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流体机械的吸气管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71905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离心流体机械的吸气管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借助机械性单元而使向叶轮导流的流体在大流量时进行反回旋来提高压力比、在小流量时进行正回旋来避免喘振,且能够确保大的工作范围的离心流体机械的吸气管结构,吸气管结构(10)在具有安装于旋转轴的叶轮(12)和收容叶轮(12)的外壳(4)的离心流体机械(1)中,用于将在与旋转轴线(3)大致正交的方向上流动的流体(f)经由沿旋转轴的轴向突出设置的外壳(4)的吸入管部(4a)而向收容于外壳(4)的叶轮(12)的旋转中心(12a)导流,其中,具备在与旋转轴线(3)大致正交的方向上延伸的流入部(14)和将流入部(14)与外壳(4)的吸入管部(4a)连接的过渡部(16),存在有如下所述的假想平面(20),该假想平面(20)与旋转轴线(3)正交且通过流入部(14)的流路截面,并且该假想平面(20)与旋转轴线(3)的交点(22)位于过渡部(16)的内部。
【专利说明】离心流体机械的吸气管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作为流体机械的一种的离心压缩机、斜流压缩机、离心鼓风机及斜流鼓风机(以下,将它们总称为离心流体机械)的吸气管结构。

【背景技术】
[0002]在搭载于车辆或船舶的涡轮增压器或涡轮制冷机中使用具备以高速旋转的叶轮并利用离心力使流体升压的离心压缩机。该离心压缩机要求大的工作范围,但是当向离心压缩机导流的流体的流量减少时,喷出压力发生脉动而产生使运转状态变得不稳定的喘振,成为工作极限。由此,在离心压缩机中为了确保大的工作范围,需要减少喘振发生的极限流量。
[0003]为了减少上述的极限流量,如图13(a)所示,使向叶轮导流的流体在与叶轮的旋转方向相同的方向上回旋(正回旋)是有效的。在此,图13(a)是表示在转速一定的情况下使向叶轮导流的流体正回旋时的压缩机的性能特性的变化的坐标图。从该图13(a)也可知,当使向叶轮导流的流体正回旋时,喘振线向坐标图的左侧移动,喘振发生的极限流量减小。然而,当使向叶轮导流的流体正回旋时,最大流量也下降,因此工作范围自身无法扩展。
[0004]另一方面,在大流量时,要求高压力比。为了实现高压力比,如图13(b)所示,使向叶轮导流的流体在与叶轮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上回旋(反回旋)是有效的。在此,图13(b)是表示在转速一定的情况下使向叶轮导流的流体反回旋时的压缩机的性能特性的变化的坐标图。从该图13(b)也可知,当使向叶轮导流的流体反回旋时,性能曲线向坐标图的右上侧移动,压力比提高。然而,当使向叶轮导流的流体反回旋时,喘振线也向坐标图的右侧移动,因此工作范围自身变窄。
[0005]在专利文献I中公开了一种事先回旋产生装置,其在汽车用涡轮增压器的离心压缩机中,利用促动器等使由空气偏向叶片构成的可变机构工作,由此使向叶轮导流的流体在大流量时能够进行反回旋、在小流量时能够进行正回旋。根据该专利文献I的事先回旋产生装置,如图14所示,在大流量时通过对反回旋流进行导流而能够提高压力比,在小流量时通过对正回旋流进行导流而能够避免喘振。而且,由于工作范围的最大流量也不下降,因此能够确保大的工作范围。
[0006]【在先技术文献】
[0007]【专利文献】
[0008]【专利文献I】日本专利第4464661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9]【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0010]然而,上述的专利文献I的事先回旋产生装置是通过促动器等对可变机构进行操作的机械式的事先回旋产生装置,存在导致装置的大型化或高成本化的问题。尤其是在汽车用的涡轮增压器中,对装置的小型化、低成本化的要求强烈,采用机械性单元并不现实。
[0011]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现有技术的课题而作出的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借助机械性单元而对吸气管的形状等下功夫,由此使向叶轮导流的流体在大流量时进行反回旋来提高压力比、在小流量时进行正回旋来避免喘振,且能够确保大的工作范围的离心流体机械的吸气管结构。
[0012]【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0013]本发明是为了实现上述那样的现有技术的课题及目的而发明的,
[0014]本发明的离心流体机械的吸气管结构在具有安装于旋转轴的叶轮和收容该叶轮的外壳的离心流体机械中,用于将在与所述旋转轴的轴向大致正交的方向上流动的流体,经由沿所述旋转轴的轴向突出设置的所述外壳的吸入管部而向收容于所述外壳的叶轮的旋转中心导流,所述离心流体机械的吸气管结构的特征在于,
[0015]具备在与所述旋转轴的轴向大致正交的方向上延伸的流入部和将该流入部与所述外壳的吸入管部连接的过渡部,
[0016]构成为存在有如下所述的假想平面,所述假想平面构成为与所述旋转轴的轴向正交且通过所述流入部的流路截面,并且所述假想平面与所述旋转轴的轴向线的交点位于所述过渡部的内部。
[0017]本发明的离心流体机械的吸气管结构是用于将在与旋转轴的轴向大致正交的方向上流动的流体向叶轮的旋转中心导流的吸气管结构,如上述那样,构成为存在有如下所述的假想平面,该假想平面构成为与旋转轴的轴向正交且通过流入部的流路截面,并且该假想平面与旋转轴的轴向线的交点位于过渡部的内部。这样构成的本发明的吸气管结构成为在外壳的吸入管部的紧前急剧弯曲的形状。
[0018]因此,从流入部通过过渡部朝向外壳的吸入管部的流体的流动(主流)在吸入管部的紧前急剧地变化,由此在该主流产生紊乱。此时,小流量时由于压力比高,因此由叶轮赋予了回旋流的流体向叶轮上游逆流,该逆流向过渡部流入,从而使流动紊乱的主流产生正方向的回旋流。另一方面,大流量时压力比低,而且在过渡部中流动的主流的流速也加快,因此不会产生由逆流引起的回旋流。由此,根据这样的本发明的吸气管结构,向叶轮导流的流体仅在小流量时产生正方向的回旋流,由此能够避免喘振。而且,不使工作范围的最大流量下降,而能够确保大的工作范围。
[0019]在上述发明中,从正面观察所述叶轮的旋转中心的主视下的所述吸气管结构的形状从所述流入部侧朝向所述过渡部侧而向与所述叶轮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弯曲。即,在主视下叶轮向顺时针方向旋转时,从流入部侧朝向过渡部侧而向左侧弯曲,在叶轮向逆时针方向旋转时,从流入部侧朝向过渡部侧而向右侧弯曲。
[0020]这样,若吸气管结构向与叶轮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弯曲,则在大流量时,在吸气管结构中流动的主流相对于叶轮的旋转方向而成为反旋转的回旋流并流入叶轮,因此能够提高压力比。另一方面,在小流量时,上述的逆流的影响强,向叶轮导流的流体保持正方向的回旋流的状态。由此,根据这样的本发明的吸气管结构,在大流量时使向叶轮导流的流体反回旋而能够提高压力比,在小流量时使向叶轮导流的流体正回旋而能够避免喘振。而且,不使工作范围的最大流量下降,而能够确保大的工作范围。
[0021]另外,在上述发明中,设所述过渡部的全长为L、与所述流入部连接的所述过渡部的一端的流路截面积为Al、与所述吸入管部连接的所述过渡部的另一端的流路截面积为A2、距所述过渡部的一端的距离为LI的位置的所述过渡部的流路截面积为A3时,所述过渡部的至少一部分区间优选满足下述式(I)的关系,
[0022]A3>A1-(A1-A2) XL1/L...(I)
[0023](其中,0〈L1〈L)。
[0024]若这样构成,则在过渡部的一端与另一端之间形成流路截面大的区间,因此在小流量时,逆流容易到达过渡部的上游侧,相对于主流能够产生更强的正方向的回旋流。
[0025]另外,在上述发明中,若所述过渡部的一部分区间的流路截面形成为非圆形状,则在小流量时,逆流更容易到达过渡部的上游侧,由主流产生强的正方向的回旋流,因此优选。
[0026]这样构成的本发明的离心流体机械的吸气管结构作为汽车用涡轮增压器的离心压缩机而能够特别适当地使用。
[0027]【发明效果】
[0028]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不借助机械性单元而在大流量时使向叶轮导流的流体进行反回旋来提高压力比、在小流量时使向叶轮导流的流体进行正回旋来避免喘振,且能够确保大的工作范围的离心流体机械的吸气管结构。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9]图1是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吸气管结构的汽车用涡轮增压器的离心压缩机的简图。
[0030]图2A是表示本发明的吸气管结构的图,(a)是从侧方观察旋转轴线而得到的侧视图,(b)是从正面观察叶轮而得到的主视图。
[0031]图2B是表示本发明的吸气管结构的立体图。
[0032]图3A是表示比较例的吸气管结构的图,(a)是从侧方观察旋转轴线而得到的侧视图,(b)是从正面观察叶轮而得到的主视图。
[0033]图3B是表示比较例的吸气管结构的立体图。
[0034]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吸气管结构的流体的流动的示意图。
[0035]图5是表示图4(a)的χ-χ截面处的流体的速度向量分布的图。
[0036]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吸气管结构的流体的流动的示意图。
[0037]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吸气管结构的流路截面积的坐标图。
[0038]图8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吸气管结构的过渡部的流路截面的示意图。
[0039]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吸气管结构的各截面的图。
[0040]图10是表示比较例的吸气管结构的各截面的图。
[0041]图1lA是表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吸气管结构的图,(a)是从侧方观察旋转轴线而得到的侧视图,(b)是从正面观察叶轮而得到的主视图。
[0042]图1lB是表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吸气管结构的立体图。
[0043]图12是表不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吸气管结构的流路截面积的坐标图。
[0044]图13中,(a)是表示在转速一定的情况下,使向叶轮导流的流体正回旋时的压缩机的性能特性的变化的坐标图,(b)是表示在转速一定的情况下,使向叶轮导流的流体反回旋时的压缩机的性能特性的变化的坐标图。
[0045]图14是表示在小流量时使向叶轮导流的流体正回旋、在大流量时使向叶轮导流的流体反回旋时的压缩机的性能特性的变化的坐标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6]以下,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基于附图更详细地进行说明。
[0047]但是,本发明的范围并未限定为以下的实施方式。以下的实施方式记载的构成部件的尺寸、材质、形状、其相对配置等只要没有特别记载,就不是将本发明的范围仅限定于此,只不过是说明例。
[0048]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说明了将本发明应用于汽车用涡轮增压器的离心压缩机的吸气管结构的情况,但本发明的用途没有限定于此。
[0049]图1是示出了应用本发明的吸气管结构的汽车用涡轮增压器的离心压缩机作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简图。如图1所示,该汽车用涡轮增压器I具备:收容有压缩器转子(叶轮)的压缩器外壳4(外壳);收容有旋转轴的轴承外壳5 ;收容有涡轮转子的涡轮外壳
6。上述压缩器转子及涡轮转子相对于旋转轴而安装在同轴上,利用向涡轮外壳6流入的废气而使涡轮转子旋转,由此安装在同轴上的压缩器转子也旋转。
[0050]另外,在压缩器外壳4的正面(从图1的A方向观察到的面)上沿旋转轴的轴向突出设置有吸入管部4a。而且,在该吸入管部4a连接有本发明的吸气管结构10,在该吸气管结构10上连接有沿着与旋转轴线3 (旋转轴的轴向线)大致正交的方向延伸的吸气通路18。而且,在沿着压缩器外壳4的周向延伸设置的涡旋部4b上连接有排气管8。本实施方式的离心压缩机2由这些压缩器外壳4、排气管8及吸气管结构10构成。并且,通过压缩器转子旋转,在吸气通路18中流动的空气等流体f流过吸气管结构10,经由吸入管部4a而向收容在压缩器外壳4内的压缩器转子的正面导流。
[0051]接着,关于本发明的离心压缩机的吸气管结构,与比较例进行对比而详细地进行说明。
[0052]图2A是表示本发明的吸气管结构的图,(a)是从侧方观察旋转轴线而得到的侧视图,(b)是从正面观察压缩器转子而得到的主视图。而且,图2B是表示本发明的吸气管结构的立体图。需要说明的是,图2A中的箭头fl、f2表示小流量时的主流fl及逆流f2的流动方向,图2A中的双点划线110是表示比较例的吸气管结构110的形状的线。
[0053]而且,图3A是表示比较例的吸气管结构的图,(a)是从侧方观察旋转轴线而得到的侧视图,(b)是从正面观察叶轮而得到的主视图。而且,图3B是表示本发明的吸气管结构的立体图。在此,比较例的吸气管结构110是本
【发明者】们基于相对于以往的吸气管结构的一般性的设计思想而作为将在与旋转轴线103大致正交的方向上流动的流体f尽量减少损失且能够迅速地向压缩器转子112的旋转中心112a导流的吸气管结构而设计的。
[0054]如图2A及图2B所示,本发明的吸气管结构10具备:与上述的吸气通路18连接的流入部14 ;一端16a与流入部14连接且另一端16b与压缩器外壳4的吸入管部4a的开口端连接的过渡部16。而且,如图2A(b)的箭头r所示,收容于压缩器外壳4的压缩器转子12被收容成以压缩器转子12的旋转中心12a为中心在主视观察下向顺时针方向r旋转。
[0055]流入部14在与旋转轴线3大致正交的方向上笔直地延伸,流入部14的流路截面不变化。在此,大致正交是指流入部14的延伸方向与旋转轴线3的交角成大致接近直角的角度,具体而言是指处于75度?105度的范围的情况。另一方面,过渡部16中一端16a相对于旋转轴线3而大致水平地定向,且另一端16b相对于旋转轴线3而垂直地定向。而且,过渡部16的流路截面如后述那样以中途的流路截面扩大的方式形成。
[0056]另外,如图2A所示,本发明的吸气管结构10与比较例的吸气管结构110相比,在侧视观察下,成为向侧视观察的弯曲部分的外侧及内侧这两侧鼓出的形状。而且在主视观察下,成为向主视观察的弯曲部分的内侧鼓出的形状。
[0057]并且,本发明的吸气管结构10如图2B所示,存在有假想平面20,该假想平面20构成为与旋转轴线3正交且通过流入部14的流路截面,并且该假想平面20与旋转轴线3的交点22位于过渡部16的内部。图2B的假想平面20通过流入部14的上游端14a的中心
15。相对于此,在比较例的吸气管结构110中,如图3B所示,不存在构成为与旋转轴线103正交且通过流入部114的流入截面并且与旋转轴线103的交点122位于过渡部116的内部的假想平面。如图3B所示,即使是最接近压缩器外壳104的假想平面120,与所述旋转轴线103的交点122也位于过渡部116的外部。
[0058]如此构成的本发明的吸气管结构10与比较例的吸气管结构110相比,其过渡部16成为在吸入管部4a的紧前急剧弯曲的形状。因此,如图4示意性所示,从吸气通路18流入且从流入部14通过过渡部16朝向压缩器外壳4的吸入管部4a的流体的流动(主流Π)在吸入管部4a的紧前急剧变化,在该主流fl产生紊乱。此时,在图4(a)所示的小流量时由于压力比高,因此向压缩器外壳4流入的流体与压缩器转子12的表面发生碰撞而产生回旋流(逆流f2),该逆流f2流入过渡部16。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A(a)所示,逆流f2向过渡部16的侧视观察的弯曲部分的内侧的鼓出部分流入。并且,在流入压缩器外壳4的流体fl产生正方向的回旋流。需要说明的是,在此,图5示出图4(a)的χ-χ截面的流体的速度向量分布。
[0059]另一方面,在图4(b)所示的大流量时,压力比低,而且在过渡部16中流动的主流f I的流速也迅速,因此不会产生由逆流f2引起的回旋流。主流f I被朝向压缩器转子12的旋转中心12笔直地导流。即,在本发明的吸气管结构10中,仅在小流量时,在向压缩器外壳4导流的流体产生正方向的回旋流。
[0060]另外,本发明的吸气管结构10如图2A(b)所示,主视观察的吸气管结构10的形状从流入部14侧朝向过渡部16的另一端16b侧,向与压缩器转子12的旋转方向r相反的方向,即逆时针方向弯曲。
[0061]这样,若吸气管结构10向与压缩器转子12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弯曲,则如图6示意性所示,在图6(b)所示的大流量时,在吸气管结构10中流动的主流fl相对于压缩器转子12的旋转方向r成为反旋转的回旋流而向压缩器转子12流入。另一方面,在图6(a)所示的小流量时,上述的逆流f2的影响强,因此向压缩器转子12导流的流体f I保持为正方向的回旋流的状态。
[0062]S卩,在本发明的吸气管结构10中,不借助机械性单元,而能够在大流量时使向压缩器转子12导流的流体反回旋、在小流量时使向压缩器转子12导流的流体正回旋。由此,能够提供一种在大流量时使向压缩器转子12导流的流体反回旋而能够提高压力比、在小流量时使向压缩器转子12导流的流体正回旋而能够避免喘振,且能够确保大的工作范围的吸气管结构10。
[0063]相对于此,在图3A、3B所示的比较例的吸气管结构110中,无论是大流量时还是小流量时,与压缩器转子112的旋转方向r反向旋转的回旋流向压缩器转子112流入。因此,在大流量时能够提高压力比,但是在小流量时容易产生喘振,而且也不能够确保大工作范围。
[0064]另外,在本发明的吸气管结构10中,流入部14的流路截面虽然不变化,但是过渡部16的流路截面如图7所示,以使过渡部16的流路截面满足下述式(I)地变化的方式形成。在此图7是表示吸气管结构10的各位置处的流路截面积的坐标图。需要说明的是,在下述式⑴中,L是过渡部16的全长,Al是过渡部16的一端16a的流路截面积,A2是过渡部16的另一端16b的流路截面积,A3是距过渡部16的一端16a的距离为LI的位置处的过渡部16的流路截面积。
[0065]A3>A1-(A1-A2) XL1/L...(I)
[0066](其中,0〈L1〈L)
[0067]如该图7所示,距过渡部16的一端16a的距离为LI的位置处的流路截面积A3形成得比图中的虚线7所示的截面积大。即本发明的过渡部16如图8(a)示意性所示,呈一端16a与另一端16b之间的流路截面扩大的呈桶状鼓出的形状。相对于此,在比较例的过渡部116中,如图8(b)示意性所示,一端116a的流路截面积Al变得最大且随着朝向另一端116b而其流路截面积同样地减小。
[0068]根据这样的本发明的过渡部16,在一端16a与另一端16b之间形成有流路截面扩大的区间,因此如图8(a)示意性所示,在小流量时逆流f2容易到达过渡部16的上游侧。由此,由主流fl能够产生强的正方向的回旋流。
[0069]另外如图9所示,在本发明的吸气管结构10中,其过渡部16的流路截面形成为非圆形状。相对于此,在比较例的吸气管结构I1中,如图10所示,不仅是流入部114,而且过渡部116的流路截面也形成为圆形状。
[0070]若这样使过渡部16的流路截面形成为非圆形状,则与比较例那样过渡部116的流路截面形成为圆形的情况相比,在过渡部16中流动的流体的损失增大,相应地,主流fl容易产生紊乱。因此,在小流量时,逆流f2更容易到达过渡部16的上游侧,从而由主流fl产生强的正方向的回旋流。需要说明的是,这样的非圆形状的流路截面可以不形成在过渡部16的整个区间,只要至少形成在过渡部16的一部分区间即可。而且此时,至少在满足上述式(I)的关系的区间中,若所述流路截面形成为非圆形状,则逆流f2容易到达过渡部16的上游,由主流fl产生强的正方向的回旋流,在这一方面是有效的。
[0071]这样本发明的吸气管结构10不借助机械性单元,而对吸气管的形状等下功夫,由此在大流量时使向压缩器转子12导流的流体反回旋而提高压缩比,在小流量时使向压缩器转子12导流的流体正回旋而避免喘振,且能够确保大的工作范围。这样的本发明的吸气管结构10在对装置的小型化、低成本化要求强烈的汽车用的涡轮增压器中,能够特别优选地使用。
[0072]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优选的方式,但本发明没有限定为上述的方式,能够进行不脱离本发明的目的的范围内的各种变更。
[0073]例如,图1lA是表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吸气管结构的图,(a)是从侧方观察旋转轴线而得到的侧视图,(b)是从正面观察压缩器转子而得到的主视图。而且,图1lB是表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吸气管结构的立体图。需要说明的是,图1lA中的箭头H、f2表示小流量时的主流Π及逆流f2的流动方向。而且,该另一实施方式的吸气管结构与上述的实施方式基本上为同样的结构,对于同一结构标注同一标号,省略其详细说明。
[0074]该另一实施方式的吸气管结构10与上述的实施方式同样,如图1lB所不,存在构成为与旋转轴线3正交且通过流入部14的流路截面并且与旋转轴线3的交点22位于过渡部16的内部的假想平面20。图1lB的假想平面20通过流入部14的上游端14a的中心15。然而,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相比,不同点是侧视观察的弯曲部分更向外侧较大地鼓出的点,如图1lA(a)所示,在小流量时,逆流f2向所述侧视观察的外侧的鼓出部分流入。需要说明的是,在主视观察下,与上述的实施方式同样,如图1lA (b)所示,逆流f2向主视观察的弯曲部分的外侧流入,主流fl在主视观察的弯曲部分的内侧流动。
[0075]这样构成的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吸气管结构10也与上述的实施方式同样,在大流量时使向压缩器转子12导流的流体反回旋而提高压缩比,在小流量时使向压缩器转子12导流的流体正回旋而避免喘振,且能够确保大的工作范围。
[0076]另外如图12所示,该过渡部16的流路截面至少在另一端16b侧的区间内满足上述式(I)的关系。若这样构成,则在小流量时,逆流f2至少容易到达满足上述式(I)的区间,因此与上述的实施方式同样,由主流fl能够产生强的正方向的回旋流。
[0077]【工业实用性】
[0078]根据本发明,能够适当地使用作为离心压缩机、离心鼓风机等离心流体机械、例如搭载于车辆或船舶的涡轮增压器或涡轮制冷机等离心压缩机中的吸气管结构。
【权利要求】
1.一种离心流体机械的吸气管结构,所述离心流体机械的吸气管结构在具有安装于旋转轴的叶轮和收容该叶轮的外壳的离心流体机械中,用于将在与所述旋转轴的轴向大致正交的方向上流动的流体,经由沿所述旋转轴的轴向突出设置的所述外壳的吸入管部而向收容于所述外壳的叶轮的旋转中心导流,所述离心流体机械的吸气管结构的特征在于, 具备在与所述旋转轴的轴向大致正交的方向上延伸的流入部和将该流入部与所述外壳的吸入管部连接的过渡部, 构成为存在有如下所述的假想平面,所述假想平面构成为与所述旋转轴的轴向正交且通过所述流入部的流路截面,并且所述假想平面与所述旋转轴的轴向线的交点位于所述过渡部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流体机械的吸气管结构,其特征在于, 从正面观察所述叶轮的旋转中心的主视下的所述吸气管结构的形状从所述流入部侧朝向所述过渡部侧而向与所述叶轮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弯曲。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离心流体机械的吸气管结构,其特征在于, 设所述过渡部的全长为L、与所述流入部连接的所述过渡部的一端的流路截面积为Al、与所述吸入管部连接的所述过渡部的另一端的流路截面积为A2、距所述过渡部的一端的距离为LI的位置的所述过渡部的流路截面积为A3时,所述过渡部的至少一部分区间满足下述式(I)的关系,
A3>A1-(A1-A2) XL1/L...(I) (其中,0〈L1〈L)。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离心流体机械的吸气管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渡部的一部分区间的流路截面形成为非圆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离心流体机械的吸气管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离心流体机械是汽车用涡轮增压器的离心压缩机。
【文档编号】F04D29/66GK104169588SQ201380011346
【公开日】2014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29日
【发明者】富田勋, 东条正希, 横山隆雄 申请人: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