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叶片压缩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474065阅读:349来源:国知局
旋转叶片压缩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旋转叶片压缩机,其特征在于,背压施加机构由上游通道、下游通道以及间歇性连通机构形成。该上游通道与排出室连通。该下游通道构造成与多个背压室间歇性地连通。该间歇性连通机构设置在上游通道与下游通道之间并构造成使上游通道与下游通道之间间歇性地连通。当间歇性连通机构使上游通道与下游通道之间连通时,转子构造成使得下游通道与所有背压室均不连通。当转子使下游通道与背压室中的至少一个背压室连通时,间歇性连通机构构造成切断上游通道与下游通道之间的连通。
【专利说明】旋转叶片压缩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旋转叶片压缩机。

【背景技术】
[0002]日本特许申请公报N0.2012-127335公开了一种旋转叶片压缩机,包括外壳、传动轴、转子以及多个叶片。
[0003]该外壳包括前壳、后壳、圆筒形块、前侧板以及后侧板。前壳和后壳接合在一起。圆筒形块在前侧板的后表面与后侧板的前表面之间具有转子室。圆筒形块、前侧板以及后侧板都被前壳和后壳所覆盖。前壳与前侧板配合以形成吸入室。后壳与后侧板配合以形成排出室。
[0004]传动轴设置在外壳中并且能够关于该传动轴的轴线旋转。转子设置在转子室中并且能够与传动轴同步旋转。该转子具有多个叶片槽。叶片以可滑动的方式容纳在相应的叶片槽中。该叶片与转子室的内周表面、转子的外周表面、前侧板的后表面以及后侧板的前表面配合以形成多个压缩室。叶片槽与对应的叶片的底部之间的空间通过前侧板的后表面以及后侧板的前表面分离,从而形成了多个背压室。
[0005]在排出室与背压室之间设置有用于将排出室中的高压润滑油的压力施加至背压室的背压施加机构。该背压施加机构具有在传动轴的一个或更多个角位置的范围内使排出室与背压室之间连通的间歇性连通机构。
[0006]在背压施加机构构造成将排出室中的润滑油的压力施加至背压室的旋转叶片压缩机中,叶片抵着转子室的内周表面适当地按压。因此,叶片槽中的叶片被润滑并且防止了叶片的颤动。另外,防止了制冷剂气体从压缩室中的泄漏,从而提高了压缩机的压缩效率。
[0007]在如下旋转叶片压缩机中,防止了在传动轴停止时制冷剂气体的反向流动以及传动轴的反向旋转:在该旋转叶片压缩机中,间隙性连通机构可以在传动轴停止的情况下切断每个背压室与排出室的连通。更具体地,当传动轴位于如下角位置时,防止了制冷剂气体的反向流动以及传动轴的反向旋转:该角位置在传动轴停止的情况下切断每个背压室与排出室的连通。甚至在传动轴处于如下角位置时:该角位置在传动轴停止的情况下使背压室中的至少一个背压室与排出室连通,在制冷剂气体略微反向流动并且传动轴略微反向旋转的情况下也可以改变传动轴的角位置,并且从而每个背压室与排出室的连通被立即切断。
[0008]然而,在上述旋转叶片压缩机中,根据所设计的背压施加机构和间歇性连通机构,在传动轴停止的情况下可能会发生制冷剂气体的反向流动以及传动轴的反向旋转。
[0009]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可靠地防止制冷剂气体的反向流动以及传动轴的反向旋转的旋转叶片压缩机。


【发明内容】

[0010]根据本发明的方面,提供了一种旋转叶片压缩机,该旋转叶片压缩机包括外壳、传动轴、转子、多个叶片以及背压施加机构。该外壳具有第一分隔壁和第二分隔壁。第一分隔壁在第一分隔壁的后表面处具有第一表面。第二分隔壁在第二分隔壁的前表面处具有第二表面。外壳还具有吸入室、排出室以及转子室,该转子室形成在第一分隔壁的第一表面与第二分隔壁的第二表面之间并通过第二分隔壁与排出室分离。传动轴以可转动的方式支承在外壳中。转子设置在转子室中并且能够与传动轴同步旋转。转子具有多个叶片槽。该叶片以可滑动的方式容纳在相应的叶片槽中以在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之间形成多个背压室。叶片与转子室的内周表面、转子的外周表面、第一表面以及第二表面配合以形成多个压缩室。背压施加机构设置在排出室与背压室之间以将排出室中的润滑油的压力施加至背压室。该旋转叶片压缩机的特征在于背压施加机构由上游通道、下游通道以及间歇性连通机构形成。该上游通道与排出室连通。该下游通道构造成根据传动轴的旋转与每个背压室间歇性地连通。该间歇性连通机构设置在上游通道与下游通道之间并构造成根据传动轴的旋转使上游通道与下游通道之间间歇性地连通。当间歇性连通机构使上游通道与下游通道之间连通时,转子构造成使得下游通道与所有背压室均不连通。当转子使下游通道与背压室中的至少一个背压室连通时,间歇性连通机构构造成切断上游通道与下游通道之间的连通。
[0011]结合通过示例的方式示出了本发明的原理的附图,从以下描述中,本发明的其他方面和优势将变得明显。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通过本实施方式的以下描述以及参照附图,可以更好地来理解本发明以及本发明的目的和优势。
[0013]图1为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旋转叶片压缩机的纵向截面图;
[0014]图2为沿着图1中的线A-A截取的截面图;
[0015]图3为沿着图1中的线B-B截取的截面图;
[0016]图4为示出了图1的旋转叶片压缩机的转子的端部视图;
[0017]图5为示出了图1的旋转叶片压缩机中的叶片槽、凹槽以及传输孔的位置关系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8]图6为示出了图1的旋转叶片压缩机的后部部分的局部截面图;
[0019]图7A为图1的旋转叶片压缩机的示出了旋转叶片压缩机的背压施加机构的局部放大截面图,在该旋转叶片压缩机中,传动轴的径向孔与滑动轴承中的通孔的连通被切断;
[0020]图7B为图1的旋转叶片压缩机的示出了背压施加机构的局部放大截面图,在该背压施加机构中,径向孔与通孔连通;
[0021]图8为示出了图1的旋转叶片压缩机的连通状态的时序图;
[0022]图9为示出了对比示例的旋转叶片压缩机中的叶片槽和传输孔的位置关系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3]图10为示出了图9的对比示例的旋转叶片压缩机的连通状态的时序图;
[0024]图11为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旋转叶片压缩机的后部部分的局部截面图;
[0025]图12A为图11的旋转叶片压缩机的示出了背压施加机构的局部放大截面图,在该背压施加机构中,传动轴中的轴通道与后侧板中的引入通道的连通被切断;以及
[0026]图12B为图11的旋转叶片压缩机的示出了背压施加机构的局部放大截面图,在该背压施加机构中,轴通道与引入通道连通。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的旋转叶片压缩机进行描述。
[0028]参照图1,第一实施方式的旋转叶片压缩机包括前壳1、后侧板3以及罩5。前壳I用作第一壳并且后侧板3用作第二壳。前壳1、后侧板3以及罩5配合以形成本发明的外壳。
[0029]前壳I具有圆筒形部7A以及在该圆筒形部7A的前端处与圆筒形部7A —体地形成的第一分隔壁2。附图标记8指示压缩机的传动轴。如图2和图3中所示,圆筒形部7A具有柱状转子室7,该柱状转子室7的垂直于传动轴8的轴线O截取的横截面为椭圆形。如图1中所示,前壳I具有从第一分隔壁2向前突出的凸台IA以及在该凸台IA径向内侧形成的轴孔2B。传动轴8的前部插入穿过轴孔2B。第一分隔壁2的后表面垂直于轴线O并将被称为第一表面2A。
[0030]如图2中所示,在圆筒形部7A与罩5之间形成了环形吸入室9,并且该环形吸入室9经由形成在圆筒形部7A中的两个吸入口 9C与转子室7连通。
[0031]如图1中所示,后侧板3具有与前壳I的圆筒形部7A的后端接触的第二分隔壁4,第二分隔壁4具有传动轴8的后端部8A插入其中的轴孔4B。第二分隔壁4的前表面垂直于轴线O并将被称为第二表面4A。第二分隔壁4具有供给室2C,供给室2C位于轴孔4B的后部中并通过后端部8A与轴孔4B分离。
[0032]罩5覆盖了前壳I的圆筒形部7A以及后侧板3。罩5具有用于将旋转叶片压缩机安装至车辆的发动机(未示出)的安装凸耳5A。排出室10形成在罩5与后侧板3之间并通过第二分隔壁4与转子室7分离。
[0033]罩5具有入口 9A和出口 10E。入口 9A将吸入室9连接至外部制冷剂回路,并且出口 1E将排出室10连接至外部制冷剂回路。O形环13A和13B分别在吸入室9的前方和后方的位置处安装在圆筒形部7A的外周表面中。O形环13A和13B在罩5与前壳I之间产生密封。另外,O形环13C安装在第二分隔壁4的外周表面中并在第二分隔壁4与罩5之间产生密封。传动轴8能够通过轴密封装置11和滑动轴承12A旋转地支承在前壳I的轴孔2B中。第一分隔壁2具有连接吸入室9与轴密封装置11的连通通道9B。
[0034]如图2和图3中所示,转子15压配合在传动轴8上。转子15具有圆筒形形状并且能够在转子室7中旋转,其中,该圆筒形形状的垂直于轴线O截取的横截面是圆形的。该转子15在其外周表面中具有五个叶片槽15A,这五个叶片槽15A以相对于转子15的径向方向的一角度朝向轴线O形成,并且在转子15的外周表面处敞开。每个叶片槽15A均具有四棱柱形孔15C和圆柱形孔15D。孔15C由转子15的与对应的叶片17呈面对关系延伸的两个平行表面形成。圆柱形孔MD连接至孔15C并且比孔15C更靠近传动轴8。五个叶片17以可滑动的方式容纳在相应的叶片槽15A中,从而在第一分隔壁2的第一表面2A与第二分隔壁4的第二表面4A之间形成了五个背压室15B。也就是说,每个背压室15B均形成在对应的叶片槽15A和其叶片17的底部之间。这五个叶片17、转子15的外周表面、转子室7的内周表面、第一分隔壁2的第一表面2A、以及第二分隔壁4的第二表面4A配合以形成五个压缩室19。处于其吸入行程的压缩室19经由相关联的吸入口 9C与吸入室9连通。
[0035]如图3中所示,在前壳I的圆筒形部7A与罩5之间形成了两个排出空间1A0处于其排出行程的压缩室19经由排出口 1B与相关联的排出空间1A连通。在每个排出空间1A中均设置有排出阀1C和保持件10D。常闭式排出阀1C构造成打开对应的排出口1B0保持件1D构造成限制对应的排出阀1C的打开。
[0036]如图1和图6中所示,后侧板3在其后侧上具有突出部3A,该突出部3A具有预定的厚度。突出部3A具有圆筒形油分离室21,其轴线竖向延伸。两段式圆筒形分离管21C压配合在分离室21中。分离管21C中的空间在其上端处与排出室10连通并指向出口 10E。油分离室21具有面向分离管21的下部的圆筒形导向表面21A。排出空间1A经由排出通道1F(在图1和图6中仅示出了一个通道)与油分离室21连通。排出通道1F中的制冷剂气体沿着导向表面21A流动同时环绕分离管21C。油分离室21在其下端处具有连通孔21B,油分离室21通过该连通孔21B与排出室10连通。油分离室21、排出通道10F、分离管21C、导向表面21A以及连通孔21B配合以形成分离器20。
[0037]第二分离壁4具有第一引入通道23A和第二引入通道23B。第一引入通道23A在第二分离壁4的下端处与排出室10连通并从该排出室10的向上延伸。第二引入通道23B从第一引入通道23A的上端延伸至供给室2C。应当指出的是,第二引入通道23B在其后端处通过由图6中阴影部所指示的密封件封闭。第一引入通道23A和第二引入通道23B配合以形成本发明的引入通道。
[0038]传动轴8的后端部8A具有轴向孔8B和两个径向孔8C。轴向孔8B从后端部8A的后端沿着轴线O向前延伸。径向孔8C与轴向孔8B连通并从轴向孔8B的前部径向延伸至后端部8A的周向表面。如图7中所示,径向孔8C具有关于传动轴8的轴线O对称的开口8X。轴向孔SB与径向孔SC配合以形成本发明的轴通道。引入通道、供给室2C、轴向孔SB以及径向孔8C配合以形成本发明的上游通道。
[0039]如图6和图7中所示,滑动轴承12B压配合在第二分隔壁4的轴孔4B中。两个孔25A以径向贯穿滑动轴承12B的方式形成。这两个通孔25A也关于传动轴8的轴线O对称。环形凹槽4D形成在第二分隔壁4中以沿着滑动轴承12B的外周表面延伸。环形凹槽4D与传动轴8同轴。孔25A与环形凹槽4D配合以形成本发明的接收通道。如图7A和图7B中所示,径向孔8C根据传动轴8的旋转与孔25A连通或断开连通。也就是说,径向孔SC根据传动轴8的旋转与孔25A间歇性地连通。径向孔SC与孔25A配合以形成本发明的间歇性连通机构。
[0040]如图6中所示,第二分隔壁4具有从环形凹槽4D轴向延伸至第二分隔壁4的第二表面4A的两个传输孔4E。传输孔4E关于传动轴8的轴线O对称。如图7A和图7B中所示,两个排油凹部4C形成在第二分隔壁4的第二表面4A中并具有绕轴线O延伸的弧形形状。排油凹部4C也关于传动轴8的轴线O对称。如图4中所示,根据转子15的旋转,使得每个排油凹部4C与处于其吸入行程的其中两个或三个背压室15B连通。
[0041]第一凹槽16A、16B、16C、16D以及第二凹槽16E形成在转子15的与第二分隔壁4相邻的后表面中,以分别与背压室15B连通并从背压室15B朝向轴线O延伸。
[0042]在这五个凹槽16A至16E中,第一凹槽16A、16B、16C和16D沿与其对应的叶片槽15A的延伸方向相同的方向延伸。另一方面,第二凹槽16E沿与其对应的叶片槽15A的延伸方向不同的方向延伸。也就是说,第一凹槽16A至16D大约沿径向方向延伸,而第二凹槽16E沿相对于径向方向略微倾斜的方向延伸。如图5中所不,凹槽16A至16E中的每一者均具有在距轴线O为半径rl的位置处绕轴线O测量的角宽度Wl。每个背压室15B的圆柱形孔MD均具有在距轴线O为半径r2的位置处绕轴线O测量的角宽度W2。角宽度Wl小于角宽度W2。半径rl小于半径r2。也就是说,凹槽16A至16E中的每一者的角宽度均小于对应的背压室15B的角宽度。
[0043]传输孔4E在第二分隔壁4的第二表面4A上在距轴线O为半径rl的位置处敞开。因此,背压室15B根据转子15的旋转而经由凹槽16A至16E和传输孔4E与环形凹槽4D连通。凹槽16A至16E中的每一者根据转子15的旋转而与传输孔4E连通的角范围由Θ1来指示。孔25A、环形凹槽4D、传输孔4E、第一凹槽16A至16D以及第二凹槽16E配合以形成本发明的下游通道。上游通道、下游通道以及间歇性连通机构配合以形成本发明的背压施加机构。
[0044]尽管未在任何附图中示出,但是图1中示出的出口 1E也可以通过管连接至外部制冷剂回路(未示出)。冷凝器、膨胀阀以及蒸发器通过管以此顺序连接。蒸发器通过管连接至压缩机的入口 9A。冷凝器、膨胀阀以及蒸发器配合以形成外部制冷剂回路。因此,旋转叶片压缩机与外部制冷剂回路配合以形成用于在车辆中使用的空调。
[0045]在上述旋转叶片压缩机的操作期间,当传动轴8由车辆发动机(未示出)驱动旋转时,转子15与传动轴8同步旋转,从而改变压缩室19的体积。因此,已经穿过外部制冷剂回路中的蒸发器的制冷剂气体通过入口 9A流入吸入室9中。吸入室9中的制冷剂气体通过吸入口 9C连续地被抽吸到压缩室19中以用于压缩。在每个压缩室19中压缩的制冷剂气体通过排出口 1B流入相关联的排出空间1A中。每个排出空间1A中的制冷剂气体通过对应的排出通道1F朝向分离器20的导引表面21A流动。因此,制冷剂气体中包含的润滑油被分离器20以离心的方式分离。已经从中分离出润滑油的制冷剂气体通过出口 1E流入冷凝器中,而所分离的润滑油流动穿过分离室21和连通孔21B以储存在排出室10中。
[0046]如图7A中所示,当在传动轴8的旋转期间径向孔8C在传动轴8的角位置处与孔25A的连通被切断时,排出室10与传输孔4E均不连通。因此,排出室10中的高压润滑油仅穿过第一引入通道23A、第二引入通道23B、供给室2C和轴向孔SB向上供给至径向孔SC,而润滑油被阻止穿过孔25A、环形凹槽4D以及传输孔4E流入背压室15B中。
[0047]另一发面,如图7B中所示,当在传动轴8的旋转期间径向孔8C在传动轴8的角位置处与孔25A连通时,排出室10与传输孔4E连通。因此,排出室10中的高压润滑油穿过第一引入通道23A、第二引入通道23B、供给室2C、轴向孔8B、径向孔8C、孔25A、环形凹槽4D以及传输孔4E流入背压室15B中。
[0048]在本实施方式的旋转叶片压缩机中,背压室15B根据转子15的旋转通过凹槽16A至16E与传输孔4E间歇性地连通,其中,在该实施方式中,凹槽16A至16E如图5中所示出地形成在转子15的后表面中。因此,凹槽16A至16E中的每一者均以Θ I的角范围与传输孔4E连通。
[0049]图8示出了凹槽16A至16E与每个传输孔4E连通的角范围Θ1以及径向孔8C与每个孔25A连通的角范围R。每个角范围Θ I均设定为不与角范围R重叠。也就是说,当径向孔8C处于与孔25A连通的状态时,所有凹槽16A至16E均不与传输孔4E连通。另一方面,当凹槽16A至16E中的至少一者定位成与传输孔4E中的一个传输孔连通时,径向孔8C与孔25A的连通被切断。也就是说,背压施加机构构造成:在传动轴8的任意角位置处,至少在背压施加机构的一部分处切断背压室15B与排出室10之间的连通。
[0050]传动轴8从任一凹槽16A至16E与传输孔4E断开连通的状态旋转,引起下一凹槽或者说紧随上一凹槽的凹槽与传输孔4E立即连通,使得传输孔4E中暂时储存的润滑油被传输到该下一凹槽中。因此,背压室15B不会变得缺乏必要的背压。
[0051]传动轴8从以下状态旋转,引起下一凹槽与传输孔4E立即连通,使得传输孔4E中暂时储存的润滑油被传输到该下一凹槽中,在上述状态下,任一凹槽16A至16E与传输孔4E均断开连通并且径向孔8C与孔25A也断开连通,S卩,凹槽16A至16E定位在图8中除R和Θ以外的角范围中。因此,背压室15B不会变得缺乏必要的背压。
[0052]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凹槽16E沿与其对应的叶片槽15A的延伸方向不同的方向延伸,而第一凹槽16A至16D沿与其对应的叶片槽15A的延伸方向相同的方向大致延伸。相比所有凹槽均沿与等间距设置的对应叶片槽15A的延伸方向相同的方向延伸、并且凹槽的角范围也相同的情况,本发明中以如下方式来构造:其中,第二凹槽16E的角范围Θ I朝向其相对于转子15的旋转方向的前一个角范围Θ I移位,并且第二凹槽16E的角范围Θ1与不靠近第二凹槽16E的第一凹槽16B的角范围Θ I重叠,如图8的示意图中所示。因此,存在第二凹槽16E和第一凹槽16B同时与传输孔4E连通的角范围。另外,第二凹槽16E的角范围Θ I与随后的第一凹槽16C的角范围Θ I之间的角范围间隔增大,并且径向孔8C与孔25A连通的角范围R设定在该增大的角范围内。因此,优选的是改变凹槽的延伸方向。
[0053]当传动轴8在径向孔SC与孔25A断开的角位置处停止时,所有背压室15B均不与排出室10连通,并且从而防止了制冷剂气体的反向流动以及传动轴8的反向旋转。另一方面,当传动轴8在径向孔8C与孔25A连通的角位置处停止时,所有凹槽16A至16E均不与传输孔4E连通,并且从而防止了制冷剂气体的反向流动以及传动轴8的反向旋转。
[0054]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旋转叶片压缩机中,在压缩机的操作期间,背压施加至背压室15B,通过背压施加机构至少在背压施加机构的一部分处切断背压室15B与排出室10之间的连通。当压缩机停止时,可靠地防止了制冷剂气体的反向流动以及传动轴8的反向旋转,而没有发生由于传动轴8的停止引起的制冷剂气体的略微反向流动以及传动轴8的略微反向旋转所导致的传动轴8的角位置改变的情况。
[0055]在本实施方式的旋转叶片压缩机中——其中径向孔8C在角范围R中与孔25A连通,叶片17抵着转子室7的内周表面适当地按压。因此,叶片17在相应的叶片槽15A中被润滑,并且防止了叶片17的颤动。另外,防止了制冷剂气体从压缩室19中的泄漏,从而提高了压缩效率。
[0056]以下将对图9中示出对比示例的旋转叶片压缩机进行描述,以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旋转叶片压缩机相对比。如图9中所示,对比示例的旋转叶片压缩机不具有如在转子的与第二分隔壁4相邻的后表面中形成的16A至16E那样的凹槽。另外,传输孔4E在第二分隔壁4的第二表面4A上在距轴线O为半径r2的位置处敞开。每个背压室15B根据转子15的旋转而与传输孔4E连通的角范围由Θ2来指示。角范围Θ2大于角范围Θ1。对比示例的剩余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对应结构大致相同。
[0057]在背压室15B根据转子15的旋转与传输孔4E直接连通的对比示例的旋转叶片压缩机中,用于背压室15B根据转子15的旋转与传输孔4E连通的角范围Θ 2相对较大。因此,如图10中所示,难以在用于背压室15B与传输孔4E连通的任意两个角范围Θ 2之间设定角范围R。
[0058]也就是说,对比示例的旋转叶片压缩机难以设定将每个背压室15B与排出室10断开连通的转子15、或者说间歇性连通机构的角范围。为了减小背压室15B与传输孔4E连通的时间,可以设想减小角范围Θ 2。也就是说,可以设想减小背压室15B的圆柱形孔15D的直径。然而,减小通过贯穿转子15镗孔所形成的叶片槽15A的圆柱形孔15D的直径需要制造成本和时间。第一实施方式的旋转叶片压缩机仅需要在转子15的后表面中形成凹槽16A至16E,从而有助于机械加工。
[0059]为了将角范围Θ I设定成如图8中所示出地不与角范围R重叠,特定凹槽的延伸方向改变成使得该特定凹槽与传输孔的连通发生地更早或更晚。在第二凹槽16E的延伸方向不同于第一凹槽16A至16D的延伸方向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旋转叶片压缩机中,可选地改变凹槽16A至16E与传输孔4E连通的时间。
[0060]因此,在第一实施方式的旋转叶片压缩机中——其中排出室10与背压室15B之间的连通在至少一个位置处被切断,可靠地防止了制冷剂气体的反向流动以及传动轴8的反向旋转。
[0061]以下将对第二实施方式的旋转叶片压缩机进行描述。如图11中所示,供给室2D形成在轴孔4B的后部中。供给室2D通过传动轴8的后端部与轴孔4B分离并具有从轴孔4B径向向外延伸的空间。
[0062]第二分隔壁4具有从第二分离壁4的下端向上延伸并通向轴孔4B的第一引入通道23C。在轴孔4B的内周表面上形成有滑动层26。对滑动层26使用镀锡。滑动层26具有穿过该滑动层26的与第一引入通道23C连通的第二引入通道23D。第一引入通道23C与第二引入通道23D配合以形成本发明的引入通道和上游通道。滑动层(未示出)还形成为代替安装在前壳I的轴孔2B中的滑动轴承12A。
[0063]另外,第二分隔壁4具有从供给室2D径向延伸至第二分隔壁4的第二表面4A的两个传输孔4F。如图12A和图12B中所不,传输孔4F也关于传动轴8的轴线O对称。径向孔8C、轴向孔8B、供给室2D、传输孔4F、第一凹槽16A至16D与及第二凹槽16E配合以形成本发明的下游通道。第二引入通道23D根据传动轴8的旋转与径向孔SC中的一个径向孔间歇性地连通。第二引入通道23D与径向孔SC配合以形成本发明的间歇性连通机构。第二实施方式的剩余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对应结构大致相同。
[0064]如图12A中所示,当径向孔8C在传动轴8的旋转期间在传动轴8的角位置处与第二引入通道23D断开连通时,排出室10与所有传输孔4F均不连通。因此,排出室10中的高压润滑油仅向上供给至第一引入通道23C和第二引入通道23D,但是防止了润滑油穿过径向孔8C、轴向孔8B、供给室2D以及传输孔4F流入背压室15B中。
[0065]另一方面,如图12B中所示,当径向孔8C中的一个径向孔8C在传动轴8旋转期间在传动轴8的角位置处与第二引入通道23D连通时,排出室10与传输孔4F连通。因此,排出室10中的高压润滑油穿过第一引入通道23C、第二引入通道23D、径向孔SC、轴向孔SB、供给室2D以及传输孔4F供给到背压室15B中。第二实施方式的其他效果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效果大致相同。
[0066]尽管已经在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的背景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方式。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明显的是可以在不背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以多种方式来实现本发明。
[0067]根据本发明,凹槽16A至16E可以形成在第二分隔壁4中。
[0068]轴通道不限于轴向孔8B和径向孔8C,而是也可以为在传动轴8的后端部8A的外周表面中凹进的轴向凹槽。
[0069]接收通道不限于孔25A和环形凹槽4D,而是也可以为在轴孔4B的内周表面中部分地形成的凹部。
[0070]滑动层26可以形成在轴孔4B的内周表面中。替代性地,滑动层26可以形成在传动轴8的外周表面上。
【权利要求】
1.一种旋转叶片压缩机,包括: 外壳(2、7A、4、5),所述外壳(2、7A、4、5)具有第一分隔壁(2)和第二分隔壁(4),所述第一分隔壁(2)在其后表面处具有第一表面(2A),所述第二分隔壁(4)在其前表面处具有第二表面(4A),所述外壳(2、7A、4、5)还具有吸入室(9)、排出室(10)以及转子室(7),所述转子室(7)形成在所述第一分隔壁(2)的所述第一表面(2A)与所述第二分隔壁(4)的所述第二表面(4A)之间并通过所述第二分隔壁(4)与所述排出室(10)分离; 传动轴(8),所述传动轴(8)以可转动的方式支承在所述外壳(2、7A、4、5)中; 转子(15),所述转子(15)设置在所述转子室(7)中并且能够与所述传动轴(8)同步旋转,所述转子(15)具有多个叶片槽(15A); 多个叶片(17),所述多个叶片(17)以可滑动的方式容纳在相应的所述叶片槽(15A)中以在所述第一表面(2A)与所述第二表面(4A)之间形成多个背压室(15B),所述叶片(17)与所述转子室(7)的内周表面、所述转子(15)的外周表面、所述第一表面(2A)以及所述第二表面(4A)配合以形成多个压缩室(19);以及 背压施加机构(23A、23B、23C、23D、2C、2D、8B、8C、25A、4D、4E、4F、16A至 16E),所述背压施加机构(23A、23B、23C、23D、2C、2D、8B、8C、25A、4D、4E、4F、16A 至 16E)设置在所述排出室(10)与所述背压室(15B)之间以将所述排出室(10)中的润滑油的压力施加至所述背压室(15B), 其特征在于, 所述背压施加机构(23A、23B、23C、23D、2C、2D、8B、8C、25A、4D、4E、4F、16A 至 16E)由上游通道(23A、23B、23C、23D、2C、8B、8C)、下游通道(25A、4D、4E、8C、8B、2D、4F、16A 至 16E)以及间歇性连通机构(8C、25A、23D)形成,其中,所述上游通道(23A、23B、23C、23D、2C、8B、8C)与所述排出室(10)连通,其中,所述下游通道(25A、4D、4E、8C、8B、2D、4F、16A至16E)构造成根据所述传动轴(8)的旋转与每个背压室(15B)间歇性地连通,其中,所述间歇性连通机构(8C、25A、23D)设置在所述上游通道(23A、23B、23C、23D、2C、8B、8C)与所述下游通道(25A、4D、4E、8C、8B、2D、4F、16A至16E)之间并构造成根据所述传动轴(8)的旋转使所述上游通道(23A、23B、23C、23D、2C、8B、8C)与所述下游通道(25A、4D、4E、8C、8B、2D、4F、16A 至16E)之间间歇性地连通,其中, 当所述间歇性连通机构(8C、25A、23D)使所述上游通道(23A、23B、23C、23D、2C、8B、8C)与所述下游通道(25A、4D、4E、8C、8B、2D、4F、16A至16E)之间连通时,所述转子(15)构造成使得所述下游通道(25A、4D、4E、8C、8B、2D、4F、16A至16E)与所有所述背压室(15B)均不连通,并且其中, 当所述转子(15)使所述下游通道(25A、4D、4E、8C、8B、2D、4F、16A至 16E)与所述背压室(15B)中的至少一个背压室连通时,所述间歇性连通机构(8C、25A、23D)构造成切断所述上游通道(23A、23B、23C、23D、2C、8B、8C)与所述下游通道(25A、4D、4E、8C、8B、2D、4F、16A 至16E)之间的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叶片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游通道(25A、4D、4E、8C、8B、2D、4F、16A至16E)具有传输孔(4E、4F)和多个凹槽(16A至16E),其中,所述传输孔(4E、4F)形成在所述第二分隔壁(4)中并允许流动穿过所述间歇性连通机构(8C、25A、23D)的润滑油传输至所述转子室(7),其中,所述凹槽(16A至16E)形成在所述转子(15)的与所述第二分隔壁(4)相邻的后表面中并从相应的背压室(15B)朝向所述传动轴(8)的轴线(O)延伸,并且其中,每个凹槽(16A至16E)均构造成根据所述传动轴(8)的旋转与所述传输孔(4E、4F)间歇性地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叶片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6A至16E)具有第一凹槽(16A至16D)和第二凹槽(16E),其中,所述第一凹槽(16A至16D)从所述背压室(15B)中的一个背压室沿第一方向朝向所述传动轴(8)的所述轴线(O)延伸,并且其中,所述第二凹槽(16E)从所述背压室(15B)中的一个背压室沿不同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朝向所述传动轴⑶的所述轴线(O)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旋转叶片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隔壁(4)具有轴孔(4B)和供给室(2C),其中,所述传动轴(8)在其后端部(8A)处支承在所述轴孔(4B)中,其中,所述供给室(2C)位于所述轴孔(4B)的后部中并通过所述传动轴(8)的所述后端部(8A)与所述轴孔(4B)分离,其中, 所述上游通道(23A、23B、23C、23D、2C、8B、8C)由引入通道(23A、23B)、所述供给室(2C)以及轴通道(8B、8C)形成,其中,所述引入通道(23A、23B)形成在所述第二分隔壁(4)中并从所述排出室(10)延伸至所述供给室(2C),其中,所述轴通道(8B、8C)形成在所述后端部(M)中并与所述供给室(2C)连通,其中, 所述下游通道(25A、4D、4E、8C、8B、2D、4F、16A至16E)的一部分形成在所述第二分隔壁(4)中并具有接收通道(25A、4D)和所述传输孔(4E),其中,所述接收通道(25A、4D)通向所述轴孔(4B),其中,所述传输孔(4E)与所述接收通道(25A、4D)连通,并且其中, 所述间歇性连通机构(8C、25A)设置在所述轴通道(8B、8C)与所述接收通道(25A、4D)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旋转叶片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隔壁(4)具有轴孔(4B)和供给室(2D),其中,所述传动轴(8)在其后端部(8A)处支承在所述轴孔(4B)中,其中,所述供给室(2D)位于所述轴孔(4B)的后部中并通过所述传动轴(8)的所述后端部(8A)与所述轴孔(4B)分离,其中, 所述上游通道(23A、23B、23C、23D、2C、2D、8B、8C)由形成在所述第二分隔壁(4)中并从所述排出室(10)延伸至所述轴孔(4B)的引入通道(23C、23D)形成,其中, 所述下游通道(25A、4D、4E、8C、8B、2D、4F、16A至16E)具有轴通道(8B、8C)和所述传输孔(4F),其中,所述轴通道(8B、8C)形成在所述后端部(8A)中并与所述供给室(2D)连通,其中,所述传输孔(4F)形成在所述第二分隔壁(4)中并与所述供给室(2D)连通,并且其中, 所述间歇性连通机构(23D、8C)设置在所述引入通道(23C、23D)与所述轴通道(8B、8C)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转叶片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轴通道(8B、8C)在所述传动轴⑶的周向表面中具有多个开口(8X),其中,所述开口(8X)关于所述传动轴⑶的所述轴线(O)对称。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旋转叶片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轴通道(8B、8C)在所述传动轴⑶的周向表面中具有多个开口(8X),其中,所述开口(8X)关于所述传动轴⑶的所述轴线(O)对称。
【文档编号】F04C29/02GK104343684SQ201410389837
【公开日】2015年2月11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8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9日
【发明者】稻垣雅洋, 佐藤真一, 鸿村哲志, 小林和男, 堀田和宏 申请人: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