使喷出通路(51, 52)形成为在 阀体(18)的长边方向上长度很长的长孔状,以使阀体(18)的
必要宽度小一些。从而能够谋求喷出阀(21)的小型化。而且,因为阀体(18)的必要宽度变小了,所以也就能够使凹部(25) 的必要宽度变小。于是,因为能够使凹部(25)的面积进一步减 小,所以能够进一步减少在气缸室(41, 42)中对流体进行压缩 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端板部(37)的变形。结果是,所以能够使由 于端板部(37)的变形而从气缸室(41, 42)漏出的制冷剂减少, 从而能够使旋转式压缩机(10)的压缩效率进一步提高。
在所迷第十方面的发明中,形成嵌合孔(26)的部分即端板 部(37)与环状活塞(45)重叠的部分的宽度、或者端板部(37) 与静侧涡旋齿(49)重叠的部分的宽度变宽。因此,容易确保用 以形成嵌合孔(26)的空间。而且,因为嵌合孔(26)周围的强 度增大,所以能够防止该嵌合孔(26)周围破损。而且另一方面, 能够使紧固用部件(22)的粗度更粗。此时,能够防止紧固用部 件(22)破损。 附图的筒羊说明
[图l]图l是第一个实施例所涉及的旋转式压缩机的纵向剖视 图。[图2]图2是第一个实施例所涉及的旋转式压缩机的压缩机 构的横向剖视图。[图3]图3是第一个实施例所涉及的旋转式压缩机的喷出阀 的剖视图。[图4]图4是第一个实施例所涉及的旋转式压缩机的下盖的 俯视图。[图5]图5是显示第一个实施例所涉及的旋转式压缩机的压 缩机构的工作情况的横向剖视图。[图6]图6是第一个实施例的变形例所涉及的旋转式压缩机 的纵向剖视图。[图7]图7是第二个实施例所涉及的旋转式压缩机的纵向剖 视图。[图8]图8是第二个实施例所涉及的旋转式压缩机的压缩机构的横向剖视图。[图9]图9是第二个实施例所涉及的旋转式压缩机上侧的放 大剖视图。[图IO]图10是第二个实施例所涉及的旋转式压缩机的端板 部的俯视图。[图ll]图11是第二个实施例的变形例1所涉及的旋转式压 缩机的压缩机构的横向剖4见图。[图12]图12是第二个实施例的变形例2所涉及的旋转式压 縮机上侧的放大纵向剖视图。[图13]图13是有关其它实施例的紧固用部件和嵌合孔的立 体图。[图14]图14是其它实施例的喷出阀的剖视图。符号的说明10旋转式压缩机16阀挡18阀体21喷出阀22固定用螺栓(紧固用部件)25凹吾,26螺栓孔(嵌合孔)37下盖(端板部)38动涡轮39静涡轮40气缸41外侧气缸室(气缸室、压缩室 高压室(第一室)41b低压室(第二室)42内侧气缸室(气缸室)
42a高压室(第一室)42b低压室(第二室)45环状活塞46叶片48动侧涡旋齿49静侧涡旋齿51外侧喷出通路(喷出通路)52内侧喷出通路(喷出通路)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发明的第 一 个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第 一个实施例进行说明。第 一个实施例的压缩机 (10)的纵向剖视图显示于图1。该压缩机(10)是借助后述的 环状活塞(45)和气缸(40)做相对偏心旋转运动来对气缸室(41 , 42)内的制冷剂进行压缩的旋转式压缩机(10)。该旋转式压缩 机(10)被设置在充填有二氧化碳作制冷剂而进行蒸气压缩冷冻 循环的冷冻装置的制冷剂回路。该旋转式压缩机(10)对从蒸发 器吸入的制冷剂进行压缩再将它喷向冷凝器中。在该制冷剂回路 中,冷冻循环的高压达到二氧化碳的临界压力以上。
压缩机(10)包括纵长且圓筒形密闭容器的壳体(15)。压 缩机构(10)被配置在该壳体(15)内部靠下的位置,电动机(30) 被配置在该壳体(15)内部靠上的位置。
壳体(15)上设有贯穿躯干部的吸入管(14)。吸入管(14) 连接在压缩机构(20)上。在壳体(15)上设有贯穿壳体(15) 上部的喷出管(13)。喷出管(13)的入口朝着电动机(30)上 侧的空间开。
在壳体(15)内部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曲柄轴(33)。该 曲柄轴(33)包括主轴部(33a)和偏心部(33b)。偏心部(33b) 设置在曲柄轴(33)的靠下的位置,形成为直径比主轴部(33a) 大的圓柱形状。该偏心部(33b)的轴心从主轴部(33a)的轴心 偏离规定量。
压缩机构(20)形成在上盖(36)和下盖(37)之间,该上 盖(36)被固定在壳体(15)上,该下盖(37)是端板部。如图 2所示,压缩机构(20)包括气缸(40)、环状活塞(45)、叶片 (46)以及摆动轴套(27)。环状活塞(45)的基端部(下端部) 联接在下盖(37)的前面(上面)(参考图1)。
气缸(40)包括外侧气缸(40a)和内侧气缸(40b)。外侧 气缸(40a)和内侧气缸(40b)的上部用连接部件(47)连接起 来而成为一体(参看图1)。连接部件(47)形成在环状活塞(45) 的一端部(上侧),面向后述的气缸室(41, 42)。
外侧气缸(40a)和内侧气缸(40b)都形成为圓环状。外侧 气缸(40a)的内周面和内侧气缸(40b)的外周面为相互配置在 同一中心上的圓筒面,在外侧气缸(40a)的内周面和内侧气缸 (40b)的外周面之间形成有一个环状气缸室(41, 42)。
曲柄轴(33)的偏心部(33b)自由滑动地嵌合在内侧气缸 (40b)的内周面。该实施例的旋转式压缩机(10)构成为借 助环状活塞(45)被固定且气缸(40)作偏心旋转运动,来使该 环状活塞(45)与气缸(40)相对地旋转。
环状活塞(45)形成为圓环的一部分被断开的C型形状。环 状活塞(45)形成为外周面的直径小于外侧气缸(40a)的内周 面的直径,内周面的直径大于内侧气缸(40b)的外周面的直径。 环状活塞(45)在偏心于气缸(40)的状态下被收纳在气缸室(41, 42)内。因此,由环状活塞(45)将气缸室(41, 42)分隔为内 侧和外侧。外侧气缸室(41)形成在环状活塞(45)的外周面和 外侧气缸(40a)的内周面之间;内侧气缸室(42)形成在环状 活塞(45)的内周面和外侧气缸(40a)的外周面之间。补充说 明一下,因为该环状活塞(45)被设置在该第一个实施例的旋转 式压缩机(10)以二氧化碳作制冷剂的制冷剂回路中,所以环状
活塞(45)的厚度比一般的用氟制冷剂的情况下厚,为的是抵抗 压缩时低压制冷剂和高压制冷剂的压力差。
在环状活塞(45)的外周面和外侧气缸(40a)的内周面在 一点实质接触的状态(严密地说,是具有微米级的间隙但在该间 隙下制冷剂的泄漏不会成为问题的状态)下,环状活塞(45)和 气缸(40)就是在其接点和相位相差180。的位置,环状活塞(45) 的内周面和内侧气缸(40b)的外周面在一点实质接触。
叶片(46)插在环状活塞(45)的断开处,构成为在气缸 室(41, 42)的径向上从外侧气缸(40a)的内周面到内侧气缸 (40b)的外周面延伸。叶片(46)被固定在外侧气缸(40a)的 内周面和内侧气缸(40b)的外周面上。因此,叶片(46)将所 述各个气缸室(41, 42)划分为是第一室的高压室(压缩室)(41a, 41b)和是第二室的低压室(吸入室)(41b, 42b)。
摆动轴套(27)在环状活塞(45)的断开处(圓环的一部分 被切掉的C型形状的开口)将环状活塞(45)和叶片(46)相互 能够活动地连接在一起。摆动轴套(27),由相对叶片(46)位于 高压室(41a, 42a) —侧的喷出侧轴套(27a)和相对叶片(46) 位于低压室(41b, 42b) —侧的吸入侧轴套(27b)构成。喷出 侧轴套(27a)和吸入侧轴套(27b)皆形成为剖面形状大致为半 圓形的同一形状,被配置成各自的平面相向。而且,两个轴套 (27a, 27b)相向的平面之间的空间构成叶片槽(28)。
该叶片槽(28)中插有叶片(46),摆动轴套(27a, 27b) 的平面(叶片槽(28)的两侧面)与叶片(46)实质上是面接触。 摆动轴套(27a, 27b)的圆弧形外周面实质上与环状活塞(45) 面接触。摆动轴套(27a, 27b)构成为在将叶片(46)夹在叶 片槽(28)中的状态下,叶片(46)会沿着它的面方向在叶片槽 (28)内进退。同时,摆动轴套(27a, 27b)构成为与叶片(46) 一体地相对环状活塞(45)摆动。因此,上述摆动轴套(27)构 成为叶片(46)和环状活塞(45)能够以该摆动轴套(27)的中心点为摆动中心相对摆动,且叶片(46)能够相对环状活塞(45) 朝着该叶片(46)的面方向进退。
补充说明一下,在该第一个实施例中,说明的是两摆动轴套 (27a, 27b)不是一体的情况,但也可以将该两个摆动轴套(27a, 27b)的一部分连接起来,使它们成为一体结构。
上盖(36)和下盖(37)上分别形成有是滑动轴承的轴承部 (36a, 37a)。曲柄轴(33)由该轴承部(36a, 37a)支承着能 够自由转动。在该第一个实施例的旋转式压缩机(10)中,曲柄 轴(33)沿上下方向贯穿压缩机构(20)。曲柄轴(33)经由上 盖(36)和下盖(37)由壳体(15)支承。
下盖(37)形成在气缸(40)的一端部(下侧),前面(上 面)面向气釭室(41, 42)。在下盖(37)下侧安装有消音器(23)。 在下盖(37)和消音器(23)之间形成有喷出空间(53)。在上 盖(36)和下盖(37)的外缘部形成有使喷出空间(53)和压缩 机构(20)的上侧空间连通的连接通路(57)。
电动机(30)包括定子(31)和转子(32)。定子(31)固 定在壳体(15)的躯干部内壁上。转子(32)配置在定子(31) 内侧,与曲柄轴(33)的主轴部(33a)连接在一起,曲柄轴(33) 与转子(32) —起旋转。
在曲柄轴(33)的下端部设有供油泵(34)。该供油泵(34) 与沿着曲柄轴(33)的轴心延伸且与压缩机构(20)连通的供油 路(省略图示)相连接。供油泵(34)构成为将贮存在壳体(15) 内底部的润滑油通过供油路供到压缩机构(20)的滑动部。
在上述结构下,曲柄轴(33) —旋转,外侧气缸(40a)及 内侧气缸(40b)便一边在叶片槽(28)的方向上(气缸室(41, 42)径向)进退, 一边以摆动轴套(27)的中心点为摆动中心进 行摆动。借助该摆动动作,气缸(40)边偏心于曲柄轴(33)边 进行旋转(公转)运动(参考图5 (A)到图5 (D))。
在外侧气缸(40a)的外侧形成有吸入空间6 (参考图1)。
贯穿壳体(15)的躯干部的吸入管(14)的出口端朝着吸入空间 (6)开。而且,在下盖(37)形成有沿着气缸(40)的径向延 伸的吸入通路(7)。该吸入通路(7)从内侧气缸室(42)到吸 入空间(6)形成为长孔状。吸入通路(7)与气缸室(41, 42) 的低压室(41b, 42b)和吸入空间(6)连通。在外侧气缸(40a) 上形成有与吸入空间(6)和外侧气缸室(41)的低压室(41b) 连通的通孔(43);在环状活塞(45)上形成有与外侧气缸室(41) 的低压室(41b)和内侧气缸室(42)的低压室(42b)连通的通 孔(44)。
如图3所示,在下盖(37)的背面(下面)形成有凹部(25)。 如图4所示,凹部(25)形成为近似长方形。从下盖(37)的厚 度方向看去,凹部(25)从被联接在该下盖(37)前面的环状活 塞(45)内侧形成到外侧,同时沿着该环状活塞(45)的切线方 向伸长。换句话说,凹部(25)形成在跨越环状活塞(45)的区 域,凹部(25)的长边方向大致与环状活塞(45)的切线方向一 致。下盖(37)的凹部(25)的底面部分的厚度比周围的厚度薄, 但与环状活塞(45)重叠的部分加上环状活塞(45)的高度厚度 就厚。这样一来,凹部(25)的厚度薄的部分的面积就减少了。
在下盖(37)上设有与气缸室(41, 42)连通且开口位于凹 部(25)的底面的外侧喷出通路(51)和内侧喷出通路(52)。 外侧喷出通路(51)和内侧喷出通路(52)都形成在凹部(25) 的长边方向较长的长孔状,在凹部(25)的长边方向一端(图4 中右上侧)与下盖(37)的大致径向并排着。外侧喷出通路(51) 的入口端朝着外侧气缸室(41)的高压室(41a)开,内侧喷出 通路(52)的入口端朝着内侧气缸室(42)的高压室(42a)开。 该两条喷出通路(51, 52)将气缸室(41, 42)的高压室(41a, 42a)和喷出空间(53)连接起来。
在凹部(25)设有都是细长板状的第一阀体(18a)和第二 阀体(18b)。第一阀体(18a)和第二阀体(18b)的基端一侧由
联接部(18d)联接在起来。第一阀体(18a)和第二阀体(18b) 被配置成它们的长边方向都与凹部(25)的长边方向一致,它们 的前面与凹部(25)的底面相碰而接触。这些阀体(18a, 18b) 的长边方向与长孔状的喷出通路(51, 52)的长边方向一致。阀 体(18a, 18b)的宽度比喷出通路(51, 52)的短边方向的长度 稍微长一些。第一阀体(18a)设置成顶端侧的前面与是阀座面 的外側喷出通路(51)出口周围相碰而接触。第二阀体(18b) 设置成顶端部的前面与是阀座面的内侧喷出通路(52)出口周围 相碰而接触。补充说明一下,第一阀体(18a)和第二阀体(18b) 可以不用联接部(18d)连接,分别为独立的个体。
下盖(37)上设有由固定部(19)、第一本体部(17a)以及 第二本体部(17b)构成的阀挡(16)。阀挡(16)形成为在两个 本体部(17a, 17b)分开的状态下从固定部(19)的侧面朝着相 同的方向延伸,俯视时成为日文片假名中的"〕"字形。该阀挡 (16)和所述阀体(18)构成本发明所涉及的喷出阀(21)。喷 出阅(21)是簧片阀,借助阀体(18)进行弹性变形来打开、关 闭喷出通路(51, 52)。
设置阀挡(16),做到第一本体部(17a)与第一阀体(18a) 重叠,第二本体部(17b)与第二阀体(18b)重叠。阀挡(16) 的固定部(19)与两阀体(18a, 18b)的基端部的背面相碰而接 触。本体部(17)成为朝下侧弯曲的弓状,越靠近顶端,它的上 面离两阀体(18a, 18b)就越远。第一本体部(17a)限制第一 阀体(18a)的变形量,第二本体部(17b)限制第二岡体(18b) 的变形量。
在凹部(25)的长边方向的另一端(图4中左下侧)从下盖 (37)的厚度方向看去与环状活塞(45)重叠的位置上,是嵌合 孔的螺栓孔(26)从凹部(25)的底面形成到环状活塞(45)。 螺栓孔(26)贯穿凹部(25)的底面部分,到达联接在它的背面 一侧的环状活塞(45)。而且,联接部(18d)与阀挡(16)的固
定部(19)上分别形成有通孔。是紧固用部件的固定用螺栓(22) 被插入这些通孔并被拧入螺栓孔(26)中。这样一来,阀体(18) 和阀挡(16)便被安装到凹部(25)中。两阀体(18a, 18b)的 基端一侧被固定部(19)和凹部(25)的底面夹住。补充说明一 下,若螺栓孔(26)到达环状活塞(45),便能够将喷出阀(21) 更牢固地固定到下盖(37)上。除此以外,螺栓孔(26)还可以 不穿过凹部(25)的底面部分,而是仅形成在凹部(25)的底面 部分厚度范围内。
—运转动作一
接着,参考图5对该旋转式压缩机(10)的运转动作进行说明。 电动机(30) —启动,转子(32)的旋转便通过曲柄轴(33) 传达到压缩机构(20)的外侧气缸(40a)及内侧气缸(40b)。 结果是,叶片(46)在摆动轴套(27a, 27b)之间进行往返运动 (进退动作),且叶片(46)和摆动轴套(27a, 27b)成为一体, 相对环状活塞(45)进行摆动动作。因此,外侧气缸(40a)及 内侧气缸(40b)相对环状活塞(45)边摆动边公转,压缩机构 (20)进行规定的压缩动作。 这里,在外侧气缸室(41)中,气缸(40)从圓5 (D)的 状态(低压室(41b)几乎成为最小容积的状态)按照图顺时针 方向,这样二氧化碳便作为制冷剂被从吸入通路(7)吸入低压室 (41b)中。同时,制冷剂被从吸入空间(6)经由通孔(43)吸 入低压室(41b)中。当气缸(40)按照图5 (A)、图5 (B)、 图5 (C)的顺序公转,再次成为图5 (D)的状态时,便完成将 制冷剂吸入所述低压室(41b)中。 这里,该低压室(41b)成为制冷剂被压缩的高压室(41a), 另一方面,隔着叶片(46)形成新的低压室(41b)。若在该状态 下气缸(40)进一步旋转,则在新形成的低压室(41b)中重叠 进行制冷剂的吸入,另一方面,高压室(41a)的容积减小,在
该高压室(41a)中制冷剂被压缩。当高压室(41a)的压力比作 用在第一阀体(18a)的背压大时,第一阀体(18a)便朝着阀挡
(16) —侧变形,同时朝着阀挡(16)移动,其顶端部离开是阀 座面的外侧喷出通路(51)出口周围。这样一来,在外侧气缸室
(41)内被压缩的高压制冷剂便通过外侧喷出通路(51)喷向喷 出空间(53)。补充说明一下,第一阀体(18a)的变形量由阀挡
(16)限制。 这里,在内侧气缸室(42)中,气缸(40)从图5 (B)的 状态(低压室(42b)几乎成为最小容积的状态)按照图中的顺 时针方向公转,这样制冷剂便被从吸入通路(7)吸入低压室(42b) 中。同时,制冷剂被从吸入空间(6)经由通孔(44)吸入低压 室(42b)中。当气缸(40)按照图5 (C)、图5 (D)、图5 (B) 的顺序公转,再次成为图5 (B)的状态时,便完成将制冷剂吸入 所述低压室(42b)中。 这里,该低压室(42b)成为制冷剂被压缩的高压室(42a), 另一方面,隔着叶片(46)形成新的低压室(42b)。若在该状态 下气缸(40)进一步旋转,则在新形成的低压室(42b)中重叠 进行制冷剂的吸入,另一方面,高压室(42a)的容积减小,在 该高压室(42a)中制冷剂被压缩。当高压室(42a)的压力比作 用在第二阀体(18b)的背压大时,第二阀体(18b)朝着阀挡(16) 一侧变形,其顶端部离开是阀座面的内侧喷出通路(52)出口周 围。这样一来,在外侧气缸室(41)内被压缩的高压制冷剂便通 过内侧喷出通路(52)喷向喷出空间(53)。补充说明一下,第 二阀体(18b)的变形量由阀挡(16)限制。 已喷向喷出空间(53)的制冷剂在连接通路(57)中流通后 流入压缩机构(20)的上侧空间,然后在形成在电动机(30)周 围间隙中流通,最后从喷出管(13)中喷出。
—第 一个实施例的效果_
在该第一个实施例中,在形成螺栓孔(26)之际,利用下盖
(37)中从下盖(37)的厚度方向看去与环状活塞(45)重叠的 厚度厚的部分,从而便不需要设置用以形成螺栓孔(26)的凸部。 因此,能够使加工下盖(37)的工时减少。而且,当在下盖(37) 中与环状活塞(45)重叠的部分形成螺栓孔(26)的时候,螺栓 孑L (26)的位置不会在下盖(37)的外周附近。结果是,和设置 凸部的情形相比,因为喷出阀(21)的长度变短,因此所需要的 喷出阀(21)的刚性变小,它的厚度、宽度也变小。从而能够谋 求喷出阀(21)的小型化。 在该第一个实施例中,为了使死容积减少而在下盖(37)设 置了凹部(25)。再就是,因为在下盖(37)中与环状活塞(45) 重叠的部分形成有螺栓孔(26),所以和在凸部的位置形成螺栓 孑L (26)的现有情况相比,螺栓孔(26)的位置离喷出通路(51, 52)就更近了。换句话说,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使凹部(25) 的面积减小。于是,因为能够使在气缸室(41, 42)压缩制冷剂 的过程中下盖(37)所产生的变形减少,所以能够使伴随着下盖 (37)的变形从气缸室(41, 42)漏出的制冷剂减少,从而能够 使旋转式压缩机(10)的压缩效率提高。
在该第一个实施例中,使喷出通路(51, 52)成为在阀体的 长边方向上长度长的长孔状以做到凹部(25)的必要宽度减小。 结果是,能够使凹部(25)的面积进一步减小。 因为环状活塞(45)联接在凹部(25)底面的背面一侧,所 以凹部(25)厚度薄的部分的面积减少。而且,在该第一个实施 例中,凹部(25)从环状活塞(45)内侧形成到环状活塞(45) 外侧,同时在环状活塞(45)的切线方向上伸长,所以凹部(25) 中与环状活塞(45)重叠的部分的面积增大,从而能够使凹部(25) 厚度薄的部分的面积减少。
因此,能够使在气缸室(41, 42)压缩制冷剂的过程中下盖 (37)所产生的变形减少。结果是,能够使伴随着下盖(37)的 变形从气缸室(41, 42)漏出的制冷剂减少,从而利用该第一个
实施例的旋转式压缩机(10)能够使压缩效率提高。 在该第一个实施例中,在形成螺栓孔(26)之际利用了环状 活塞(45)的内部,使螺栓孔(26)到达环状活塞(45)。这样 一来,就能够充分确保固定用螺栓(22)的雄螺紋和螺栓孔(26) 的雌螺紋的啮合长度,从而能够将喷出阀(21)更牢固地固定到 下盖(37)上。 在该第一个实施例中,使喷出通路(51, 52)形成为在第一 阀体(18a)、第二阀体(18b)的长边方向上长度很长的长孔状, 以使第一阀体(18a)、第二阀体(18b)的必要宽度小一些。结 果是,能够谋求喷出阀(21)的小型化。 在该第一个实施例中,形成螺栓孔(26)的部分即下盖(37) 和环状活塞(45)重叠的部分的宽度变宽。于是,很容易确保用 以形成螺栓孔(26)的空间。再就是,因为螺栓孔(26)周围的 强度变大,所以能够防止螺栓孔(26)周围破损。另一方面,能 够使固定用螺栓(22)的粗度增大。在该情况下,能够防止固定 用螺栓(22)破损。
—第 一个实施例的变形例一
对第一个实施例的变形例进行说明。如图6所示,在该变形 例中,在下盖(37)的背面一侧未形成凹部(25),外侧喷出通 路(51)、内侧喷出通路(52)以及螺栓孔(26)的开口都位于 下盖(37)的背面。螺栓孔(26)在下盖(37)中从该下盖(37) 的厚度方向看去与环状活塞(45)重叠的部分从下盖(37)的背 面形成到环状活塞(45)。(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
对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进行说明。第二个实施例的压缩机 (10)的纵向剖视图显示于图7。该压缩机(10)是借助后述的 动涡轮(38)相对静涡轮(39)进行公转运动来对压缩室(41) 内的制冷剂进行压缩的涡旋型的旋转式压缩机(10)。该压缩机 (10)被设置在充填有二氧化碳作制冷剂进行蒸气压缩冷冻循环
的冷冻装置的制冷剂回路中。 压缩机(10)包括纵长且圆筒形密闭容器的壳体(15)。压 缩机构(10)被配置在该壳体(15)内部靠下的位置,电动机(30) 被配置在该壳体(15)内部靠上的位置。
壳体(15)上设有贯穿上部的吸入管(14)。吸入管(14) 连接在压缩机构(20)上。在壳体(15)上设有贯穿壳体(15) 的躯干部的喷出管(13)。喷出管(13)的入口朝着电动机(30) 和压缩机构(20)之间的空间开。 在壳体(15)内部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曲柄轴(33)。该 曲柄轴(33)包括主轴鲁卩(33a)牙口偏心4戸(33b)。主轴吾P (33a) 上端部的直径形成得稍大一些。偏心部(33b)形成为直径比主 轴部(33a)小的圓柱形状,立着设置在主轴部(33a)的上端面。 该偏心部(33b)的轴心从主轴部(33a)的轴心偏离规定量。 在电动机(30)下侧设有被固定在壳体(15)躯干的下端部 的下轴承部件(12)。在该下轴承部件(12)的中心部形成有滑 动轴承,该滑动轴承支承主轴部(33a)的下端部自由地旋转。 电动机(30)包括定子(31)和转子(32)。定子(31)固 定在壳体(15)的躯干部内壁上。转子(32)配置在定子(31) 内侧,与曲柄轴(33)的主轴部(33a)联接,曲柄轴(33)与 转子(32) —起旋转。 压缩机构(20)包括进行偏心运动是可动部件的动涡轮 (38)、与动涡轮(38) —起形成后述的压缩室(41, 42)是固 定部件的静涡轮(39)以及盖(11)。盖(11)的中央部形成为 凹陷的厚度较厚的圓板状,其外周部与壳体(15)躯干的上端部 接合。曲柄轴(33)的主轴部(33a)插入盖(11)中央部。该 盖(11)构成为支承曲柄轴(33)的主轴部(33a)自由旋转的 轴承。 动涡轮(38)包括圆板状端板部(56)、立着设置在该端 板部(56)前面一侧(上面一侧)的涡旋壁状动侧涡旋齿(48) 以及突出在该端板部(56)的背面一侧(下面一侧)的圓筒状突 出部(35)。该动涡轮(38)经由未示的十字联轴节安装在盖(11) 上面。曲柄轴(33)的偏心部(33b)插入动涡轮(38)的突出 部(35)。换句话说,动涡轮(38)接合在曲柄轴(33)上。
静涡轮(39)包括圓板状端板部(37)、立着设置在该端 板部(37)前面一侧(下面一侧)的涡旋壁状静侧涡旋齿(49) 以及从该端板部(37)外周开始连续形成到外侧且厚度较厚的外 周部(29)。
如图8所示,在压缩机构(20)中,静涡轮(39)的静侧涡 旋齿(49)与动涡轮(38)的动侧涡旋齿(48)啮合。多个压缩 室(41)由于静侧涡旋齿(49)和动侧涡旋齿(48)相互啮合而 形成。
在端板部(37)上设置有一个主通路(51)和两个旁通路(52a, 52b)作为与压縮室(41)连通的喷出通路。主通路(51)和两 个旁通路(52a, 52b)的开口都位于端板部(37)的背面。主通 路(51)形成在端板部(37)的中心附近,其入口端的开口位于 形成在压缩机构(20)最内侧的压缩室(41)上。两个旁通路(52a, 52b)夹着主通路(51)而设。旁通路(52a, 52b)形成为图10 中在横向上长度长的长孔状,其面积比主通路(51)的面积小。 旁通路(52a, 52b)入口端的位置比主通路(51)稍微靠近外侧。
补充说明一下,在该第二个实施例中,端板部(37)形成得 厚度较薄。在涡旋型的旋转式压缩机中,即使在压缩室(41)中 压缩制冷剂的过程中端板部(37)变形,从压缩室(41)漏出的 制冷剂也会移动到隔着静侧涡旋齿(49)或者动侧涡旋齿(48) 的压缩室(41)中。也就是说,即使端板部(37)变形,从压缩 室(41)漏出的制冷剂也不会流到低压一侧。因此,在是涡旋型 旋转式压缩机的情况下,由于制冷剂因端板部(37)变形漏出后 所导致的压缩效率的下降就比较小。
端板部(37)上设有第一阀体(18a)、第二阀体(18b)以
及第三阀体(18c)。第一阀体(18a)、第二阀体(18b)以及第 三阀体(18c)由联接部(18c)联接起来。第一阀体(18)为细 长板状,它的顶端形成为比主通路(51)的出口还大一圈的圓形。 第二阀体(18b)和第三阀体(18c)形成为细长的板状,其宽度 比旁通路(52)在短边方向上的长度长一些。这些阀体(18a, 18b, 18c)被配置成其长边方向与旁通路(52)的长边方向一 致,其前面与端板部(37)的背面相碰而接触。第一阀体(18a) 被设置成顶端侧的前面与是阀座面的主通路(51)的出口周围相 碰而接触,第二阀体(18b)和笫三阀体(18c)被设置成顶端侧 的前面与是阀座面的旁通路(52a, 52b)的出口周围相碰而接触。
端板部(37)上设有由固定部(19)、第一本体部(17a)、 第二本体部(17b)以及第三本体部(17c)构成的板状阀挡(16)。 阀挡(16)形成为以从固定部(19)的侧面朝着同一个方向分 为三个本体部(17a, 17b, 17c)的状态延伸,俯视时是三齿梳 子形状,或者说是日文片假名中"3"字形。该阀挡(16)和所 述阀体(18)构成本发明所涉及的喷出阀(21)。喷出阀(21) 是簧片阀,借助阀体(18)进行弹性变形来打开、关闭喷出通路 (51, 52)。
设置阀挡(16),做到第一本体部(17a)与第一阀体(18a) 重叠,第二本体部(17b)与第二阀体(18b)重叠,第三本体部(17c)与第三阀体(18c)重叠。阀挡(16)的固定部(19)与 所有阀体(18a, I8b, 18c)基端部的背面相碰而接触。本体部(17a, 17b, 17c)成为朝上侧弯曲的弓状,越靠近顶端,它的 下面离各个阀体(18a, 18b, 18c)就越远。第一本体部(17a) 限制第一阀体(18a)的变形量;第二本体部(17b)限制第二阀 体(18b)的变形量;第三本体部(17c)限制第三阀体(18c) 的变形量。
在端板部(37)中从下盖(37)的厚度方向看去与静侧涡旋 齿(49)重叠的位置上,两个螺栓孔(26)从端板部(37)的背 面形成到静侧涡旋齿(49)。如图9所示,螺栓孔(26)贯穿端 板部(37),到达背面一侧的静侧涡旋齿(49)。螺栓孔(26, 26) 形成在相当于第一阀体(18a)的基端部与第二阀体(18b)的基 端部之间的位置和相当于第一阀体(18a)的基端部与第三阀体 (18c)的基端部之间的位置。再就是,在联接部(18d)和阀挡 (16)的固定部(19)上分别形成有两个通孔。是紧固用部件的 固定用螺栓(22)被插入这些通孔并被拧入螺栓孔(26)中。这 样一来,阀体(18)和阀挡(16)便被安装到凹部(25)中。各 阀体(18a, 18b, 18c)的基端一侧被固定部(19)和凹部(25) 的底面夹l主。
—运转动作一接着,对该涡旋型旋转式压缩机(10)的运转动作进行说明。
电动机(30) —启动,转子(32)的旋转便通过曲柄轴(33) 传达给压缩机构(20)的动涡轮(38)。紧固在曲柄轴(33)的 偏心部(33b)上的动涡轮(38)由十字联轴节引导,不自转仅 公转。
若动涡轮(38)进行公转运动,则低压的气体制冷剂便通过 吸入管(14)从动侧涡旋齿(48)和静侧涡旋齿(49)外周一侧 流入压缩室(41)。若动涡轮(38)进一步公转,则被封入在压 缩室(41)中的气体制冷剂便慢慢地朝着压缩机构(20)内侧移 动,压缩室(41)的容积伴随着它而减少,气体制冷剂即被压缩。 之后,已被压缩的气体制冷剂被引导到主通路(51)的入口端开 着口的压缩机构(20)内侧,当该气体制冷剂的压力超过作用在 第一阀体(18a)的背压时,第一阀体(18a)就朝着阀挡(16) 一侧变形。第一阀体(18a)从是阀座面的主通路(51)出口周 围离开,被压缩而成为高压的气体制冷剂通过主通路(51)喷向 压缩机构(20)上侧的空间。
补充说明一下,有时侯,喷出侧和吸入侧的压力比要比由静 侧涡旋齿(49)的形状和动侧涡旋齿(48)的形状所决定的压缩
比小。此时,若将压缩室(41)内的气体制冷剂压缩到最后再从主通路(51)喷出,则因为压缩过分,而浪费了用以驱动压缩机 构(20)的动力。于是,在该旋转式压缩机(10)中形成有旁通 路(52a, 52b)。在被封入压缩室(41)的气体制冷剂朝着压缩 机构(20)内侧移动的过程中若压缩室(41)的内压超过喷出侧 的压力,则第二阀体(18b)、第三阀体(18c)朝着阀挡(16) 一侧变形。于是,旁通路(52a, 52b)打开,气体制冷剂从该旁 通路(52a, 52b)喷出。
从压缩机构(20)喷出的气体制冷剂,通过未示的通路,流 向压缩机构(20)下侧的空间,之后从喷出管(13)喷向壳体(15) 外。
—第二个实施例的效果一在该第二个实施例中,在形成螺栓孔(26)之际,利用下盖 (37)中从下盖(37)的厚度方向看去与环状活塞(45)重叠的 厚度厚的部分,从而便不需要设置用以形成螺栓孔(26)的凸部。 因此,能够使加工下盖(37)的工时减少。而且,当在下盖(37) 中与环状活塞(45)重叠的部分形成螺栓孔(26)的时候,螺栓 孔(26)的位置不在下盖(37)的外周附近。结果是,和设置凸 部的情形相比,因为喷出阀(21)的长度变短,所以所需要的喷 出阀(21)的刚性变小,它的厚度、宽度也变小。从而能够谋求 喷出阀(21)的小型化。
—第二个实施例的变形例l一对第二个实施例的变形例i进行说明。该变形例1与第二个 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动侧涡旋齿(48)和静侧涡旋齿(49) 的形状与第二个实施例不同。该变形例1中的压缩机构的横断面 图示于图11。
动侧涡旋齿(48)的厚度逐渐变化,内侧形成得厚度厚。静 侧涡旋齿(49)的厚度逐渐变化,形成得整体上比动侧涡旋齿(48) 的厚度厚。静侧涡旋齿(49)的形成有螺栓孔(26)的部分厚度 厚。
在该变形例中,因为静侧涡旋齿(49)的形成有螺栓孔(26) 的部分厚度厚,其周围的强度增大,所以能够防止静侧涡旋齿 (49)的螺栓孔(26)周围破损。
—第二个实施例的变形例2 —对第二个实施例的变形例2进行说明。如图12所示,在该 变形例2中,凹部(25)形成在端板部(37)的背面一侧。端板 部(37)形成为俯视为矩形形状,主通路(51)、旁通路(52a, 52b)以及螺栓孔(26)的开口位于端板部(37)的底面。而且, 端板部(37)上设有由阀体(18)和阀挡(16)构成的喷出阀(21)。
(其它实施例)本发明可使上述各个实施例采用下述结构。
可以使所述螺栓孔(26)为矩形孔(参考图13)。在这一情 况下,作为紧固用部件(22)所用的是,与螺栓孔(26)配合良 好的矩形嵌合部(22a)从头部(22b)突出的销状部件。在将阀 挡(16)安装到端板部(37)之际,用力推入紧固用部件(22) 的头部(22b),该嵌合部(22a)便插入螺栓孔(26)中。补充 说明一下,可以使螺栓孔(26)为细长的槽状孔。在该情况下, 紧固用部件(22)的嵌合部(22a)成为板状。
还可以是这样的,所述紧固用部件(22)的嵌合部(22a) 的顶端一侧分离,在各个顶端部分别形成有卡住部(22c)(参看 图14),所述螺栓孔(26)在壁面上形成有台阶,底面一侧较宽。 在将紧固用部件(22)插入螺栓孔(26)之际, 一边使分离的嵌 合部(22a)分别弯向内侧, 一边来将它们装入螺栓孔(26)中。 借助卡住部(22c)卡到台阶上,紧固用部件(22)就不会从端 板部(37)脱离。
还可以不使用紧固用部件(22),将嵌合部(19a)设置在阀 挡(16)的固定部(19)。阀挡(16)是通过将嵌合部(19a)插 入螺栓孔(26)而被安装到端板部(37)上的。在该情况下,可 以是这样的,如图14所示,使嵌合部(19a)的顶端一侧分枝,在各个分枝上形成卡住部(19c)。
可以将旋转式压缩机(10)设置在使用二氧化碳以外的制冷剂的制冷剂回路中。
补充说明一下,上述各个实施例是本质上最好的示例,本发明对它的应用物或者是它的用途范围没有任何限制。工业实用性
综上所述,本发明对于在由可动部件和固定部件形成的压缩 室对流体进行压缩的旋转式压缩机纟艮有用。
权利要求
1.一种旋转式压缩机,其包括具有环状气缸室(41,42)的气缸(40)、环状活塞(45)、叶片(46)以及端板部(37),所述环状活塞(45)偏心于该气缸(40)收纳在气缸室(41,42)中且将气缸室(41,42)分隔为外侧气缸室(41)和内侧气缸室(42),所述叶片(46)被布置在所述气缸室(41,42)中且将各个气缸室(41,42)分隔为第一室(41a,42a)和第二室(41b,42b),所述端板部(37)的前面被联接在该环状活塞(45)的基端部且面对所述气缸室(41,42),借助所述气缸(40)与所述环状活塞(45)相对地做偏心旋转运动来对所述气缸室(41,42)内的流体进行压缩,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端板部(37),设有与所述气缸室(41,42)连通且开口位于该端板部(37)的背面的喷出通路(51,52)以及将该喷出通路(51,52)打开、关闭的喷出阀(21);所述喷出阀(21)通过紧固用部件(22)固定在所述端板部(37);用来将该紧固用部件(22)插入的嵌合孔(26),形成在所述端板部(37)中从该端板部(37)的厚度方向看去与环状活塞(45)重叠的部分且开口位于该端板部(37)的背面。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端板部(37)的背面一侧形成有凹部(25),所述喷出通路(51,52)与嵌合孔(26)的开口位于该凹部(25)的底面。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从所述端板部(37)的厚度方向看去所述凹部(25)从所述环状活塞(45)的内侧形成到外侧,同时所述凹部(25)沿着该环状活塞(45) 的切线方向延伸。
4. 根据权利要求1到3中的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 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合孔(26)从所述端板部(37)形成到所述环状活塞(45)。
5. —种旋转式压缩机,是一种包括静涡轮(39)和动涡轮(38)的 涡旋型的旋转式压缩机,所述静涡轮(39)的静侧涡旋齿(49)与所述 动涡轮(38)的动侧涡旋齿(48)相互啮合而形成压缩室(41),其特征 在于所述静涡轮(39)包括所述静侧涡旋齿(49)立着设在前面且面 对所述压缩室(41)的端板部(37);在所述端板部(37),设有与所述压缩室(41)连通且开口位于该端 板部(37)的背面的喷出通路(51, 52)以及将该喷出通路(51, 52) 打开、关闭的喷出阀(21);所述喷出阀(21)通过紧固用部件(22)固定在所述端板部(37);用来将该紧固用部件(22)插入的嵌合孔(26),形成在所述端板部 (37)中从该端板部(37)的厚度方向看去与静侧涡旋齿(49)重叠的 部分,且开口位于该端板部(37)的背面。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嵌合孔(26)从所述端板部(37)形成到所述静侧涡旋齿(49)。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静侧涡旋齿(49)的厚度是变化的,所述嵌合孔(26)形成在所述静侧涡旋齿(49)的厚度较厚的部分。
8. 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5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喷出阀(21)由簧片阀构成,该簧片阀包括前面与所述端板部(37)的背面相碰而接触的板状阀体(18)和限制该阀体(18)的变形 量的阀挡(16);所述紧固用部件(22)贯穿所述阀挡(16)的基端部。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旋转式压縮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喷出通路(51, 52)形成为在所述阀体(18)的长边方向上长度较长的长孔状。
10. 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5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该旋转式压缩机设置在进行冷冻循环的冷冻装置的制冷剂回路中,对作为制冷剂充填在该制冷剂回路中的二氧化碳进行压缩。
全文摘要
让用以插入固定用螺栓(22)的螺栓孔(26)的开口位于端板部(37)中从该端板部(37)的厚度方向看去与环状活塞(45)或者静侧涡旋齿(49)重叠的部分中端板部(37)的底面。在将喷出阀(21)固定到端板部(37)之际,将固定用螺栓(22)拧入该螺栓孔(26)中。
文档编号F04C18/32GK101166903SQ200680014448
公开日2008年4月23日 申请日期2006年4月25日 优先权日2005年5月17日
发明者古庄和宏, 堀和贵, 增田正典, 外岛隆造, 清水孝志, 芝本祥孝 申请人: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