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斜盘式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斜盘的摆动来使活塞往复运动的斜盘
式压缩机(compressor)。
背景技术:
作为该种以往的斜盘式压缩机,有专利文献1中7>开的压 缩机。如图4所示,该可变容量压缩机100具有壳体 101(housing)。壳体IOI主要由缸体101a、配置于缸体101a的 一端侧的前缸盖部(front head) 101b和借助阀板102配置于缸 体101a的另 一端侧的后釭盖部(rear head)101c组装而成。
在壳体101的中心配置有驱动轴103。在前缸盖部101b与缸 体101a的驱动轴103的周边分别形成有轴承收纳室104、 105。 如图5详示,缸体101a侧的轴7 义收纟内室105由开口于下述曲轴室 112上的内侧收纳室105a、内径较小的中央收纳室105b和配置 于阀板102侧的外侧收纳室105c构成。在前釭盖部101b的轴承 收纳室104和缸体101a的轴7"R收纳室105的中央收纳室105b内 分别配置有径向轴 K部106、 107,由此将驱动轴103以可自由 旋转的方式支承于壳体101上。另外,在轴承收纳室105的外侧 收纳室105c内配置有推力轴 K部108,由此在轴向方向上支 K 驱动轴103。
在缸体101a内、在以驱动轴103为中心的圓周上形成有多 个气缸腔(cylinder bore)110,在所述各气缸腔110内分别以可 自由滑动的方式配置有活塞lll。在前缸盖部101b内形成有与 多个气缸腔110相连通的曲轴室112。在该曲轴室112内分别设 置有固定于驱动轴103的外周的转子113、可沿轴向自由移动地配置于驱动轴103的外周的套筒114、配置于套筒114的外周侧 并借助连杆115与转子113相连接的轴颈(journa1)116、固定于 轴颈116的外周的斜盘117。各活塞lll借助一对滑靴(shoe) 118卡合于斜盘117的外周部上。
在套筒114的两端分别配置有第1弹簧S1及第2弹簧S2,通 过该第1弹簧S1和第2弹簧S2的弹力均衡作用来使斜盘117在 运转停止后返回到初始驱动位置。
当驱动轴103进行旋转时,利用转子113、斜盘117等来使 各活塞111在气缸腔110内进行往复运动,并可利用斜盘117的
倾斜角度来改变各活塞lll的往复行程。
在后缸盖部101c内分别形成有吸入室120和排出室121。 介于缸体101a与后缸盖部101c之间的阀才反102将多个气缸 腔110与吸入室120及排出室121之间分隔开。
另外,在壳体101等内设置有将曲轴室112与吸入室120连 通的抽气通道122和将曲轴室112与排出室121连通的吸气通道 (未图示)。抽气通道122的一部分路径由轴承收纳室105的内侧 tl欠纳室105a和马区动举由103的轴内制冷剂通道123构成。如图5i羊 示,轴内制冷剂通道123由形成于驱动轴103的径向方向上的径 向通道123a和形成于驱动轴103的轴向方向上的轴向通道 123b构成。
在上述结构中,当驱动轴103被驱动旋转时,斜盘117摆动, 各活塞lll进行往复运动。在各活塞lll的吸入行程中,从吸入 室120向气缸腔110内供给制冷剂,所供给来的制冷剂在活塞 111的压缩行程中被压缩而被排出到排出室121 。排出来的制冷 剂进行冷冻循环而被供给到冷气设备等中,再返回到斜盘式压 缩机100内。
在这样的斜盘式压缩机IOO进行驱动时,当冷冻循环的热负荷变大时,将曲轴室112的压力调整到低压侧。于是,利用 作为各活塞111的背压的曲轴室压力与各活塞111的前表面压
力之间的压力差,而对由斜盘117与轴颈116构成的 一体构件施 加向增大斜盘117的倾斜角度的方向的力矩,从而使连杆115沿 图4的a箭头方向进行旋转。通过该连杆115的旋转来增大斜盘 117的倾斜角度。当斜盘117的倾斜角度增大时,各活塞lll的 往复行程增大,制冷剂的排出容量增多,制冷能力等增强。
另外,当冷冻循环的热负荷变小时,将曲轴室112的压力 调整为高压侧。于是,利用作为各活塞lll的背压的曲轴室压 力与各活塞lll的前表面压力之间的压力差,而对由斜盘117与 轴颈116构成的 一体构件施加向减小斜盘117的倾斜角度的方 向的力矩,从而使连杆115沿图4的b箭头方向进行旋转。通过 该连杆115的旋转来减小斜盘117的倾斜角度。当斜盘117的倾 斜角度变小时,各活塞lll的往复行程减小,制冷剂的排出容 量减少,制冷能力等降低。斜盘式压缩机100通过这样的运转 可实现省动力化。
在上述斜盘式压缩机100的驱动过程中,曲轴室112的滑动 部件(径向轴承部106、 107、套筒114、斜盘117、滑靴118等) 使用混入到填充于曲轴室112内的制冷剂中的润滑油(oil)进行 润滑。因此,在曲轴室112内的制冷剂中混入足够的润滑油。 为了对曲轴室112进行压力调整,将这样混入了足够的润滑油 的制冷剂通过抽气通道122而排出到吸入室120内。即,如图5 所示,该制冷剂从曲轴室112进入到轴承收纳室105内,然后通 过轴内制冷剂通道123,最终排出到吸入室120内。制冷剂在通 过抽气通道12 2的过程中流过径向轴承部10 7和推力轴承部10 8 的周围,在该过程中向这些轴承部107、 108供给润滑油。
另外,进入到轴内制冷剂通道123的径向通道123a内的制冷剂中的润滑油,因受到由驱动轴103的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作 用而向轴承收纳室10 5飞散。因该润滑油的飞散而使混入在制 冷剂中的润滑油尽可能地不从曲轴室112内流出。 专利文献l:曰本净争开2007 — 127084号7>才艮 但是,因驱动轴103的离心力作用而飞散的润滑油会附着 在轴承收纳室105的内壁上,而积存在其周围。当润滑油大量 积存时,会发生所积存的润滑油被挤出而进入到轴内制冷剂通 道123内、再通过轴内制冷剂通道123而流出到吸入室120内这 样的问题。
在上述以往例中,在轴承收纳室105的外周设有扩大室 105d,可将尽量多的制冷剂供给到轴承收纳室105内。但是, 扩大室105d仅仅是扩大了润滑油的积存空间,而不能利用扩大 室105d来防止润滑油通过轴内制冷剂通道123而流出。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最大限度防止润滑 油通过抽气通道/人曲轴室流出的斜盘式压缩才几。
为达到上述目的而开发出的技术方案l的发明是一种斜盘 式压缩机,在壳体内设置有多个气缸腔和与各气缸腔相连通的 曲轴室,在上述壳体内以可自由旋转的方式设置有贯穿上述曲 轴室的驱动轴,上述驱动轴借助配置于轴承收纳室内的轴承部 而支承于上述壳体上,在上述曲轴室内设有利用上述驱动轴的 旋转而摆动的斜盘,还设有利用上述斜盘的摆动而在多个上述 气缸腔内进行往复运动的多个活塞,上述斜盘式压缩机设有将 上述曲轴室与吸入室连通的抽气通道和将上述曲轴室与排出室 连通的供气通道,上述抽气通道的一部分路径由设置于上述驱 动轴内且一端开口于上述轴承收纳室侧的轴内制冷剂通道构
7成,其特征在于,上述供气通道开口于上述轴承收纳室上,且 借助上述轴承收纳室与上述曲轴室相连通。
技术方案2的发明以技术方案1所述的斜盘式压缩机为基
础,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轴承收纳室的周边且在与上述轴内制 冷剂通道面对的位置上设有与上述轴承收纳室相连续的扩大 室。
技术方案3的发明以技术方案l或2所述的斜盘式压缩机为 基础,其特征在于,上述供气通道在比上述轴内制冷剂通道的 开口位置更远离上述曲轴室的位置开口于上述轴^^收纳室和上 述扩大室中的至少一方上。
技术方案4的发明以技术方案l ~ 3中任一项所述的斜盘式 压縮机为基础,其特征在于,上述供气通道在压缩机搭载于车 辆上的状态下开口于上述轴承收纳室和上述扩大室中的至少一 方的下部。
采用技术方案1的发明,当抽出制冷剂进入到驱动轴的轴 内制冷剂通道内时,以雾状附着在轴内制冷剂通道内壁上的润 滑油因驱动轴的离心力作用而飞散,并附着到轴承收纳室的内 壁等上,该附着的润滑油随着供气制冷剂的流动而返回到曲轴 室内,因此,可最大限度防止来自曲轴室的润滑油流出。
釆用技术方案2的发明,除了具有技术方案l的发明的效果 之外,因驱动轴的离心力作用而飞散的润滑油不仅飞散到轴承 收纳室内,而且也飞散到扩大室内,增大了润滑油的飞散空间, 因此,可最大限度防止滞留润滑油一皮从轴内制冷剂通道内挤出 而力t出。
采用技术方案3的发明,除了具有技术方案1或2的发明的 效果之外,供气制冷剂通过因驱动轴的离心力作用而飞散的润 滑油滞留的部位而流入到曲轴室内,因此,可提高润滑油流回到曲轴室内的量。
采用技术方案4的发明,除了具有技术方案l ~ 3的发明的
效果之外,附着于轴承收纳室、扩大室的内壁等上的润滑油容 易因自身的自重而积存于内壁等的下部。并且,由于供气制冷 剂通过润滑油容易积存的下部而流入到曲轴室内,因此,可进 一步4是高润滑油流回到曲轴室内的量。
图l是表示本发明的 一 实施方式中的斜盘式压缩机的整体
剖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一 实施方式中的斜盘式压缩机的主要 部分剖—见图。
分剖视图。
图4是以往例的斜盘式压缩机的整体剖-阮图。
图5是以往例的斜盘式压缩机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4亍说明。 实施方式
图1以及图2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图l是斜盘式压缩 机的整体剖视图,图2是斜盘式压缩机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如图1所示,斜盘式压缩机1具有壳体2。该壳体2主要由缸 体2a、配置于该缸体2a的一侧面的前缸盖部2b和借助阀板3配 置于缸体2a的另 一侧面的后缸盖部2c组装而成。
在壳体2的中心配置有驱动轴4。该驱动轴4的一端从前缸 盖部2b向外突出,在该突出部位上固定有用于接收发动机的旋转的皮带轮7。驱动轴4构成为从这样固定于一端的皮带轮7接 收驱动力而进行旋转。
在前缸盖部2b和缸体2a的驱动轴4的周围分别形成有轴岸义 收纳室30、 31。如图2详示,缸体2a侧的轴承收纳室31由开口 于下述曲轴室IO上的内侧收纳室31a、内径较小的中央收纳室 31 b以及配置于阀板3侧的外侧收纳室31 c构成。在前缸盖部2 b 的轴承收纳室30和缸体2a的轴承收纳室31的中央收纳室31b中 分别配置有径向轴承部5、 6,由此将驱动轴4以可自由旋转的 方式支承于壳体2上。另外,在轴承收纳室31的内侧收纳室31a 内配置有碟形弹簧3 3和作为轴承部的推力轴承部3 2 。利用碟形 弹簧33的弹力对驱动轴4向一侧施力, 一边吸收驱动轴4在轴向 方向上的窜动 一 边由推力轴承部3 2在轴向方向上进行支承。
在缸体2a内形成有多个气缸腔(cylinder bore)8。多个气缸 腔8以等间隔形成于以驱动轴4为中心的圆周上。在各气缸腔8 内以可自由滑动的方式配置有活塞9。
在前缸盖部2b内形成有与多个气缸腔8相连通的曲轴室 10。在曲轴室10内分别设置有固定于驱动轴4的外周的转子ll、 可沿轴向自由移动地配置于驱动轴4的外周的套筒12、配置于 套筒12的外周侧并以与转子ll一起旋转的方式与转子ll相连 接的轴颈13、固定于轴颈13的外周的斜盘15、借助一对滑靴16 卡合于该斜盘15的外周部上的各活塞9的后端侧。
使套筒12的外周面形成为大致圓弧状,以引导轴颈13可圆 滑地改变倾斜角度。在套筒12的两端分别配置有第1弹簧S1以 及第2弹簧S2,利用该第1弹簧S1和第2弹簧S2的弹力的均衡来 使斜盘15在运转停止后返回到初始驱动位置。轴颈13与转子11 通过将固定于轴颈13上的导向销13a插入到转子ll的导向孔 lla中来进行连接。当驱动轴4进行旋转时,利用转子11和轴颈13将旋转传递 给斜盘15,从而使各活塞9在气缸腔8内进行往复运动。另外, 可利用斜盘15的倾斜角度来改变各活塞9的行程,从而可改变 制冷剂的排出容量。以作用的部位来说明调整斜盘15的倾斜角 度的机理。
在后缸盖部2c内形成有制冷剂气体的吸入室20和排出室 21。吸入室20借助吸入口 (未图示)与冷冻循环的蒸发器的出口 侧相连接。排出室21借助排出口 (未图示)与冷冻循环的冷凝器 的入口侧相连接。另外,吸入室20与排出室21借助阀板3与各 气缸腔8分隔开。在将两室分隔开的阀板3上分别形成有附带吸 入阀的吸入孔(未图示)和附带排出阀的排出孔24。
另外,在曲轴室IO与吸入室20之间形成有 一 直连通着的4由 气通道25。在曲轴室10与排出室21之间形成有供气通道26。在 供气通道26内配置有压力控制阀(未图示)。构成为可通过控制 压力控制阀的开度来调整曲轴室10的压力。
如图2详示,抽气通道25由轴承收纳室31、形成于驱动轴4 内的轴内制冷剂通道34、形成于阀板3上的孔(未图示)、形成于 后缸盖部2c的制冷剂通道(未图示)构成,该抽气通道25的一部 分3各径由通过驱动轴4内的轴内制冷剂通道34构成。轴内制冷 剂通道34由形成于驱动轴4的径向方向上的径向通道34a和与 该径向通道34a相连通且沿着驱动轴4的轴心形成于轴向方向 上的轴向通道34b构成。径向通道34a朝向轴承收纳室31的内侧 收纳室31a内开口且开口于推力轴承部32的中央位置。由此, 使抽出制冷剂通过推力轴承部32的内部而流入到轴内制冷剂 通道3 4内。轴向通道3 4 b朝向轴承收纳室31的外侧收纳室31 c 开口 。
供气通道26由轴承收纳室31、 一端开口于轴承收纳室31且形成于缸体2a内的第l制冷剂通道27、朝向该第l制冷剂通道 27的另 一端开口且形成于阀板3上的孔(未图示)、形成于后缸盖 部2c的第2制冷剂通道(未图示)构成,该第2制冷剂通道的 一端 朝向该孔开口且另一端开口于排出室21。第l制冷剂通道27在 比轴内制冷剂通道34的开口位置更远离曲轴室IO的位置朝向 轴承收纳室31的内侧收纳室31a开口 。另外,第1制冷剂通道27 在压缩机搭载于车辆上的状态下开口于内侧收纳室31a的下部。
在上述结构中,当驱动轴4进行旋转时,通过该旋转力来 使斜盘15旋转,从而使多个活塞9在气缸腔8内进行往复运动。 并且,在活塞9的吸入行程(从上止点向下止点移动的行程)中, 通过气缸腔8内的减压来打开吸入孔23。由此,将制冷剂气体 从吸入室20供给到气缸腔8内。
在活塞9的压缩行程(从下止点向上止点移动的行程)中,关 闭吸入孔(未图示),由活塞9对气缸腔8内的制冷剂气体进行绝 热压缩。将该被压缩了的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从排出孔24排 出到排出室21内。被排出到排出室21内的高温高压的制冷剂从 排出口 (未图示)向斜盘式压缩机l外排出。被排出来的制冷剂进 行冷冻循环而供给到冷气设备等内,再返回到斜盘式压缩机l 中。
在这样的斜盘式压缩机l进行驱动时,若冷冻循环的热负 荷变大,则利用压力控制阀(未图示)来减少借助供气通道26送 到曲轴室10内的制冷剂量,将曲轴室IO的压力调整到低压侧。 于是,破坏了作为各活塞9的背压的曲轴室压力及第1弹簧S1的 弹力的逆时针方向力矩与各活塞9的前表面压力及第2弹簧S2 的弹力的顺时针方向力矩之间的平衡,对由斜盘15和轴颈13构 成的 一体构件施加的、向以导向销13a为中心增大斜盘15的倾
12斜角度的方向的顺时针方向力矩变大,从而使斜盘15沿图1的a 箭头方向旋转到双方力矩达到平衡的位置。通过该旋转来增大 斜盘15的倾斜角度。当斜盘15的倾斜角度变大时,各活塞9的 往复行程增大,制冷剂的排出容量增多,制冷能力等增强。
另外,当冷冻循环的热负荷变小时,则利用压力控制阀(未 图示)来增大借助供气通道26送到曲轴室10内的制冷剂量,将 曲轴室10的压力调整到高压侧。于是,破坏了作为各活塞9的 背压的曲轴室压力及第1弹簧S1的弹力的逆时针方向力矩与各 活塞9的前表面压力及第2弹簧S2的弹力的顺时针方向力矩之 间的平纟耔,对由杀+盘15和轴颈13构成的一体构件施加的、向以 导向销13a为中心减小斜盘15的倾斜角度的方向的逆时针方向 力矩变大,从而使斜盘15沿图l的b箭头方向旋转到双方力矩达 到平衡的位置。通过该旋转来减小斜盘15的倾斜角度。当斜盘 15的倾斜角度变小时,各活塞9的往复行程减小,制冷剂的排 出容量减少,制冷能力等降低。斜盘式压缩机l通过这样的运 转来实现省动力化。
对上述斜盘式压缩机l的驱动过程中的制冷剂流入流出于 曲轴室IO的情况进行说明。曲轴室IO的制冷剂通过抽气通道25 流出到低压的吸入室20内。具体而言,抽出制冷剂从曲轴室IO 进入到轴承收纳室31的内侧收纳室31a内,再从内侧收纳室31a 进入到驱动轴4的轴内制冷剂通道34内。当制冷剂进入到驱动 轴4的轴内制冷剂通道34内时,以雾状附着于轴内制冷剂通道 34的内壁上的润滑油因驱动轴4的离心力作用而飞散,并附着 在轴承收纳室31的内壁等上。另一方面,使供气制冷剂通过供 气通道26流入到曲轴室10内。具体而言,供气制冷剂从供气通 道26的第l制冷剂通道27进入到轴承收纳室31的内侧收纳室 31a内,再通过内侧收纳室31a流入到曲轴室IO内,因此,附着于内侧收纳室31 a的内壁上的润滑油可通过供气制冷剂的流动 而返回到曲轴室10内。因此,可防止来自曲轴室10内的润滑油 流出。
另外,如上所述,抽出制冷剂流过轴承收纳室31而向径向 轴承部6和推力轴承部3 2供给润滑油。特别在该实施方式中, 抽出制冷剂通过推力轴承部32的内部而流入到轴内制冷剂通 道34内,因而可将润滑油充分供给推力轴承部32。
在该实施方式中,供气通道26在比轴内制冷剂通道34的开 口位置更远离曲轴室10的位置开口于轴^M史纳室31。因此,供 气制冷剂通过因驱动轴4的离心力作用而飞散的润滑油所滞留 的部位流入到曲轴室10内,因此,可提高润滑油流回到曲轴室 IO内的量。
在该实施方式中,供气通道26在压缩机搭载于车辆上的状 态下开口于轴承收纳室31的下部。因此,容易使附着于轴承收 纳室31内壁上的润滑油因自身的自重而积存在内壁的下部。并 且,由于供气制冷剂通过润滑油易于积存的下部而流入到曲轴 室10内,因此,可进一步^是高润滑油流回到曲轴室10内的量。
变形例
图3是上述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斜盘式压缩机的主要部分 剖视图。在图3的变形例中,与上述实施方式的结构相比较, 在轴承收纳室31的周边且在与轴内制冷剂通道34面对的位置 上设有与轴承收纳室31的内侧收纳室31a相连续的扩大室40。 扩大室40形成于轴承收纳室31的内侧收纳室31a的整个圆周 上。另夕卜,扩大室40也可以只形成于轴承收纳室31的内侧收纳 室31a的一部分上。
供气通道2 6的第1制冷剂通道2 7在比轴内制冷剂通道3 4的 开口位置更远离曲轴室IO的位置开口于扩大室40。另外,供气通道26的第l制冷剂通道27在压缩机搭载于车 辆上的状态下开口于扩大室40的下部。
由于其他结构与上述实施方式的结构相同,因此对附图的 同 一结构部位标注同 一附图标记且省略其iJL明。
在该变形例中,由于附着于轴承收纳室31的内壁等上的润 滑油也随着自供气通道26流入到轴承收纳室31内的制冷剂的 流动而返回到曲轴室10内,因此,可最大限度防止润滑油,人曲 轴室IO流出。
在该变形例中,在轴承收纳室31的周边且在与轴内制冷剂 通道3 4面对的位置上设有与轴承收纳室31的内侧收纳室31 a相 连续的扩大室40。因此,因驱动轴4的离心力作用而飞散的润 滑油不仅飞散到轴承收纳室31,而且也飞散到扩大室40内,增 大了润滑油的飞散空间,因此,可最大限度防止滞留润滑油被 从轴内制冷剂通道34内挤出而流出。
在该变形例中,供气通道26在比轴内制冷剂通道34的开口 位置更远离曲轴室10的位置开口于扩大室40。因此,流入到扩 大室40内的供气制冷剂通过因驱动轴4的离心力作用而飞散的 润滑油滞留的部位流入到曲轴室IO内,因此,可4是高润滑油流 回到曲轴室10内的量。
在该变形例中,供气通道26在压缩机搭载于车辆上的状态 下开口于扩大室40的下部。因此,附着于轴承收纳室31内壁上 的润滑油容易因自身的自重而积存于内壁的下部。并且,流入 到扩大室40内的供气制冷剂通过润滑油易于积存的下部而流 入到曲轴室10内,因此,可进一步提高润滑油流回到曲轴室IO 内的量。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中,构成为抽出制冷剂 通过推力轴承部32的内部而流出,从而将足够的润滑油供给到
15推力轴承部32,但也可构成为使该抽出制冷剂通过径向轴承部 6的内部而流出,从而将足够的润滑油供给到径向轴承部6。另 外,也可以构成为使抽出制冷剂通过推力轴承部3 2和径向轴承 部6两者的内部而流出,从而将足够的润滑油供给到推力轴承 部32和径向轴承部6两者。
权利要求
1. 一种斜盘式压缩机(1),在壳体(2)内设置有多个气缸腔(8)和与各气缸腔(8)相连通的曲轴室(10),在上述壳体(2)内以可自由旋转的方式设置有贯穿上述曲轴室(10)的驱动轴(4),借助配置于轴承收纳室(31)内的轴承部(32)将上述驱动轴(4)支承于上述壳体(2)上,在上述曲轴室(10)内设置有随上述驱动轴(4)的旋转而摆动的斜盘(15),设置有利用上述斜盘(15)的摆动而在多个上述气缸腔(8)内进行往复运动的多个活塞(9),上述斜盘式压缩机(1)设有将上述曲轴室(10)与吸入室(20)连通的抽气通道(25)和将上述曲轴室(10)与排出室(21)连通的供气通道(26);上述抽气通道(25)的一部分路径由设置于上述驱动轴(4)内且一端开口于上述轴承收纳室(31)上的轴内制冷剂通道(34)构成,该斜盘式压缩机(1)的其特征在于,上述供气通道(26)开口于上述轴承收纳室(31)上,且借助上述轴承收纳室(31)与上述曲轴室(10)相连通。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斜盘式压缩机(l),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轴承收纳室(31)的周边且在与上述轴内制冷剂通道(34)面对的位置上设有与上述轴承收纳室(31)相连续的扩大室 (40)。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斜盘式压缩机(1),其特征在于,置更远离上述曲轴室(10)的位置开口于上述轴承收纳室(31)和 上述扩大室(40)中的至少一方上。
4. 根据权利要求l ~ 3中任一项所述的斜盘式压缩机(1), 其特征在于,上述供气通道(26)在压缩机搭载于车辆上的状态下开口于上述轴承收纳室(31)和上述扩大室(40)中的至少 一 方的下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斜盘式压缩机,可最大限度防止曲轴室内的润滑油通过抽气通道流出。一种斜盘式压缩机(1),通过斜盘(15)的摆动来使多个活塞(9)在各气缸腔(8)内进行往复运动,设置将曲轴室(10)与排出室(21)连通的供气通道(26)和将曲轴室与吸入室(20)连通的抽气通道(25),通过调整供气通道的制冷剂通过量来调整作为各活塞的背压的曲轴室压力,从而可改变斜盘的倾斜角度,通过改变斜盘的倾斜角度可改变各活塞的往复行程,抽气通道的一部分路径由设置于驱动轴(4)内且一端开口于轴承收纳室(31)上的轴内制冷剂通道(34)构成;供气通道开口于轴承收纳室上,借助轴承收纳室与曲轴室相连通。
文档编号F04B27/10GK101451518SQ200810180130
公开日2009年6月10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27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6日
发明者樱井康博, 河内正树, 臼井启悟 申请人:康奈可关精株式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