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37387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泵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作用旋转泵,该旋转泵旨在用来强制地输送流体,例如液体或气体。更优选地,本发明涉及一种泵,在该泵中缸体的空间通过活塞划分开,该活塞具有一对活塞头,每个活塞头设置在相应的缸体内以便与缸体的中心偏心,使得每个活塞头在缸体内旋转。在这种泵中,缸体的被划分开的空间的容积响应于活塞头的旋转而重复地且交替地压缩和膨胀,以便于可反作用地(counteractively)且连续地执行缸体的吸入与排出操作,由此强制地输送流体。
背景技术
用于强制地输送流体的几种类型的双作用旋转泵已经被开发且至今被使用。这种泵通常包括传输单元和操作单元,以便强制地输送流体。
泵的传输单元包括一对曲轴型的第一轴和第二轴,所述曲轴型的第一轴和第二轴利用借助于动力传输系统从马达传输的驱动力而以一致(uniform)或不一致 (non-uniform)的角速度来操作,该动力传输系统通过结合同心齿轮和偏心齿轮来实现。操作单元与传输单元串联地设置,从而与输送单元的一侧相连接。操作单元在其两侧包括吸入口和排出口。操作单元还包括第一缸体和第二缸体,所述第一缸体和第二缸体布置在上部位置和下部位置中、相互分隔开、且经由通孔相互连接。此外,在操作单元中,活塞包括一对活塞头,每个活塞头利用第一轴和第二轴中的相应轴设置在第一和第二缸体中的相应缸体内,使得每个活塞头与相应的缸体偏心。活塞头通过反作用的方式(in a counteracting fashion)以不一致的角速度旋转,同时保持所述轴之间距离。该活塞还包括连接器,该连接器通过通孔延伸且将活塞头相互连接。由活塞划分的缸体内的空间的容积响应活塞的旋转而重复且交替地压缩和膨胀,从而缸体反作用地且连续地执行吸入和排出操作,由此强制地输送流体。
根据用于活塞旋转的操作状况,活塞头的角速度根据旋转的角度而变化,以便保持第一轴和第二轴之间的距离。就是说,根据机械原理,当第一轴和第二轴沿相反的方向操作时,第一轴和第二轴之间的距离基本上在不一致的最大距离和最小距离之间变化。然而, 在如上配置的泵中,由于以一致和不一致的角速度操作,轴之间可变的长和短的距离可彼此校正,从而使得所期望的泵送操作变得可行。
然而,在这种类型的泵操作中,第一轴和第二轴的其中之一以不一致的速度操作。 由于旨在校正轴之间的距离的不一致的角度操作,因此被强制输送的流体的流量不一致, 其归因于在偏心齿轮之间的最大和最小直径部分导致的角速度的变化。更详细地说明,由于来自外部的驱动力直接地输送到第一轴和第二轴的其中之一,第一轴和第二轴的其中之一以一致的速度旋转。此外,第一轴和第二轴中的另一个根据偏心齿轮之间的最大和最小直径部分通过逐渐降低其在90°和270°附近的旋转速度而以最低的速度操作。泵送的流体的流量根据泵的轴的角度而变化,即流量在0°和180°处最大,而在90°和270°附近最小。以这种方式,第一和第二缸体的其中之一的流量是固定的,但是第一和第二缸体的另外一个缸体的流量在最大和最小之间变化。因此,由泵所泵送的瞬时流量的总和是不一致的。
因此,泵送的流体流量不一致是引起脉动的主要原因,脉动会在泵的操作中带来问题。
泵的脉动引起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会降低泵的质量。特别是,脉动产生噪音和振动、降低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泵的效率、且在强制输送上丧失高精度控制(例如以固定的量输送)的能力。
此外,在如上描述的泵中,包括同心齿轮或偏心齿轮的动力传输系统由几个级组成,这些级除了利用第一轴和第二轴以外利用至少两组轴。因此,动力传输系统的空间配置是困难的。该构造是复杂的,这是由于具有大直径和小直径的几种类型齿轮与邻近的元件系统地和且连续地相联(associated with)。因此,存在的问题在于难以制成该泵并且泵的制造成本增加。
此外,由于动力传输系统由几个级组成,动力传输路程的距离不必要地扩展,由此增加了驱动力的输入和输出之间的距离。此外,在各自的级中的机械元件之间机械摩擦或负载增加了能量损失,从而泵操作中消耗的能量增加,由此降低了泵的操作效率。因此需要可以克服这些问题的技术的开发。
在本发明的该背景技术中披露的信息仅仅是用于增强对本发明背景的理解,且不应该作为对于这种信息构成已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现有技术的承认或任何形式的建议。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各方面提供了一种泵,在该泵中,驱动力利用动力传输系统的分配级和输送级而分配,动力传输系统通过结合同心齿轮和偏心齿轮来实现,以便于第一轴和第二轴以反作用的、不一致的角速度操作。因此,通过活塞泵送的流量的总和在预定的时间点可保持一致,从而保证固定量的流体被强制输送、防止脉动、且改善了泵的操作。
还提供了一种泵,其中输送单元的第一轴和第二轴利用动力传输系统以不一致的角速度操作,动力传输系统通过结合蜗杆和一对偏心蜗轮来实现,所述蜗杆如钟摆那样摆动,所述一对偏心蜗轮设置在蜗杆的两侧,使得蜗杆设置在这些蜗轮中间。因此,使得可以简化结构、减少部件的数量、且简化部件,由此降低制造的成本。
还提供了一种泵,其中动力传输系统通过结合最少数量的机械元件实现,从而动力传输所沿路径的长度和动力传输系统的级减少,由此降低机械摩擦和负载。因此,使得可以降低能量消耗,提高操作效率,以及改善泵的质量。
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双作用旋转泵,该泵旨在用于强制输送流体,例如液体或气体。该泵包括输送单元和与输送单元串联连接的操作单元。输送单元利用通过动力传输系统从马达传输的驱动力以一致或不一致的角速度操作,动力传输系统包括同心齿轮和偏心齿轮的结合。在操作单元中,活塞包括一对活塞头,活塞头通过反作用的方式以不一致的角速度旋转同时保持轴之间距离,并且活塞划分缸体内的空间。缸体的被划分空间的容积响应活塞的旋转而重复且交替地压缩和膨胀,从而缸体反作用地且连续地执行吸入和排出操作,由此强制地输送流体。输送单元的动力传输系统的结构得到改善以便于通过活塞泵送的流量的总和在预定时间点保持一致。因此,固定量的流体可被强制地输送,由此使得防止脉动成为可能。另外,还可以减少动力传输所沿的路径长度且通过简化结构降低动力传输系统的级的数量,由此降低机械摩擦或负载。因此,使得增加泵的操作效率和改善泵的质量成为可能。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驱动力利用动力传输系统的分配级和传输级分配,所述动力传输系统通过结合同心齿轮和偏心齿轮实现,以便于第一轴和第二轴以反作用的、不一致的角速度操作。因此,通过活塞泵送的流量的总和在预定的时间点可保持一致,由此使得固定量的流体被强制输送,从而防止脉动。因此,可以除去噪音或振动,由此可以改善设备的耐疲劳性并改善泵的性能。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通过保持泵所泵送流体的量的一致可精确地测量流体和强制地输送固定量的流体,由此在强制输送上实现高精度控制。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传输单元的第一轴和第二轴利用动力传输系统以不一致的角速度操作,所述动力传输系统通过结合蜗杆和一对偏心蜗轮来实现,所述蜗杆如钟摆那样运动,所述偏心蜗轮设置在蜗杆的两侧使得蜗杆在蜗轮之间居中地设置。因此,可以简化结构,降低部件的数量且简化部件,由此减低了制造成本。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动力传输系统通过结合最少数量的机械元件实现,从而动力传输所沿的路径的长度和动力传输系统的级得到减少,由此降低了机械摩擦和负载。因此,可以降低能量损耗,提高操作效率,并改善泵的质量。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由于通过泵所泵送的流体的量保持一致,可以精确地测量流量并强制地输送固定量的流体,由此在强制输送上实现高精度控制。
本发明的方法和设备具有其它特点和优点,这些特点和优点将在附图中更详细地呈现或阐明,这些附图合并到此处,且在本发明的下面详细描述中,这些附图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某些原理。


图I是示出了相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泵结构的正横截面图2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泵结构的侧横截面图3A和图3B是不出了应用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泵的动力传输系统的不例性视图,其中图3A是传输轴的设计图,而图3B是传输齿轮的设计图4A到图4E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泵的操作的示例性视图,其中图4A示出了活塞定位在参考点0°处的位置,图4B是示出了活塞旋转到大约90°的位置的示例性视图,图4C是示出了活塞旋转到大约180°的位置的示例性视图,图4D是示出了活塞旋转到大约270°的位置的示例性视图,而图4E是示出了活塞旋转到大约360°的位置的示例性视图5A和图5B是示出了可应用到本发明泵中的动力传输系统的另外的实施例的示例性视图,其中图5A是传输轴的设计图,而图5B是传输齿轮的设计图6A和图6B是示出了可应用到本发明泵中的动力传输系统的另外的实施例的示例性视图,其中图6A是传输轴的设计图,而图6B是传输齿轮的设计图7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外的实施例的泵的局部切割正视图8是沿着图7中的线A-A剖开的横截面图9是沿着图7中的线B-B剖开的横截面图;和
图IOA到图IOD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外实施例泵的吸入和排出过程的逐步的示例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详细参考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其中的例子在附图中阐明且在下面描述。图I 和图2详细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泵。本发明提供一种双作用旋转泵,该泵旨在强制输送流体,例如液体或气体。
该实施例的泵通常包括传输单元10和操作单元20,所述传输单元10和操作单元 20被各自的壳体包围,以使得它们相互隔离。
首先,传输单元10包括在其本体的中央部分中的主驱动轴11,主驱动轴11接收来自马达或外部的驱动力;以及一对曲轴型的第一轴12和第二轴13,所述第一轴12和第二轴13平行地布置在上部位置和下部位置中。第一轴12和第二轴13与主驱动轴11相联且经由动力传输系统而从动于所述主驱动轴,动力传输系统将在随后描述。
主驱动轴11以及第一轴12和第二轴13通过动力传输系统而彼此相联,动力传输系统通过利用大/小同心或偏心齿轮或类似物结合几种类型获得合适的传输比。在一个例子中,如图3A和图3B所示,动力传输系统30包括分配级31、输送级32、以及第一输入级33 和第二输入级34。
本发明的核心理念的特征在于,通过利用分配级31和输送级32对驱动力进行分配而输送引入到主驱动轴11的驱动力,从而相应的第一轴12和第二轴13沿相反方向以不一致的角速度操作。正因为这样,通过泵所泵送的流量的总和在预定时间点可保持一致,从而流体可被强制地输送。
更详细地说明,分配级31为偏心齿轮,所述分配级31设置在主驱动轴11上,且通过对借助于主驱动轴11引入的驱动力进行分配来将驱动力提供到第一轴12和第二轴13。 第一输入级33为同心齿轮,所述第一端入级33设置在第一轴12上,其经由输送级32而与主驱动轴11的分配级31相联,并接收来自主驱动轴11的分配的驱动力。第二输入级34 为偏心齿轮,所述第二输入级34设置在第二轴13上,与主驱动轴11的分配级31相联,并接收来自主驱动轴11的分配的驱动力。通过主驱动轴11引入的驱动力由动力传输系统30 分配,且相应的第一轴12和第二轴13以不一致的角速度反作用地操作,由此根据第一轴12 和第二轴13之间的操作状况来保持轴端之间的距离。
这里,输送级32为转换元件,该转换元件用于通过转换能量的输送和驱动力作用的方向而使第一轴12和第二轴13沿相反方向驱动。输送级32通过在主驱动轴11和第一轴12之间使用空转轴(idle shaft) 32a而设置,且包括输入部分32b和输出部分32c。输入部分32b为偏心齿轮,与主驱动轴11的分配级31相联,并接收驱动力。输出部分32c为同心齿轮,与第一输入级33相联,且将通过输入部分32b引入的驱动力传递到第一输入级 33。
另外,操作单元20串联地设置在传输单元10的一侧。在操作单元20中,第一缸体21和第二缸体22沿着一根竖向线而上下布置,且通过贯穿通道23彼此连接,所述贯穿通道23在第一缸体21和第二缸体22之间延伸,由此限定一空间。
此外,吸入口 24和排出口 25在操作单元20的第一缸体21和第二缸体22之间沿与第一缸体21和第二缸体22的贯穿通道23交叉的方向而设置在两侧上。响应活塞的吸入和排出操作,流体通过吸入口 24和排出口 25吸入和排出,所述活塞的吸入和排出操作将在后面描述。
利用第一轴12和第二轴13操作的活塞26设置在第一缸体和第二缸体内。活塞 26包括一对活塞头26a和26b,所述活塞头与第一缸体21和第二缸体22的中心偏心地设置,且由于第一轴12和第二轴13的角速度不一致,活塞头反作用地旋转同时保持轴之间距离。活塞头26a和26b借助于通过贯穿通道23的连接器26c相互连接,由此活塞26为一整体。这里,连接器26c具有连接活塞头26a和26b的作用和划分(或分隔)缸体21和22 的作用。
在活塞26中,活塞头26a和26b与第一缸体21和第二缸体22的内壁保持滑动接触,且划分开分别限定一空间的第一缸体21和第二缸体22,或分成右侧部分和左侧部分。 在各自的缸体21和缸体22中被划分的空间容积响应活塞26的旋转而重复且交替地压缩和膨胀,以便于两个缸体21和22可以以相反作用且连续的方式执行吸入和排出操作。因此流体可以通过双作用机构强制输送。
参考图4A到图4E,将给出根据本发明的该实施例的泵的操作过程的说明。图4A 示出了泵操作的初始状态,其中活塞26位于0°且到达顶部死点。这里,第二缸体22关闭且第一缸体21打开,从而流体开始经由吸入口 24进入被划分的左侧空间。
图4B示出了活塞26的第一活塞头26a沿顺时针方向旋转90°以及活塞26的第二活塞头26b沿逆时针方向旋转90°所在的位置。这里,第一缸体21的被划分的左侧空间膨胀,从而继续吸入流体。
图4C示出了活塞26定位于180°处由此到达底部死点的位置。第一缸体21在膨胀到最大时关闭,由此完成了吸入流体的过程。同时相对照地,第二缸体22打开,流体吸入到第二缸体22的被划分的左侧空间。
图4D示出了活塞26的第一活塞头26a沿顺时针方向进一步旋转到大约270°、同时活塞26的第二活塞头26b沿逆时针方向进一步旋转到大约270°的位置。第一缸体21 的被划分的左侧空间被压缩,由此通过排放口 25开始排放吸入的流体。同时相对照地,第二缸体22的被划分的左侧空间膨胀,以便于吸入流体的过程继续。
图4E示出了活塞26的第一活塞头26a沿顺时针方向进一步旋转到360°、同时活塞26的第二活塞头26b沿逆时针方向进一步旋转到约360°的位置,从而活塞26返回回到图4A的位置。在这点上,第一缸体21的空间处于吸入操作和排出操作的中间,且排放量为最大。相对照地,第二缸体22的空间膨胀到最大,由此完成了吸入流体的过程。这里,没有流体吸入第二缸体的空间或从第二缸体的空间排出。
随着处于这个状态的活塞26继续执行以图4A的位置开始的泵送过程,第一缸体 21开始吸入流体,这时相对照地第二缸体22开始排出流体。因此,第一缸体21和第二缸体 22交替地执行吸入和排出操作,由此实现所期望的泵送操作。
图5A和图5B示出了本发明泵的动力传输系统的另外的实施例。类似之前的实施例,这个实施例的动力传输系统130将一对曲轴型第一轴12和第二轴13相互连接。第一轴12和第二轴13在主驱动轴11的周围平行地布置在上部位置和下部位置中,主驱动轴接收来自马达或外部的驱动力。动力传输系统130包括分配级131、输送级132以及第一输入级133和第二输入级134。这里,分配级131和输送级132中的每个都配置为偏心齿轮或任何偏心构件,例如链轮或链条。
更详细地说明,分配级131为偏心齿轮,该分配级131设置在主驱动轴11上,并且通过时借助于主驱动轴11引入的驱动力进行分配来将驱动力提供到第一轴12和第二轴 13。第一输入级133为偏心链轮,该第一输入级133设置在第一轴12上,经由链条的输送级132与分配级131相联,并接收来自主驱动轴11的分配的驱动力。第二输入级134为偏心齿轮,该第二输入级134设置在第二轴13上,与主驱动轴11的分配级131相联,并接收来自主驱动轴11的分配的驱动力。因此,经由主驱动轴11接收的驱动力借助于动力传输系统130分配,使得第一轴12和第二轴13以不一致的角速度反作用地操作,以便根据第一轴12和第二轴13的操作状况保持轴之间的距离。
这里,分配级131包括第一传输元件131a和第二传输元件131b,该第一传输元件为偏心齿轮,该二传输兀件为偏心链轮。
图6A和图6B示出了本发明泵的动力传输系统的另外的实施例。类似之前的实施例,这个实施例的动力传输系统230将一对曲轴型的第一轴12和第二轴13相互连接。第一轴12和第二轴13在主驱动轴11的周围平行地布置在上部位置和下部位置中,主驱动轴接收来自马达或外部的驱动力。动力传输系统230包括分配级231、输送级232以及第一输入级233和第二输入级234。这里,分配级231和输送级232中的每个都配置为例如同心齿轮或偏心齿轮或具有大或小尺寸的链条。
更详细地说明,分配级231为偏心齿轮,该分配级231设置在主驱动轴11上,且通过对借助于主驱动轴11引入的驱动力进行分配而将驱动力提供到第一轴12和第二轴13。 输入级233为同心齿轮,该输入级233设置在第一轴12上,经由输送级232与分配级131 相联,并接收来自主驱动轴11的分配的驱动力。第二输入级234为偏心齿轮,该第二输入级234设置在第二轴13上,与主驱动轴11的分配级131相联,并接收来自主驱动轴11的分配的驱动力。因此,通过主驱动轴11接收的驱动力借助于动力传输系统230分配,使得第一轴12和第二轴13以不一致的角速度反作用地操作,以便根据第一轴12和第二轴13 的操作状况保持轴之间的距离。
这里,分配级231包括第一传输兀件231a和第二传输兀件231b,该第一传输兀件为偏心齿轮。第二传输兀件231b配置成相继布置的输入部分231b_l、输送部分231b_2和输出部分231b_3,该输入部分231b_l为小偏心齿轮,该输送部分231b_2为同心齿轮,该输出部分231b-3为大偏心齿轮。
此外,输送级232为转换元件,用于通过转换能量的输送和驱动力作用的方向而使第一轴12和第二轴13沿相反方向驱动。输送级232通过利用主驱动轴11和第一轴12之间的空转轴232a而设置。偏心空转齿轮232b与主驱动轴11的分配级231相联,并接收驱动力。输送级232与第一输入级233相联,改变通过空转齿轮232b引入第一输入级233 的驱动力的方向。
此外,第二输入级234包括第一输入部分234a,该输入部分为与主驱动轴11的分配级231的第一传输单兀231a相联的同心齿轮;输送部分234b,该输送部分234b与分配级231的第二传输单元231b的输入部分231b-l相联;和第二输入部分234c,该第二输入部分234c与分配级231的第二传输单元231b的输出部分231b_3相联。
如图6A中箭头所示,动力传输系统230配置成使得它通过经由主驱动轴11交换第一轴12和第二轴13之间驱动力以及通过交换主驱动轴11和第二轴13之间的驱动力而传递所需的动力。
图7、图8和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外的实施例的泵。这个实施例在泵传输单兀的动力传输系统的结构不同于之前的实施例。
类似之前的实施例,这个实施例的泵包括传输单元320和操作单元330,所述传输单元320和操作单元330位于壳体310内在两侧彼此隔开。该泵还包括马达340。
在泵中的输送单元320中,如上所配置的那样,一对曲轴型的第一轴322和第二轴 324平行地布置,且利用经由动力传输系统从马达340输送的驱动力而以不一致的角速度操作。
此外,操作单元330在传输单元320的一侧上串联地设置。在操作单元330中,第一缸体336和第二缸体337布置在相同的水平线上,且通过通孔335彼此连接,由此限定一空间。另外,吸入口 332和排出口 334设置在上部部分和下部部分中。
此外,第一缸体336和第二缸体337设有活塞338,活塞包括一对活塞头338a和 338b。活塞头338a和338b利用第一轴322和第二轴324设置在第一缸体336和第二缸体 337内,使得它们与第一缸体336和第二缸体337的中心偏心。活塞头338a和338b反作用地旋转,由于不一致的角速度而同时保持偏心部分的轴之间的距离。活塞338还包括连接器338c,该连接器通过通孔335延伸从而连接活塞头338a和338b。在活塞338中,活塞头338a和338b与第一缸体336和第二缸体337的内壁保持滑动接触,且划分为分别限定一空间的第一缸体336和第二缸体337,或划分成右侧部分和左侧部分。在各自缸体336和缸体337中被划分的空间容积响应活塞338的旋转而重复且交替地压缩和膨胀,以便于两个缸体336和337都能以反作用且连续的方式执行吸入和排出操作。因此,流体通过双作用机构强制地输送。这里,连接器338c具有将第一活塞头338a和第二活塞头338b相互连接的作用和划分第一缸体336和第二缸体337彼此各自空间的分隔板的作用。
根据作为这个实施例的特点的核心结构,传输单元320的动力传输系统的机械元件数量有效地降低了,由此简化了结构,减少了能量输送所沿的路径,且减少了机械摩擦或阻力。
更详细地说明,这个实施例的传输单元320的动力传输系统323包括蜗杆323a和一对偏心蜗轮323b和323c。蜗杆323a的一端进一步延伸,从而形成具有预定长度的杆部。 蜗杆323a的杆部的末端通过支撑件323a-l固定(支撑件与壳体310的上部部分联接),使得来自马达340的输出轴342的驱动力传递到那里。蜗杆323a的另一端形成自由端。蜗杆323a置于蜗轮323b和323c之间,这些将在下面描述,蜗杆由设置在壳体310的下部部分的引导轨道进行引导,使得蜗杆像钟摆那样运动。
另外,蜗轮323b和323c与蜗杆323a的两侧啮合,因而蜗杆323a定位在蜗轮323b 和323c的中间。蜗轮323b和323c分别偏心地设置在第一轴322和第二轴324上。
在如上配置的动力传输系统323中,当通过分配来自马达340的驱动力而将驱动力供给蜗轮323b和323c时,蜗杆323a像钟摆那样在偏心蜗轮323b和323c之间运动。
此外,为了传递马达340的驱动力,挠性的输送元件350设置在输出轴342和蜗杆 323a之间。这里,输送元件350可实施为弹性或有回弹力的挠性材料,例如盘簧、橡胶材料、 或者类似物。输送元件接收固定的马达340的输出轴342与可动蜗杆323a之间的变化或改变,所述马达安装在壳体310上,而可动蜗杆323a在壳体310内像钟摆即样运动。
参考图10A、10BU0C和10D,给出了这个实施例的泵的操作的说明。
图IOA示出了泵操作的原始状态,在该状态活塞338位于0°且到达顶部死点。这里,第二缸体337关闭且第一缸体336打开,从而流体开始经由吸入口 332进入第一缸体 336的被划分的下部空间。
图IOB示出了活塞338的第一活塞头338a沿顺时针方向旋转90°以及活塞338 的第二活塞头338b沿逆时针方向旋转90°所在的位置。这里,第一缸体336的被划分的下部空间膨胀,从而继续进行吸入流体的过程。同时,处于关闭状态的第二缸体337打开,从而开始将流体吸入下部的划分空间。
图IOC示出了活塞338位于180°由此到达底部死点的位置。第一缸体336在膨胀到最大时关闭,从而完成了吸入流体的过程。同时相对照地,流体被吸入到第二缸体337 的被划分的下部空间内。
图IOD示出了活塞338的第一活塞头338a沿顺时针方向进一步旋转到大约 270°、同时活塞338的第二活塞头338b沿逆时针方向进一步旋转到大约270°的状态。第一缸体336的被划分的下部空间压缩,由此开始通过排放口 25排放进入的流体。同时相对照地,第二缸体337的被划分的下部空间膨胀,以便于吸入流体的过程继续。
活塞338的第一活塞头338a沿顺时针方向进一步旋转到360°同时活塞338的第二活塞头338b沿逆时针方向进一步旋转到360°,从而活塞338返回到图IOA的位置。 在这点上,第一缸体336的空间处于吸入操作和排出操作的中间,且排放量为最大。相对照地,第二缸体337的空间膨胀到最大,由此完成了吸入流体的过程。这里,没有流体吸入第二缸体336的空间或从第二缸体的空间排出。
如上所述,活塞338在缸体336和337内旋转,以便第一缸体336吸入流体而第二缸体337排出流体。以这样的方式,第一缸体336和第二缸体337交替且重复地执行吸入操作和排出操作,从而所期望的泵送操作得以执行。
本发明的特定示例性实施例的在前描述是用于阐述和说明的目的。它们并不旨在为穷举或把本发明限制到所披露的准确形式,且明显地,按照上述教导有许多的修正和变化的可能。选择和描述示例性实施例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某些原理和它们的实践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其他人能制造和利用本发明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及其各种替代及修正。本发明的范围旨在通过这里所附的权利要求和它们的等同物限定。
权利要求
1.ー种泵,包括 传输单元,所述传输単元包括一对曲轴型的第一轴和第二轴,所述第一轴和第二轴利用借助于动カ传输系统从马达传输的驱动カ而以一致或不一致的角速度操作,所述动カ传输系统包括同心齿轮和偏心齿轮的结合; 操作单元,所述操作单元与传输单元串联地设置,其中所述操作单元包括 -位于操作単元的两侧的吸入口和排出ロ; -位于操作単元的上部部分和下部部分中的第一缸体和第二缸体,其中 所述第一缸体和第二缸钵相互划分开,并借助于通孔而相互连接; -包括一对活塞头的活塞,每个活塞头利用第一轴和第二轴中的相应轴而设置在第一缸体和第二缸体中的相应缸体中,使得姆个活塞头与相应缸体的中心偏心,活塞头通过反作用的方式以不一致的角速度旋转,同时保持轴之间的距离,所述活塞还包括连接器,所述连接器穿过通孔延伸并使活塞头相互连接;以及 -其中,通过活塞划分的缸体内的空间的容积响应活塞的旋转而重复且交替地压缩和膨胀,从而缸体反作用地且连续地执行吸入和排出操作,由此强制地输送流体; 主驱动轴,所述主驱动轴设置在第一轴和第二轴之间,其中主驱动轴与第一轴和第二轴中的每个轴均相联,并且包括分配级,所述分配级通过对从马达引入的驱动カ进行分配而将该驱动カ供给到第一轴和第二轴; 设置在第一轴上的第一输入级,所述第一输入级与主驱动轴的分配级相联,并接收分配的驱动カ; 设置在第二轴上的第二输入级,所述第二输入级与主驱动轴的分配级相联,并接收分配的驱动カ;和 输送级,所述输送级置于主驱动轴的分配级与第一轴上的第一级之间或者置于主驱动轴的分配级与第二轴上的第二级之间,以便使第一轴和第二轴沿相反方向操作, 其中,引入到主驱动轴的驱动カ通过分配级分配且通过输送级供给,使得第一轴和第ニ轴以不一致的角速度操作以便彼此起反作用。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泵,其中,所述分配级包括偏心齿轮,所述分配级与第二轴的第二输入级以及与输送级相联,并且分配驱动カ。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泵,其中,所述分配级包括第一传输元件和第二传输元件,所述第一传输元件与第二轴的第二输入级相联,所述第二传输元件与第一轴的第一输入级相联。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泵,其中,所述分配级包括第一传输元件和第二传输元件,所述第一传输元件与第二轴的第二输入级相联,来自第二输入级的驱动カ输入到第二传输元件以及从第二传输兀件输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泵,其中,第二传输兀件包括输入部分、输送部分和输出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泵,其中,输送级包括输入部分,所述输入部分设置在主驱动轴和第一轴之间的空转轴上从而与主驱动轴的分配级相联;和,输出部分,所述输出部分与第一轴的第一输入级相联。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泵,其中,输送级包括链条,所述链条在主驱动轴的分配级和第一轴的第一输入级之间直接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I或5所述的泵,其中,输送级包括设置在主驱动轴和第一轴之间的空转轴上的空转轮,该空转轮与主驱动轴的分配级的第二传输元件的输送部分以及第ー轴的第一输入级相联。
9.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泵,其中,动カ传输系统包括 蜗杆,所述蜗杆具有通过支撑件固定从而传递来自马达输出轴的驱动カ的一端,以及具有作为自由端的另一端;和 与蜗杆的两侧啮合的蜗轮,使得蜗杆设置在这些蜗轮中间,蜗轮分别偏心地设置在第ー轴和第二轴上; 其中,在通过分配来自马达的驱动カ而将驱动カ供给蜗轮时,蜗杆在偏心蜗轮之间进行钟摆式运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泵,还包括置于马达的输出轴和蜗杆之间的挠性输送元件,该挠性输送元件朝蜗杆传递马达的驱动カ。
全文摘要
一种双作用旋转泵强制地输送流体,例如液体或气体。传输单元,通过经由动力传输系统从马达传输的驱动力以一致或不一致的角速度操作。操作单元与传输单元串联设置。操作单元的活塞包括一对活塞头,活塞头通过反作用的方式以不一致的角速度旋转同时保持轴之间的距离,并且所述活塞划分缸体内的空间。缸体内的划分的空间的容积响应活塞的旋转而重复且交替地压缩和膨胀,从而缸体反作用地且连续地执行吸入和排出操作,从而强制地输送流体。动力传输系统的结构得到改善从而在预定时间点通过活塞泵送的流量的总和保持一致。
文档编号F04C2/30GK102979719SQ20121034141
公开日2013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27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28日
发明者罗弼灿 申请人:弼择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