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压缩机,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能够减小在气缸中 的压缩气体排出到气缸外时的压力损失、能够使死容积最小化且使吸入 气缸的气体的吸气效率提高的压缩机。
背景技术:
通常,压缩机是通过将电能转变为动能来压缩气体的设备。根据用 于压缩气体的压缩机械,可以将压缩机分为旋转式压缩机、往复式压缩 机、涡旋式压缩机等。
图1示出根据常规技术的往复式压缩机。参照图1,当壳体IO内的 驱动马达20运转时,驱动马达20的旋转力通过联接至驱动马达20的 曲轴30传递至活塞40。当驱动马达20的旋转力通过曲轴30和连杆卯 传递至活塞40时,活塞40在一体形成有气缸体B的气缸50中线性地 往复运动。结果,通过吸气管1吸入壳体10的气体通过联接至气缸50 的阀组件VA和吸气消音器60 ^皮吸入和压缩,然后通过阀组件VA和氺卜 气消音器70排出。通过阀组件VA和排气消音器70已经排出的制冷剂 通过回路管80和排气管2排出壳体10之外。
附图标记SL表示消音器。
如图2所示,用于将气体吸入气缸50并将在气缸50中受压缩的气 体排出的阀组件VA包括阀支撑板IIO,所述阀支撑板110具有矩形 形状和特定厚度;位于阀支撑板110两侧面处的吸气阀120和排气岡 130;以及安装在阀支撑板110处以限制排气阀130的运动的止动件140。
阀支撑板110包括具有特定面积和厚度的矩形板111;在板111 上形成的吸气孔112和排气孔113;以及在板111的各拐角处形成的多 个联接孔114。吸气孔112和排气孔113的数目各是一个,吸气孔112 形成在排气孔113的下方。
吸气阀120包括具有特定面积的薄板121;在薄板121上形成为曲线的切缝122;因线性切缝122而呈悬臂外形的阀部123;在薄板121 上形成的排气孔124;以及在薄板121的各拐角处形成的多个联接孔 125。阀部123的自由端位于下部,阀部123与薄板121之间的连接部 位于上部。排气孔124连接至切缝122。
排气阀130形成为具有特定形状的薄板并固定地联接至阀支撑板 110的一个侧面,从而打开及关闭阀支撑板的排气孔113。用于限制排 气阀113的运动的止动件140联接在排气阀113上。
阀组件VA在吸气阀120与气缸50接触的状态下通过联接螺栓(未 图示)联接至气缸50。在这里,吸气阀120的阀部123打开及关闭岡支 撑板110的吸气孔112,排气阀130打开及关闭阀支撑板110的排气孔 113。
下面对压缩机的阀组件的操作进行说明。
当活塞40向下止点运动时,吸气阀120的阀部123在气釭50的内 部与外部之间的压力差作用下发生弯曲,从而打开阀支撑板IIO的吸气 孔112。同时,通过吸气消音器60引入的气体通过吸气孔112吸入气缸 50。
当活塞40从下止点向上止点运动时,吸气阀120的阀部123关闭 阀支撑板110的吸气孔112,吸入的气体逐渐被压缩。当压缩气体的压 力大于设定的压力时,排气阀130弯曲,从而打开排气孔113。因此, 压缩气体通过吸气阀的排气孔124和阀支撑板的排气孔113排出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然而,常规的压缩机具有以下问题。由于形成有将在气缸50中受 压缩的气体排出到气缸50之外的一条路径,所以在排气的时候压缩气 体集中为一部分。因此,排气流动阻力增加,因而产生很大的压力损失。 如图3所示,在排出压缩气体时由吸气阀的排气孔124和阀支撑板110 的排气孔113产生死容积(DA)。因此,在吸气时会产生吸气损失。
此外,由于形成有将气体吸入气缸50的一条路径,所以在通过该 路径将气体吸入气缸50时压缩气体集中为一部分。因此,吸气流动阻力增加,因而吸气效率降低,从而降低了压缩机的压缩效率。 技术方案
所以,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减小当气缸中受压缩的气体排 出到气缸之外时的压力损失、能够使死容积最小化且使吸入气缸的气体 的吸气效率提高的压缩机。
为了实现这些和其它优点并且根据本发明的目的,在这里具体实施
和概括描述地提供一种压缩机,包括壳体,其上连接有吸气管;驱动 马达,其设置在所述壳体中;气缸;阀支撑板,其覆盖所述气缸并具有 将气体吸入所述气缸的吸气孔和将在所述气缸中受压缩的气体排出的 两个排气孔;活塞,其在压力面上对应于所述阀支撑板的所述两个排气 孔处具有两个突起,所述两个突起具有不同尺寸的横截面,所述活塞通 过接收所述驱动马达的驱动力而在所述气缸中线性地往复运动;吸气 阀,其联接至所述阀支撑板以打开及关闭所述吸气孔;以及排气阀组件, 其联接至所述阀支撑板以打开及关闭所述两个排气孔。
本发明的另 一个方面涉及一种气缸组件,其包括如上所述的气缸、 活塞、吸气阀和排气阀。
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涉及一种阀组件,其包括如上所述的吸气阀和 排气阀。
通过以下结合附图时对本发明的具体描述,本发明的前述和其它目 的、特征、方面和优点将更加显而易见。
然而,应该理解,示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时的详细描述和特定 实例仅是作为示例给出的,因为通过详细说明书,本领域技术人员很容 易在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
通过下文中给出的详细说明和仅作为说明而非限制本发明所给出 的附图可以更为全面地理解本发明,其中
图l是示出根据常规技术的往复式压缩机的截面图2是示出根据常规技术的往复式压缩机的阀组件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示出根据常规技术的往复式压缩机的阀组件的死容积的截面
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压缩机的截面图5和6分别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压缩机的阀组件 的分解立体图和前视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压缩机的活塞的前视图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压缩机的活塞和阀支撑板的侧向截面图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压缩机的活塞和阀支撑板 的侧向截面图10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压缩机的阀组件的联接状态的侧向截面
图ll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压缩机的阀组件的分解 立体图1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压缩机的阀组件的阀支 撑板的截面图1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压缩机的阀组件的阀支 撑板和活塞的侧向截面图1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压缩机的岡组件的排气 阀的平面图;以及
图1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压缩机的阀组件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具体参照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附图中对其示例进行了图 示。下文中,将参照附图对根据本发明的压缩机进行更为具体地说明。
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压缩机的截面图。如图所示,压缩机包括壳体C;以及位于壳体C中并在其一侧具 有气缸300的框架F。驱动马达M位于框架F的下方,曲轴400插入 框架F中并联接至驱动马达M。连杆500可运动地插入气缸300中并将 在压力面CS上具有两个突起101的活塞100连接至曲轴400,从而将 曲轴400的旋转运动转变为活塞100的线性往复运动。阀组件200具有 阀支撑板(未图示),该阀支撑板具有两个排气孔并安装在气缸300的 一侧。阀组件200联接有吸气消音器600和排气消音器700,在驱动马 达M的下部与壳体C的内壁之间安装有弹性支撑单元800以弹性地支 撑包括驱动马达M在内的内部部件。
附图标记4表示吸气管,5表示排气管,6表示回路管,SL表示消 音器。
如图5和6所示,阀组件200包括覆盖气缸300的阀支撑板210。 阀支撑板210具有将气体吸入气釭300的吸气孔212和排放在气釭300 中受压缩的气体的排气口 211。阀组件200还包括具有两个突起的吸气 阀220,所述两个突起对应于阀支撑板210的两个排气口 211,该吸气 阀220联接至阀支撑板210以打开及关闭吸气孔212。排气阀230分别 联接至阀支撑板210以打开及关闭两个排气孔211。在阀支撑板210上 安装有止动件240以限制各排气阀230的运动。
阀支撑板210包括具有特定厚度的矩形板213;在板213上以特 定间隙形成的排气孔211; —个吸气孔212,所述吸气孔212贯穿地形 成在板213上从而位于排气孔211的下方;以及在板213的各拐角处形 成的多个联接孔214。
两个排气孔211形成为具有相同的尺寸或彼此不同的尺寸。当两个 排气孔211形成为具有彼此不同的尺寸时,两个排气孔中较大的排气孔 的内径(dl)与较小的排气孔的内径(d2)之间的比(dl/d2)优选位 于1.1到1.3的范围内。同样,当两个排气孔211形成为具有相同的尺 寸时,各个排气孔211优选等于常规排气孔113的面积的一半。
排气孔211的周边部以特定的形状和深度凹入地形成,从而使得排 气孔211的边缘突出。优选地,阀支撑板210由板状材料形成。
在活塞100的压力面CS上形成的两个突起101对应于阀支撑板210的排气孔211的数目和尺寸。
在所示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形成的一个吸气孔212位于排气孔211 下方。
如图7所示,在活塞100的压力面CS上形成的两个突起101形成 在离压力面CS的中心线具有不同距离的位置处。
如图8所示,活塞100的突起101形成为截顶的圆锥形,而且阀支 撑板210的排气孔211的内周面形成为圆锥形。优选地,位于压力面处 的最大外径D1与突起101的端面的最小外径D2之间的比(Dl/D2)位 于1.5到2.5的范围内。
活塞100的突起101和阀支撑板210的排气孔211可以具有相同的 倾斜角或彼此不同的倾斜角。
如图9所示,在阀支撑板的排气孔211的内周面的两个边缘处分别 形成有降低流动阻力的倒角C1和C2。
如图5所示,吸气阀220包括尺寸与阀支撑板210相同的薄板221; 在薄板221上形成为曲线的切缝222;在薄板221上形成的两个排气孔 224;以及在薄板221的各个拐角处形成的多个联接孔225。
阀部223包括连接至薄板221的连接部;以及打开/关闭部,所述 打开/关闭部从连接部延伸以便具有特定面积。阀部223形成为从薄板 221的竖直中心线倾斜特定角度。两个排气孔224基于薄板221的竖直 中心线彼此对称,而且位于阀部223的打开/关闭部上方。 一个排气孔 224连接至切缝222。
排气阀230形成为具有特定形状的薄板。排气阀230包括具有特 定面积的固定部231;从固定部231延伸的连接部232;以及从连接部 232延伸的、具有特定面积的打开/关闭部233。由于固定部231铆接至 阀支撑板210,因此排气阀230固定式联接至阀支撑板210。在这里, 排气阀230的打开/关闭部233关闭阀支撑板210的排气孔211。
止动件240形成为具有与排气阀230相同的形状并具有特定的厚 度。止动件240与排气阀230 —起固定式联接至阀支撑板210。连接孔215和226形成为分别连接至阀支撑板210和吸气阀220。 连接孔215和226连接至在气缸300上形成的连接孔301。连接孔301 连接至消音器SL,所述消音器SL联接至气缸300以降低噪音。
对压缩机的包括阀组件200的部件的装配过程进行描述。如图10 所示,将排气阀230以铆接方式(为了清楚起见,未图示)固定式联接 至阀支撑板210的一个侧面,将吸气阀220定位于阀支撑板210的另一 个侧面处。然后,将阀组件定位于气缸300处,从而使得吸气阀220能 够接触气缸300。接着,将排气消音器700和吸气消音器600通过多个 联接螺栓(未示出)固定式联接至气缸300。
在这里,多个联接螺栓经由阀支撑板210的联接孔214和吸气阀220 的联接孔225联接至气缸300的联接孔302(图5中可以很清楚地看到, 为清楚起见,在图10中未示出)。
吸气阀220的排气孔224对应于阀支撑板210的排气孔211,而活 塞IOO的突起IOI与吸气阀220的排气孔224和阀支撑板210的排气孔 211位于同一直线上。
图11示出的是# 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阀组件200。如图所示, 阀组件包括阀支撑板210、吸气阀260、排气阀250和止动件270。
岡支撑板210包括具有特定厚度的矩形板213;在板213上以特 定间隙形成的排气孔211; —个吸气孔212,所述一个吸气孔212贯穿 地形成在板213上从而位于排气孔211的下方;在板213的各拐角处形 成的多个联接孔214;以及在板213的一面上以特定形状和深度凹入形 成的安装槽216。板213上形成有安装槽216的表面是与布置吸气阀260 的表面相反的表面。
优选地,两个排气孔211形成为具有彼此不同的尺寸。在这里,两 个排气孔中较大的排气孔的内径(dl)与较小的排气孔的内径(d2)之 间的比(dl/d2 )优选位于1.1到1.3的范围内。
两个排气孔211位于板的安装槽216中。在安装槽216的各下表面 处形成有从排气孔211的各边缘突出为环形的阀支撑突起217,在阀支 撑突起217的外周边处形成有具备特定宽度和深度的环状槽218。在安 装槽216的一侧形成有用于固定排气岡250的限位突起219。由限位突起219固定的排气阀250通过阀支撑突起217支撑。两个排气孔中位于 接近限位突起219处的排气孔211的尺寸较小,位于远离限位突起219 处的排气孔211的尺寸较大。
如图12所示,两个阀支撑突起217中位于接近排气阀250的固定 部处的阀支撑突起217的高度低于另一个阀支撑突起217的高度。
优选地,阀支撑板210的排气孔211的内周面形成为圃锥形。活塞 100的突起101和阀支撑板210的排气孔211具有相同的倾斜角或彼此 不同的倾斜角。
如图13所示,在阀支撑板的排气孔211的内周面的两边缘处分别形 成有用于降低流动阻力的倒角C1和C2。
阀支撑板210的两个排气孔211形成在与活塞IOO的压力面上形成 的两个突起101对应的位置处。
优选地,通过焙烧操作对阀支撑板210进行在模制后的加工。
如图14所示,排气阀250包括具有特定形状的固定部251;从固 定部251延伸的、具有特定长度的连接部252;从连接部252延伸为圆 形的第一打开/关闭部253;以及从第一打开/关闭部253延伸为圆形的 第二打开/关闭部254。排气阀250是薄板。
排气阀250的固定部251固定于在阀支撑板210的安装槽216的一 侧形成的限位突起219上。在这里,排气阀250水平布置,第一打开/ 关闭部253和第二打开/关闭部254关闭在阀支撑板210上形成的两个排 气孔211。
优选地,排气阀250的长度(L)与从固定部251的端面到第一打 开/关闭部253的中心的距离(Ll)的比(L/L1)位于1.8到2.5的范围 内。而且,排气阀250的长度(L)与从固定部251的端面到第二打开/ 关闭部254的中心的距离的比(L/L2)位于1.1到1.3的范围内。
吸气阀260包括与阀支撑板210尺寸相同的薄板261;在薄板261 上形成为曲线的切缝262;阀部263,所述阀部263具有由线性切缝262 限定的悬臂外形,以打开及关闭吸气孔212;两个排气孔264,所述两 个排气孔264在薄板261上形成,从而连接至切缝262;以及在薄板261的各拐角处形成的多个联接孔265。吸气阀260的排气孔264对应于阀 支撑板210的尺寸彼此不同的排气孔211。
如图11所示,吸气阀的阀部263包括连接至薄板261的连接部; 以及从连接部延伸为圆形的打开/关闭部。阀部263的沿纵向的中心线 垂直于连接两个排气孔264的中心的连接线。并且,排气孔264基于阀 部263的沿纵向的中心线彼此对称定位。
优选地,当吸气阀260联接至阀支撑板210时,吸气阀260的阀部 263的纵向垂直于排气阀250的纵向。
连接孔215和266形成为分别连接至阀支撑板210和吸气阀260。 连接孔215和266连接至在气釭300上形成的连接孔301。连接孔301 连接至消音器SL,所述消音器SL联接至气缸300以降低噪音。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阀组件包括与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 阀组件相似的阀支撑板210、排气阀250和吸气阀260。如图15所示, 第三实施方式的阀支撑板210和吸气阀260具有与第二实施方式的阀支 撑板210和吸气阀260相同的结构。然而,在本实施方式中,阀支撑板 210的吸气孔212的数目是两个,并且用于打开及关闭这两个吸气孔212 的阀部263是心形。
在根据另一种实施方式的阀组件中,阀支撑板具有至少五个孔,所 述五个孔包括将气体吸入气缸的吸气孔和将在气缸中受压缩的气体排 出的排气孔,吸气阀和排气阀与前述实施方式中的形状相同。
在根据第二实施方式和第三实施方式的阀组件中,用于支撑排气阀 的阀弹簧可以设置在排气阀与止动件之间。
下面对根据本发明的压缩机的作用进行说明。
当压缩机通电时,驱动马达M运转从而产生旋转力。然后,旋转力 传递至曲轴400以〗吏曲轴400旋转。当曲轴400旋转时,曲轴400的旋 转力通过连杆500传递至活塞100,因此活塞100在气缸300中线性地 往复运动。结果,通过吸气管4吸入壳体C的气体通过吸气消音器600 和阀组件200吸入气釭300,随后被压缩。气缸300中受压缩的气体通 过阀组件200排放至排气消音器700,然后通过阀组件200的连接孔215和226以及气缸的连接孔301引入消音器SL,接着通过回路管6和排 气管5排放至壳体C之外。
下面以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对阀组件200的运作进行更为详细的说明。
当已经插入气缸300内的活塞100从上止点向下止点运动时,吸气 阀的阀部223在气缸300的内部与外部之间的压力差作用下发生弯曲, 从而打开吸气孔212。同时,已经通过吸气消音器600引入的气体通过 吸气孔212吸入气缸300。在这里,两个排气阀230关闭阀支撑板210 的两个排气孔211。
当活塞100从下止点向上止点运动时,吸气阀的阀部223运动至初 始位置从而关闭吸气孔212并对吸入气釭300中的气体进行压缩。在这 里,当气缸300内的气体的压力大于预定压力时,排气阀230发生弯曲 从而打开排气孔211。气缸300内的压缩气体通过排气孔211排出。
由于压缩气体通过两个排气孔211排出到气缸300之外,所以压缩 气体不是集中为一部分而是集中为两部分,从而排出到气缸300之外。 因此,排放压缩气体的流动阻力减小。
此外,由于两个突起101形成在活塞100的压力面上,所以当活塞 100到达上止点时,活塞100的突起101位于吸气阀220的排气孔224 和阀支撑板210的排气孔211中。因此,使得由吸气阀220的排气孔224 和阀支撑板210的排气孔211形成的死容积最小化。而且,由于活塞IOO 的突起IOI为圆锥形,所以压缩气体能够更为通畅地排至排气孔224和 211。
在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阀组件中,当将气体引入气缸300时,排气 阀250的第 一打开/关闭部253和第二打开/关闭部254关闭阀支撑板210 的两个排气孔211。同时,吸气阀260的阀部263发生弯曲从而打开阀 支撑板210的吸气孔212。
当吸入气釭300内的气体被压缩并随后4皮排至气缸300之外时,吸 气阀260的阀部263变为平直从而关闭阀支撑板210的吸气孔212。当 气缸300内的压力大于预定压力时,排气岡250的第一打开/关闭部253 和第二打开/关闭254发生弯曲从而打开岡支撑板210的排气孔211。结果,压缩气体通过排出孔211排出。
由于压缩气体通过两个排气孔211排出到气缸300之外,所以压缩 气体不是集中为一部分而是集中为两部分,从而减小了排气流动阻力。 而且,由于位于接近排气阀250的固定部251处的排气孔211形成为具 有较小的尺寸,位于远离固定部251处的排气孔211形成为具有较大的 尺寸,所以当排气阀250的第一打开/关闭部253和第二打开/关闭部254 发生弯曲以打开排气孔211时,压缩气体通过两个排气孔211的排气流 动阻力减小。这是因为经过各个排气孔211的压缩气体的量而引起的结 果,从而使得第二打开/关闭部254比第一打开/关闭部253升起得距离 阀支撑板210更远。限位突起219的高度上的不同也会有助于这种作用。
同样,由于两个突起101形成在活塞100的压力面CS上,所以当 活塞100到达上止点时,活塞100的突起101位于吸气阀260的排气孔 264和阀支撑板210的排气孔211中。因此,使得由吸气阀260的排气 孔264和阀支撑板210的排气孔211形成的死容积最小化。
在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阀组件中,由于气体通过两个吸气孔212吸 入气釭300内,所以气体不是集中为一部分而是集中为两部分,从而减 小了气体的吸气流动阻力。而且,由于气缸300内的压缩气体通过两个 排气孔211排出到气缸300之外,所以压缩气体不是集中为一部分,而 是集中为两部分,从而排出到气缸300之外。因此,压缩气体的排气流 动阻力减小。而且,由于两个突起101形成在活塞100的压力面CS上, 所以使得由吸气阀260的排气孔264和阀支撑板210的排气孔211形成 的死容积最小化。
如前所述,在本发明的压缩机中,当将气体吸入气缸内时,气体的吸 气流动阻力减小从而提高了吸气效率。而且,当将气缸内的压缩气体排出 到气釭之外时,气体的排气流动阻力减小从而减小了压力损失。此外,由 于死容积最小化,所以吸气效率得以提高,从而压缩机的整个压缩效率得 以提高。压缩机尤其是其中的阀组件不仅可以用于制冷剂的压缩,而且可 替代地,可以和任何可压缩介质或诸如空气、氮等气体一^^使用。并且, 压缩机不仅可以配置为由密封式壳体中的内部电动马达驱动,而且可以配 置为由诸如电动机或汽油机等外部驱动源在外部驱动,还可以直接传动、 皮带传动或其它可替代地传动配置。
权利要求
1. 一种压缩机,包括壳体,其上连接有吸气管;驱动马达,其设置在所述壳体中;气缸;覆盖所述气缸的阀支撑板,所述阀支撑板具有将气体吸入所述气缸的吸气孔和将在所述气缸中受压缩的气体排出的两个排气孔;活塞,其在压力面上对应于所述阀支撑板的所述两个排气孔处具有两个突起,所述两个突起具有不同尺寸的横截面,所述活塞通过接收所述驱动马达的驱动力而在所述气缸中线性地往复运动;吸气阀,其联接至所述阀支撑板以打开及关闭所述吸气孔;以及排气阀组件,其联接至所述阀支撑板以打开及关闭所述两个排气孔。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压缩机,其中,所述两个排气孔对应于所 述活塞的所述两个突起的尺寸而形成为具有不同的尺寸。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机,其中,所述两个排气孔中较大的排气孔的内径(dl)与较小的排气孔的内径(d2)之间的比(dl/d2) 位于1.1到1.3的范围内。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中,在所述活塞的压力面上形 成的所述两个突起在离所述压力面的中心线具有不同距离的位置处形 成。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中,所述活塞的突起为截顶的 圆锥形。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缩机,其中,对于各个突起来说,各突起的位于所述压力面处的最大外径Dl与端面的最小外径D2之间的比 (Dl/D2)位于1.5到2.5的范围内。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中,所述岡支撑板的各个所述 排气孔的内周面为圆锥形。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中,在各个所述排气孔的内周 面的进气口的边缘处形成有用于减小流动阻力的倒角。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中,在各个所述排气孔的内周 面的出气口的边缘处形成有用于减小流动阻力的倒角。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中,所述排气阀组件包括单个 排气阀以打开及关闭所述两个排气孔。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压缩机,其中,所述阀支撑板的一个表面 包括相对于所述一个表面凹入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包括所述两个排气 孔;以及阀支撑突起,所述阀支撑突起从所述排气孔的各个边缘延伸为环形 以支撑所述排气阀,所述阀支撑突起形成在所述安装槽的下表面处。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压缩机,其中,所述两个阀支撑突起中位 于最接近所述排气阀的固定部处的阀支撑突起的高度低于另一个阀支 撑突起的高度。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压缩机,其中,在各个所述阀支撑突起的 外周处形成有环状槽。
14.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压缩机,其中,所述排气阀包括 固定部,其固定于所述阀支撑板的一侧;连接部,其从所述固定部延伸;第一打开/关闭部,其从所述连接部延伸为圆形;以及第二打开/关闭部,其从所述第一打开/关闭部延伸为圆形。
15.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压缩机,其中,所述排气阀的长度(L) 与所述固定部的端面到所述第一打开/关闭部的中心的距离(Ll)之间 的比(L/L1)位于1.8到2.5的范围内,所述排气阀的长度(L )与所述 固定部的所述端面到所述第二打开/关闭部的中心的距离(L2)之间的 比(L/L2 )位于1.1到1.3的范围内。
1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中,所述吸气阀包括 薄板;用于打开及关闭所述吸气孔的阀部,所述阀部具有由在所述薄板上 形成的线性切缝限定的悬臂外形;以及两个排气孔,其分别连接至所述切缝。
17. 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压缩机,其中,所述吸气阀的所述岡部安 装在所述阀支撑板处,使得所述阀部的纵向能够与所述排气阀的纵向垂 直。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压缩机,其中,所述阀部沿纵向的中心线 垂直于用于连接所述吸气岡的所述两个排气孔的中心的连接线。
1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中,在所述气缸、所述吸气阀 和所述阀支撑板中形成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与联接至气缸的消音器连 通,所述消音器用于降低噪音。
20.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中,所述排气阀组件包括两个 排气阀,各个所述排气阀打开及关闭相应的排气孔。
21.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中,所述吸气孔包括在所述阀 支撑板上形成的两个吸气孔,所述吸气阀包括薄板;阀部,其打开及关闭所述两个吸气孔,所述阀部具有由在所述薄板 上形成的线性切缝限定的悬臂外形;以及两个排气孔,其分别连接至所述切缝。
22. —种气缸组件,包括 气缸;覆盖所述气缸的阀支撑板,所述阀支撑板具有将气体吸入所述气缸 的吸气孔和将在所述气缸中受压缩的气体排出的两个排气孔;活塞,其在压力面上对应于所述阀支撑板的所述两个排气孔处具有 两个突起,所述两个突起具有不同尺寸的横截面;吸气阀,其联接至所述阀支撑板以打开及关闭所述吸气孔;以及排气阀组件,其联接至所述阀支撑板以打开及关闭所述两个排气孔。
23. 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气缸组件,其中,所述排气阀组件包括单 个排气阀以打开及关闭所述两个排气孔。
24. 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气缸组件,其中,所述阀支撑板的一个表 面包括相对于所述一个表面凹入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包括所述两个排气 孔;以及阀支撑突起,其从所述排气孔的各边缘延伸为环形以支撑所述排气 阀,所述阀支撑突起形成在所述安装槽的下表面处。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气缸组件,其中,所述两个阀支撑突起中 位于最接近所述排气阀的固定部处的阀支撑突起的高度低于另 一岡支 撑突起的高度。
26.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气缸组件,进一步包括固定部,所述固定 部固定至所述阀支撑板的一侧以将所述排气阀固定至所述阀支撑板,其 中,所述两个排气孔中较小的一个位于所述固定部与所述两个排气孔中 较大的一个之间。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气缸组件,其中,所述两个排气孔中较小 的一个沿着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两个排气孔中较大的一个之间延伸的直线定位。
28.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气缸组件,其中,所述排气阀组件包括两 个排气阀,各个所述排气阀打开及关闭相应的排气孔。
29. —种阀组件,包括阀支撑板,其具有用于吸气的吸气孔和用于排出压缩气体的两个排 气孔,其中所述两个排气孔具有不同尺寸的横截面;吸气阀,其联接至所述阀支撑板以打开及关闭所述吸气孔;以及单个排气阀,其联接至所述阀支撑板以打开及关闭所述两个排气孔。
30. 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阀组件,其中,所述阀支撑板的一个表面 包括相对于所述一个表面凹入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包括所述两个排气 孔;以及阀支撑突起,其从所述排气孔的各边缘延伸为环形以支撑所述排气阀,所述阀支撑突起形成在所述安装槽的下表面处。
31.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岡组件,其中,所述两个阀支撑突起中位 于最接近所述排气阀的固定部处的阀支撑突起的高度低于另 一 阀支撑 突起的高度。
32.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阀组件,进一步包括固定部,所述固定部 固定至所述阀支撑板的一侧以将所述排气阀固定至所述阀支撑板,其 中,所述两个排气孔中较小的一个位于所述固定部与所述两个排气孔中 较大的一个之间。
33.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阀组件,其中,所述两个排气孔中较小的 一个沿着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两个排气孔中较大的一个之间延伸的直 线定位。
全文摘要
一种压缩机,包括壳体,其上连接有吸气管;驱动马达,其设置在壳体中;气缸;覆盖气缸(300)的阀支撑板(210),该阀支撑板(210)具有将气体吸入气缸(300)的吸气孔(212)和将在气缸(300)中受压缩的气体排出的两个排气孔(211);活塞(100),其在压力面上对应于阀支撑板(210)的两个排气孔(211)处具有两个突起(101),所述突起(101)具有不同尺寸的横截面,活塞通过接收驱动马达的驱动力而在气缸(300)中线性地往复运动;吸气阀,其联接至阀支撑板(210)以打开及关闭吸气孔(212);以及排气阀组件,其联接至阀支撑板以打开及关闭两个排气孔(211)。
文档编号F04B53/10GK101438059SQ200680054514
公开日2009年5月20日 申请日期2006年12月29日 优先权日2006年5月10日
发明者赫 南, 朴垧埈, 李宗穆, 裴智荣, 金敬皓, 金范埈, 金钟赫, 金镇国 申请人:Lg电子株式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