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中压储油装置及具有该中压储油装置的压缩机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制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中压储油装置及具有该中压储油装置的压缩机系统。
背景技术:
当前现有技术中,多联式空调机组越来越趋向于采用两台或两台以上的制冷压缩机并联运行。多压缩机系统通过改变压缩机的开启台数可以简单有效地调节系统制冷量,具有节能、方便、灵活等特点。另外,压缩机并联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扩大压缩机容量的方式,为容量有限的转子压缩机用于大容量多联式空调机组提供了可行的实施方案。 多联式空调机组由于管路长、落差大及弯头多等特点,系统积油部位多,回油困难,而对于多压缩机系统,并联的多台压缩机非同时启动或停机,且运行时间长短不一,使得系统运行状态复杂,使得压缩机的回油问题更为突出。一般通过对压缩机系统进行合理的管路设计,设置高效的油分离器、合适的气液分离器以及回油循环等方式来保证压缩机油量需求。上述的回油循环方式具有以下问题I、多压缩机系统单机运行时,当回油不及时或回油循环控制失效时,在没有其它补油来源的情况下,压缩机将处于缺油运行,导致压缩机损坏;2、多压缩机系统单机运行时,开启的压缩机油位升高,压缩机出现富油运行,造成压缩机油击,降低系统性能;3、多压缩机系统多机并联运行时,当回油出现不均衡的情况下,系统的部分压缩机将处于缺油运转状态而其它压缩机将处于富油运转状态,导致压缩机损坏;综上所述,现有技术的压缩机系统,在回油不及时或回油循环控制失效等情况下,存在压缩机由于缺油或者富油而损坏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中压储油装置及具有该中压储油装置的压缩机系统,以解决压缩机系统中压缩机由于缺油或者富油导致压缩机损坏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中压储油装置,包括储油罐体,储油罐体上设置有与储油罐体内部连通的均油管、第一回油管和第二回油管。进一步地,均油管设置在中压储油装置的第一端,第一回油管设置在中压储油装置的中部的侧壁上,第二回油管设置在中压储油装置的第二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压缩机系统,包括第一压缩机、第二压缩机、第一储液器、第二储液器,第一压缩机的吸气口与第一储液器连通,第二压缩机的吸气口与第二储液器连通,压缩机系统还包括上述的中压储油装置;均油管路,均油管路的第一端与中压储油装置的均油管连通、第二端分别与第一压缩机和第二压缩机连通;第一回油管路,第一回油管路的第一端与中压储油装置的第一回油管连通、第二端分别与第一储液器和第二储液器连通;第二回油管路,第二回油管路的第一端与中压储油装置的第二回油管连通、第二端分别与第一储液器和第二储液器连通。进一步地,均油管路的第二端包括并联设置的第一分油路和第二分油路,第一分油路与第一压缩机连通,第二分油路与第二压缩机连通,第一分油路上设置有第一阀门,第二分油路上设置有第二阀门,第一回油管路或者第二回油管路设置有第三阀门。进一步地,第一分油路和第二分油路上均设置有节流装置。进一步地,第一回油管路和第二回油管路均设置有节流装置。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压储油装置包括储油罐体,储油罐体上设置有与储油罐体内部连通的均油管、第一回油管和第二回油管。中压储油装置通过储油罐体进行储油,而设置在储油罐体上的均油管、第一回油管和第二回油管用于与压缩机系统的管路进行连接,使中压储油装置与压缩机系统中的压缩机等·构成系统回路,相比于现有技术的压缩机系统,具有中压储油装置的压缩机系统可避免压缩机富油且回油可靠性更高,这样解决了压缩机系统中压缩机由于缺油或者富油导致压缩机损坏的问题。同时,中压储油装置自身结构简单,而且体积较小,管路可直接与均油管、第一回油管和第二回油管连通,安装方便。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I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中压储油装置的实施例的主视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I的中压储油装置的侧视示意图;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压缩机系统的实施例的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如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中压储油装置的实施例,本实施例的中压储油装置50,包括储油罐体,储油罐体上设置有与储油罐体内部连通的均油管51、第一回油管53和第二回油管52。均油管51设置在中压储油装置的第一端,第一回油管53设置在中压储油装置的中部的侧壁上,第二回油管52设置在中压储油装置的第二端。中压储油装置通过储油罐体进行储油,而设置在储油罐体上的均油管、第一回油管和第二回油管用于与压缩机系统的管路进行连接,这样使中压储油装置与压缩机系统中的压缩机等构成系统回路,相比于现有技术的压缩机系统,具有中压储油装置的压缩机系统可避免压缩机富油且压缩机的回油可靠性更高,这样解决了压缩机系统中压缩机由于缺油或者富油导致压缩机损坏的问题。同时,中压储油装置自身结构简单,而且体积较小,管路可直接与均油管、第一回油管和第二回油管连通,安装方便。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压缩机系统的实施例,具体参见图2所示的系统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压缩机系统包括第一压缩机10、第二压缩机20、第一储液器30、第二储液器40,第一压缩机10的吸气口与第一储液器30连通,第二压缩机20的吸气口与第二储液器40连通,压缩机系统还包括上述实施例的中压储油装置50以及均油管路60、第一回油管路70和第二回油管路80,中压储油装置50具有均油管51、第一回油管53和第二回油管52,均油管路60的第一端与中压储油装置50的均油管51连通、第二端分别与第一压缩机10和第二压缩机20连通,第一回油管路70的第一端与中压储油装置50的第一回油管53连通、第二端分别与第一储液器30和第二储液器40连通,第二回油管路80的第一端与中压储油装置50的第二回油管52连通、第二端分别与第一储液器30和第二储液器40连通。中压储油装置通过均油管路、第一回油管路和第二回油管路分别与第一压缩机、第二压缩机、第一储液器和第二储液器连接并一起构成均衡回油环路;中压储油装置具备储油功能,压缩机内富余的油流入中压储油装置被储存;在第一压缩机和/或第二压缩机缺油时,通过控制策略,中压储油装置储备的油流入第一压缩机和/或第二压缩机进行补油,使中压储油装置成为压缩机系统中另一种补油来源,并可以满足压缩机系统不同运行状态下对压缩机的补油需求,解决了压缩机系统中压缩机由于缺油而出现损坏的问题。优选地,均油管路60的第二端包括并联设置的第一分油路61和第二分油路63,第一分油路61与第一压缩机10连通,第二分油路63与第二压缩机20连通,第一分油路61上设置有第一阀门91,第二分油路63上设置有第二阀门92。第一回油管路70或者第二回油管路80设置有第三阀门93。本实施例的压缩机系统中的第一阀门91、第二阀门92和第三阀门93的默认状态为关闭,根据储油、回油和均油的需求选择打开关闭,通过不同的油路进行工作,具体流程如下(I)当第一压缩机10出现富油现象时,打开第一阀门91,富余的油在压差作用下流向中压储油装置50 ;当第二压缩机20出现富油现象时,打开第二阀门92,富余的油在压差作用下流向中压储油装置50 ;(2)当第一压缩机10出现缺油现象时,打开第一阀门91和第三阀门93,中压储油装置内部的油在压差作用下流向低压侧的第一压缩机10内,完成对第一压缩机10的补油;当第二压缩机20出现缺油现象时,打开第二阀门92和第三阀门93,中压储油装置内部的油在压差作用下流向低压侧的第二压缩机20内,完成对第二压缩机20的补油;(3)当第一压缩机10出现缺油且第二压缩机20出现富油时,打开第一阀门91、第二阀门92和第三阀门93,中压储油装置50内的油在压差作用下,流向低压侧的第一压缩机10,同时,第二压缩机20富余的油在压差作用下流入中压储油装置50被储存;(4)当第一压缩机10出现富油且第二压缩机20出现缺油时,打开第一阀门91、第二阀门92和第三阀门93,中压储油装置50内的油在压差作用下,流向低压侧的第二压缩机20,同时,第一压缩机10富余的油在压差作用下流入中压储油装置50被储存。优选地,第一分油路61和第二分油路63上均设置有节流装置95。第一回油管路70和第二回油管路80均设置有节流装置95。节流装置95用于节流降压,形成压差动力,保证中压储油装置的中压环境。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中压储油装置(50),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油罐体,所述储油罐体上设置有与所述储油罐体内部连通的均油管(51)、第一回油管(53)和第二回油管(52)。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中压储油装置(50),其特征在于,所述均油管(51)设置在所述中压储油装置的第一端,所述第一回油管(53)设置在所述中压储油装置的中部的侧壁上,所述第二回油管(52)设置在所述中压储油装置的第二端。
3.—种压缩机系统,包括第一压缩机(10)、第二压缩机(20)、第一储液器(30)、第二储液器(40),所述第一压缩机(10)的吸气口与所述第一储液器(30)连通,所述第二压缩机(20)的吸气口与所述第二储液器(40)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系统还包括 中压储油装置,所述中压储油装置(50)为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中压储油装置(50); 均油管路(60),所述均油管路(60)的第一端与所述中压储油装置(50)的均油管(51)连通、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压缩机(10)和所述第二压缩机(20)连通; 第一回油管路(70),所述第一回油管路(70)的第一端与所述中压储油装置(50)的第一回油管(53)连通、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储液器(30)和所述第二储液器(40)连通; 第二回油管路(80),所述第二回油管路(80)的第一端与所述中压储油装置(50)的第二回油管(52)连通、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储液器(30)和所述第二储液器(40)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缩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均油管路(60)的第二端包括并联设置的第一分油路(61)和第二分油路(63),所述第一分油路(61)与所述第一压缩机(10)连通,所述第二分油路(63)与所述第二压缩机(20)连通,所述第一分油路(61)上设置有第一阀门(91),所述第二分油路(63)上设置有第二阀门(92),所述第一回油管路(70)或者第二回油管路(80)设置有第三阀门(9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缩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油路(61)和所述第二分油路(63 )上均设置有节流装置(95 )。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缩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回油管路(70)和所述第二回油管路(80 )均设置有节流装置(95 )。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中压储油装置及具有该中压储油装置的压缩机系统,其中,中压储油装置(50)包括储油罐体,储油罐体上设置有与储油罐体内部连通的均油管(51)、第一回油管(53)和第二回油管(52)。本实用新型有效地解决了压缩机系统中压缩机由于缺油或者富油导致压缩机损坏的问题。
文档编号F04C23/00GK202690456SQ201220382539
公开日2013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日
发明者王永立, 沈军, 邹云霞, 陈振松, 王少山, 胡强, 王瑞强 申请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