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风罩及风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48205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导风罩及风扇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导风罩及利用该导风罩的风扇装置。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服务器中经常将多个风扇2并排使用,形成冗余风扇组,来为服务器中的发热元件进行散热。这些发热元件包括位于主板1上的内存3、位于第一散热器4下方的中央处理器(图未示)以及位于第二散热器5下方的北桥芯片(图未示)等。由于所述风扇组具备冗余功能,当其中一个风扇2失效后,其余风扇2仍可以工作。但是,该失效风扇2的降温路径上的风量必然大大减少,影响散热效果。尤其当该失效风扇2的降温路径上,含有中央处理器以及内存3等高发热元件时,很容易引起高温故障。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导风罩,用于避免风扇组中单个风扇损坏而导致高温故障,并且提供一种利用该导风罩的风扇装置。一种导风罩,包括一罩体,所述罩体包括一顶板以及由所述顶板左右两端分别向下延伸出的两侧板,所述罩体的前端形成出风口,所述罩体的后端形成入风口,每一侧板延伸出一调流片,每一调流片由相应侧板的后端向前倾斜延伸出,并延伸至所述罩体中部。一种风扇装置,包括上述导风罩,还包括若干风扇,这些风扇左右并排的装设于所述入风口处。使用本发明导风罩后,可有效地减少回流,并且即使在有风扇失效时,其余风扇产生的风流也可通过导风罩及其调流片的引导和调整而被均勻地分配给各发热元件,使得各散热元件始终可以得到充分的散热。


图1是现有风扇组与一主板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导风罩的较佳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风扇装置与一主板的立体示意图。 图如至图6b分别是本发明风扇装置与现有风扇组在使用时的流场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风扇2、70主板1内存3第一散热器4第二散热器5导风罩10罩体20
调流片30
风向调整装置40
顶板22
侧板24
底板26
出风口50
入风口60
叶片42
连杆44
服务器机箱90
风扇装置100
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考图2,本发明导风罩10的较佳实施方式包括一罩体20、两调流片30以及一风向调整装置40。罩体20包括一顶板22以及两侧板对。顶板22呈矩形。两侧板M呈矩形,且分别由顶板22的左右两端垂直向下延伸出。罩体20前端形成出风口 50,罩体20后端形成入风口 60。罩体20的出风口 50处,于顶板22下方还设有一平行于顶板22的较窄的底板 26。两调流片30分别由两侧板M的后端向前倾斜延伸出,并延伸至罩体20中部。每一调流片30呈矩形,其高度与侧板M —致。每一调流片30与相应侧板M的夹角约为30度。风向调整装置40装设于罩体20的出风口 50处,用于调整出风方向。风向调整装置40包括若干叶片42以及一连杆44。这些叶片42收容在出风口 50内并转动地装设于罩体20的顶板22与底板沈之间以绕垂直顶板22及底板沈的轴线旋转。连杆44与这些叶片42固连,以实现这些叶片42的同步转动。请参考图3,使用时,将导风罩10置于一服务器机箱90 (参见图4b)内,使出风口 50位于所述服务器机箱90内的主板1的一端,并使导风罩10的顶板22平行于主板1。将三个风扇70并排装设至导风罩10的入风口 60处,实现风扇的冗余配置。调整风向调整装置40,使叶片42转动至合适的角度。这样,导风罩10及风扇70组成了本发明风扇装置 100,用于为主板1上的内存3、位于第一散热器4下方的中央处理器(图未示)以及位于第二散热器5下方的北桥芯片(图未示)等发热元件散热。图如至图6b分别是现有风扇组及本发明风扇装置100在使用时的流场图,详细描述如下。其中,流场对比图中的小箭头表示风流的走向。图如及4b分别为现有风扇组及本发明风扇装置100的全部风扇均工作时的流场图。在图如中,左右两侧的风扇2产生的风流分别在服务器机箱90的左下角及右下角处形成了明显的回流,使得热空气不断回流而难以排出至服务器机箱90外。在图4b中,导风罩10使得三个风扇70产生的风流通过调流片30的调整并经过罩体20的引导后流出出风口 50而集中地供应给主板1,并明显地减少了回流。
图fe及图恥分别为现有风扇组及本发明风扇装置100的位于一侧的风扇失效时的流场图。在图fe中,左侧的失效风扇2前方产生严重的回流,并同时使得该失效风扇2 前方的内存3等发热元件难以得到充分的散热。在图恥中,左侧的风扇70失效后,导风罩 10将另外两个风扇70产生的风流通过调流片30的调整及罩体20的引导后均勻地分配给主板1上的每个发热元件,使得主板1上的发热元件均仍能得到充分的散热,并有效地减少了该失效风扇70前方的回流现象。此时还可调整风向调整装置40的叶片42的角度,从而进一步使导风罩10的出风更有利于服务器机箱90的散热。另外,右侧风扇失效时的情形与左侧风扇失效时相似,这里不再赘述。图6a及6b分别为现有风扇组及本发明风扇装置100的位于中间的风扇失效时的流场图。在图6a中,位于中间的的失效风扇2前方产生严重的回流,并同时使得该失效风扇2前方的第一散热器4难以得到充分的散热。在图6b中,中间的风扇70失效后,导风罩 10将两侧风扇70产生的风流通过调流片30的调整及罩体20的引导而均勻地分配给主板 1上的每个发热元件,使得主板1上的发热元件均仍能得到充分的散热,并有效避免了失效风扇70前方产生回流现象。通过以上对比不难看出,即使有风扇失效时,本发明导风罩10也可将其他风扇70 产生的风流经调流片30的调整及罩体20的引导后均勻地分配给发热元件并有效地减少回流,使得各散热元件依然可以得到充分的散热。在本实施方式中,调流片30与相应侧板M之间的30度的夹角,是根据常见的主板1的宽度及其上发热元件的分布而设定的。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调整调流片30与相应侧板M的夹角,以适应其他主板。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风扇装置100中风扇70的数量可以大于3个,以提高整体散热能力。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导风罩10的风向调整装置40可以被省去,同时底板沈也可被省去。
权利要求
1.一种导风罩,包括一罩体,所述罩体包括一顶板以及由所述顶板左右两端分别向下延伸出的两侧板,所述罩体的前端形成出风口,所述罩体的后端形成入风口,其特征在于 每一侧板延伸出一调流片,每一调流片由相应侧板的后端向前倾斜延伸出,并延伸至所述罩体中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风罩,其特征在于每一调流片与相应侧板的夹角为30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风罩,其特征在于每一调流片的高度与相应侧板的高度一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风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罩还包括一用于调整出风方向的风向调整装置,所述风向调整装置装设于所述出风口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风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向调整装置包括若干叶片以及一连杆,这些叶片可绕垂直该顶板的轴线转动地装设于所述罩体,所述连杆与这些叶片固连。
6.一种风扇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导风罩,还包括若干风扇, 这些风扇左右并排地装设于所述入风口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扇装置,其特征在于风扇的数量为3个。
全文摘要
一种导风罩,包括一罩体,所述罩体包括一顶板以及由所述顶板左右两端分别向下延伸出的两侧板,所述罩体的前端形成出风口,所述罩体的后端形成入风口,每一侧板延伸出一调流片,每一调流片由相应侧板的后端向前倾斜延伸出,并延伸至所述罩体中部。使用本发明导风罩后,可有效地减少回流,并且即使在有风扇失效时,其余风扇产生的风流也可均匀地分配给各发热元件,使得各散热元件始终可以得到充分的散热。另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使用所述导风罩的风扇装置。
文档编号F04D25/16GK102200142SQ201010132370
公开日2011年9月28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25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25日
发明者潘亚军, 葛婷 申请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